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麻喇姑嫁给谁了 篇一
苏麻喇姑嫁给谁了?这个问题在村子里引发了一轮轮的猜测和热议。苏麻喇姑是村子里最美丽、最善良的姑娘,她的婚姻一直都是大家关注的焦点。然而,苏麻喇姑的丈夫并不是村子里的任何一位男子,而是一个陌生的人。
苏麻喇姑的丈夫名叫张宇,他是从外地来村子里工作的一位工程师。当初,苏麻喇姑是村里的一位小学老师,而张宇则是来村子里修建村民们一直期盼已久的水利工程的。在工程开始之前,张宇租住在村子里的一间小屋里,每天都会经过苏麻喇姑的学校。
最初,张宇只是对苏麻喇姑的外貌和温柔有所吸引。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开始注意到苏麻喇姑的聪明才智和善良心地。在他修建水利工程的过程中,苏麻喇姑总是主动提供帮助,积极参与到村民们的生活中。她为村子里的孩子们举办义教活动,帮助老人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这些都让张宇对苏麻喇姑产生了深深的敬佩和爱慕之情。
然而,苏麻喇姑并不知道张宇对她的感情。她一直认为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村姑,和其他村民们一样,过着平凡而安稳的生活。直到有一天,张宇鼓起勇气向苏麻喇姑表白,并请求她成为他的妻子。
对于苏麻喇姑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冲击,也是一个重要的抉择。她曾经梦想过自己能够嫁给一个爱她、尊重她的人,但她从来没有想到会是一个外地人。然而,在她认真思考之后,苏麻喇姑决定接受张宇的求婚。
苏麻喇姑的婚礼成为了村子里的一场盛大的庆典。村民们纷纷前来祝贺他们,送上了最真挚的祝福。这个跨越地域和文化差异的婚姻成为了村子里的一个传奇。
苏麻喇姑和张宇的婚姻并不完美,他们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挑战。然而,他们的爱情和信任让他们相互支持,共同度过了许多艰难的时刻。他们的婚姻也给了村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那就是爱情没有界限,只要两个人真心相爱,就可以克服一切困难。苏麻喇姑嫁给张宇,不仅仅是她个人的选择,也是一个村庄的希望和梦想。
苏麻喇姑嫁给谁了 篇二
苏麻喇姑嫁给谁了?这个问题在村子里引发了一场轩然大波。苏麻喇姑是村子里最受欢迎的姑娘之一,她的婚姻一直备受关注。然而,苏麻喇姑最终选择了一个出人意料的人,让所有人大跌眼镜。
苏麻喇姑的丈夫是村子里的一个农民,名叫李明。李明是一个勤劳、善良的人,他在村子里务农多年,为村民们提供了许多帮助。他的家庭虽然并不富裕,但他一直以诚实守信的态度赢得了大家的尊重。
苏麻喇姑和李明的婚事最初并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毕竟,他们都是村子里的人,两个家庭之间的交往也算是水乳交融。然而,当这个消息传开后,许多人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们觉得苏麻喇姑嫁给了村子里一个普通的农民,这似乎有些不可思议。
然而,正是苏麻喇姑的勇气和智慧让她做出了这个决定。她并不看重对方的身份和地位,而是更加注重内心的品质和相处的融洽。李明虽然不是一个富有的人,但他对苏麻喇姑的真诚和关爱让她深深感动。他们能够相互理解和支持,这是苏麻喇姑一直期盼的婚姻关系。
苏麻喇姑和李明的婚礼并不奢华,但却充满了幸福和温馨的氛围。他们的婚姻成为了村子里的一则佳话,让许多人对婚姻和爱情有了新的认识。这个看似平凡的农民和美丽的姑娘的婚姻,让人们明白了爱情并不是金钱和地位的交换,而是两个人心灵的契合和默契。
苏麻喇姑嫁给李明后,他们一起努力经营着自己的家庭,过上了幸福而安稳的生活。他们相互扶持,共同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他们的婚姻成为了村子里的一个典范,让人们明白了婚姻的真谛在于相互理解和尊重。
