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篇一
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对于学校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教学常规管理制度中,学校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包括课堂纪律、考勤制度、作业管理、课外活动管理等,以保证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和学生的健康成长。
首先,课堂纪律是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中的重要内容。学校要求学生在课堂上遵守秩序,不得随意走动、说话或者打闹,要认真听讲、专心学习。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课堂纪律,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行为,以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其次,考勤制度也是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中的必要内容。学校要求学生按时到校上课,并进行考勤登记。学生必须准时到校,不得迟到早退。对于迟到早退的学生,学校会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如扣分、留校等,以提醒学生要守时。
作业管理也是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中的重要内容。学校要求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并进行批改。学生必须按时交作业,不得拖延。教师要认真批改学生的作业,并及时反馈给学生,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
此外,课外活动管理也是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中的重要内容。学校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课外活动,如社团活动、竞赛活动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课外活动。学校会组织相关的活动,并对参与的学生给予相应的奖励和表彰,以激励学生积极参与。
总之,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对于学校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学校要制定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包括课堂纪律、考勤制度、作业管理、课外活动管理等,以保证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和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遵守这些规章制度,并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行为,以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学校和教师还应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课外活动,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帮助他们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
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篇三
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导语: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的一切工作必须服从和服务于教学这一中心,下面是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欢迎参考。
为规范全县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行为,大力推进学校教学管理的科学化进程,努力提高教学工作的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特制定滑县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办法。
一、教学制度管理
1、学校要在开学前制定总体教学工作计划。教学工作计划要具体到每周,要有教学工作周历,平时工作要撰写教学工作日志。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应与年度教学工作计划相衔接,年度教学计划应与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相衔接。教研组要制定学科学期教研工作计划。
2、开学前,学校组织教师学习《课程标准》,通研教材,指导教师于开学前完成个人学期教学计划。
3、根据教育管理科学及实施新课程的需要,学校要加强教学过程的全程管理,建立和完善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学期初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学工作的相关规范和要求;学期中要不定期地组织全方位的督查,要建立每双周对教学常规工作实行通报点评的制度;学期结束时要组织专题反思与总结。
二、 备课管理
1、认真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恰当规划教学进度,准确定位教学目标,认真研究学生,把握学生特点和接受能力,不得任意放慢教学进度、降低教学要求,也不得盲目追赶教学进度,加重学生负担。
2、每位教师要认真备好每节课,必须手写教案,以写促备。所有教师提前一周备课,提倡假期备课。教案做到环节完整、体现集体智慧和个人见解。坚决杜绝只备知识,不备教法、学法,不备作业设计(包括分层作业设计)的错误做法。坚决杜绝不备课和“依葫芦画瓢”抄袭他人教案的行为。采用教学案、导学稿、讲学稿的学校,学案内容必须具备教学目标、教学过程设计等相关备课内容,不能只是习题集。复习课、讲评课要有手写规范教案,不能用材料、试卷代替。
3、备课要有教材分析。整体把握一节课在本单元、本册书以及在整个课标中的位置,找准教学的大目标,简化一堂课的小目标。一堂课的教学目标要精、准、少。
4、教学过程的设计,要紧扣一节课的小目标,质疑、探究、展示、交流都要紧紧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其它内容一概省略。
5、学期初学校要明晰集体备课的具体要求和相关措施;学期中要加大对集体备课活动过程和结果的督查,教学管
理人员要全程参与学科集体备课活动,个人备课是备课的主要形式,集体备课给个人备课以定向指导。年级备课组3人以上的应组织集体备课,在备课内容上注重指导学生学习过程的设计,在形式上提倡个性化备课,在效果上讲求实用,在备课质量上注重课后反思与备课资源的收集和利用。集体备课教案必须有一稿、二稿、三稿。6、教师备课时对要求学生做的练习、试卷都应先做一遍,并提出参考答案;有示范动作或演示实验的(包括运用现代教学手段),都要亲自练习或操作过。
