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系统的复杂性及研究思路的会计理论论文 篇一
标题:会计系统的复杂性及其挑战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会计系统的复杂性以及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研究思路,以进一步完善会计理论。首先,我们将介绍会计系统的复杂性,包括其涵盖的各个方面和层次。其次,我们将分析会计系统所面临的挑战,包括技术、法律和环境等方面的挑战。最后,我们将提出研究思路,包括加强技术支持、改进法律法规和提升会计专业人员的素质等方面的思路。
关键词:会计系统、复杂性、挑战、研究思路
第一节:会计系统的复杂性
会计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涵盖了许多方面和层次。首先,从业务层面上看,会计系统涉及到各种类型的交易,包括销售、采购、资金流动等。其次,从技术层面上看,会计系统需要使用各种软件和工具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此外,从法律层面上看,会计系统需要遵循各种法规和准则,以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最后,从管理层面上看,会计系统需要进行预算和成本控制等管理活动。
第二节:会计系统面临的挑战
会计系统面临着来自技术、法律和环境等方面的挑战。首先,技术的快速发展给会计系统带来了新的挑战,如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的应用。其次,法律的不断变化也对会计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如税法和金融法的改革。此外,环境的变化也对会计系统提出了新的挑战,如国际化和全球化的趋势。
第三节:研究思路
为了应对会计系统的复杂性和挑战,我们提出以下研究思路。首先,需要加强技术支持,包括研发更高效的会计软件和工具,以提高会计系统的处理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其次,需要改进法律法规,以适应会计系统的发展和变化,如建立更加透明和规范的会计准则和制度。最后,需要提升会计专业人员的素质,包括加强培训和提高专业水平,以应对复杂的会计系统和挑战。
结论:会计系统的复杂性和面临的挑战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通过加强技术支持、改进法律法规和提升会计专业人员的素质,我们可以进一步完善会计理论,提高会计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
会计系统的复杂性及研究思路的会计理论论文 篇二
标题:会计系统的复杂性及其影响因素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会计系统的复杂性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研究思路,以进一步完善会计理论。首先,我们将介绍会计系统的复杂性,包括其内部和外部的影响因素。其次,我们将分析这些影响因素对会计系统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研究思路。最后,我们将总结研究思路,以期为完善会计理论提供参考。
关键词:会计系统、复杂性、影响因素、研究思路
第一节:会计系统的复杂性
会计系统的复杂性受到内部和外部的影响因素的共同作用。内部影响因素包括组织结构、信息技术和管理水平等,而外部影响因素包括法律法规、经济环境和行业特性等。这些因素共同决定了会计系统的复杂性和运行效果。
第二节:影响因素对会计系统的影响
影响因素对会计系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首先,组织结构的复杂性会导致会计系统的复杂性增加,如多个部门和业务单位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协调。其次,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会计系统的复杂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应用。此外,法律法规的变化也会对会计系统产生重要影响,如税法和金融法的改革。
第三节:研究思路
为了进一步研究和解决会计系统的复杂性问题,我们提出以下研究思路。首先,需要深入研究会计系统的内部和外部影响因素,以了解其对会计系统的影响机制和路径。其次,需要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评估会计系统的复杂性和运行效果。最后,需要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方法,以提高会计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
结论:会计系统的复杂性及其影响因素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通过深入研究和探讨会计系统的内部和外部影响因素,我们可以进一步完善会计理论,提高会计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
会计系统的复杂性及研究思路的会计理论论文 篇三
摘要
会计系统除了具有一般系统的特征外,其复杂性特征更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文章从联系性、开放性、动态性、层次性四个方面揭示了会计系统的复杂性特征,阐述了会计系统的复杂性特征的影响,并探讨了会计系统的研究思路。
关键词
会计系统;复杂性;影响;研究思路
会计系统和一般的系统一样,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若干部分组成并具有特定目标和功能的有机整体。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社会和新经济时代,传统的会计理论和实践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从而使会计系统的复杂性日益彰显。因此,探讨新形势下会计系统的复杂性特征及其影响,拓展会计系统的研究思路,是一个很有现实意义的课题。