无论苏麻喇姑嫁给了谁,最重要的是她选择了一个真心爱她、尊重她的人。这个决定不仅仅是她个人的选择,也是一个村庄的希望和梦想。苏麻喇姑的婚姻故事让人们明白了爱情的力量,它能够超越一切困难,创造出美好的未来。
苏麻喇姑嫁给谁了 篇三
苏麻喇姑嫁给谁了
阅读精选(1):
苏麻喇姑是清朝一位特殊的宫女。她是庄妃结婚时的陪嫁女,身历天命、天聪、崇德、顺治、康熙五朝。她心灵手巧,擅长女红,清初定冠服制度,曾参与其事。但是,有一说苏麻喇姑与康熙帝爱恋得死去活来,是这样吗?请看史实。
第一,从身世年龄看。苏麻喇姑是蒙古族科尔沁部人,出身贫苦牧民之家。她名叫苏墨尔,被称为“苏麻喇姑”。年仅13岁的孝庄嫁给皇太极,将年纪相近的苏麻喇姑作为随身侍女带到盛京沈阳。
康熙帝生于顺治十一年(1654年),比苏麻喇姑小40岁左右,他们应是祖孙辈分的关系。苏麻喇姑聪明好学,也有悟性,通蒙古语和满语。写一手漂亮的满文。孝庄选她为玄烨“手教国书”。玄烨幼时,“赖其训迪,手教国书”。苏麻喇姑是康熙帝的启蒙老师。
第二,从主仆关系看。先讲两件事。其一,孝庄派隐瞒真实身份的“三位满族妇女”,去向耶稣会士汤若望求医,患者很快病愈。求医病愈者就是顺治帝的未婚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孝庄派苏麻喇姑给汤若望送去厚礼表示谢意。其二,福临大婚后,内大臣席纳布库对苏麻喇姑不满,路遇苏麻喇姑,将她捶楚致伤,太后托言坠马,令御医调治。这说明苏麻喇姑有时骑马出宫,为太后办事。
顺治时期,北京痘症流行,康熙帝长兄牛钮前已夭折,次兄福全被寄养在大臣家里。玄烨降生后,孝庄命苏麻喇姑照料孙儿。康熙帝约三岁时,为了避痘,住在宫城西华门外今北长街路东一所宅第(雍正时改名为福佑寺)。康熙帝晚年回忆道:“世祖章皇帝因朕幼年时,未经出痘,令保母护视于紫禁城外。父母膝下,未得一日承欢。”康熙帝幼小在宫外避痘,到皇父逝世前不久,出痘痊愈,重返皇宫。幼年的玄烨,主要由三个人――保姆朴氏(先为顺治帝乳母)、乳母瓜尔佳氏和苏麻喇姑等抚育。她们对玄烨晨昏调护,夙夜殷勤,“克慎克勤,惟爱惟和”。
第三,从抚子经历看。苏麻喇姑不仅仅抚育孝庄的儿子福临、孙子玄烨,而且抚养其曾孙、康熙帝第十二子履亲王允祹(táo)将近10年。清后妃中嫔以上主位(含嫔),均可抚养皇子,苏麻喇姑抚养皇十二子允祹,当是以嫔的地位行事。允祹生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生母是万琉哈氏(享年97岁)。苏麻喇姑先后照顾福临、玄烨、允祹三代皇子,长达62年,是清宫早期一位身份和地位都很特殊的宫女。
第四,从情感称谓看。孝庄寡居44年,身历五朝,饱经风雨,苏麻喇姑陪侍左右。福临有时经月不见母亲,玄烨住在宫外避痘,常由苏麻喇姑前去照看。孝庄虽身为国母,位极至尊,但作为一位女性,不能没有可诉衷肠之人,而聪颖伶俐、善解人意的苏麻喇姑,则以一颗在情感上同样欠缺的心伴慰着她,是孝庄能够无话不谈的闺密和知己。时宫中称苏麻喇姑为“额涅妈妈”(“额涅”,是满语“额娘、母亲”的意思,也可用来泛称年长的妇人)。还称其为格格、额娘、母姑,如同家人。苏麻喇姑的这几种称谓,体现出她同孝庄、玄烨及其儿女们之间的关系。玄烨称其为“额涅”,皇子、公主们则称其为“妈妈”,合乎情理。苏麻喇姑没有子女,她对照料多年的玄烨怀有祖母之爱。
第五,从职务名分看。玄烨是个重感情的人。他幼年时很少得到亲生父母爱抚,继位后对待儿时曾照顾过自我的人,如乳母、保姆等格外亲近。保姆朴氏和乳母瓜尔佳氏,分别被封为“奉圣夫人”与“保圣夫人”。她们去世后,玄烨都亲临吊唁,并前者五次、后者四次遣官谕祭。康熙帝不称逝者为“乳母”(满语为“嬷嬤额涅”),而谓“阿母”(满语为“额涅”,即母亲),反映出他对瓜尔佳氏的真挚感情。苏麻喇姑同瓜尔佳氏、朴氏是受到康熙帝敬重的三位长辈。
第六,从患病葬礼看。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八月末,苏麻喇姑患“血痢”,日泻十余次,夜间五六次。康熙帝降旨:“著十二阿哥(允祹)日夜看护。”苏麻喇姑去世后,被“葬以嫔礼,瘗于昭西陵侧,以示宠也”。
苏麻喇姑的人生,值得人们思考。苏麻喇姑是清宫一位身历天命、天聪、崇德、顺治、康熙五朝,服侍孝庄、顺治、康熙、允祹四代,忠实可信、勤恳细心、竭尽心力、始终如一的老宫女。最后荣以嫔礼下葬,算是得到灵魂安慰。苏麻喇姑,地位不高,挣钱不多,但她“克慎克勤,惟爱惟和”,生前受人尊重,身后被人怀念,此生,足矣!
