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香一柱寄哀思征文(精选6篇)

时间:2011-08-02 03:23:46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清香一柱寄哀思征文 篇一

柔和的清香弥漫在空气中,仿佛一柱香烟,飘散着深深的哀思。这是我第一次来到这个寺庙,我默默地站在祭拜的人群中,看着香烟缭绕的地方,心中涌起了一股悲伤的情绪。

这个寺庙坐落在山脚下,四周环绕着青山绿水,宁静而祥和。寺庙的建筑古朴典雅,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而在这个寺庙中,有一根特别的香柱,被人们称为“清香一柱”。据说,这根香柱是由一位高僧亲手制作而成,香味特别浓郁,可以寄托人们的哀思和思念。

每当有人来到这个寺庙,都会来到“清香一柱”前,点燃一根香,然后默默地祈祷。我也按照这个传统,点燃了一根香,闭上眼睛,默默地祈祷着。我的思绪渐渐飘远,回到了很多年前的一个夏天。

那是一个我永远难以忘怀的夏天,我失去了一个我最亲近的人——我的父亲。当时我还只是一个孩子,对于死亡一无所知,所以我并没有真正理解父亲离开的意义。而现在,当我长大成人,承担起更多的责任,我才真正明白了父亲离开的痛苦和无奈。

每当我面临困难和挫折时,我都会想起父亲曾经教导我的那些话语。他告诉我要坚强,要勇敢地面对一切困难。他告诉我要热爱生活,要珍惜每一天。他告诉我要努力学习,要追求自己的梦想。这些话语一直在我心中回荡,鼓舞着我前行。

站在“清香一柱”前,我感受到了父亲的存在。他就像这根香柱一样,虽然已经不在人世,但他的精神和教诲却永远留存在我的心中。每一次点燃香烟,我都会对他默默祝福,感谢他曾经给予我的一切。

清香的香味慢慢散去,我慢慢地离开了寺庙。但我的内心却被一股温暖的力量填满。我知道,在这个世界上,虽然我们无法再见到已经离开的亲人,但他们的精神和爱依然存在。每当我面对困难时,我可以依靠他们的力量,坚持下去。

清香一柱寄哀思征文 篇二

当我第一次来到这个寺庙,我被那根清香一柱深深地吸引住了。清香的气息弥漫在空气中,让人感到宁静而安详。这根香柱据说是由一位高僧亲手制作而成,香味浓郁而持久,可以寄托人们的哀思和思念。

我看着这根香柱,心中不禁涌起了一股哀伤。我想起了我曾经失去的亲人,想起了那些曾经让我心痛的事情。我想起了我最亲近的人——我的母亲。她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她给予了我无尽的爱和关怀。然而,当我还只是一个孩子的时候,她却因为一场意外车祸离开了我,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在我心中,母亲永远是一个伟大的存在。她对我的爱无私而深沉,她是我人生道路上最坚实的支撑。每当我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她总是鼓励我勇往直前。每当我取得成绩和进步时,她总是为我感到骄傲。

然而,当我失去她的那一刻,我才真正意识到她对我的重要性。我感到一种无尽的悲痛和无助,我无法接受这个事实。我曾经努力地掩饰自己的悲伤,但每当夜晚来临,我总是默默地流泪。

站在“清香一柱”前,我感受到了母亲的存在。她就像这根香柱一样,虽然已经离开了人世,但她的爱和关怀永远留在我心中。每一次点燃香烟,我都会对她默默祝福,感谢她曾经给予我的一切。

清香的香味慢慢散去,但我内心的悲伤却没有消散。我知道,失去亲人的痛苦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只有那些经历过的人才能真正理解。然而,我相信,在这个世界上,虽然我们无法再见到已经离开的亲人,但他们的灵魂和爱依然存在。

清香一柱寄哀思,让我感受到了生命的无常和珍贵。每一天都要珍惜,每一刻都要感恩。无论何时何地,我都会怀念我的母亲,她永远是我心中最重要的人。

清香一柱寄哀思征文 篇三

  清香一柱寄哀思征文,一缕缕的清香,一柱柱的香火,看看下面的清香一柱寄哀思征文吧!