一、会计系统复杂性特征的表现形式
(一)联系性
首先,会计系统既是一个管理系统,也是一个信息系统,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从信息处理的角度,强调其数据处理的功能,将会计系统理解成会计信息系统,但这并不排斥也不应该排斥会计系统具有管理功能;同样,从管理的角度,强调其管理的功能,将会计系统称为会计管理系统,但这也不排斥会计系统具有数据处理功能。会计管理是利用会计信息来进行的,会计系统在履行管理功能过程中,同时也进行数据处理工作,即在管理过程中同时对数据进行收集、加工、传递、存贮、输出等处理工作;同样,会计系统也是在执行数据处理功能过程中,同时进行管理工作,即通过对各种数据处理并利用其产生的信息来实现管理的预测、决策、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具体职能。会计的管理功能是对会计基本职能中监督职能的发展,会计的数据处理功能是对会计基本职能中核算职能的发展。
其次,会计系统的子系统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责任会计都可视为会计系统的子系统,四个子系统之间联系紧密,相互配合。比如,it环境下会计系统重构理论即是利用会计系统内部各子系统间的密切联系而得出的一种融合理论及模型构建;再比如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的iims模型(即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的信息集成管理系统模型)构建与实施,就从实务运作中把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了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管理控制的会计管理与控制循环。
此外,会计系统与构成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其他子系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会计系统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子系统,其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会计子系统具有综合性强和涉及面广的特点。一方面,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其他子系统的人、设备、技术、供应、生产、销售等活动都以货币的形式反映到会计子系统中来;另一方面,会计子系统通过自身的数据处理为其他子系统提供必要的信息,从而影响和促进其他子系统的管理。
(二)开放性
会计系统的开放性是指会计系统与会计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并相互作用和不断调整自己,以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发展和变化。会计系统与经济、法律、政治、文化等环境因素密切相关,会计系统和外部环境之间连续不断地信息交换,使会计系统具有开放性特征的同时,凸显复杂多变的特性。一个系统与外部环境间相互作用越强,其复杂程度就会增加,且对环境条件更加依赖,对条件的变动更为敏感。因此,在社会系统中运行的会计系统必须要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此外,信息时代浪潮引发的企业组织形式的变革、管理理念和方法的创新等,使得传统会计系统的内部环境也发生了重要变化。比如,传统财务会计的四大假设(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有时无法合理地对新经济时代的特征加以概括与解释,从而使传统会计系统发生松动与肢解。单一的会计主体观不利于反映复杂和特殊的企业经济关系;持续经营观不利于充分反映企业经营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太长的会计分期不利于及时反映企业的财务信息;货币计量不利于提供有效的非量化信息,因此信息时代下的会计假设需要重构和创新,而这种重构和创新离不开会计系统开放性特征的支撑。
(三)动态性
系统是动态的,它处于不断的发展和变化之中,对于任何一个动态的系统来说,系统的平衡状态总是相对的和有条件的。为了应对经济全球化、高新技术迅速发展、环境污染加重、人力资源竞争加剧等新的挑战,会计系统也须不断演化,在演化过程中对原有会计系统不合理的地方进行改革,力求会计系统的不断完善,比如环境会计、人力资源会计、实证会计、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等的诞生则在更高层次上推动了会计系统的发展。
(四)层次性
系统的层次性指的是由于组成系统的部分存在差异,使系统组织在地位、作用、结构和功能上表现出等级秩序性,形成具有质的差异的系统等级。会计系统是一个具有多功能和多层次的系统,在系统中每一层次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并在系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组及完善的功能。自20世纪50年代,现代会计产生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大分支后,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都各自在其领域得到空前发展,而财务会计的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又不断向上发展,形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推动财务会计系统向更高层次不断深化。
二、会计系统复杂性的影响
(一)会计系统的复杂性动摇了传统会计的理论根基