谁是明清幸福指数最高的皇太后?
一身为皇后、皇太后、太皇太后者,这在明清五百多年的历史上,仅有两位,即明仁宗洪熙帝张皇后和明宪宗成化帝王皇后。她们既外在机遇好,也内在修养好。她们自身的共同特点是:积德行善,心净身静,胸怀宽广,品节高洁。因此,她们成为古代女性的典范。
皇帝的母亲(不必须是生母)称太后,祖母称太皇太后。这是秦汉以来的传统:“汉兴,因秦之称号,帝母称太后,祖母称太皇太后。”太后,尤其是太皇太后,在皇宫里,地位最尊,荣誉最高。皇后要受皇帝和太后两层制约,皇太后则在皇帝和皇后之上。
明仁宗诚孝皇后张氏,永城(今河南永城市)人。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封燕王朱棣世子朱高炽妃。永乐二年(1404年)封皇太子妃。洪熙帝继位,册张氏为皇后。明宣宗宣德帝即位,尊为皇太后。明英宗正统帝即位,尊为太皇太后。张皇后的特点是:
一、会处公婆关系。作为王妃,首先要会处同公婆的关系。《明史》说她“后始为太子妃,操妇道至谨,雅得成祖及仁孝皇后欢”。就是说她能严谨遵循妇人操守,颇得公婆永乐帝与徐皇后的喜欢。
二、会处叔嫂关系。她的两个小叔子是汉王朱高煦和赵王朱高燧,都“谋夺嫡”,想代替太子的地位,太子多次被汉王和赵王所离间,她从中保护、劝慰、解释,帮忙丈夫保住了太子的位置,没有被易储。
三、会处夫妻关系。太子“体肥硕不能骑射”,永乐帝很不高兴。她就“减太子宫膳”,就是让太子减少饮食,加强运动,减轻体重,颇有成效。
四、会处母子关系。儿子宣德帝初继位,凡军国大政,多禀听裁决。时海内太平,皇帝侍奉起居,陪伴游宴,四方贡献,先奉太后。皇帝与太后,慈孝闻天下。太后游西苑,皇后皇妃伴随,皇帝亲自扶舆登万岁山,奉觞上寿,献诗颂德。去永乐长陵和洪熙献陵,经过河桥时,皇帝下马扶辇。
五、会处祖孙关系。子宣德帝死,孙正统帝九岁继位,宫中流言四起。太后急召诸大臣到乾清宫,指着太孙哭泣说:“此新天子也。”群臣呼万岁,流言乃止。有大臣请太后垂帘听政,太后说:“毋坏祖宗法。第悉罢一切不急务。”时时勖勉正统帝,勤奋学习,委任股肱。大太监王振于太皇太后在世时,不敢专权,违法胡为。
六、会处君臣关系。从英国公张辅,尚书蹇义,大学士杨士奇、杨荣、金幼孜、杨溥所请,见于行殿,太后慰问诸臣,并说:“尔等先朝旧人,勉辅嗣君。”正统七年(1442年)十月,病危,召大学士杨士奇等入,命太监问国家还有什么大事未办,杨士奇列举三件事:一是“建庶人虽亡,当修实录”,即建文帝虽然死了,但应当纂修《建文实录》;二是永乐帝曾诏谕“收方孝孺诸臣遗书者死,宜弛其禁”;其三还没有来得及奏上,太后就咽气——死了。遗诏劝勉大臣,辅佐皇帝,惇行仁政,惠及百姓。她的善政,受到赞誉。
七、会处娘家关系。对娘家兄弟,按规矩办事,“太后遇外家严”,不轻易升官赏赐,不许他们搞特权,也不许他们理国事。
八、会处百姓关系。到十三陵谒陵,“畿民夹道拜观,陵旁老稚皆山呼拜迎”。太后回头对皇帝说:“百姓戴君,以能安之耳,皇帝宜重念。”老百姓爱戴国君,因百姓能得到安居乐业,皇帝应当牢记。回程时飘过农家,“召老妇问生业,赐钞币”。有献蔬食酒浆者,取以赐帝,说:“此田家味也。”谕诫皇帝,不忘农家。
史书所说的“洪宣之治”,张太皇太后也有一份历史功绩。
阅读精选(2):
苏麻喇姑简介
