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论文【经典6篇】

时间:2015-08-08 07:19:18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论文 篇一

标题:培养初中生的作文思辨能力

作文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对于他们的综合素质提升至关重要。然而,在初中阶段,许多学生在作文中存在着思辨能力欠缺的问题。本文将探讨如何通过教学方法和策略来培养初中生的作文思辨能力。

首先,为了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的活动,激发他们对于周围事物的好奇心和思考欲望。例如,在教授写景作文时,可以带领学生到户外进行实地观察,让他们亲身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奇妙之处,从而激发他们对于写作的兴趣和思考。

其次,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作文不仅仅是简单地描述,更重要的是思考和表达。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例如,给学生一个情境,让他们自己思考问题并给出解决办法。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辩论活动来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辩论是思辨的体现,通过参与辩论,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辩证思维和论证能力。在教学中,可以选择一些有争议性的话题,让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进行辩论。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可以学会分析问题、提出观点并进行合理的辩护,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

总之,培养初中生的作文思辨能力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任务。教师可以通过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以及通过辩论活动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通过这些教学方法和策略,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作文思辨能力,从而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论文 篇二

标题:运用多媒体技术提升初中生的作文能力

随着科技的进步,多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资源,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有效地提升他们的作文能力。本文将探讨如何利用多媒体技术来提升初中生的作文能力。

首先,多媒体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资源。通过利用多媒体设备,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丰富多样的图片、音频和视频等资源,让学生在作文中能够更加生动地描绘场景、表达情感。例如,在教授写景作文时,教师可以播放一段美丽的自然风光视频,让学生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到写作的乐趣和灵感。

其次,多媒体技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相比于传统的纸质教材,多媒体教学更具有视觉冲击力,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富有趣味性的教学活动,如配合音乐的作文写作、绘画与作文的结合等,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写作的热情。

此外,多媒体技术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效率和准确性。通过使用电子写作工具,学生可以更加方便地进行修改和调整,减少纸质试卷的浪费,提高写作效率。同时,多媒体技术也可以提供自动校对和语法检查的功能,帮助学生避免一些常见的语法错误,提高作文的准确性。

总之,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有效地提升初中生的作文能力。通过提供更丰富的学习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写作效率和准确性,多媒体技术为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写作潜能,提升他们的作文能力。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论文 篇三

  【摘 要】 作文教学是一项长期、艰苦、细致的系统工程,本文作者提出了初中生作文写作教学应注意的几个方面:1. 多写多练,激发兴趣;2. 丰富积累,提升素养;3. 以说促写,下笔成文;4. 写出真情,以情感人。

  【关 键 词】 兴趣;积累;语文;真情

  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

  它是培养学生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我们大力提倡的语文素质教育的核心。

  因此,重视作文教学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本人从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一些作文教学方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多写多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苏轼说:“某生平无快意事,唯作文章,意之所到,则笔力曲折无不尽意,自谓世间乐事,无逾此者。”所以,培养作文兴趣,是写好作文的前提。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呢?

  作文兴趣的培养需要老师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培养。

  首先,要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即是让学生多观察多读书,有了写作材料,学生就会觉得写作不难了,兴趣也就提高了;其次,在指导学生写作的过程中,要善用学生的成功,及时鼓励,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再次,让学生多练笔也是提高作文兴趣的关键。

  所以我在语文教学中,每教一篇课文就进行一次小练笔。

  如我在教授朱自清《春》一文中的侧面描写时,我让学生从侧面写老师上课讲得精彩,同学们都能抓住老师的神态和表现来写。

  不断通过这样的练习,巩固落实知识点,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丰富积累,提升素养

  有了兴趣,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去收集作文素材。

  鲁迅先生曾说过:“必须采很多的花,才能酿出蜜来。

  ”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应该引导学生多读好文章,在阅读的基础上,积累优美的句子、精彩片段,写读书笔记、读后感等,积累的东西多了,写作文时语言就会像涓涓细流,自然而然地从笔下“流淌”出来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也就是这个道理。

