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净沙秋思》教学设计(实用4篇)

时间:2013-07-09 05:48:24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天净沙秋思》教学设计 篇一

第一篇内容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天净沙秋思》,使学生了解并掌握这首古诗的基本内容和意境。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对古诗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欣赏《天净沙秋思》,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和朗读《天净沙秋思》,感受其中的美感。

2.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和把握古人在这首诗中所表达的深刻哲理。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通过展示一幅描绘秋天景色的图画,引起学生对秋天的思考和联想。提问:你们对秋天有什么样的印象?秋天的景色有哪些特点?

2. 学习课文

指导学生仔细阅读《天净沙秋思》,帮助他们理解诗中的词句和意境。解释诗中的生词和短语,帮助学生准确理解诗的内容。

3. 分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a. 诗中描绘了哪些自然景色?

b. 诗人通过哪些手法表达了自己对秋天的感受?

c. 你们觉得诗中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4. 合作展示

每个小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的讨论结果,进行合作展示。其他小组可以提出问题或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5. 欣赏诗歌

播放一段朗诵《天净沙秋思》的音频或视频,让学生欣赏诗歌的朗诵和音乐配合,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诗的美感。

6. 总结归纳

引导学生回顾课堂内容,总结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色、诗人的感受以及诗的主题。让学生用自己的话简单概括《天净沙秋思》的意境和主题。

7. 课后拓展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背诵并解析其中的意境和主题。

四、教学评价

通过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合作展示中的表现,以及对诗歌的欣赏和理解,评价学生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同时,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和质量,进一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天净沙秋思》教学设计 篇二

第二篇内容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天净沙秋思》,使学生了解并掌握这首古诗的基本内容和意境。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对古诗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欣赏《天净沙秋思》,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和朗读《天净沙秋思》,感受其中的美感。

2.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和把握古人在这首诗中所表达的深刻哲理。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通过展示一幅描绘秋天景色的图画,引起学生对秋天的思考和联想。提问:你们对秋天有什么样的印象?秋天的景色有哪些特点?

2. 学习课文

指导学生仔细阅读《天净沙秋思》,帮助他们理解诗中的词句和意境。解释诗中的生词和短语,帮助学生准确理解诗的内容。

3. 分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a. 诗中描绘了哪些自然景色?

b. 诗人通过哪些手法表达了自己对秋天的感受?

c. 你们觉得诗中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4. 合作展示

每个小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的讨论结果,进行合作展示。其他小组可以提出问题或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5. 欣赏诗歌

播放一段朗诵《天净沙秋思》的音频或视频,让学生欣赏诗歌的朗诵和音乐配合,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诗的美感。

6. 总结归纳

引导学生回顾课堂内容,总结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色、诗人的感受以及诗的主题。让学生用自己的话简单概括《天净沙秋思》的意境和主题。

7. 课后拓展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背诵并解析其中的意境和主题。

四、教学评价

通过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合作展示中的表现,以及对诗歌的欣赏和理解,评价学生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同时,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和质量,进一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天净沙秋思》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目标:

  1、通过反复诵读,能正确说出作者寄寓在小曲中的思想感情。

  2、通过画面的赏析,准确描述小曲表现的形象,体会形象中蕴涵的意境。

  3、通过对比阅读,学习用具体的意象表达抽象的.感情的方法。

  4、能背诵并默写课文,积累古代描写“愁”的诗文。

  研究目的:

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导入课文:

  (根据学生课前学习的情况自然导入)

  一、整体感知诗歌内容

  1、放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节奏

  2、根据页下注,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要求:找出诗歌中的景物,并通过想象在头脑中勾画出画面。

  3、评价活动:可采用多种方式。如,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画面等。

  二、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1、

  (1)过渡语:(由形象到意象)。

  (2)介绍有关背景,为利于学生深入理解感情。

  2、组织学生活动:

  (1)小曲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阅读课文后根据课文内容阐述理由。

  (2)小组讨论

  (3)评价。明确了枯、老、昏、小、流、人、古、西、瘦这些词语对表达作者感情所起的作用。

  三、深入体会诗中的意境

  1、过渡语、指导语

  2、组织学习活动

  (1)教师出示一幅画面。要求:根据你对这首曲的理解,找出这幅画中与原曲意境相违背的地方,根据课文内容说出理由。

  (2)展开你想象的翅膀,再次配乐朗读课文,体会悠远的意境。

  3、归纳总结。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非常讲究意境的创设,而意境是很抽象的`,因此,很多作家都通过精选典型的意象来达成目的,这首小令是这方面的典范。

  四、迁移拓展

  欣赏白朴的一首《天净沙 秋》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1、朗读

  2、说说这首小令借助哪些意象表达了怎样一种意境?