苏麻喇姑有着怎样的一生呢?那里我们对她做了一个简单地介绍,苏麻喇姑的简介让我们简单地了解一下这个拥有着超高智慧和情怀的奇女子。苏麻喇姑精彩的一生也会给我们一些启示。
苏麻喇姑出生在一个普通的牧民家庭,苏麻喇姑生的面貌较好,而且聪明,被贵族看中买到府中做了贝勒寨桑的二女儿布木布泰的贴身侍女,正是这个决定改变了苏麻喇姑的一生,也使得苏麻喇姑开始了一个传奇的人生。
苏麻喇姑与布木布泰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之后,布木布泰嫁给了皇太极,苏麻喇姑成为了布木布泰的随嫁侍女,进入了政治中心,参与了之后许多的重大事件。
苏麻喇姑参与了清朝服饰改变的重大事件,并且提出了自我改善意见,能够说清朝服饰的最终改善苏麻喇姑功不可没。服饰的改变不仅仅仅是一个面貌的改变更方便了以后的军事行动。
苏麻喇姑协助布木布泰也就是之后的孝庄皇太后在皇太极死后,顺治继位之后的稳定工作,维护了大清王朝的稳定。
苏麻喇姑还作为康熙皇帝的启蒙老师,为康熙皇帝之后的统治手段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之后宫中发生天花传染性疾病,康熙被送到宫外以免传染,苏麻喇姑就做了联络员,并且兼具抚养康熙的工作。
之后康熙皇帝继位,苏麻喇姑也为康熙皇帝的政治工作带给了自我的意见和推荐。并且抚养了康熙的儿子十二阿哥。
康熙四十四年苏麻喇姑患“血痢”逝世,享年90岁。
阅读精选(3):
苏麻喇姑为何不嫁给康熙,关于苏麻喇姑的历史真相
苏麻喇姑为何不嫁给康熙
苏麻喇姑为何不嫁给康熙,关于苏麻喇姑的历史真相
苏麻喇姑是清朝一位特殊的宫女。她是庄妃结婚时的陪嫁女,身历天命、天聪、崇德、顺治、康熙五朝。她心灵手巧,擅长女红,清初定冠服制度,曾参与其事。但是,有一说苏麻喇姑与康熙帝爱恋得死去活来
第一,从身世年龄看。苏麻喇姑是蒙古族科尔沁部人,出身贫苦牧民之家。她名叫苏墨尔,被称为“苏麻喇姑”。年仅13的孝庄嫁给皇太极,将年纪相近的苏麻喇姑作为随身侍女带到盛京沈阳。
康熙帝生于顺治十一年(1654年),比苏麻喇姑小40岁左右,他们应是祖孙辈分的关系。苏麻喇姑聪明好学,也有悟性,通蒙古语和满语。写一手漂亮的满文。孝庄选她为玄烨“手教国书”。玄烨幼时,“赖其训迪,手教国书”。苏麻喇姑是康熙帝的启蒙老师。
第二,从主仆关系看。先讲两件事。其一,孝庄派隐瞒真实身份的“三位满族妇女”,去向耶稣会士汤若望求医,患者很快病愈。求医病愈者就是顺治帝的未婚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孝庄派苏麻喇姑给汤若望送去厚礼表示谢意。其二,福临大婚后,内大臣席纳布库对苏麻喇姑不满,路遇苏麻喇姑,将她捶楚致伤,太后托言坠马,令御医调治。这说明苏麻喇姑有时骑马出宫,为太后办事。
第三,从抚子经历看。苏麻喇姑不仅仅抚育孝庄的儿子福临、孙子玄烨,而且抚养其曾孙、康熙帝第十二子履亲王允祹将近10年。清后妃中嫔以上主位(含嫔),均可抚养皇子,苏麻喇姑抚养皇十二子允祹,当是以嫔的地位行事。苏麻喇姑先后照顾福临、玄烨、允祹三代皇子,长达62年,是清宫早期一位身份和地位都很特殊的宫女。
苏麻喇姑为何不嫁给康熙,关于苏麻喇姑的历史真相