  教师除了指导学生阅读大量的有益的书籍外,还应该指导学生善于在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

  要掌握写好作文的方法,必须首先向生活学习。

  只有勤于观察生活,深入体验生活,才能使自己的写作技巧真正得到提高。

  叶圣陶老先生早就指出:“生活就如泉涌,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唯有从生活中多方面去体验,把社会所得一点一点地积累起来,积累得多了,了解才越见深切。

  ”[1]这些话,道出了生活实践对语言积累的深刻影响。

  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随时将其觉得特别有意义的事情用笔写下来:人生喜怒哀乐、好事坏事、奇闻趣事都可以写。

  如第一次做饭、妈妈的唠叨、一次郊游等。

  长此以往,这些平时积蓄的涓涓细流就能汇集成川流不息的写作之源。

  因此,教师要善于捕捉课堂与学生生活的结合点,放飞心灵,培养学生多练多写的好习惯,积极引导,学以致用,方能真正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三、以说促写,下笔成文

  现在的学生在平时说话时滔滔不绝、口若悬河,但在动笔时却绞尽脑汁也写不写成一段话,这就是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的差异。

  阎立钦在《语文教育学引论》中说:“说话教学可以培养口头表达能力,也是提高书面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2]陈毛美在《中学语文教材教法》中也指出:“中学语文学科的目标之一是能力培养目标:

  ①阅读能力;

  ②写作能力;

  ③听话能力;

  ④说话能力。”[3]说作文是逐步修改构思漏洞、理清作文思路、向书面作文转化的一个阶段。

  如果能持之以恒地说作文,学生定能出口成章,口头表达技能也能顺利地向书面表达技能迁移。

  “说”和“写”完全可以在作文教学中得到统一。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语言是有声无形的文章,文章是有形无声的语言。”口头作文是习作的前奏,是作文教学中缺一不可的重要环节。

  口头作文有助于提高学生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学习了《夸父逐日》这篇文章后,我让学生把它改写成一篇白话文。

  为了能让改写后的文章和原文一样生动,我先让一部分同学把故事讲一遍。

  有个同学在讲故事时加入了丰富的想象,还配以一系列的肢体语言,全班同学无不为他的精彩表演所折服,连声叫好。

  口头作文灵活而简单,既不需要事前充分准备,也不需要纸笔文具,只要我们肯下工夫并坚持下去,你就会发现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书面作文能力会有一个日新月异的提高。

  四、写出真情,以情感人

  “作文是什么?是生命的跳动!是每个人对自己生命的抚摩。无论是遐思、对话、倾诉,还是喃喃自语、沉醉欣喜、自责反思……都是心的律动、思维的智慧、情感的智慧、心灵的智慧。因而,感情真挚非常重要。”[4]每一篇好的文章都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因为这些文章除了真实具体外,还有真情实感。

  “情”这个生活中永恒的主题,千百年来,不知道有多少文人墨客讴歌它、赞美它。

  古人云:“文章不是无情物。”“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没有感情的文章是难以打动读者的。

  那么,怎样才能使文章具有真情实感呢?

  1. 选取自己感受最深的材料,我们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一定经历过许多事,其中有些事有教育意义或使人受到启迪,有的会使你感动,难以忘怀。

  如果我们在习作中,根据题目要求,选择那些感受最深的材料就容易表达出真情实感。

  如一次作文中我班的一位女孩在写《给爷爷的一封信》时写道:“爷爷走(去世)了,家里的狗不吃不喝已经三天了,每天趴在门前等他回来,看着它泪汪汪的眼睛,我的心也在流泪,爷爷,你快回来吧……”文章写得情真意切,没有丝毫的夸饰和矫情,朴实无华,感人肺腑。

  尤其是文中那些对爷爷深情的呼唤,一声声,一句句,重重地叩击着读者的心灵……

  2. 一篇优美的文章,如果把主题看作是它的灵魂,那么细节就是它的精髓。

  细节是情感的催化剂,生动感人的细节,用细节传达情感,能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能传达作者的深挚情感。

  在记叙文中,捕捉形象的细节,最能体现写作的功力。

  如有个女学生写在家里吃鱼,母亲把鱼肉都挟给了“我”,而母亲却不断地啃着鱼骨头,还说“骨头又香又补钙”……恰当的细节描写,使人物有血有肉,性格鲜明,形象栩栩如生。

  作文教学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细致的系统工程,在这项工程中,我们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勇于开拓,继续探索作文教学的新路子,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 叶圣陶. 叶圣陶作文论[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2] 阎立钦. 语文教育学引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37-238.

