缴费基数与工资总额 篇一
缴费基数是指在社会保险制度下,个人和单位按照一定比例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基础金额。工资总额则是指个人所得的全部工资和薪金收入的总和。在社会保险制度中,缴费基数与工资总额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首先,缴费基数是确定社会保险费用的重要依据。社会保险费用是根据个人所得的工资总额来计算的,而缴费基数则是确定社会保险费用的基础。通常情况下,缴费基数会根据国家的政策和法规进行调整,以确保社会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和公平性。通过合理调整缴费基数,可以实现社会保险费用的合理分配,保障社会保险制度的稳定运行。
其次,缴费基数与工资总额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通常情况下,个人的缴费基数会与其工资总额相关联。一般来说,个人的缴费基数会根据其工资总额进行调整,以确保个人缴费的公平性和可负担性。较低的工资总额通常对应较低的缴费基数,而较高的工资总额则对应较高的缴费基数。这种关联性可以起到调节个人缴费负担的作用,使得社会保险制度更加公平和可持续。
最后,缴费基数和工资总额的合理确定对个人的社会保险权益具有重要影响。个人的社会保险权益通常与其缴费基数和工资总额相关。较高的缴费基数和工资总额通常对应较高的社会保险权益,而较低的缴费基数和工资总额则对应较低的社会保险权益。因此,个人需要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合理确定缴费基数和工资总额,以确保自身的社会保险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综上所述,缴费基数与工资总额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合理确定缴费基数和工资总额对于社会保险制度的稳定运行和个人社会保险权益的保障具有重要意义。只有通过合理调整缴费基数和工资总额,才能实现社会保险制度的公平性、可持续性和可负担性。因此,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缴费基数与工资总额之间的关系,以及其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意义,为构建更加完善的社会保险制度做出积极的努力。
缴费基数与工资总额 篇二
工资总额是指个人所得的全部工资和薪金收入的总和,而缴费基数是社会保险制度中个人和单位按照一定比例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基础金额。在社会保险制度中,缴费基数与工资总额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和关联。
首先,缴费基数与工资总额之间的关系是社会保险制度的基础。社会保险制度的运行需要有足够的资金支持,而缴费基数则是决定社会保险费用的重要依据。通常情况下,个人和单位按照一定比例缴纳社会保险费,这个比例通常是根据缴费基数和工资总额来确定的。因此,缴费基数的确定往往与工资总额息息相关,两者之间的关系会直接影响社会保险制度的运行和发展。
其次,缴费基数与工资总额之间的联系体现了社会保险制度的公平性和可负担性。社会保险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保障个人的社会保险权益,而个人的社会保险权益通常与其缴费基数和工资总额相关。较高的缴费基数和工资总额通常对应较高的社会保险权益,而较低的缴费基数和工资总额则对应较低的社会保险权益。通过合理调整缴费基数和工资总额,可以实现社会保险制度的公平性和可负担性,确保个人的社会保险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最后,缴费基数与工资总额的合理确定对社会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社会保险制度需要有足够的资金支持,才能保障个人的社会保险权益。通过合理确定缴费基数和工资总额,可以实现社会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较高的缴费基数和工资总额可以为社会保险制度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从而保障社会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缴费基数与工资总额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和关联。合理确定缴费基数和工资总额对于社会保险制度的运行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只有通过合理调整缴费基数和工资总额,才能实现社会保险制度的公平性、可负担性和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缴费基数与工资总额之间的关系,以及其对社会保险制度的重要作用,为构建更加完善的社会保险制度做出积极的努力。
缴费基数与工资总额 篇三
案情介绍:刘先生是某公司的员工,该公司对员工的工资分配实行结构工资形式,即将工资分解成基础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几部分,根据具体考核计算每月工资。由于企业生产经营随着市场情况不断调整变化,刘先生的每月工资收入变化也较大。为了确定社会保险费的缴费基数,公司与刘先生约定:以基础工资的标准作为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基数。刘先生虽然对公司的说法有异议,但为了能够在公司长期工作下去,因此也就同意了公司的做法。于是,公司就按双方约定的数额为刘先生缴纳社会保险费。 三年后,公司在合同终止时通知刘先生不再续订劳动合同,刘先生对公司不再续用自己感到失望。在办理离职手续时,刘先生向公司提出了社会保险费缴费基数与自己工资收入不符的问题,希望公司予以解决。公司表示双方对社会保险费缴费基数已有约定,公司按约定为刘先生缴费不存在问题,对刘先生的要求予以拒绝。双方于是发生争议。
