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篇一
标题:基于社交媒体的网络舆情分析与应对策略研究
摘要:社交媒体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表达观点和互动交流的重要平台,对于舆情的形成和传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和发展,舆情事件的频繁发生给社会稳定和公共管理带来了新挑战。本研究旨在通过对社交媒体上的网络舆情进行分析,探索其形成机制和传播规律,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以提升社会治理的能力和水平。
关键词:社交媒体;网络舆情;分析;传播;应对策略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社交媒体平台如微博、微信、抖音等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表达观点和互动交流的主要渠道。社交媒体具有信息传播快速、覆盖广泛、互动性强等特点,成为舆情的重要渠道和影响力的源泉。然而,社交媒体上的网络舆情事件频繁发生,不仅对个人和组织形象造成了负面影响,也对社会稳定和公共管理带来了新挑战。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社交媒体上的网络舆情进行深入分析,探索其形成机制和传播规律,为社会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同时,通过研究网络舆情的应对策略,提出有效的管理措施和风险防范措施,以提升社会治理的能力和水平。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
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综述、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等方法,深入分析社交媒体上的网络舆情事件,探索其形成机制和传播规律。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社交媒体上的网络舆情事件分析:通过对历史舆情事件的回顾和案例分析,总结网络舆情事件的特点、类型和影响。
2. 网络舆情的形成机制研究:通过分析网络舆情事件的起因、传播路径和参与主体,探索网络舆情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
3. 网络舆情的传播规律研究:通过对网络舆情事件的传播过程和传播路径进行分析,揭示网络舆情的传播规律和传播速度。
4. 网络舆情的应对策略研究:通过对网络舆情事件的管理措施和应对策略进行总结和归纳,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和风险防范措施。
三、预期成果和创新点
本研究预期将对社交媒体上的网络舆情进行系统、深入的分析,揭示其形成机制和传播规律,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预期的创新点包括:
1. 在理论方面,通过对网络舆情事件的分析和研究,丰富了社会治理理论的内容和研究方法。
2. 在实践方面,通过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和风险防范措施,提升了社会治理的能力和水平,为社会稳定和公共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四、研究计划
本研究计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对社交媒体上的网络舆情事件进行回顾和分析,总结网络舆情事件的特点、类型和影响。
2. 形成机制和传播规律研究:通过分析网络舆情事件的起因、传播路径和参与主体,探索网络舆情的形成机制和传播规律。
3. 应对策略研究:通过对网络舆情事件的管理措施和应对策略进行总结和归纳,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和风险防范措施。
5. 结论
通过对社交媒体上的网络舆情进行深入分析,本研究旨在揭示网络舆情的形成机制和传播规律,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为社会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本科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篇二
标题:大数据时代下的信息隐私保护研究
摘要:随着大数据技术和应用的飞速发展,个人信息的泄露和滥用问题日益突出。信息隐私保护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大数据时代下的信息隐私保护进行深入研究,探索相应的技术和策略,以保障个人信息的安全和隐私。
关键词:大数据;信息隐私;保护;技术;策略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随着互联网、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大数据技术和应用正深刻改变着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然而,大数据时代也带来了信息隐私泄露和滥用的风险和挑战。个人的隐私信息被大数据公司和黑客不法分子滥用,不仅对个人权益造成了威胁,也对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带来了隐患。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大数据时代下的信息隐私保护进行深入研究,探索相应的技术和策略,为个人信息的安全和隐私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
