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运算定律的教学设计(实用6篇)

时间:2018-06-07 06:44:16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乘法运算定律的教学设计 篇一

引言:

乘法运算定律是小学数学中的基础知识,对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计算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本篇教学设计旨在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运算定律,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和记忆乘法运算定律的概念和公式。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灵活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数学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

1. 乘法运算定律的概念和公式。

2. 乘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简单的乘法算式,引导学生思考乘法运算的规律和特点。

2. 概念讲解:通过教师的示范和解释,让学生理解乘法运算定律的概念和公式。

3. 练习巩固:给学生分发练习册,让他们完成一些基础的乘法运算练习,以巩固所学内容。

4. 习题解析:教师与学生一起解析练习册中的习题,让学生明确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步骤。

5. 拓展应用:设计一些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6. 讨论和总结:让学生就所学内容展开讨论,总结乘法运算定律的要点和注意事项。

四、教学工具:

1. 教学投影仪和幻灯片。

2. 练习册和习题解析材料。

3. 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五、教学评价:

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回答问题的能力。

2. 批改学生的练习册,了解他们的掌握程度。

3. 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鼓励,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六、教学延伸:

1. 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乘法运算定律的拓展练习,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引导学生将乘法运算定律与其他数学知识进行联系,扩展他们的数学思维。

乘法运算定律的教学设计 篇二

引言:

乘法运算定律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内容,在学生的数学学习中具有基础性的作用。本篇教学设计旨在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和实践操作,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乘法运算定律,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和记忆乘法运算定律的概念和公式。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熟练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数学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

1. 乘法运算定律的概念和公式。

2. 乘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发学生对乘法运算定律的兴趣和思考。

2. 概念讲解: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让学生理解乘法运算定律的概念和公式。

3. 实践操作:分发乘法表格和实际物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的方式,探索和理解乘法运算定律。

4. 讨论和分享:让学生将实践操作的结果进行分享和讨论,加深他们对乘法运算定律的理解和记忆。

5. 拓展应用:设计一些情景问题,让学生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6. 总结归纳: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梳理乘法运算定律的要点和注意事项。

四、教学工具:

1. 教学投影仪和幻灯片。

2. 乘法表格和实际物品。

3. 情景问题和解决方法。

五、教学评价:

1. 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和合作能力。

2. 收集学生的解决问题的答案和思路,了解他们的掌握程度。

3. 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鼓励,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六、教学延伸:

1. 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乘法运算定律的实践操作,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引导学生将乘法运算定律与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进行联系,拓展他们的数学思维。

乘法运算定律的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目标:

  1、经历乘法运算定律的猜想、验证过程。理解和掌握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含用字母表示);

  2、能灵活应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3、猜想、验证、应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发展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使学生受到科学方法的启蒙教育。

  教学过程:

  一、比赛激趣,引发猜想

  1、谈话:在数学课堂中,大家都非常欣赏思维敏捷,反应快的同学,下面就给大家一个机会,我们进行一次计算比赛,看哪位同学最先博得大家的欣赏!

  2、教师报题,学生起立抢答。

  3、大家的速度都很快,很难分出高下,下面换一种比赛形式。

  (课件演示:一次性计算两道题,看谁算得既对又快。)

  4、启发猜想:这几天我们在学什么计算题,(笔算乘法)感觉怎样?联系刚才我们做的两题加法,你想到了什么?

  5、引导猜想:

  a、乘法中可能也有交换律和结合律;

  b、猜想怎么用字母来表示它们。

  {板书猜想结果: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

  二、合作探究,举例验证

  1、引导验证方法:老师为什么要在等号上加“?”谁有办法把问号去掉?

  2、小组合作验证

  3、归纳两条乘法运算定律的文字叙述内容,揭示课题。

  三、学以致用,加强巩固

  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本课的设计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1、创造性地运用教材,落实“三维”教学目标。

  按照教参中的教学进程安排,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需要分两课时完成。笔者认为将两课时合并为一课时,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与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比较相似,由两条加法定律猜想到两条乘法定律,难度不大,十分自然。其次,两条乘法定律一起学,一方面有利于比较区分;另一方面,更利于实际应用,事实上在计算应用中,这两条定律通常是结合在一起应用的。

  2、经历过程,强化体验,落实“三维”教学目标。

  从猜想→验证→应用的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适当的启发、引导、参与。更多的是学生自发的学习,是学生感觉学习知识的需要而展开学习。如:由加法的简算快捷而受启发联想到乘法要是也有运算定律进行简算该多好!从而激起探索新知的渴望。再如:当体会到举一个例子无法验证说明问题,需要举更多的例子时,让学生考虑怎么办?从而讨论解决方法:大家一起举例。再如:得出结论后,当然想到拿学习成果应用于实际。这比由老师步步安排好学习步骤要好得多,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而且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也会高涨。