双方理由:
刘先生认为:自己在公司工作多年,公司没有按自己的实得收入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违反了国家的有关规定,要求公司补缴未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差额部分。
公司认为:公司因生产经营状况有变化而与员工约定缴费基数,公司严格按约定的缴费基数缴纳社会保险费,因此不同意刘先生的要求。
评析:
本案的争议焦点是当事人是否可以约定社会保险费的缴费基数。
《劳动法》第七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根据该规定,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必须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这是《劳动法》对劳动关系当事人确定的法定义务。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上海市医疗保险局联合发文《关于调整单位缴纳社会保险费基数有关问题的通知》中规定:“从2000年4月1日起本市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社会团体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工资基数按单位和个人缴费基数相一致的原则确定;单位按月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基数按单位职工月缴费基数之和确定;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基数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收入确定月缴费基数”。以上规定表明,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是劳动关系当事人的法定义务;社会保险费的缴纳,有明确的缴费基数统计规定。
以上规定中,用人单位的缴费基数是劳动者的缴费基数之和,即以劳动者上一年度平均工资收入作为缴费基数的计算基础。本市的社会保险基金经办机构每年公布一次有关缴费工资基数的规定,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确定2003年度缴纳社会保险费工资基数的通知》中规定:“区、县社保中心应严格按国家统计局《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和相关的法规、规章以及市统计局统计指标解释口径,对缴费单位及缴费个人的2002年度工资总额进行审核,并据此核定其2003年度的缴费基数”。根据以上规定,工资总额的确定是缴费基数确定的基础。
国家统计局《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对工资总额的规定是:“工资总额是指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工资总额由下列六个部分组成:(一)计时工资; (二)计件工资;(三)奖金;(四)津贴和补贴;(五)加班加点工资;(六)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在该规定中,确定的可以不列入工资总额的范围是:(一)根据国务院发布的有关规定颁发的发明创造奖、自然科学奖、科学技术进步奖和支付的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奖以及支付给运动员、教练员的奖金;(二)有关劳动保险和职工福利方面的各项费用;(三)有关离休、退休、退职人员待遇的各项支出; (四)劳动保护的各项支出;(五)稿费、讲课费及其他专门工作报酬; (六)出差伙食补助费、误餐补助、调动工作的旅费和安家费; (七)对自带工具、牲畜来企业工作职工所支付的工具、牲畜等的补偿费用;(八)实行租赁经营单位的承租人的风险性补偿收入; (九)对购买本企业股票和债券的职工所支付的股息(包括股金分红)和利息;(十)劳动合同制职工解除劳动合同时由企业支付的医疗补助费、生活补助费等;(十一)因录用临时工而在工资以外向提供劳动力单位支付的手续费或管理费;(十二)支付给家庭工人的加工费和按加工订货办法支付给承包单位的发包费用;(十三)支付给参加企业劳动的在校学生的补贴;(十四)计划生育独生子女补贴“。以上规定对有关工资总额的组成部分和不列入工资总额部分作了详细明确的规定,是具体计算工资总额的法定依据。上海市统计局每年出台有关统计解释,关于《劳动统计指标解释及2003年劳动统计台帐》规定:”工资总额的计算原则:工资总额的统计以劳动报酬为根据,工资总额的统计以在岗职工范围为前提,工资总额的统计不考虑其经费来源和支付形式,工资总额应按报告期实发数统计“。以上解释表明,工资总额与劳动报酬密切相关,根据单位缴费基数与职工缴费基数相一致的原则,通过劳动报酬可以确定缴费基数。
《上海市企业工资支付办法》规定:“本办法所称工资是指用人单位根据国家和本市的规定,以货币形式支付给劳动者的报酬。即列入工资总额统计的货币收入”。这个规定表明:工资即是劳动报酬,劳动报酬即是列入工资总额统计范围的货币性收入。于是,工资收入与工资总额有了概念上的密切联系,工资收入作为缴费基数的统计标准有了法定依据。
本案中,公司与刘先生双方都依法负有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义务,当事人以约定缴费基数的方式缴纳社会保险费,违反了按工资总额核定缴费基数的规定,因此该约定因不符规定而无效;公司缴费基数统计中未列入奖金、津贴、补贴等几部分劳动报酬,而这几部分均不属于可以不列入工资总额统计的范围,因此,这几部分均属于应当计入缴费基数的统计范围,由此产生的社会保险费少缴部分,应当按规定补缴。据此,刘先生可以要求公司补缴未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差额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