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传承中华美德征文 篇一
少年传承中华美德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中华美德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承载着中国人民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中华美德的传承显得尤为重要。而这一任务,正是由少年们承担起来。
少年传承中华美德首先需要保持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我们要通过学习中国古代文化经典,了解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比如,我们可以读一些古代诗词,感受其中的情感和哲理;我们可以学习中国传统绘画,欣赏其中的艺术之美;我们还可以学习中国传统音乐,感受其中的音律之美。通过这些方式,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美德。
其次,少年传承中华美德需要注重品德修养。中华美德强调的是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和行为规范。作为少年,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从日常生活中培养自己的良好品德。比如,我们要尊敬长辈,关心他人,乐于助人;我们要遵守社会公德,尊重他人的权益;我们要诚实守信,言行一致。通过这些实际行动,我们能够展现出中华美德的精髓,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
此外,少年传承中华美德还需要不断培养自己的责任感和爱国情怀。爱国主义是中华美德的核心之一,少年们要从小学习和传承这一美德。我们要了解国家的发展历程,关心国家的大事;我们要热爱祖国的山河和文化,为国家的繁荣与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只有拥有责任感和爱国情怀,我们才能真正传承和发扬中华美德。
总之,少年传承中华美德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任务。我们要通过学习和实践,保持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我们要注重品德修养,不断培养自己的责任感和爱国情怀。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做,中华美德一定能够在我们的身上得到传承和发扬。
少年传承中华美德征文 篇二
弘扬中华美德,少年踏上传承之路
中华美德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民族的骄傲和自豪。作为少年一代,我们应当肩负起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德的重任,将其发扬光大。
首先,我们要传承中华美德就要从根源做起,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美德观念和行为准则。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古代经典文学作品、中国传统艺术、传统节日等方式,了解中华美德的内涵和历史渊源。比如,我们可以读一些古代经典,如《论语》、《孟子》等,从中汲取智慧和启示;我们还可以学习中国传统绘画、书法等艺术形式,感受其中的美学价值和人文精神。通过这些学习,我们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德。
其次,我们要注重实践,将中华美德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中华美德作为一种精神追求,需要通过实际行动来实现。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人和事中发现和践行中华美德。比如,我们要尊敬师长,关心他人,乐于助人;我们要遵守社会公德,尊重他人的权益;我们要诚实守信,言行一致。通过这些实际行动,我们能够将中华美德转化为自己的行为习惯,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
此外,我们还要通过自身的努力,成为中华美德的传播者和引领者。我们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成为优秀的少年代表。我们要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他人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要关注社会问题,积极参与社会治理,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通过这些努力,我们能够成为中华美德的传播者和引领者,为中华美德的传承和弘扬做出自己的贡献。
总之,少年们要肩负起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德的使命。我们要通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中华美德的内涵和历史渊源;我们要将中华美德融入到日常生活中,通过实际行动践行中华美德;我们还要通过自身的努力成为中华美德的传播者和引领者。相信只要我们共同努力,中华美德一定能够在我们的身上得到传承和弘扬。