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综述、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等方法,深入研究大数据时代下的信息隐私保护问题。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大数据时代的信息隐私泄露问题分析:通过对信息隐私泄露案例的回顾和分析,总结大数据时代的信息隐私泄露问题的特点、类型和影响。
2. 信息隐私保护的技术研究:通过对信息隐私保护的相关技术进行研究和探索,提出相应的数据加密、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等技术手段。
3. 信息隐私保护的策略研究:通过对信息隐私保护的相关策略进行研究和总结,提出相应的法律法规、政策措施和监管机制等策略手段。
三、预期成果和创新点
本研究预期将对大数据时代下的信息隐私保护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提出相应的技术和策略。预期的创新点包括:
1. 在理论方面,通过对信息隐私保护的研究和探索,丰富了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的理论内容和研究方法。
2. 在实践方面,通过提出有效的技术手段和策略手段,提升了个人信息的安全和隐私保护水平,为个人权益和社会稳定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四、研究计划
本研究计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对大数据时代的信息隐私泄露问题进行回顾和分析,总结信息隐私泄露问题的特点、类型和影响。
2. 技术研究:通过对信息隐私保护的相关技术进行研究和探索,提出相应的数据加密、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等技术手段。
3. 策略研究:通过对信息隐私保护的相关策略进行研究和总结,提出相应的法律法规、政策措施和监管机制等策略手段。
五、结论
通过对大数据时代下的信息隐私保护进行深入研究,本研究旨在提出相应的技术和策略,为个人信息的安全和隐私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本科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篇三
论文题目: 论三网融合对我国电视产业发展的影响
1.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三网融合”彻底打破了电视的垄断局面,电视业务及其发展模式将面临较大的冲击。
多年的积累使电视产业拥有了丰富的内容资源、相对低廉的服务资源、一大批专业的制作团队,以及相关牌照的发放权。
在融合发展的环境下,电视媒体要想有所作为,就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扬长避短,积极制定一系列应对政策,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综上所述,研究电视产业面临的生存现状,探究其寻求发展的路径,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2.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由于“三网融合”对我国电视产业有重大影响,所以相关的研究比较多,综合起来主要是对“三网融合”背景下我国电视产业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应对策略进行了论述。
一、对“三网融合”背景下电视产业所面临挑战的研究
在“三网融合”环境下,掌握业务优势和渠道优势的电信运营商逐步向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型,向媒体行业渗透,
这必将打破现有的媒体竞争格局,将给电视媒体带来巨大的挑战, 因此把此项内容作为研究对象的人也比较多。
舒芳的《机遇与挑战——论三网融合对电视发展的影响》一文中指出:
由于电信的业务能力大大增强,电视用户资源将受到较大冲击,同时电视业的广告市场会受到很大挑战,传统传输渠道的价值和地位降低,传统电视业务必将受到影响。
张海军在《谈三网融合给电视带来的影响》一文中说:
各部门之间的竞争不仅有体制上的竞争,还有巨大的商业利益上的竞争,原本在传统媒体格局中处于较为有利地位的电视媒体
不得不思考如何在激烈的新媒体竞争中站稳脚跟,赢得新的增长点。
崔杰在《解读三网融合下电视业运行体制》中指出:
“三网融合”直接威胁广电企业的核心电视业务,使其在三网融合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其次,电视传媒缺少相应的市场化运作经验, 绝大多数企业仍处于转型过程中。
此外,电视网络的整和程度较低,这增添了电视在
三网融合后市场化运营体制改革的障碍。
二、对“三网融合”背景下电视产业所面临机遇及对策研究
“三网融合”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电视业需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扬长避短,积极制定一系列应对政策,来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且以此作为研究对象的人也很多。