清香一柱寄哀思征文 篇四

  题记—— 清明是春的抵达。

  春的繁华在枝头上缤纷着冬的归隐,走进春的脚步,已把昨天的故事变成了传说。

  季节倒望着渐行渐远的雪消失的倩影,陡增的冷意弥漫了心头;放眼前瞻时,清明的一滴晶莹,映照的是前生还是后世,一抹茫然袭击了双眸。

  春在清明的回首里等待花飞花落,清明从旭温的暖风里迎接的是繁荣过后的阒寂。

  花在树上沉淀起俏俏的娇艳,人看花,花观人,年年复年年;人的相貌被日月改写了岁岁复岁岁的内容,但人知道,明年的桃红杏粉梨白业已不是今年的红桃杏粉白花的梨。

  挤挤拥拥的花簇,很热烈,芬芳着一季的情愫。

  花朵之外的梦想繁密了一世的疏离,人在花树下想着花的心事,花在人的头顶揣摩着人的企及。

  理想的天空布满了晶亮的圣洁寓言,谁在春情的纯意时月里,瞭望过清明节下一堆堆坟茔上的黎明之光和傍晚那殷红逝去的庄重及庄严。

  无论熙熙攘攘的人群与扑棱棱忙于绽放的花团有着怎样迥异的想象,清明的肃穆都在那里告诉你,再怎么稠稠的企盼,都将稀稀地散落在土地的一隅。

  前头,祖父母从我们的眼里消失了,在我们心里投下一粒石子,泛起的微波,是因为我们的父母还在我们的前面行走着。

  某一日,我们的父母将佝偻的腰身交给清明节里的祭祀时,一块大石从此沉沉地压向我们。

  至此,我们渐现昏花的双眼,看尘世的灿烂模糊,观日月的眸子却更加清亮起来。

  无论是老坟还是新冢,也不管是晨的亮朗还是暮的晦暗,清明的雨总是一杯陈酿的酒,让我们品出来世与去世的滋味;清明的风总是一曲绵长的歌,叫我们倾听今天同明天的韵律;清明的月牙总是一弯想念的镰,使我们收割烟火人间的五味杂陈。

  新土旧痕,掩埋的故事胶着过的爱恨情仇,让清明里的坟墓盘踞起一个个独一无二的蛊惑,谁多愁,谁善感,都要交给岁月。

  人生本来就是一场孤行,一个人承载的喜怒哀乐与任何人无关。

  在一碗粥里,品味红尘的缘,在一杯茶中啜饮俗世的冷暖。

  欢欢喜喜地来了,相聚,悲悲戚戚地去了,离别。

  时间对每个人都过目不忘,往返的季节都要将每个人送到清明的思念里去。

  春在百忙中与清明赴一场隆重的邂逅,撞开了俗烟下搁柴的门扉,一包圆圆的土成为家家户户的牵挂,让清明的亲情旖旎起浓浓的温馨。

  悲伤在清明节里是一场没有结局的结局,很多的言说落进了土里。

 

 风中一朵载雨的云,不是为陪伴节气而至的,它是孤独着自身的漂泊才身不由己而来的。

  我们在时间里哭一场,笑一场,泪的热凉在预知着春天里的清明。

  眼见着很多没来得及上演的情节,硬生生提早落了幕,那份心痛,那份迷惑,那份无奈扯动着友情亲情爱情,几多关怀,几多牵挂,几多美妙,全在缘起与缘落下的美丽绽放。

  一层花落的香在清明的春深处氤氲,婉约的气息令游人陶醉。

  落花成泥,是寻觅后的归宿。

  一棵遥不可及的命运,至此尘埃落定。

  凄凄细语,洒下上天的悲悯,落泪的蝴蝶让梁祝的千古绝唱穿透了时光的翅膀,那一刻,坟墓即天堂。

  天上的水有着流线的凄美,却不知与尘埃的相逢是一场远方的遥远。

  人一生拎着悠悠的牵挂,东奔西走,光阴注定要我们和一些人分离。

  有些年迈的,还有些不太老的,最是那些还鲜活着的生命,在离开我们之时,像一块雪冰,砸伤了我们的岁月。

  清明的记忆幽深圹埌,魂归故里温馨而祥和,一个人孤零零的梦,在他乡,在异域,升腾。

  每日过一段桥,看一回塘边柳。

  脉脉清辉中倒映着娉婷柳叶,层层叠叠细密铺就,风一起,卷起了珍珠帘,袅娜生烟,氤氲出江南的无尽缠绵温婉。

  搜肠刮肚,恨不得把所有美好的词汇都加诸在它身上。

  又觉得倾尽世间言语,难以描绘那风情万一,欲说还休,索性便不去亵渎那一份灵动,一份飘逸。

  搓得鹅儿黄欲就,天气清明时候。

  满城风絮的时节里迎来一个比较伤感的节日:清明。

  也许,柳生性便带来了一分多愁善感。

  尤其,新柳初生,几分欢喜杂几分伤感,风一过,便绵绵铺开,直至这墨色江南里多了这一缕清愁。

  一丝惆怅,一点新绿,铺天盖地,困了这山河万里。

  风鬟雾鬓,缀一颗朱砂痣在春的胸膛,几分温软几分缱绻几分寂寥。

  去年紫陌青门,今宵雨魄云魂。

  这般哀怨,这般神伤,总因这清明时节雨。

  纷纷,似断肠之泪,借那一片柳絮,一缕清风,坠于茫茫寰宇,沾湿了万里河山。

  倚红偎翠,拥着的却是一袭清殇,断魂。

  姹紫嫣红开遍,全不由人恋。

  落英缤纷里委红尘,埋香骨。

  剖开尘土,香魂无踪。

  魂逝何方?

