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居民高储蓄额成因分析论文 篇一
中国居民高储蓄额的成因分析
摘要:本文通过对中国居民高储蓄额的成因进行分析,发现中国居民高储蓄额的主要原因是收入不稳定、风险意识强、社会保障不完善以及文化习惯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一、引言
储蓄是一种重要的金融行为,对于个人和国家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中国居民的储蓄额一直呈现较高水平,这引发了许多研究人员的兴趣。本文旨在探讨中国居民高储蓄额的成因,以期为政府和经济学家提供有关促进居民消费和调整经济结构的有益建议。
二、收入不稳定
中国居民的收入不稳定是导致高储蓄额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就业形势不确定、工资水平不稳定以及就业保障不完善等因素,许多居民面临着较高的收入风险。为了应对收入的波动,许多居民选择将收入储蓄起来,以应对未来的经济困难。
三、风险意识强
中国居民的风险意识较强,这也是高储蓄额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缺乏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医疗保险制度,居民在面临可能的风险时更倾向于储蓄。例如,一旦发生意外事故或突发疾病,居民需要支付较高的医疗费用,因此他们倾向于储蓄以备不时之需。
四、社会保障不完善
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仍然不够完善,这也促使居民更倾向于储蓄。尽管政府已经加大了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力度,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例如,养老保险制度仍然存在缺陷,许多居民担心退休后无法得到足够的养老金,因此他们选择储蓄以备不时之需。
五、文化习惯
中国传统文化中也存在着储蓄的习惯。长期以来,中国人民一直注重家庭的稳定和未来的发展。在这种价值观的影响下,中国居民更倾向于储蓄以保障家庭的未来发展,并为子女的教育和婚嫁做准备。
六、结论
中国居民高储蓄额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收入不稳定、风险意识强、社会保障不完善以及文化习惯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为了促进居民消费和调整经济结构,政府应加大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力度,提高居民的收入稳定性,并加强金融教育,引导居民进行理性消费和投资。
中国居民高储蓄额成因分析论文 篇二
中国居民高储蓄额的成因及对经济的影响
摘要:本文通过对中国居民高储蓄额的成因进行分析,探讨了高储蓄额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居民高储蓄额的主要原因是收入不稳定、风险意识强、社会保障不完善以及文化习惯等因素的综合影响。高储蓄额对经济发展具有积极和消极的影响,既可以为经济提供资金支持,也可能导致消费不足问题。
一、引言
储蓄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对于个人和国家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居民的高储蓄额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本文旨在探讨中国居民高储蓄额的成因,并分析高储蓄额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以期为政府和经济学家提供相关的政策建议。
二、成因分析
中国居民高储蓄额的成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收入不稳定是导致高储蓄额的重要原因。由于就业形势不稳定、工资水平波动较大,许多居民面临着较高的收入风险,因此他们选择将收入储蓄起来以应对未来的经济困难。其次,中国居民的风险意识较强,缺乏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医疗保险制度,居民更倾向于储蓄以应对可能的风险。此外,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缺陷,居民对退休后养老金的担忧也促使他们增加储蓄。最后,中国传统文化中注重家庭的稳定和未来的发展,这也促使居民更倾向于储蓄以保障家庭的未来发展。
三、对经济的影响
高储蓄额对中国经济有积极和消极的影响。积极方面,高储蓄额为经济提供了资金支持,可以用于投资和生产,促进经济增长。此外,高储蓄额还可以提供个人和企业的自主融资能力,减少对外债务依赖。消极方面,高储蓄额可能导致消费不足问题,抑制内需增长。由于居民倾向于储蓄而不是消费,企业的销售额和利润可能受到限制,从而影响经济增长。