7、每节课授后,都要有教学反思。教学反思要针对本堂课授课过程的某个或几个具体的问题进行回顾反思,既可以是成功的收获,又可以是失误的总结。
8、学校要定期与不定期检查教师教案,了解教师备课情况,教案查阅不能走过场,既要有检查情况的记载,更要有相关问题的改进意见。将教师备课情况记入业务考核。
三、 上课管理
1、严格遵守课程表和时间表,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教学规章制度,坚守教学岗位,准时上课、按时下课、不随意缺课和私自调课。
2、课堂教学要重点突出,难点突破,能充分挖掘各种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恰当把握教学进程,教学环节紧凑流畅。
3、讲究教学艺术,信息传递有效;语言精确明快,音量语速适当,语调富有感染力;板书工整扼要,条理分明,透明度和可识性强;教学手段先进、恰当,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能提高教学效率;教态庄重大方,亲切自然,富有教学机智,处理突发事件冷静及时,方法得当。
4、教师要提前3分钟候课,按时下课;上课期间不得携带手机进课堂,不随意离开教学现场。
5、教师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确保良好的课堂秩序。
6、要科学使用教学具、多媒体等辅助教学,不能以此替代板书。
7、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随意停课,不在课堂上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8、要向课堂要质量,优化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选择恰当教学方法,精讲精练,当堂反馈,切实有效地落实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 作业设置
1、各科书面作业必须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评,不能以学生的批改代替教师批改;作文要有针对性批语。
2、凡是布置学生完成的作业,教师必须先做,以把握作业的难度与完成时间,使作业布置科学合理。
3、严格控制作业量。小学一、二年级不留课外作业;小学三年级不超过30分钟;小学四年级不超过45分钟;小学五六年级不超过1小时;初中各年级每天不超过1.5小时(含晚自习)。不允许布置机械重复和大量抄写的作业,更不准以留作业为惩罚学生的手段。学校领导和班主任要负责调控学生每日的课外作业总量。
4、任何教师不得布置机械重复性作业,更不得布置超量作业。各校可依据本校实际对各科作业总量做出合理要求。
5、批改反馈及时,帮助学生养成反思总结、及时更正的良好习惯。
6、学校每月调研作业的布置与批改情况不少于2次,并及时通报检查的情况,提出引领性意见。
五、 辅导要求
1、对优生加强培养,发展特长,对学困生要重点辅导。要加强学法指导,端正学生学习态度,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2、要面向全体学生,尤其重视培优补差工作,要有总体的统筹安排,加强管理。不得占用国家、地方课程的'课时和节假日休息时间;不得有偿辅导和有偿家教,不得诱导学生购买教辅资料。
3、合理安排辅导时间。小学要以课内辅导为主,课外辅导为辅;初高中课内外辅导并重。
4、教师辅导要有计划,确定辅导时间、对象和内容,做好整体促进和补缺补差或培优提高,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业水平,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六、 评价监测
1、学校要建立每个学生的成长记录档案。要以综合素质评价促进学生形成终身学习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基本方法和综合运用能力。注重过程评价和多元评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关注学生在知识与技能方面的学习情况,更要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表现状况,并根据学生的平时表现,运用多种方式,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
2、以激励性评价为主。多鼓励,少批评,教师要通过多样化的激励性评价,帮助学生树立自信,让每个学生都感到“我能行”。
3、考试形式要多样化,如笔试、口试、听试、实验操作等。考试命题应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严格按课程标准和教材命题,题量和难度适宜,做到知识和能力的考查有机结合,注重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教学评价要坚持单项评价与综合评价相结合,坚持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相结合,坚持终结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坚持评价与指导相结合。
5、学校要重视教学质量分析,坚持单元(或月)质量分析制度,对提高教学质量的环节作科学有效的点评,引领教师从结果反思课堂教学、作业布置与批改等各方面的情况,不断诊断和改进教学。组织单元检测时,试卷全部由教师批阅,及时完成试卷分析、讲评,并做好相关学生辅导及二次过关。提倡高年级学生建立纠错本。
七、 教研形式
1、加强校本研修,开展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校长是“校本研修”的第一责任人,教研组、备课组是“校本研修”的基础平台,教师是“校本研修”的主体。学校要确定“校本研修日”,制定相应规章制度开展工作。
2、教师在完成教学工作的同时,还要坚持业务进修,不断进行知识更新。要系统学习教育理论,经常阅读有关报刊杂志和参考资料;积极参加县教研室、学校等组织的各种教研活动,获取教改信息;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与反思,研究改进教学方法,提高业务素质。
3、教师应积极参加各种培训、教研及业务学习活动,由县教研室及以上组织开展的各学科的教研活动应按要求参加,不能无故缺席、中途随意离开或流于形式,做一些与教研活动本身无关的事。
4、教师应相互听课,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教师每学期听课应不少于20节,三年以内教龄的教师应不少于30节,并且听课记录要有具体的评价意见。
5、教师要主动参加教育科研活动,勇于探索,积极思考。每学年撰写论文、案例至少1篇;每学年至少上1节校级以上公开课或1次教研组内主题发言。学校应鼓励教师积极参加课题研究。
6、名师培养人选、骨干教师要承担结对带徒任务。
7、鼓励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实验。对于经学校书面批准同意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实验的教师,在教学常规管理上可以实施特殊政策。学校应当随时了解实验开展情况,并加强对实验改革的指导。
8、学校要为每个教师建立专业成长档案,随时记录每个人的每一个细小的进步、教研成果和教学成绩。
八、 监督管理
本办法适用我县的小学、初级中学和高级中学,其它各类学校可以参照执行。教育体育局将建立监督管理流程,学校各环节要明确制度、明确责任人,对违反规定的单位和个人逐级落实,处理当事人和相关责任人,并在学校年终督导评估中适当减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