第四,从情感称谓看。孝庄寡居44年,身历五朝,饱经风雨,苏麻喇姑陪侍左右。福临有时经月不见母亲,玄烨住在宫外避痘,常由苏麻喇姑前去照看。孝庄虽身为国母,位极至尊,但作为一位女性,不能没有可诉衷肠之人,而聪颖伶俐、善解人意的苏麻喇姑,则以一颗在情感上同样欠缺的心伴慰着她,是孝庄能够无话不谈的闺密和知己。时宫中称苏麻喇姑为“额涅妈妈”(“额涅”,是满语“额娘、母亲”的意思,也可用来泛称年长的妇人)。还称其为格格、额娘、母姑,如同家人。苏麻喇姑的这几种称谓,体现出她同孝庄、玄烨及其儿女们之间的关系。
第五,从职务名分看。玄烨是个重感情的人。苏麻喇姑同瓜尔佳氏、朴氏是受到康熙帝敬重的三位长辈。
第六,从患病葬礼看。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八月末,苏麻喇姑患“血痢”,日泻十余次,夜间五六次。康熙帝降旨:“著十二阿哥(允祹)日夜看护。”苏麻喇姑去世后,被“葬以嫔礼,瘗于昭西陵侧,以示宠也”。
苏麻喇姑的人生,值得人们思考。苏麻喇姑是清宫一位身历天命、天聪、崇德、顺治、康熙五朝,服侍孝庄、顺治、康熙、允祹四代,忠实可信、勤恳细心、竭尽心力、始终如一的老宫女。苏麻喇姑,地位不高,挣钱不多,但她“克慎克勤,惟爱惟和”,生前受人尊重,身后被人怀念,此生,足矣!
苏麻喇姑历史真相一:孝庄文皇后的知心姐妹
在大清历史上,孝庄文皇后的名号绝对是无人能够企及的,她经历了大清开国的四朝,顺治、康熙在她的培养下得以登上皇位,能够说要是清朝历史上没有这样一位女人,那么清朝的江山将可能是另一番模样。苏麻喇姑也像她的主人一样在清宫经历了四朝,在每一次历史变革来临时,孝庄文皇后都以自我的才华应对了变化,在大变革中显示出了她作为女政治家的风采,但这样一个女强人并不好当,她同样需要安慰,需要鼓励,需要依靠。能给予她这些的不是别人,正是这个在她身边长伴60多年的贴身侍女苏麻喇姑。
用“下得厨房,上得厅堂”来形容她尽管有点世俗,但从句意上思考是绝对适用的。她就是这样一个女子,聪慧而且心灵手巧。据说她在裁剪方面也是行家里手,凡她做的衣服,既合身,又美观,因此清崇德元年,她还参与了清朝开国衣冠式样的制定,这在《清史稿》和《啸亭杂录》中都有记载。
尽管历史上不可考,但从孝庄文皇后与苏麻喇姑的关系来看,在政治决策问题,至少在后宫问题的处理上,孝庄文皇后肯定从她那里得到过不少意见,苏麻喇姑绝对是孝庄文皇后最信得过的`人。这个从小生长在蒙古草原上的姑娘还有一个绝活儿,是汉人女子无法匹敌的,那就是骑马的技术。据说苏麻喇姑每次为主人孝庄文皇后到宫外办事都是骑马而行,可见她的骑术绝对不差。
苏麻喇姑历史真相二:康熙的启蒙老师
苏麻喇姑随孝庄文皇后到了后金后,因着她的才华、淡定和忠诚受到了孝庄文皇后和皇太极的喜爱,她被称为大清的“女秀才”,她不仅仅会说蒙语,还精通满汉两语,深谙满汉文化并写得一手好满文,正因为这样,之后孝庄文皇后才让苏麻喇姑做了康熙的启蒙老师。
顺治十二年(1655年)十一月,清宫流行天花,皇帝和诸皇子凡没出过天花的人全都要到紫禁城外避痘,玄烨也到宫城外的一处宅邸避痘。这期间,苏麻喇姑每一天骑着马往来于慈宁宫(孝庄文皇后住所)和玄烨避痘所,按照孝庄文皇后的要求对玄烨施教,手把手地教玄烨书写满文。
当时,苏麻喇姑已经40岁左右,在生活上她对待玄烨像对待自我的孩子一样无微不至,在学业上她对玄烨耐心诱导,精心教诲,使幼年的玄烨懂得了很多人情事理,并掌握了很多蒙学知识,尤其是他那一手好字,就是当时苏麻喇姑给打下的基础。玄烨也对这位老师深表感激,他曾说:“赖其训迪,手教国书。”当年教学的场景历历在目。