  芳魂无觅换来一生憔悴。

  一抹斜阳惨惨于山边,不由自主地沉下天际,看似从容淡然,却将一分不甘洇开红霞万里,绚烂成少女的不胜娇羞,盈盈。

  几分矜持,几分温软,引来那新月灼然的目光。

  月下孤影,平添了几分萧索。

  黄昏已去,独留那一段心事难言。

  古人说:断送一生憔悴,只消几个黄昏。

  奈何,日复一日,黄昏也堆叠成人生里一段触目惊心的惨然。

  月上柳梢头,约谁于黄昏后?经年的月,经年的风,淡淡来,淡淡去,却撕开了人生里最最惨烈的伤口,换一生憔悴。

  春风依旧,著意隋堤柳。

  是啊,年年春风,年年柳色,霸陵伤别。

  一曲离殇,低头双泪垂。

  彼时春暖,彼时花开,彼时草长,彼时莺飞,谁的笑语叮咚洒落?而今春色临门,却扣不开心扉,任那花谢花落,任那草枯莺杳。

  花香里氤氲而来的四月天,携来清明的衣袂,换一段追忆,满腔神伤。

  那些爱过的人,那些经意或者不经意从生命里走过的人,在异世可还安好?

  穷尽碧落,蹈履黄泉,如这奈何桥边的怅然回顾,看不见彼岸花开。

  茫茫之处,十年又十年,挣扎着谁的不思量?徘徊着谁的自难忘?依稀容颜,逝在哪一年的风里?

  一年清明一年殇,噬骨销魂。

清香一柱寄哀思征文 篇五

  垂柳吐绿,细雨丝丝,清明节总是在微冷的初春悄然而至,不同的风物,同样的哀思。

  满目的荒凉,微冷的春风,摇曳的黄菊,更增添了些许悲凉;睹物思人,此情此景总会让我们想起那些远离我们的亲人,也许清明注定是这样一个缅怀的节日,阴冷的天气,薄薄的细雨,让人黯然神伤……

  清明,给人的印象总是一片湿雨。

  仿佛有了这雨,清明才更能显得出它淡淡悲凉和丝丝忆念的味道来。

  是清明成全了这场雨,更是这雨衬托了清明。

  望着飘洒的细雨,才更能引得人们心中那种淡淡的哀愁和思。

  这雨或是风狂雨恣,或是和风细雨,从清晨开始,至黄昏之际,在烟雨弥漫的山野中,在泥泞难行的小路上,总有顶风冒雨,点缀寂寥,行行重行行的扫墓人;或三五成群,扶老携幼,或一二个孤影,跚跚独行。

  远山隐在云雾里,近树笼在孤烟前,小桥流水,愁鸦悲啼,雨洗清秋,风吹哀愁,唯见烟雨一片苍茫,不见人家与炊烟。

  好一个伤感寂寥的行旅,好一个凄迷彷徨的画面。

  抬头偶望,墓地黯然见:百坟拱起,千碑林立;烟雨朦朦,青草何离离。

  一片荒凉,一片凄迷,一片死寂!山孤烟雾薄,树小雨声稀!风飘飘,雨潇潇,哀思悠悠,悲情渺渺,莫道不销魂,何处暗香盈袖?拔净一片乱草,摆下几杯冷酒,烧上一把纸钱,风雨愁煞人,杯土带愁,杂草含烟,竟无言以对,唯有心底弥满幽幽的愁绪和淡淡的哀愁!死者长已矣,存者永怀悲!音容笑貌,历历在目,昔日种种,犹言在耳,但客心逐流水,随缘到天涯,念千里孤坟何处话凄凉?