  [3] 陈毛美. 中学语文教材教法[M].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5-6.

  [4] 王立根. 作文智慧[M]. 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04:4-5.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论文 篇四

  摘要:

随着中国教育理念以及教学方法的不断扩展与提高,初中语文教育质量得到了更全面地改善,尤其是对初中学生的语文能力以及语文素质的培养取得了新的成绩。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有效性显得尤为关键,如何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有效地扩展学生的语文作文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词汇运用能力以及修辞表达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质,是现代语文教学必须要面对的问题,也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关键。

  关键词:

初中语文;作文;写作技巧;阅读能力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化,使得语文教学不再是停留在理论教育层面,更多是培养学生对文字与语言的把握运用能力,而作文写作就是运用语文知识以及提高语文能力的重要方式。做好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让语文教学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将语文教育与语文运用结合起来、将语文知识与实践运用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完成初中语文教学的目标。

  一、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对学生基础能力培养

  1、提高学生的词汇积累,扩展学生的词汇把握能力词汇是语文作文的基石,因此老师应该积极做好对学生的词汇积累的培训工作,一方面应该积极提高学生对重点词汇、高频词汇、基础词汇的积累量,另一方面应该做好相关词汇的理解教育,避免学生错用词汇、乱用词汇、不恰当用词汇等情况的出现,避免学生出现词汇错误。

  2、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尤其是提高学生的语言、语感、语境把握能力老师应该积极做好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扩展,尤其是应该积极提高学生的对语言、语境、语感的把握能力,提高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准确性,可以酌情引导学生进行普通话朗读教育,一方面提高学生对发音准确性,另一方面加强学生对词汇的积累与理解,提高学生的语文基础能力。

  3、提高对学生写作技巧的理论教学,提高学生对修辞手法与表达方式的理解与掌握老师还应该积极做好对学生的写作技巧的理论教学工作,尤其是应该积极做好学生对修辞手法、表达方式、文章结构等方面的学习培训,尤其是应该提高学生对议论文、记叙文、散文等文体格式与要求的培训,提高学生对文体结构以及主要写作方法的掌握,进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提高学生写作积极性与有效性的方法与扩展

  1、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日常生活的记录与写作,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老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日常生活的记录与写作,尤其是应该培养学生的写日记的习惯,尤其是应该做好日常小事、生活感悟、名家名句的记录与运用,提高学生自身独有的写作素材,进而提高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写作积极性与有效性,提高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丰富性与多样性。

  2、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评论性的短文写作,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老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对优秀文章以及的了解与理解,尤其是应该鼓励学生进行评论性短文写作或者口头点评,一方面提高学生对时事的理解深度,另一方面提高学生对写作素材的积累与扩展,同时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扩展学生的思维方式。

  3、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扩展性阅读,尤其是阅读优秀作文、优秀文学作品、名著名篇老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扩展式阅读,尤其是应该积极阅读优秀作文、优秀文学作品、名著名篇。一方面提高学生对优秀作文结构、写作技巧、表达方式、词汇运用等方面的积累,同时提高学生的语言把握与运用能力,优化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词汇运用以及表达技巧。

  三、加强学生语文写作评价考核体系建设

  1、建立起学生日常写作的考核制度,重点在与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考核老师应该积极建立起学生的日常写作的考核制度,一方面应该注重对学生的写作数量的考核,更重要的是加强对写作质量的考核与扩展,应该重点放在对学生写作积极性的考核上,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既积极主动又高效有用,全面提高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写作能力考核。

