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通识教育论文 篇一
标题:通识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作用
摘要:通识教育作为一种跨学科的综合教育模式,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本文通过分析通识教育的定义、特点以及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作用,探讨了通识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关键词:通识教育;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作用
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于高等教育的要求逐渐提高。传统的专业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人才培养的需求,因此通识教育应运而生。通识教育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跨学科融合的教育模式,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本文将重点探讨通识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作用。
一、通识教育的定义与特点
通识教育是一种跨学科的教育模式,通过涵盖多个学科的知识与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通识教育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通识教育注重学科间的融合与交叉,不再局限于某一学科的知识与能力。其次,通识教育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最后,通识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文化素养、科学素养、人文素养等。
二、通识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作用
通识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通识教育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接触不同学科的知识,学生可以了解到更多的领域和文化,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其次,通识教育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通过学习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通识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通过学习人文学科的知识,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增强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能力。
结论:通识教育作为一种跨学科的综合教育模式,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以及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通识教育可以培养出更加全面发展的人才,满足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
教学通识教育论文 篇二
标题:通识教育与职业发展的关系探讨
摘要:通识教育作为一种跨学科的综合教育模式,不仅有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也对学生的职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通过分析通识教育与职业发展的关系,探讨了通识教育对学生职业发展的重要性和影响。
关键词:通识教育;职业发展;关系探讨
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职业发展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传统的专业教育模式往往只注重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而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因此,通识教育作为一种跨学科的教育模式,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将就通识教育与职业发展的关系进行探讨。
一、通识教育对职业发展的意义
通识教育对职业发展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通识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提高学生的竞争力。在职业发展中,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批判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其次,通识教育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和思维方式,有助于学生的职业规划和发展。通过学习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兴趣和潜力,为将来的职业选择提供参考。最后,通识教育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有助于学生在职业发展中发挥积极的社会影响力。
二、通识教育在职业发展中的实践
通识教育在职业发展中的实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学校可以通过开设通识教育课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这些课程可以涵盖多个学科的知识和能力,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其次,学校可以组织职业规划指导和实践活动,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和潜力,并提供相应的职业发展建议。最后,学校可以与企业和社会机构合作,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帮助学生在职业发展中获得实践经验和机会。
结论:通识教育作为一种跨学科的综合教育模式,对学生的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开拓学生的视野和思维方式,以及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通识教育可以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新的机遇和挑战,帮助他们在职业发展中取得更好的成果。
教学通识教育论文 篇三
教学通识教育论文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知识、习得技能、发展智力、形成态度和相应品质,是实现提高学生人文综合素质的主要阵地。
第一篇:高校外语教学通识教育创新模式
一、通识教育理念指导下的外语专业课堂教学
首先,在教材方面,选取或自编人文素养比重较高的教科书。
教材内容是民族文化的载体,通过教师的传授和讲解,使学生的灵魂与民族传统、人文精神自然融合。
其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利用网络和学生进行互动,鼓励学生对相关的人文社会知识进行拓展讨论,参加讨论的对象不限专业、不限年级。
第三,教师要注重在专业课的传授过程中渗透人文精神,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结合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介绍和讲解相关的人文知识和信息,在课后指导学生去了解和思考。
把人文素质教育内容导入专业课教学全过程中,实现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的整体组装。
二、通识教育理念指导下的社会实践