四、政策建议
为了促进居民消费和调整经济结构,政府应加大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力度,提高居民的收入稳定性。此外,政府还应加强金融教育,提高居民的理财意识,引导居民进行理性消费和投资。另外,政府可以通过减少居民的负担和税收优惠等措施,鼓励居民增加消费,促进内需增长。
五、结论
中国居民高储蓄额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收入不稳定、风险意识强、社会保障不完善以及文化习惯等因素的综合影响。高储蓄额对经济发展具有积极和消极的影响,因此政府应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促进居民消费,调整经济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
中国居民高储蓄额成因分析论文 篇三
中国居民高储蓄额成因分析论文
目前我国正处于改革时期,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很多。因而,要分析各种因素对中国居民储蓄行为的影响,必须立足于中国的国情。1998年后,中国经济运行进入了一种新的体制约束状态,出现了明显的供给过剩,需求对经济增长的约束与拉动作用明显增强,投资、消费膨胀的内在动力明显不足;同时,由于我国市场机制尚不健全,市场经济发育不成熟,市场体制的控制力还有限,从而不能形成一种有效地传导机制。市场化的改革对人们的经济行为、心理行为带来了很大影响,银行开始考虑贷款风险,投资者开始考虑投资回报,而消费者也开始考虑最佳的消费时机和预期收入。这说明,我们的微观经济层面已生长出一种内在的约束机制,然而社会各个方面对这些积极的因素还很不适应,微观主体内在约束机制较强与宏观经济市场传导机制不畅之间的矛盾,导致了投资行为受阻、消费行为审慎和储蓄持续稳定增长。
1 居民对社会经济形势的预期
尽管目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在上升(见表1),但大部分工业消费品价格下降,如家用电器等大件商品价格战十分激烈。面对货源充足、价格竞争激烈的消费品市场,消费者存在价格心理预期走低、即期消费行为延期的现象。
通货膨胀对储蓄有正负两方面的影响。通货膨胀会使得居民的财富贬值,物价上涨,为了保持生活水平不致下降,激励他们增加储蓄;与此同时,通货膨胀也使得投资的未来变得更不确定,从而降低人们储蓄的愿望。
2 可选择的投资渠道
由于近年来中国股票市场从2000年开始下跌,到目前,跌幅达48.87%,使得相当一部分投资者从股市撤资,转而把资金存入银行。加上股票市场投机大于投资,保险服务不尽如人意,使得老百姓更愿意把得之不易的钱存到银行里。投资基金从理论上说应该是一种理想的投资工具,但目前也有较高风险,购买国债是最安全、最方便、利息收入又高于银行储蓄存款的投资方式,但由于农民居住分散,面向农民发行国债成本大大高于面向城镇居民发行成本,短期内难以解决这个问题。另外,由于新的投资工具不被城乡居民认同或熟悉,相当一部分居民不敢染指于新的投资工具。
3 信贷消费发展现状
消费信贷是一种有效地消费方式。在美国、西欧等发达国家,消费信贷在整个信贷额度中所占的比重一般都达到20%~40%,有的高达60%。近年来,我国银行业的消费信贷业务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但其普及程度仍然很低,且品种单一,仅集中于住房信贷和汽车按揭等几个方面。对于已经发展十多年的银行信用卡业务,也只是有类似于借记卡的有限功能,并且银行对信用卡设定的透支额度较低。此外,申办消费贷款的办事流程复杂、耗时长、效率低,以及个人信用制度不健全等都阻碍了我国消费信贷业务的发展。消费信贷发展的滞后,也就制约了居民消费观念的更新;同时,由于就业压力和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使得广大居民对这种“寅吃卯粮”的消费行为出现明显的非偏好性。
4 利率因素的影响
利率对储蓄产生双方面的影响。利率对储蓄的影响可以归结为两种:一种是收益产生的刺激作用,即由于利率的提高,居民为了追求增加收入而增加储蓄,称为利率的替代效应;二是利率的收入效应,即若利率提高,存款居民未来收入将会增加,其为了未来某种目的,现在存款数额就会增加。国内众多学者认为储蓄的利率弹性较小,也有学者认为相关性很高,只是非利率因素影响较大而没有表现出很高的利率弹性。在此我们可以反过来设想,如果没有利率或者不仅没有利息还要征税,那么居民肯定会增加现金交易,居民的储蓄就会减少。
5 “假性”存款的影响
由于部分存款不能对消费市场形成现实需求,如个体、私营企业经营性资金(称为“假性”存款),这在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由于一些行业经济景气度不高,导致部分投资者的投资意愿较低,民间投资者便将闲置的资金大量存入银行,以期待投资最佳时机。尽管实行储蓄实名制和银行储蓄利率下调以后,公款私存的比例有所下降,但近年来个体私营经济迅速发展,目前居民储蓄存款中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资金所占的比重只升不降。据中国人民银行调查,1994年、1995年和1998年公款私存以及个体经营资金在当年储蓄存款增加额中的比重基本稳定在30%左右。