少年传承中华美德征文 篇三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征文吧,征文一般是某个活动、征文比赛等需要,作者将稿件递给征文活动主办者后,作者的作品就可以参与比赛,但是著作权的一部分也相应给了征文活动主办方。相信许多人会觉得征文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少年传承中华美德征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少年传承中华美德征文 篇四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中国人自古以来身上的优秀品质数不胜数。
百善孝为先,孝道是人们从古至今最为重要的,因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所以应当孝敬父母,做一个好孩子,不能因为自己的任性、淘气而让父母劳累,让父母操心。孝道的楷模,不说远的,孟佩杰带着瘫痪在床的养母上大学,虽不是亲生母亲,虽没有血缘关系,孟佩杰却视养母为亲母,数年来悉心照料,用孝心撑起了一片天。孟佩杰是当今无数人的楷模,是一个好榜样。
社会公德,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吗,应挑起的重任。当你在干净的人行道上行走时,忽然发现有一个塑料瓶,你会弯腰将它拾起,扔进垃圾桶吗?社会是我们都身处的环境,也是我们保护的环境。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社会并不是某一个人的,他是大家的。我们要像呵护小花一样,呵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小区道路的灯不亮了,能多辛苦一下,将它换个灯泡,让道路重见光明吗?看见花园里的花坛有垃圾,你能伸手捡一下吗?当你吐痰时,能否用纸巾将痰包住扔进垃圾桶呢?这些小事情,无不彰显社会公德。
职业道德。你喜欢你的工作吗?你愿意为它吃苦受累吗?每个人不同的职业,决定了它位于社会的责任。既然担任了这个职位,就应该担起这个责任来。“最美司机”吴斌,用生命诠释职业的责任与担当,吴斌是一位客车司机,当他专心致志开车时,去飞来横祸,一个大铁片从天而降,导致他的腹部严重受伤,如果是一般人肯定捂着肚子叫疼了,可他用坚强的信念将客车稳稳地停在高速公路安全区域,而他却因伤势过重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虽然不求人人都像吴斌那样,用生命诠释职业,但求人人都有吴斌那样可贵的精神。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一个依次递进、由内而外的个人品德养成过程,也是每个人实现自身价值,迈向成功的必经之路。由此可见,个人修养是非常重要的。不论在怎样的环境下,个人品德都体现着你是怎样一个人,带给别人好感,因此交到的好友、知音,岂不乐哉?
美德中所含有的思想品质,同样令人可敬可佩。
“和”,中国人喜欢和平,古往今来,从未见中国向哪个国家发起过侵略战争,现在中国的维和警察也为世界和平作出了贡献。“家和万事兴”,家里人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多理解,少吵闹,在困难来临时一起面对,正所谓“兄弟同心,其利断金”。
“仁”,被儒家思想确立为最高的道德规范。儒家对仁的理解颇多。如“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仁”在中国五千年文化中,占据了重要位置,起了重要作用,至今人们心中也保留这一伟大思想。
“义”,人们交朋友,讲究一个“义”字。对朋友要有义气,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朋友遇难时,应肝胆相照,两肋插刀。当朋友受不白之冤时,即使全世界的人都放弃他,你也要相信他,相信他的品格、
操守,不轻易否决朋友;当朋友遇到挫折时,应鼓励朋友,安慰朋友,令朋友重拾信心。
“忠”,自古以来,臣忠于君,身为臣子为君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为实现刘备临终嘱托,终日操心国事,为匡扶蜀国政权,呕心沥血,直到临终前,也始终牵挂国事,只有将所有事情托付后,诸葛亮才安心逝去。
中华民族传承了中华美德,使中国人鼎立于天地之间,令人钦佩的中华美德不仅影响着下一代,同时影响着外国人,中华美德无不令外国人惊叹,孔子学院正影响着世界人民。
少年传承中华美德征文 篇五
小时候,妈妈就告诉我要做一个诚实的人;走进学校,我从老师那里又了解到“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晏殊以诚实树立起信誉,博得宋真宗的信任;商鞅“立木为信”,推广变法,强盛了秦国;季布“一诺千金”,使他免遭汉高祖的杀戮……古代名人的诚信故事让我认识到诚信是一个人成长、成才的道德标准,如果一个人失去了“诚实守信”,也就失去了做人的基本条件。为此,我暗暗下定决心:我要传承中华美德,成为一个“讲诚信”的孩子,成为一个品格高尚的人。
一、诚信阅读,伴随成长
我从小就是个爱读书的孩子。记得小时候,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故事就是《狼来了》。我曾经天真地问妈妈:“妈妈,为什么后来大人们都不去救那个小孩呢?”妈妈摸着我的头说:“因为他撒谎骗人啊!孩子,你以后可一定要做个诚实守信的孩子啊!”我看着妈妈,肯定地点点头。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读过的古往今来有关诚信的书籍也越来越多:樊无期舍生守信,避免秦国挑起战争;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自取其辱,身死国亡;美国总统华盛顿小时候误砍樱桃,勇于认错,农民企业家鲁冠球以诚信管理企业的三步棋……我不仅在故事中懂得“诚信”的重要性,更搜集了许多和诚信有关的名言和同学们交流。什么“言必行,行必果”,什么“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什么“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什么“走正直诚实的生活道路,定会有一个问心无愧的归宿”等等都已经让我倒背如流,烂熟于胸了!