  3、科学思想和方法的渗透,落实“三维”教学目标。

  在数学知识领域内,“猜想→验证→结论”是十分有效的思考研究方法。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和今后的学习。同时,在验证环节中涉及到常见的证明方法——举例证明。同时渗透了偶然和必然之间的辨证关系。总体上说:这节课的设计很好地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给学生较大的自主探索空间,体现了数学逻辑思维的严谨美,训练了学生的思维。

乘法运算定律的教学设计 篇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乘法交换律、结合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猜想, 观察、比较、概括、联想等方法,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学生发现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过程

  教学难点

  验证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过程,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并会用字母表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我们学习了哪些运算定律?谁能说一说?什么是加法交换律,用字母应该怎样表示?加法结合律呢?

  a+b=b+a (a+b)+c=a+(b+c)

  2、引入新课:同学们猜一猜:这是我们学习的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那么乘法可能有哪些运算定律呢?

  二、自主探究、验证猜想

  1、验证乘法的交换律

  同学们到底猜得对不对呢,这就需要我们来验证

  保护环境对人类非常重要,植树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瞧,小明和他的小伙伴们正在植树呢(出示例5主题图)。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主题图。从图上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2)、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小组讨论,指名汇报并解答

  a 、负责挖坑、种树的共有多少人?

  25×4=100(人)4×25=100(人)

  探究、发现问题:

  教师提问:4×25和25×4得数是否相等?都表示什么?两个算式之间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引导学生回答,明确:4×25=25×4)

  b 、负责抬水、浇树的共有多少人?

  25×2=50(人)2×25=50(人)

  仔细观察这两人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C 、每组要浇多少桶水?

  5×2=10(桶)2×5=10(桶)

  仔细观察这两人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4)、仔细观察这几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学生谈发现.

  25×4=4×25

  25×2=2×25

  5×2=2×5

  (5) 、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来叙述发现的规律?(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汇总)

  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这就验证了同学们的猜想,乘法确实有交换律。

  (6)、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乘法的交换律吗?(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汇报)

  甲数×乙数=乙数×甲数

  a × b = b × a

  (7)、你最喜欢哪一种?

  (8)、其实乘法交换律在我们以前就用到过,同学们回忆一下在哪些地方用过(学生思考后回答),再次证明交换两人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2、验证乘法结合律

  刚才我们通过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发现了乘法交换律确实存在,那乘法结合律是不是也真的存在呢,接下来我们自己举例验证

  (1)、学生自己举例,小组交流,初步验证乘法结合律

  (2)、指名汇报.

  (8×4) ×5= 8×(4×5)

  (5×2) ×3= 5×(2×3)

  (25×4) ×1= 25×(4×1)

  (3)、仔细观察这几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学生谈发现.

  (4)、刚才同学们通过举例来初步验证了乘法结合律的存在,老师也用了一道应用题来进行验证,再次验证乘法的结合律。

  a 、出示例6

  b 、学生理解题意,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c 、你能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吗?学生独立列式

  (25×5)×2 25×(5×2)

  =25×10 =125×2

  =250(桶) =250(桶)

  d 、仔细观察这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学生谈发现.

  (25×5)×2 = 25×(5×2)

  (5)、通过刚才解决这道题,我们再一次验证了乘法结合律的存在,什么叫做乘法的结合律呢?

  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它们的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6)、你能用字母表示出乘法结合律吗?

  3、比较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和乘法结合律,你有什么发现(学生仔细观察,谈发现)

  三、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

  四、作业布置。教材27页的第2、3题。

乘法运算定律的教学设计 篇五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新课标教材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33页-35页内容,《乘法运算定律》第一课时。

  二、教学目标

  ⑴学生经历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总结过程,感知“猜想----验证”这一总结规律的方法。

  ⑵学生理解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会用不同方式表示运算定律,以及利用运算定律解决简单的问题。

  ⑶学生感受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策略,提高解决问题能力。对数学有新的理解和认识。

  三、教学重点

  学生理解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会用不同方式表示运算定律,以及利用运算定律解决简单的问题。

  四、教学难点

  学生经历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总结过程,感知“猜想----验证”这一总结规律的方法。

  五、教法和学法

  由于本节课教学内容具有较强的问题性和可探究性,所以,我采用了以组织探究学习活动为主的教学策略。力求在通过“猜想----验证”的方式总结运算定律的同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呈现问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3月12日是什么日子吗?”