6 消费领域信用等级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市场经济运行所需的最为重要的资源并不是资金、技术及各种物质资源,而是信用。目前由于部分生产商和经销商的信用水平缺乏,导致消费者信心下降,不敢消费、不愿消费,宁愿将钱存入银行,致使储蓄倾向上升,导致有效需求不足。
7 高收入阶层消费状况
由于高收入家庭的消费带来明显的享受性,其家庭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已经饱和。但我国的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加上一些鼓励消费的政策效果不显著,直接导致高收入者享受性消费热点的缺乏;并且,对高收入阶层来说,用于日常消费的开支仅占收入中很小一部分,希望把大部分收入用来投资。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投资渠道安全性不理想,只好选择将钱存在银行里。
8 就业形势压力
尽管目前我国经济增长迅速,但由于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还没有完全实现,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仍需进一步提高,因而,大量下岗失业人员的存在仍是不可忽视的现实。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近几年我国的失业率有逐渐上升的态势,从1999~2000年,中国的失业率一直保持在3.1%左右,2001年升至3.6%,2002年升至4%,2003年升至4.3%,2004年失业率4.2%比上年略有下降。据测算,每年城镇需安排就业的人员达2 200多万,而新增就业岗位近年一直在800万上下,年度供大于需的缺口达1 400万个。同时,农村还有1亿5 000万的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城乡就业压力并存。因此,面对潜在的就业压力,广大居民的理性做法是调低对未来收入的预期,减少即期消费,增加储蓄。
9 体制改革
在收入分配体制、消费体制、社会保障体制、教育体制以及金融体制方面改革深化的背景下,居民更多地面临未来收入与支出的不确定性,面临一些过去由单位和国家承担的成本,转为由个人承担,如教育、医疗、住房改革。
据国家统计局城调总队2000年对居民住户的调查结果显示,在调查问卷列示的`十余种储蓄目的中,把子女教育摆在首位的家庭最多,达到36.5%。
排在第二位的储蓄目的是养老,选择率为31.5%。我国目前已步入老龄化社会,但由于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完善,不少被访者特别是中老年被访者对未来养老问题表示担忧,故以此为首要储蓄目的家庭也超过了30%。
排在养老之后的储蓄目的是防病,选择率为10.1%。在医疗制度改革后,由个人承担的医药费比例明显提高,居民家庭用于治疗和药品方面的支出大幅增长。因此以防病作为首要储蓄目的的家庭逐渐增多。
除子女教育、养老及防病外,选择率靠前的储蓄目的的还有买住房(7.2%)、子女婚嫁(5.7%)和防失业(3.0%)。
10 居民收入水平
1998~2003年我国居民储蓄增长速度一直高于国民经济增长和居民收入增长速度。这一时期我国居民储蓄平均增长速度为14.4%,国民经济平均增长速度为8.2%,城市居民收入平均增长速度为8.7%,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速度为3.9%。对于目前中国居民储蓄高速增长的最基本原因是增加的居民可支配收入。
鉴于居民的货币收入水平与GDP成正向关系,把GDP引入模型进行分析,图中显示了存款余额与GDP的关系,X轴表示GDP,Y轴表示存款余额。从图中可以看到,储蓄存款余额、定期存款余额、活期存款余额与GDP的相关性较好,随着GDP的增加而增加。其相关性较高的幂函数分别如下:
y=0.0002X1.6076 R2=0.9936
y=0.0003X1.6722 R2=0.9782
y=0.0004X1.6719 R2=0.989
其实,消费与储蓄是居民可支配收入中两个互为补充的
部分,三者关系一般可表示:可支配收入-消费=储蓄(Y-C=S),当消费支出增长慢于收入增长,即△C<△Y,储蓄的变化(△S)自然就会随收入的增长而增长。
参考文献
1 潘雅琼. 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的趋势预测[J]. 统计与决策,2003(6)
2 刘隽亭,乔瑞红. 我国居民储蓄持续增长的原因及特点分析[J].天津商学院学报,2005(2)
3 杨国新. 论我国现阶段利率杠杆的弱有效性[J].南开经济研究,1999(2)
4 杨绍杰. 提高国民边际消费倾向是扩大内需的关键[J].经济改革,1999(5)
5 李焰. 关于利率与我国居民储蓄关系的探讨[J].经济研究,1999(11)
6 韩汉君. 中国的居民储蓄存款及其利率弹性[J].上海经济研究,19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