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会计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会计的会计假设、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会计报告等都受到了不同程度冲击和影响。比如,会计主体假设一开始是为了明确核算的空间范围和明确经济权利和责任的归属主体,而网络时代公司由于会计主体的外延不断变化,单一部门可能也会形成一个报告主体,从而使会计主体的认定产生困难,原来适用的会计规则出现了问题,因而适时扩展会计主体的内容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再比如,现行财务会计报告采用的是通用财务会计报告模式,报告单位通过收集、加工、整理、计算、汇总等一系列财务会计程序产生通用的财务会计报告,这种单向的信息供给虽然对决策和监督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标准化的财务会计报表模式决定了会计信息的供给结构是“窄”型的,在会计信息提供方式上是单一的,缺乏供求双方的互动。
(二)会计系统的复杂性使会计系统的空间越来越大
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以产权交易为特征的企业合并已成为影响社会经济生活的重要方式,金融创新则产生了大量的衍生金融工具,它们在给传统会计带来冲击的同时,也拓展了财务会计系统的空间。同时,市场经济的竞争特性要求企业需将财务会计系统和管理会计系统进一步耦合,才能在竞争中获得先机。此外,新的制造环境对成本会计系统也产生冲击,弹性制造系统、电脑辅助设计和制造系统、制造资源规划等新的制造环境不仅需要成本会计技术手段与方法不断更新,而且需要将成本会计的应用范围不断拓展。
(三)会计系统的复杂性要求会计人才培养和评价模式的创新
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会计系统日益复杂,会计人才资源成为了重要的战略资源。新形势下的会计人员应了解国际经贸环境,熟悉资本市场运行规则,而且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全球高等会计教育的逐渐趋同,这就要求我们培养具有国际观念、国际交流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会计人才。因此,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在教育理念、目标、模式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革新,以适应会计人才国际化的要求。此外,如何科学评价各类会计人才,最大限度做到人尽其才,不断提高会计人员整体专业素质,打造一支拥有国内一流、国际认可的金牌证书的专业队伍,是一个事关会计行业以什么样的方式发展,以什么样的速度发展的大问题,因此要进一步提高对会计人才评价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积极探究会计人才评价新途径。
三、会计系统的研究思路
(一)用战略管理的思想指导会计系统的研究
战略管理是指对一个企业或组织在一定时期的全局的、长远的发展方向、目标、任务和政策,以及资源调配做出的决策和管理艺术。用战略管理的思想指导会计系统的研究,是指在研究会计系统时一定要站在全局的高度,用长远的视角研究会计系统的各子系统的相互关系,不能用静止、片面的观点进行会计系统的研究。
(二)以数学和计算机作为会计系统研究的基点
会计科学作为一门计量科学,对会计系统复杂性的研究需要突破任何一种单一的模式。仅仅采用数学工具,或者仅仅采用计算机仿真,都难以有效地解决会计系统中出现的所有复杂问题。因此,把会计系统的研究同时置于数学工具和计算机的基点,是研究会计系统复杂问题一条可行的途径。数学作为理论研究的基本工具,在揭示系统的内在关系和演化规律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单纯依靠数学工具将使研究受到局限而无法涉及更广泛的领域和问题,特别是那些需要用复杂的数学模型才能表述的问题,而借助计算机工具则可以弥补这一缺陷。计算机在信息处理上的优势,可以为理论研究所需要的复杂计算提供可行性,数学和计算机在高层次上的结合,可以使会计系统的研究得到更好的发展。
(三)积极探寻会计系统的研究方法
会计系统的研究需要采用系统研究方法。系统研究方法源于系统科学的发展,是指依据系统论原理,以系统为研究对象,具有从整体出发,进行“综合—分析—再综合”,确定目标与实现目标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等特点。会计研究一般方法主要有资料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抽象法、比较法等;会计研究专门方法主要有整体分析法、结构分析法、目标分析法、功能分析法等。人类社会的每一次重大飞跃,都离不开先进思想观念的支撑。在研究会计系统时,应运用系统的观点,努力探索会计系统的内在规律,积极解决会计实践问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会计系统呈现出新的变化,会计系统边界的模糊化、核算重点的多元化、核算期间的多样化等使得传统的会计系统面临新的挑战,因而会计系统的复杂性特征将日益明显,会计系统研究的领域和内容也将不断拓展。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应正确理解会计系统的复杂性特征,运用系统论的视角并采用合适的方法,加强对会计系统的层次、内容及其子系统间相互关系的研究,努力拓展会计系统的研究视角和方法,不断丰富会计系统的内涵和功能。
参考文献
[1]于玉林.论会计系统研究方法[j].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10(3):3-10.
[2]于玉林.基于会计系统本质:会计系统研究方法的应用[j].会计之友,2010(7):8-13.
[3]徐强国.论会计系统与会计价值机制[j].当代财经,2006(6):107-111.
[4]林钰.基于系统论的会计系统研究方法[j].现代会计,2010(4):44-48.