大学外语专业的学生实践活动有其特殊性。
社会实践的领域比较宽泛。
例如各类比赛、公益活动、各类展会的志愿者活动等。
笔者认为应当加大学生社会实践和实习的时间,通过让学生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专业运用能力、创新能力,同时提升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担任展会的志愿者,同学们了解了更多人文知识,熟悉了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增加了社会责任感。
另外在学院内大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如口语角、外国文化体验等。
在外国文化体验活动中,加强了学生对所学语种承载的文化的认识,增强了外语的学习积极性,并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交际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的专业语言进行探究式学习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在策划和实施过程中本着提升学生的外国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宗旨,组织学生开展各语种文化展示、外国文化沙龙、异域文化嘉年华等活动,学生以茶道表演、日本成人式表演、外语歌舞等形式展现对于外国文化的理解和认识,进而增强专业认同感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三、通识教育理念指导下的课程建设
针对目前外语专业大学主修专业过于单一,且份量偏大的问题,可以通过压缩外语专业容量,扩展通识课程选择的空间来解决。
广泛开设各种选修课程,如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学概论、中国近现代史、跨文化交际交等。
增加选修课的比例,加强交叉学科、人文学科和反映科技发展前沿课程的开发,拓宽学生选课的范围。
此外,允许学生跨专业、跨学科、跨年级选课,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为学生的充分发展撑起一片自由的蓝天。
四、通识教育理念指导下的学习成绩评价方法
在考试内容上不再仅仅对学生掌握的书本上的具体知识点进行考核,而是着重考察学生对知识整体把握程度,考察其综合能力、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加大平时成绩的比例,同时要求平时考核形式多样化、覆盖面广。
如课前安排学生做与课堂内容相关的人文背景知识的报告,可以作为平时考查内容之一;课后,布置学生阅读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书籍,并写出读书报告,也可作为考核的其中一部分。
作者:曲朝霞 栗霞 单位:长春理工大学
第二篇:高校通识教育课程问题及对策
一、通识教育的基本理念
通识教育是开展高等教育的一种教育模式,同时也是一种教育理念。
它不同于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的专业教育,将学生按专业进行区分,学习特定的知识技能,而是旨在倡导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品格、能力和综合素养,以及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通识教育体现人本主义。
通识教育理念的出现,促进教育回归到“人”的身上。
高校一直强调对人才的培养,而通识教育真正地关注到学生作为“社会人”的需要。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能只是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热烈的激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的辨别力。”
通识教育体现全面发展的理念。
尊重学生作为人的需要,就不仅仅要求学生在特定的专业上取得成就,而应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
高校开展通识教育,目的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综合素质的提高,直接体现在学生的学习思考、实践创造、价值判断、伦理道德等多方面。
二、我国通识教育课程中的问题
1.课程整体规划不到位。
尽管有越来越多的高校加入通识教育的队伍,然而在课程设置方面,很多学校却没有合理的规划,通识教育课程“散、乱”是整体态势。
在通识教育阶段,各校对学生选课的要求为“在文、理、艺等学科中选一定学分的课程”。
单用“文、理、艺”等划分课程的范畴仍然不够,学生的综
合能力未必能得到提升。至于不同的类别中应该开设什么课,要开几门,这些高校都没有明确的规定。
2.没有充分体现“通识教育”理念。
在通识教育课程中,鲜有设置跨学科的交叉课程,学生学习知识仅仅局限于某个领域,知识仍然零散化。
而上文提到过,目前我国实施通识教育的做法为“在文、理、艺等科中互相选一定学分的课程”,因此部分通识课程直接照搬专业课程,任课教师也是各院的专业课教师。
这样一来,尽管学生有权利选择课程,可实质上不过是对专业知识的补充和机械学习。
3.必修课数量多,选修课数量少。
我国的通识教育课程,内容存在相似性。
首先,公共必修课的结构几乎雷同。
思想政治、大学英语、大学语文、计算机、军事理论等都是教育部规定的课程,因此无论哪个学校的学生都得学习。
尤其是思想政治课和英语课,学分比例很重,同时也占据了学生大量的时间。
4.课程考核方式单一且不严格。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对通识教育课程的`考核仍以试卷为主,缺乏对于学生平常学习和实践的考核,而对于某些通识课程来说,实践中的考核才能更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
因此,这种单一的考核方式,会使学生误以为只要能死记硬背,会做题,就一定能过关。
这样反而不利于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也会违背开设通识教育课程的初衷。
三、对改善我国通识教育课程的思考
1.将通识教育课程系统化。
国外一些学校将通识教育课程系统化,如哈佛大学,将通识教育课程分为几大领域,其中包括文学艺术领域、历史研究领域、科学领域、外国文化领域、伦理道德领域和社会分析领域。
我国通识教育课程未必就要按这个标准来划分,然而我们可以借鉴这种做法。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不同的学校可以根据自身对学生发展的要求对通识课程进行领域划分,明确学生在通识教育阶段应该学习哪些领域的知识。
同时,在不同领域开设不同的课程,使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课程,但学校有权利规定学生在每个领域应该至少选择几门课程。
2.增加跨学科交叉课程的开设数量。
交叉学科的不断发展大大地推动了科学进步,因此学科交叉研究体现了科学综合性发展的趋势。
知识不再以学科的形式单一化存在,而是需要学习者运用多学科的思想方法进行研究。
这种新型知识领域及学科的出现,正适应了通识教育的发展。
因此,在通识教育的理念下,开设跨学科交叉课程很有必要。
3.改进教学方式。
课程能否实现预期的效果和价值,很大程度上是由教学方式决定的。
比起专业课程,通识教育更强调对学生基本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把培养探索精神当作通识教育的重要内容,使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科学知识和技能,而是在更深层次上领悟到知识背后的方法论以及附着在知识上的精神内涵和历史文化性。
通识教育课程的开展要始终围绕着通识教育的精神内涵———自由、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等。
尽管目前我国通识教育的课程在设置方面还存在着各种问题,但我们一直在摸索前进的道路上。
教育改革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漫长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只有找准定位,合理设置课程,通识教育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
作者:崔璐 单位:湖北大学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