  回味少年时,清明节和雨,在我的印象中只是一幅优美的画卷。

  随风飘洒的细雨中,一位骑着马赶路的清贫诗人,俯身向着一个小牧童,牧童站在道旁,一手握着鞭子,一手遥遥指着间草房。

  草房上空,一面红色的酒幡在薄薄的细雨中时隐时现。

  这大概是源于《清明》这首诗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为什么“断魂”?因为“古墓花影白杨树,尽是生死离别处。”我无忧的岁月里,这首诗所给予我的就是这样一种恬美的意境.少年无忧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就像童年放起的一只风筝,挣断了线,便消失的无影无踪,到处也寻觅不到了。

  这首诗,今天读来仍然那么哀怨,那么亲切。

  古往今来,人性中某些共同的、美好的感情,四海相通,古今相通。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生者总是会不断地成为逝者。

  有人说,对别人的思念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淡。

  我想,或许对于至爱亲人的思念恰恰与之相反吧。

  即使过了再长的时间,在每次忆起他们音容笑貌时,我们的心中总会有些酸酸凉凉的感觉吧。

  哪怕是十年、几十年,这种感觉也不会减弱、消失,反而会变的更加强烈。

  正因如此,清明节才会成为一个流传千年的日子;清明时节的细雨,才会绵绵不绝地纷纷而至,这大概是对于人们心中哀愁的感应吧。

  又是清明了。

  "男儿有泪不轻弹",我不能流泪。

  但对亲人绻绻的.思念,洒下所有的泪,回忆就不仅仅再是生活的负担。

  我们再次体会人世间的爱心与温暖,拼合破碎的心,微笑着重新扬起生活的风帆.我们感慨世事无常人生苦短,曾经真正爱过,生命便不存在遗憾。

  援手于他人危难,自己在挫折中保持乐观,只要心中有爱,爱就会没有遗憾,人生永远是美丽的春天。

  有拜托清明的细雨了,希望她如期而至,就算是世人欲流而难流的泪吧!

  夕阳的最后一抹余辉沉了下去。

  空气异常的凝重,像积满了灰尘的古屋,凝重、凄清、幽暗。

  微风在树枝上缠绕着,像是淘气的孩子,弄得早春的嫩叶瑟瑟发抖。

  一切都是湿漉漉的,拥挤的街道,门前的自行车,悬挂的条幅,还有那些表情凝重的人们。

  就像白居易《寒食野望吟》里说的那样:“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

  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一切的一切都在想我们传递着一种清冷的气息

清香一柱寄哀思征文 篇六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

  “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

  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清明习俗有扫墓、祭祖、踏青、春游、植树等,体现出以哀悼追思为基调、迎春健身为调剂的双重色彩。

  在现代社会背景下,人们正结合时代的发展,不断改造和发展着清明习俗的内涵与形式。

  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

  这里有两个层次,于国家而言,清明是追溯先烈、缅怀英雄的日子。

  所谓“遗忘就是背叛”,在清明节这样的节点,让历史走进国民的心中,这是最好的社会教育。

  于家族来说,清明就是祭奠先祖、合家团圆的日子。

  好的家风、善的孝道,总需要借助一定的形式代代相传,扫墓祭祖,就是严肃而传统的形式。

  每个家族总有自己的历史,荣辱兴衰,悲欢离合,在生命溯源的仪式中,感受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血脉情怀。

  正如中国民俗学会常务理事万建中先生所言,“通过扫墓能够强化一种家族的血脉情节,增加家族的凝聚力,从宗族传承来说,是其他所不能替代的方式”。

  清明之祭远祖圣贤,一贵虔诚在心,二贵感怀在己,三贵砥砺于行,四贵奋发有成。

  未来中华复兴,在你在我在亿万炎黄子孙。

  两岸中国人何日共聚炎黄故里,共举祭祀始祖大典,此情可待,此梦必圆,此景必现。

  清明时节,当许多人怀揣一颗虔诚的心,向长眠的亲人、友人,顶礼膜拜之时。

  当许多人铲一锹黄土,覆一层哀思;栽一棵新枝,植一腔缅怀之时。

  你的心是否得到洗礼?你是否从不舍,哀怨,惆怅,中感悟出人生的道理?

  一堆青冢一部书,一块墓碑一故事。

  曾经的拥有和离弃,翩然远遁;曾经的富贵与卑微,烟消云散。

  当许多人直面人生的尽头之时,新愁与旧爱,陡显几分苍白,红尘中的欲望和贪恋,瞬间被击成碎。

  逝者已去,生者祭奠。

  然而红尘中的人们,又有谁能看破红尘:为权困、为钱困、为亲困、为情困。

  “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

  年年的清明岁月,年年的纸飞花开,年年的沉甸甸思念,年年的雨水纷纷渐上你的脸……沉思、悲哀、踌躇放不下感恩的情怀;留恋、哭啼、嚎叫挡不住前进的时空;躺下去的也许沉浸在梦里,站着的更应坚强的面对生活;清明的黄昏总有孤单的飞燕,清明岁月放飞生命向上的风筝!年年的清明岁月,年年的岁月轮转,年年的经历有苦有甜,年年的漂流总有不归的愁肠……遥望、祈盼、祝福留不住生命。

清香一柱寄哀思征文(精选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