会计系统的复杂性及研究思路的会计理论论文 篇四
1会计系统与会计系统结构
首先,凡与会计有关的输入(发生)和输出(接收)信息及其加工,作为一个整体便是会计系统,但它又不等于各部分之和;其次,会计系统是一个开放系统,它要与环境即输入与输出以及影响输入与输出的政治、政策、法律、经济、技术、人文等环境交换物质与能量;最后,会计系统在受环境影响的同时也对环境产生反作用,即不只是被动地接受影响,尚具有对影响的反应的自调功能。一般认为会计系统的要素由三部分组成,即会计客体、会计主体和会计信息使用者。会计客体即会计所要反映和监督的内容,按其对象归类即为会计要素。会计主体即一个特定的独立或相对独立的经营单位。会计信息使用者也是会计信息的归宿,是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和目的地。
结构在系统中是系统与要素的中介,也是整体与部分联系的中介,它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系统通过结构将要素联结起来,结构规定着系统的质。在系统中要素是活动的,而结构则相对稳定,它使事物保持质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要素的活动是系统质变的动因,而结构的改变则是系统质变的标志。因此,人们不仅重视要素,同时也更重视结构。哈佛大学布鲁纳指出,认识结构就是认识“事物是如何关联的”。会计系统结构就是在会计客体、会计主体和会计信息使用者之间相互作用的条件下,三者同时也与外部因素(政治、政策、法律、经济、技术、人文)相互作用。
综上所述,会计作为经济管理系统的子系统,必须是一个具有自身要素及结构组织层次的有机整体。其会计信息的传递必须有其起点、终点和通道。
2 网络环境下会计系统结构
网络环境下的会计系统不仅从硬件方面有质的飞跃,更重要则是表现在软件层次。
2.1 网络会计对会计基本理论的影响
会计假设是会计系统建立所依据的逻辑起点。比较公认的会计基本假设有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等方面。
(1)会计主体假设是诸项假设中最主要的一项。在网络经济时代,企业作为会计主体,其外延不断变化,表现为模糊性和整合性。也就是空间范围的概念变得模糊。例如,网络公司(Virtual corporation)是一个虚拟公司,它就不同于传统会计主体的范畴,很难确定会计主体,因此需要我们转换观念,用相对会计主体也就是网上存在的这个临时组织来代替传统会计主体假设,才可以明确该会计任务完成的职能。
(2)持续经营假设由于网络会计的产生而受到影响。持续经营假设是在传统会计中需要在一段时间内考虑财产估计和费用分配等问题而设立的,设定会计主体是一个“健康肌体”,但在网络环境下,网络会计可实时反映分析财产估价和费用问题。
(3)会计分期假设也由传统的划分方式变为了适用于网络会计的划分。由于高科技通讯技术以及计算机网络的采用,会计期间与变易期间统一可望得到解决。我们可以在一次交易后只编制一次会计报表便可满足需要。总之,网络会计对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假设的突破表现为即时性和实时性。
(4)在货币计量方面。货币与非货币计量并重已经出现。
2.2 网络会计对会计实务的影响
网络会计的出现则使会计中有些原则受到冲击,有的原则丧失意义,有的原则应进行修改,这给会计工作带来了很大影响。
(1)对权责发生制的冲击。会计期间等同于交易期间,无跨期分摊收入和费用问题。现金收付制则更适用于网络会计,它能在某种程度上能克服主观因素的影响。
(2)对历史成本计价原则的冲击。历史成本对网络会计而言已丧失了意义。代之而起的则是普遍采用包括公允价值在内的许多其他新的计量属性。
(3)对会计报表的挑战。传统会计中,报表是在一个会计期间结束后编制的,用网络会计的电子财务报表更适应决策者的要求,这种即时处理随时提供信息的特点是以往会计报表无法比拟的,电子财务报告的运用还可有效扩大其各种信息容量。
(4)对会计职能的影响。网络会计的出现对会计管理产生了影响,如网络会计的运作,诸多信息千变万化,要高速传递而不能产生半分差错,就要求会计管理方法必须与之相适应,从而对会计管理的现代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 网络环境下会计系统结构框架
(1)采用真正意义上的网络系统结构,在内是一个与经营管理及各种业务活动紧密联接的内部网络子系统,对外则与各种对外业务的处理及特定目的相联系,通过与多种公用系统的多极链接融入整个社会网络系统。