  2、加强学生的评价考核,尤其是加强奖励机制建设以及择优选择机制建设老师还应该积极建立起学生的作文评价机制,尤其是应该建立起学生初中阶段的全过程作文考核制度,实行积分制或是扣分制。同时还应该积极加强对学生写作的奖励机制与优秀作文的选择机制的建立,一方面提高对学生写作能力以及写作质量的奖励,另一方面让学生自己选择出优秀的作文进行相互之间的学习与讨论,让学生之间形成相互学习以及相互借鉴的学习氛围。同时在选择优秀作文以及奖励评选时,应该积极发挥学生的自主作用,让学生自评、自选、自学,提高学生的语文作文自学能力。

  四、结束语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积极加强学生的词汇积累、修辞手法、表达技巧、文章结构等方面的培训教育,还应该让学生养成日常写作与阅读的习惯,一方面提高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另一方面积极建立起学生作文的考核机制,提高在作文写作教学过程中的标准化与科学化。同时还应该积极关注学生的隐私保护,让作文写作成为学生真正的兴趣。

  参考文献

  [1]黄丽.《初中语文作文有效教学探微》[J].好家长2015.

  [2]黄建玲.《提高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的办法探微》[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6.

  [3]龚晓萍.《冷静写作突破自我——高考作文有效教学策略探微》[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3.

  [4]卓伟.《走出“咬笔头”的困境——初中作文教学有效性探微》[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论文 篇五

  【摘要

】作文教学对于初中学生综合素质尤其是其语言文字水平至关重要,当前我国初中语文作文的教学水平差强人意,已经成为影响教学质量的一大障碍,所以我们以教学困境为切入点,进而寻根溯源对其对策进行探讨,以期对当前教学方法的改进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

】作文教学;初中语文;教学方法

  1.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困境剖析

  1.1创新性缺失导致教学方法比较单一

  当前模板教学的主流态势愈演愈烈以至于出现作文模板教学单一化的问题,这种以一定程度上的学生兴趣与思维局限为代价而获取快速提升成绩的做法是得不偿失的,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给予足够的重视并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对这一困境提出针对性的对策。

  1.2脱轨于实际生活导致作文“缺源少本”

  “艺术源于生活”,脱离了实际生活,写作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写作中脱离生活对于作文教学及作文水平的提高是致命的,从内容上来看脱离生活导致文章内容缺乏真实性与刻画感,从情感表达上来看脱离实际导致文章缺乏感染力,综合而言,脱离实际是文章内容枯燥与创意缺失的根本原因,只有基于实际生活,文章创作才能在创新思维与真实刻画下高于生活,得到升华,真正成为一篇好文章。

  1.3作文抄袭现象已经不容忽视

  当前的教学实践中,初中语言写作抄袭的问题已经不容忽视,追根溯源才能对症下药,我们认为作文抄袭是主观上学生写作缺乏主动性与独立性与客观上学生课业繁忙综合导致的问题。同时,由于初中生写作教学与小学生写作教学之间的不同与断层过渡,从小学写作中主要学习借鉴优秀文章到初中生写作的独立主动,学生难以完全意识到作文抄袭与借鉴的界限与性质区分,在这种学生主观上概念模糊与客观上课业繁多的环境下,就会导致学生选择抄袭来节省时间。

  1.4写作兴趣不高导致学生写作水平受限

  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实践过程中,总会遇到学生对于作文写作的抵触情绪,学生不愿写论文,抱怨写论文,即便是在教师的要求下进行写作,也往往是敷衍应付的态度,在教师“手把手”的教学下,缺少自我创新,对教师的要求按部就班循规蹈矩,从道德制高点或者华丽辞藻堆砌这些较为大众的方法出发,压制了学生的天性,进而导致了写作兴趣的缺失,最终成为写作水平提高的瓶颈。