在阅读中我领悟了诚信的重要,充分感受了他人诚信的品格,树立了诚实守信的思想,当然也在学习和生活中努力效仿诚信的行动,争做诚信少年。
二、诚信学习,从我做起
我常常看到有的同学没做作业却偏偏说“没带”,欺骗组长欺骗老师;也有的同学试卷忘记给家长签字就把家长以前的签字剪下来贴在试卷上……这些行为都是非常不好的。作为一名小学生,我觉得“诚信”首先应从学习做起。
学习中的诚信我归纳为三句话,那就是“目标明确不放弃、自主作业不抄袭、诚实考试不作弊。”我在学习中总是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独立完成试卷,但是我想这一切都是因为我的学习目标非常明确,并且我能为坚持我的目标付出努力,从不弄虚作假。
记得有一次,老师在评讲数学试卷的时候,我忽然发现有道题我的答案和老师讲的不一样。这是怎么回事?我的心里敲起了小鼓。我瞟了一眼同桌的试卷——她是对的,而且和老师说的一样!我想:应该告诉老师,我不能要这虚假的100分;可是我的第一名……虽然我思考了一番,但是我还是在课下找数学老师将成绩修改了过来。老师夸我是个诚实的孩子,妈妈也说我做得对。我想我虽然丢了一个100分,但却是诚信大赢家!
三、诚信做人,合作共处
我是班级的大队长,同学们十分相信我,老师也非常信任我,将班级的“诚信角”交给我管理。“诚信角”是我们班班主任老师为了强化同学们的诚信意识而设立的。同学们捡到的东西,比如红领巾、衣服,铅笔,橡皮等放在“诚信角”,由我来做好记录,谁什么时候捡到什么。如果谁在教室里丢了东西,可以向诚信角找寻并做登记,我还会请他向捡到他的东西的同学道谢。在我认真负责,井井有条的管理下,不仅丢失了东西的同学能及时找到他的物品,那些拾金不昧的同学也受到了老师的表扬,使诚信品德在班级蔚然成风。
我不仅帮助班级管理诚信角,更以身作则,坚守诚信。记得那一次,住在我家附近的一位同学生病了,老师让我和另外一位附近的同学利用星期天一起去她家帮她补课。谁知道,住在外地的阿姨竟然带着小哥哥来到我家。阿姨让我别去了,带小哥哥逛逛芜湖。我可真为难了,但再一想:说好的事怎么能不算数呢?我最后还是去了生病的同学家。虽然失去了白天和客人一起玩的机会,但是我觉得我做了一个很正确的选择。令人高兴的是,因为这件事,那位同学病好后更加信任我了,成为了我的最好的朋友之一,这难道不值得吗?
四、诚信处事,养成习惯
爸爸妈妈的教育,老师的辛勤培养,让我将诚信逐步养成了一种习惯。无论在家、在学校还是在任何地方,我都不忘“诚实守信”。
教室里,操场上,我捡到的铅笔、橡皮甚至硬币大部分都找到了它们原来的主人;而我丢的铅笔,哪怕和“诚信角”中的有一丝不同,我也不会伸手去拿;集体活动中,我从不迟到;书法学习中,我顶着冷雨寒风,坚持上课,从不缺一堂课……就是面对陌生人,我也坚守我的诚信信念,将诚信坚持到底。
一次,我和小区里的孩子一起玩滑板车,其中还有两个是我不认识的。因为天气很闷,其中一个孩子把脱下的衣服让我帮他拿着。我正好滑累了,就答应了。谁知道他一去就没了踪影,等周围的孩子都回家了,还没见他来取衣服。天快黑了,我有些着急。妈妈来叫我回家时让我把衣服放在小区门卫那儿。可我想:他是交给我拿的,他怎么知道就在门卫那里呢?我在原地又等了好一会儿,终于想起一个主意:回家拿粉笔在原地写了个留言,才把衣服寄放在门卫那里。第二天,我一直惦记着,直到门卫告诉我有个和我形容得一样的男孩取走了衣服我才放下心来。
中华民族历来把诚信做为一种美德,一种修养,一种文明。社会在发展,但诚信不能也不会改变。一滴水能折射出太阳的七彩斑斓,一个人的举手投足能显示出他道德素质的高下。我,一个四年级的小学生已经迈出了诚信的第一步,相信只要我持之以恒,我一定会成为一个诚实守信的现代少年,我也一定会努力让诚信这一中华传统美德在现代社会中蔚然成风!