  说一说植树有什么好处吗?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通过解决与植树有关的问题去发现、总结乘法中的运算定律。

  (二)猜想验证,总结规律;

  1、引导为主探索乘法交换律

  ⑴提出猜想

  (出示主题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上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一个用一步乘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吗? ”(学生提,师板书)

  “你们还有不一样的算式吗?”(板书两个算式。)

  “同样的问题我们列出了两个不同的算式,但结果是一样的。那我们可以说25×4=4×25。”(板书算式)

  观察这个算式,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通过这样一个式子,我们发现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那么,我们只是提出了一个猜想,这个规律能否试用于所有的乘法呢?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的验证。

  ⑵验证猜想

  说一说,你们打算怎样验证这个规律呢?

  ⑶得出结论

  汇报。

  小结:通过刚才的猜想、验证,可以证实我们发现的规律不是偶然的,它可以应用于所有的乘法。

  (板书:乘法交换律)

  “你们能用字母来表示乘法交换律吗?”

  ⑷小结:我们已经探索出了乘法交换律。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刚才我们是按怎样的过程总结出乘法交换律的呢?

  引导学生回答:先解决实际问题——发现规律——猜想——举例验证——得出结论

  2、自主探索乘法结合律

  按《友情提示单》自主探究学习。

  (1) 提出活动要求。

  (2) 学生活动。

  (3) 汇报总结并板书。

  (4) 用字母表示乘法结合律并板书。

  三、巩固应用,拓展总结

  (一)基本练习

  1、书后做一做第1题

  2、你根据乘法运算定律,猜一猜小猫背后的数。37页2题(猜数、说说用了哪条运算定律。)

  (二) 综合练习

  课件出示小精灵的问题,说说你们的发现。(交流、汇报)

  小结:交换律是两个数相加交换位置、两个数相乘交换位置的规律。结合律是三个数相加、或三个数相乘,改变运算顺序的规律。

  (三)拓展练习

  完成做一做第2题。

  1.提出一个用两步乘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并独立解决?

  2.汇报

  小结:计算三个数相乘时,乘积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先相乘,这样计算简便。

  四、课堂小结

  回忆一下这节课内容,说说你有什么收获?(重点说你学会了什么?怎么得到的和怎么发现的。)

乘法运算定律的教学设计 篇六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12页,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书上填空,并发现理解简算方法。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学习目标:

  1、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

  2、并会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3、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中体验成长乐趣。

  学习重点:

  乘法运算定律中数(包括整数和小数)的适用范围。

  学习难点:

  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的简便运算。

  一、自主学习

  任务: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乘法的简便算法

  1、想一想,我们学过哪些乘法运算定律?请用字母表示出来。

  乘法交换律 ab=ba

  乘法结合律 a(bc)=(ab)c

  乘法分配律 a(b+c)=ab+ac

  2、认真观察P.12三组中的每两个算式,在书上填出左右两边的关系。

  3、上面的算式,应用了哪些运算定律?

  4、试着在书上完成例8,想一想,每一步应用了哪些运算定律?

  5、练一练:P.12页的“做一做”。

  任务:探究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课内):

  1、你会填吗?根据什么定律填的?

  4.2×1.69=□×□

  2.5×(0.77×0.4)=(□×□)×□

  6.1×3.6+3.9×3.6=(□+□)×□

  2、阅读教材第12页例8。理解:计算0.25×4.78×4时,先将4.78和4交换位置,计算出0.25×4的积后,将积与4.78相乘得4.78较简便。这是根据 ;065×(200+1)=0.65×200+0.65×1这是根据 。

  3计算2.5×18时,先把18写成 + ,再根据乘法分配律得出2.5×18= × + × 。就得到2.5×18= 较简便。

  3、简算:4.8×0.25 7.5×104 2.33×1.25×8

  二、合作探究、归纳展示(小组合作完成下列各题,一组展示,其

余补充、评价)

  1、小数乘整数乘法的_______________,对于小数乘法 ________________ 。

  2、简算:

  2.5×33×4

  3.6×0.8+0.8×6.4

  12.7×10.8-2.7×10.8

  3、简算出35.62+35.62×99时,要注意把前一个35.62看成( )×( )

  过关检测:

  1、简算;

  6×5.68+5.68×94

  7.5×33×4

  4.33×12.5×8

  2、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9.275+0.725)×0.59

  33.2-2.64×0.5

  0.67×8.3+2.7×0.67-0.67

乘法运算定律的教学设计(实用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