  2.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水平提升的策略

  2.1促进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方法创新化与多样化

  从教师教学的角度出发,初中学生语文作文水平的提高需要一个整体的,完整的教学目标,基于这一目标,制定具体可行且可操作的计划,最后将计划逐步落实。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创新化是教学中老生常谈的问题,具体到作文教学上,我们认为可以从自由日记,课文续写等日常教学中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新力,同时老师可以进行小组讨论、情境带入等新的教学方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作文本身及教师的教学过程有一个积极主动的接受态度,才能配合教师教学最终完成教学目标。

  2.2思维拓展,营造良好的写作环境

  良好的教师教学还需要学生这一教学主体的配合才能发挥最大功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重视写作环境及其影响力,注意学生写作时的心理环境,利用好这因素,因势利导培养和引导学生的写作,发散学生的思维,开拓其潜力。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与学生的互动沟通,倾听学生的写作思路,作一个引导者,重视“导”而非“教”,切忌为学生设置太多框架,充分发挥学生的才能。同时,作为一个“导”者,可以在具体方法上为学生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方法,鼓励学生体验生活表达感情,在一个健康良好的写作环境中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与水平。

  2.3聚焦生活,保障写作素材的积累

  现实生活是艺术之源头,语文作文写作亦是如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重点培养学生对于现实生活的观察与体味,在生活中积累素材为作文写作打下基础。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中,发现真善美,写作真善美,进而创新写作视角;从生活中的“一草一木”中,学会语言表达的细节与刻画,进而提高作文的丰富性与真实性。正如老舍《茶馆》中的人生百态,鲁迅笔下祥林嫂的一个神态一句局促的语言,生活是作文写作的基础。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将写作与生活紧密相连,教育学生感受生活,从生活大课堂中提高写作水平,提升自我。

  3.结束语

  写作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模块,教学难度大,但是当前作文教学已经成为语文教学中的短板,本文抛砖引玉,对初中语文教学的困境及对策进行了不甚深入的探讨,希望各位同仁能关注这一问题,为初中作文教学献计献策,切实提升学生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李凌岚.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困境分析及对策研究[J].学周刊,2015(3).

  [2]章娟娟.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困境分析与对策研究[J].时代教育,2015(10).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论文 篇六

  在许多初中生的作文中,我们几乎感受不到少年人特有的灵性和活力,看不到敏感的情思和丰富的想象,读不到灵动的语言和独特的表达,他们的作文已经失去了自己的个性。所谓个性是一个学生先天固有的以及后天在一定社会条件、家庭条件和教育影响下形成的比较固定的性格。学生能在作文中通过自己的思维方式来构思立意,能从文章的内容和语言表达中体现出自己的性格,我认为这就是个性化的作文。而就如何引导学生写出具有自己个性化的作文呢?笔者在此进行一些初显的探讨。

  一、鼓励学生勇于表达思想,激发写作情感

  现在的学生对写作文普遍存在一种畏难情绪,认为作文难写、没有东西写。因此,在教学伊始就要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勇于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世界,把教师当作倾吐心事的对象,从而燃起学生写作的热情。教师应本着鼓励和赞美的原则,注意发现学生的细微进步和个性中的点滴优势,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信心。师生间要建立起平等的思想情感交流平台,教师应给学生袒露情感的机会,同时也应尊重和呵护学生的情感,对习作中反映出来的种种心理障碍,要及时给予疏导、抚慰或交流,以促进学生健康个性的形成,不宜总是板着面孔充当判官,把学生一棍子打死。曾经有大胆的学生在作文课上提出:“我能写关于爱情方面的文章吗?”我马上给予肯定的回答并予以引导。该次作文有好几个学生通过文章倾吐了自己的心事。