  3、请选择一句或几句,发挥想象,用散文化的语言描写出文中意象所表达的意境

  4、搜集古诗词中有关描写“愁”的诗句,理解用具体的意象表现抽象的思想感情的方法。

  五、课后学习

  完成作业

  请选择两首小令中的一首 ,写一段300字左右的赏析文章

《天净沙秋思》教学设计 篇四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元散曲的有关常识。

  2、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歌,理解诗歌的内容。

  3、培养学生初步具有创造能力和赏析诗歌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反复朗读感悟诗歌中的景物形象及其所创造的意境。

  2、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来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古代诗歌的兴趣,从而热爱祖国的文化。

  2、培养学生热爱自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通过反复朗读感悟诗歌中的景物形象及其所创造的意境。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初步具有创造能力和赏析诗歌的能力。

  教法:朗读法、情境设置法、比较阅读法、多媒体教学法。

  学法:朗读法、评价法、比较阅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欣赏画面)一幅清秋图,一曲晚秋月,一阕清秋词,把我们带进万里清秋。请同学们带感情的赏读诗句:(多媒体)

  读得好,读出了秋天的灵动美。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你心目中的秋天是怎样的呢?想到的同学请告诉我。(丰收、萧条、凄凉等)。

  正所谓“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元代著名散曲家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简单介绍文体常识)

  一、 朗读:

  1、听朗读,注意节奏和情感。

  2、同学们听的很认真,下面请同学们自由的试读这首小令。

  3、全体齐读。

  4、指导朗读“断肠人/在/天涯”这一句。

  5、个别读,读出感情。

  6、师范读。

  三、赏析:

  1、找诗眼。

  一曲小令,一缕情思。你认为《天净沙·秋思》中哪个词最能体现这种情思?(断肠)同学们理解“断肠”是什么意思吗?(师:讲故事让学生理解“断肠”的含义:悲伤痛苦到极点。)

  2、析景物。

  同学们,读完了这首诗歌能谈谈自己的感受吗?用一个词概括。(凄凉,萧瑟、悲伤、忧伤等)请你把忧伤的情调读一读。(他读得如何?是否读出了你的感受?)读着读着这秋意就出来了

。可是这首曲子当中并没有悲凉、哀伤、伤感的字样啊,你是从哪里读到的呢?

  (1)赏析哀景: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夕阳(以哀景衬哀情)

  秋景可以入画,可以行文的有很多,诸如香山的红叶,黄山的秋日、中秋的明月、长江的渔家唱晚。为何马致远弃而不用,偏偏独取“枯藤、老树、昏鸦”呢? 平常生活中“藤、树、乌鸦”都是些很普通的景物,假如在你开心的时候,你会在这些词前面加上“枯、老、昏”这些形容词呢?能举例子吗?

  心情愉快时:藤、树、鸦?

  小结:一切景语皆情语。

  心情愉快时:藤、树、鸦?

  (2)赏析乐景:小桥、流水、人家(以乐景衬哀情),(读时欢快中流露一些哀伤。)

  小结:反衬手法。

  (3)入情入境朗读。

  3、绘画面。

  在夕阳的`余晖里,在萧瑟的秋风中,这是怎样的一种情境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把这些文字幻化成一幅幅图像,然后再用语言把这些图像描绘出来。

  4、练背诵。

  通过我们的想和说已经把我们带入了马致远的古道西风瘦马的情境中去,不知道大家是否体会到了马致远创作这首小令的感情呢?

  (1)个人读。

  (2)比赛读。

  (3)全班背诵。

  5、说特色。

  1、大家深情地朗读把老师也带进了那种意境当中去,可见大家已经领悟了这首小令的妙处。那么它妙在什么地方呢?请大家用:它妙就妙在 这样的句式来说说。(多媒体)

  2、前人的评价:

  誉为元“秋思之祖”。 ——周德清

  寥寥数语,深得唐人绝句妙境。 ——王国维

  “枯藤老树写秋思,不许旁人赘一词”之誉。

  小结:一首极为简短的小曲,表达了难以尽述的内蕴,形象地描绘出天涯游子的凄楚、悲怆的内心世界。给人以震撼人心的艺术感受,让人读之而倍感凄苦,咏之而更感其心。

  四、拓展延伸,对比赏析:

  1、《秋词》刘禹锡

  2、《天净沙·秋》白朴

  3、《天净沙·湖上送别》张可久

  五、结语、作业。

  马致远用诗歌来表达感情,歌手满文军用歌声来倾诉思念,在这动听的歌声里,同学们,你们可曾有过同样的思念或思绪呢?你想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这种感情呢?用诗、用歌、还是用画?拿起你手中的笔来完成今天的作业。

《天净沙秋思》教学设计(实用4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