梁小兵在《三网融合系列举措推出将引发电视系统变动》中认为,电视业可借势完成全网整合,
在巨大的存量用户的基础上,各地的电视运营商将有可能在统一的平台上运营数字电视增值业务,乃至开展基础电信业务。
其次,电视行业投资力度加大,对产业链上下游带来机会。
再次, 电视将有机会在电信业务上大展手脚。
值三网融合之际,电视系统企业除可以继续做互联网接入外,还有可能提供IDC业务、网元出租业务以及VoIP业务,电视业有机会在电信业务上大展手脚。
黄升民在《三网融合下电视产业的发展》中说:
我国电视产业发展的`关键在于加快自身网络整合,并转变运营模式,高度重视媒体内容集成和运营,建立完善电视媒体内容集成、分发和运营平台,
努力打造数字媒体内容基地,建立内容合作运营机制,逐步从网络管理向媒体内容业务管理过渡,向综合内容提供商的方向发展。
吴铮悦在《三网融合下电视产业的生存之道》中指出:目前电视的一项紧迫任务是大力发展新媒体,
积极与新媒体融合发展,大力加强媒体性质的功能和业务建设,采取不同于传统媒体的发展思路和政策措施,促进新媒体又好又快的发展。
吴升高在《三网融合下电视传媒体制创新走势》中指出了电视产业今后的发展方向,即事业企业并轨,逐步实行企业体制;
打破地域界限,建立全国性的网络体制;
加快重组并购,形成多元化的产权结构;超越分业管理,确立全覆盖的监管体制和手段。
从以上研究材料可以看出,大力发展“三网融合”提高我国信息产业整体实力这一重大举措对电视业的影响,成了传媒、业界和各方面专家研究的热点。
“三网融合”是大势所趋,这是由多种原因所决定的,但是,电视业在以此为契机面对挑战的具体实践过程中的诸多困难很
少有人提及,我将试图着力对此加以探究,为之前研究的不足做必要的补充。
3.选题研究的内容:
该论题研究的内容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三网融合”背景下广电产业所面临挑战的研究
(一)广电产业运营模式的转变
(二)员工配置和技术能力的提高
(三)广电网络业务能力的提升
二、对“三网融合”背景下广电产业所面临机遇及对策研究
(一)机遇
1、拓展电视传播的新渠道
2、增强电视传播的互动性
3、扩大电视传播受众群体
(二)对策
1、加快广电网络的改造
2、开办内容新颖的节目
3、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
4.选题研究的技术路线、研究方法和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研究技术路线:首先,了解本论题的研究状况,形成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
其次,进一步搜集阅读资料并研读文本,做好相关的记录,形成论题提纲。
第三,深入研究,写成初稿。
最后,反复修改,完成定稿。
研究方法: 运用文献分析法、文本细读法、比较法、综合分析法等进行研究。
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把自己的关键问题用两句话写下即可)
5.研究与写作计划:
20xx年3月8日——4月15日 确定选题、收集相关资料
20xx年4月16日——4月30日 撰写开题报告与开题
20xx年5月1日——6月30日 收集资料,开展研究,形成写作提纲
20xx年7月1日——9月30日 深入研究,形成论文初稿
20xx年10月1日——10月30日 论文修改、定稿、打印、答辩
6、参考文献:
[1]王城伟.浅析广电实现三网融合的发展思路.广播电视信息,2011(1):66-69
[2]候宏.三网融合背景下广电运营战略思考[J].中国新通信,2011(1):78-80
[3]韦
乐平.三网融合与3+1行业架构的设想[J].广播电视信息,2011(2):99-100
[4]王峰.浅谈三网融合[J].中国传媒科技,2010(6):56-58
[5]张德华.国内三网融合业务发展现状分析[J].中国传媒科技,2010(8):33-34
[6] 刘成付.中国广电传媒体制创新.南方日报出版社,2011
[7] 贾凯.关于电视文化的随想.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
[8] 刘成付.中国广电传媒体制创新. 南方日报出版社, 2009
[9] 肖弦奕.中国传媒产业结构升级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10] 傅玉辉.从媒介融合到产业融合.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10
[11] 陆地.中国电视产业的危机与转机.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
[12]贾秀清.21世纪电视文化生存.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8
[13]王菲.媒介大融合--数字新媒体时代下的媒介融合论.南方日报出版社,2010
[14]雷建军.视频互动媒介.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15]索传军.迅速发展中的中国有线电视产业和技术.广播电视信息,2011(2):99-100
相关阅读:
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来源
课题来源也可写成选题依据,包括:
1,国内外背景,研究动态,;
其中国外的动态可以少写一点(毕竟了解的少),就从网上搜集一些数据资料什么的儿就行。
国内动态,就写一些近几年的研究状况成果什么的。
2,理论及实际意义
阐述下你设计对理论或者实际工作的意义等情况。
3,可以加上本设计的创新点
课题来源一般写学校自主选题,或是老师指定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