  奥地利著名小说家卡夫卡说:“什么叫写作?写作就是把自己心中的一切都敞开,直到不能再敞开为止。写作也就是绝对的坦白,没有丝毫的隐瞒,也就是把整个身心都灌注在里面。”吕叔湘先生也说:“对于作文可以首先要求有实实在在的内容,少搬‘公式’、少说废话。”《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中学生的写作也有明确的目标:“写作要情感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写作是一种内心的释放,情感的宣泄,也是一种自我的展现。每位作者都希望自己写的东西能得到别人的认同、赏识,学生亦然。他们渴望自己的习作能得到老师的关注和喜爱。因此,如果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表现出极大的阅读兴趣,并对他们的习作予以真诚的中肯的评价,评语中渗透着自己的真情,就比你用千言万语向学生强调写作的重要性还要管用。写评语时需要千方百计的找出学生文章中的写作优点,予以大力表扬,然后再以商议或提出希望的语气指出缺点,让学生既感受到自己的成功,也能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促进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二、阅读积累观察生活,才能落笔生辉

  作文有无个性,关键是思想有无个性,在鼓励学生博览文学名著、博览群书的基础上,还应该鼓励、引导学生进行专题性的阅读。每一位作家都有自己的世界观,对世界的独特认识,有自己独树一帜的写作角度,有自己自成一体的语言风格。专题性阅读可以以作家为专题,也可以以写作风格、语言风格等为专题,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阅读和归纳,让他们认识不同的作家,不同的写作风格,从不同的角度认识世界,把零散的文学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从而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和写作个性。

  学生感到写作难、没有材料写,是因为他们远离了生活,缺乏生活积累。叶圣陶先生说过:“写作的根源在于生活,脱离了生活,写作就无从谈起。”(《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失去作文之源,导致了脱离实际、无病呻吟的作文四处泛滥。美国教育学家科勒斯涅克说:“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是语文的课堂。阅读生活就是用心感受,体验生活。其中生活观察就是吸取生活源泉、获得作文素材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语文新课程标准》也要求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教师应引导学生多观察日常生活中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记录每一点感受和体验,做到胸有成竹、才能落笔生辉。

  三、放开心灵展现个性,鼓励写自由之文

  《语文新课程标准》――“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近年来,由于片面追求中考成绩,作文教学走进了“考什么、教什么”的误区,考生考场上杜撰了许多“千人一面”的、基本雷同的写作模式的作文,令人大失所望。

  而怎么样才能避免出现类似情况呢?首先,是要打破定势,放飞学生心灵。打破定势就是指打破学生的内容定势和思维定势。一些学生一提到好人好事,马上反应到的就是车上让座、拾金不昧;一提到母爱,就是雨中带病送伞或雨中背我上医院;写叙述文就是“开端――经过――结果”的三段论式;写议论文就是“总――分――总”的模式。这样缺乏新意的文章,恰恰反映了学生缺乏生活积累和缺乏个性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要注重指导学生做好平时的生活积累,作文课上少些“技术性指导”,尽量放飞学生的心灵,鼓励学生写我要写的,写我想写的,即多写自由文。让学生用自由的笔墨写自由的精神,彰显其个性潜能,给学生创设自我表现的机会。同时,善待学生的创见,使他们有一份写作的心理安全感和成功感。学生要是写出自己斑斓的思想,作文就有了个性。

  在我的作文课堂教学中,我常常鼓励学生“写我要写的,写我想写的”,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抒写自己的生活体验。给学生一个倾诉心声的自由空间,为每个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充分展示自己个性的平台。写自由文可以指定写作范围,也可以不限内容、文体,自定题目,写自己认为可写的东西。在课堂上也常常听到学生“老师,我不写这个题目行不行?”的声音。因为少了很多限制,学生的习作五花八门的,还常常有精彩之作的出现,只要有思想的闪光点我都予以表扬。

  其次,是让语言展现个性。语言是生命体验的直接流露,只要属于自己属于个体生命的活的语言,就天然地闪烁着个性的色彩。培养学生拥有属于自己的语言,也是个性的展现。语言的运用因个人所处的社会环境、个人的文化教养、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的差异而各不相同,因此,我们应提倡语言风格的多样化。教师可以结合专题性阅读,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发现自己喜爱的语言风格,通过学习,再形成属于自己的语言。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副生动的画卷”,作为教师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属于他们的人生体验。放飞学生的心灵,让他们的个性飞扬,为他们的成长创造广阔、自由的空间。

  参考文献:

  [1]语文新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论文【经典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