对于康熙来说,苏麻喇姑不仅仅是一位老师,也是一位悉心指导自我的亲人、长辈。康熙尊称她为“额涅”、“额娘”,在孝庄文皇后过世后,康熙怕她承受不了打击,竟将自我的皇十二子胤祹交由她抚养。苏麻喇姑有个生活习惯,那就是绝对不吃药,在病重之时皇子们都奉劝她请御医来看,但她就是死活不肯,并认定只有康熙才能治她的病,可惜当时康熙远在沙漠巡视,一时无法回来,不久这位在大清皇宫中待了80年的老人与世长辞,在关外的康熙得知噩耗之后,还不忍为“额娘”发丧。
苏麻喇姑历史真相三:养育皇子的宫女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孝庄文皇后病逝。长伴60余年的主子过世,这给苏麻喇姑以巨大的精神打击,使她陷入了悲伤、孤独之中,这时的苏嘛喇姑已经是70多岁的老人了,如果长期这样下去,对她的身心健康极为不利,她还曾想过随主人同去。为了排解她的悲伤和孤独,康熙皇帝决定把定妃万琉哈氏所生的皇十二子胤祹交由苏麻喇姑抚养。
胤祹是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出生的,这时只有三虚岁。按清宫的惯例,只有嫔以上内廷主位才有资格抚养皇子。让苏麻喇姑抚养皇子,证明康熙帝对苏麻喇姑十分信任和重视。苏麻喇姑对于康熙帝的这一安排,当然心领神会,同时也感到职责重大。为了报答浩荡皇恩,她又重新振作起来,把一个女人天生的母爱和全部精力都倾注在了胤祹身上。
苏麻喇姑无微不至的关爱和孜孜不倦的言传身教,使皇子胤祹得以健康成长。之后胤祹成为一位颇有政治头脑和才干的皇子,曾多次奉旨办理各种政务。同时胤祹也秉承了苏麻喇姑的淡定,在康熙末年的激烈斗争中,只有胤祹很少介入,基本上持续中立,所以在雍正帝即位后,他不仅仅没有遭到打击、排挤,相反还被封为了郡王。
到了乾隆朝,胤祹又晋封为和硕履亲王,授为议政大臣。乾隆二十八年,胤祹以79岁高龄寿终正寝。在康熙帝的35个皇子中,他是最高寿的。胤祹能荣列藩封,参与政务,并高寿而终,与苏麻喇姑的精心培养、指点教诲有直接的关系,因此他对苏麻喇姑的感情也明显比其他皇子深。
苏麻喇姑病逝后,举宫上下无不悲哀,而胤祹则尤甚。康熙四十四年九月初七(1705年10月24日),苏麻喇姑在大清皇宫中结束了她那丰富多彩的一生,终年93岁。出殡那一天,除留皇五子胤祺、皇十子照顾皇太后,皇十四子胤禵留在紫禁城外,其余成年皇子都参加了出殡仪式。思考到苏麻喇姑
和孝庄文皇后之间的特殊感情,康熙决定将两人同安葬在京东清东陵。由以上的种种来看,苏麻喇姑在清宫中的地位绝对不是一般侍女所能匹敌的,甚至连一般的妃嫔、皇子也无法与之相比。有人说伴君如伴虎,在危机四伏、尔虞我诈的皇宫内,她是如何生存下来的,在80多年的漫长岁月里,她又是怎样从一个地位卑微的侍女逐渐成为备受皇帝及其家人尊重的老人的?我想她之所以能波澜不惊地平稳走过自我的一生,与其善良和淡泊名利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她的地位,她受到的尊重并不令人觉得神秘,最神秘的还是她处世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