少年传承中华美德征文 篇六
从数千年前《诗经》中“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到汨罗江畔屈子的那句“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从浪漫的楚辞到华丽的汉赋;从对仗押韵的唐诗到宛转悠扬的宋词……
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从“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到“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从“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到“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阅尽翰林书三千,千古佳句岂等闲。空留悲歌沧桑尽,春风经年忆流年。
你可知道有一个盛世被称之为汉唐?你可知道有一家学说被称之为儒家经典?
朋友,当你深情的唱着李宇春那句“看铁马踏冰河,丝线缝韶华,红尘千帐灯”时你是否知道陆游的“铁马冰河入梦来”?当你唱到那句“战歌送离人,行人欲断魂”可曾想起杜牧的“牧童遥指杏花村”?当你整天喊着“有志者,事竟成”的时候,你可知道它出自《后汉书·耿弇传》:“将军前在南阳,建此大策,常以为落落难合,有志者事竟成也”。当你沉迷于西方的神话传说,你可曾知道中国有一个故事叫做“后羿射日”……
数千年来,传统文化的魅力在于它经得起历史的考验,它是千百年来祖先们智慧的结晶,它是祖祖辈辈精髓的传承。她有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她有看透岁月篇章的瞳孔。
现如今,在这个繁华喧嚣,在这个利欲熏心的年代。我们丢失的已经太多,蓦然回首,那灯火阑珊处是否依旧有一个苍老的声音在呐喊着“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如今的灯红酒绿,如今的盲目媚外。我们早已忘记了九月九日登高临远要遍插茱萸;早已忘记了端午节的粽子是为了纪念何人。我们开始嘲笑愚公移山的迂,我们开始排斥“男女授受不亲”的保守,我们只能凭借那曲《东风破》感受到古典主义的唯美。然而多少优美的.传统文化语言从我们口中流失,多少优良传统美德正在被我们遗忘?
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我们,面对这一切的损失,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但是徘徊与匆匆的瞬间,我们是否应该抓住些什么?
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不能遗忘过去的优良传统。君不见我华夏的天空近百年来受到蛮夷的玷污,君不见曾经列强的炮火对中华大地的侵扰。今天的中国没有了战火硝烟,站在了世界的前面。然而我们不能忘却先人们的那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示训。听听古代先贤们关于爱国的呼唤,看看那慷慨激昂的满江红诗篇。如今的我们在接受传统文化精髓的过程中,爱国的热情不能得到丝毫的退减《诫子书》有云“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如今的我们,面对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传统美德的传承和发扬,我们显的漠不关心,勤俭节约被更多的忽视,淡泊明志被看成没有上进心的表现,宁静致远成为一句遥不可及的神话!我们尚且不谈为社会做巨大的贡献,也不谈为国捐躯,但是我们必须要明白我们中国人的根基是什么。我们应当一边读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豪言壮语,一边担负起自己对社会、对家庭以及对工作的责任,用我们对自身的严格要求去重新诠释传统文化的内涵。
在今天的工作和学习中,每当遇到困难的时候想想彭端淑的《为学》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道理非常的浅显明了。面对工作上的困难我们是坚持做还是放弃,面对学习上的问题,我们应当是积极主动的对待还是消极的逃避。在传统文化不被重视的今天,我们工作和学习中,应当用积极的心态去感受它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