(2)内部会计系统成为一个完全网络化的计算机系统。会计系统作为整个经营管理网络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与各种基本业务的执行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从各个业务点(不一定是固定的地理意义上的点,而是以业务为中心的一台计算机)直接进行基本数据的输入,通过网络系统按设定路径以即时形式传输到有关方面(包括会计系统中央处理机),构成一个以电子联机实时处理为基本特征的网络化控制及信息系统。
(3)会计系统的对外连接将是会计系统结构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许多对外交往事务、相关信息的收集以及大量的经济业务(如网上投资、网上购货、网上销售、网上结算、网上办税、网上信息发布、网上信息交流等)会在网上进行,因此,内部管理控制网络(包括会计系统)将以多极链接的方式直接与外部保持联系。
(4)在组织内部计算机网络中设置会计(财务)信息处理控制中心(会计系统中央处理单元),以信息集成的方式进行信息处理,以设定会计频道的方式进行对外信息发布与交流。
4 网络环境下会计系统结构功能
功能是在系统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的,系统总是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之中。网络环境下会计系统结构功能主要表现在会计信息披露方面。
4.1披露的基本特征
(1)实时联机网络系统报告。网络会计的财务信息报告将借用网络系统的优势,采用实时联机报告形式。对内是与各种业务的实时处理与控制以及实时管理相结合的信息交流;对外则是与各种外部业务及活动相关的信息交流以及面向外部用户的信息披露。
(2)会计频道与信息集合——多层次和多制式的信息构成。未来现值会计的信息集成应该包括:动态的报告集成;最新消息公布;交互类信息集成;查询类信息集成;各种专门化的信息集成(比如分析、预测、投资动向等专门信息)。好的信息集成应该如同好的电视节目系统,能满足各种观众的不同需要,这同样会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体系。
(3)时点基础的动态报告系统。采用时点基础会计处理,用动态方式反映财务情况,方便用户随时进行动态查询,也可以在动态连续中自由地截取某一时段进行动态基础上的定期报告。
(4)便利的双向交流。会计主体将不再是唯一的财务信息提供者,包括财务分析专家、用户在内的各个方面都可以一定形式提供历史、分析或预测信息,会计主体同样可以从这些信息的使用中极大地受益。同时,各种与外界相关业务(网上交易、网上办税、网上结算、网上投资等)的处理过程,本身也是一个信息的双向交流过程。
4.2披露的内容
(1)从时间构成看,为现时信息、分析预测信息与历史信息并存。
(2)从空间范围看,要求全面揭示,但又可以根据不同的用户类别提供范围和详略程度各不相同的多制式信息。
(3)从相关性和可靠性等多种特性的选择上来看,应该允许采用一种以相关性为主的多层次的信息构成。
(4)从内容上看,应该包括内外各种管理、控制、预测、分析和决策所需的各个方面不同层次的信息,这些信息以基本的业务记录为基本内核,在此基础上形成各种不同的扩展和集成,且不断更新和变化。
(5)从内涵上看,应能突出反映会计要素项目及企业的总体质量特征,反映全面的风险与机会,反映出实际运作能力与营利能力。
4.3披露的形式
(1)会计频道与各种形式的信息集成——原始分类数据、特殊目的数据、分析数据和预测数据,多种不同的集成形式。
(2)实时信息查询系统——网上查询、电话查询和其他查询。
(3)网络热线——在特定时间针对特定问题而专设。
(4)留言板——灵活的交流场所,进行各种特殊信息的交流。
参考文献
1王勇,郭继红.网络时代下会计系统的转变[J].信息技术,2002(5)
2杨大兴.试论会计系统[J].财会月刊,1998(9)
3王晓鹏.网络化会计系统的结构研究[J].辽宁财税, 2003(4)
4宋小明.未来网络会计的体系架构及会计信息披露的模式选择[J].甘肃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2)
5薛云奎.会计大趋势[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99
会计系统的复杂性及研究思路的会计理论论文 篇五
[摘 要]
传统的会计报告系统提供的是通用的会计报表,其内容是汇总的、综合的会计信息,是按照公认的会计标准提供的、满足信息使用者共同的、“大众化”的需求的会计报告。然而,这种通用会计报告已日益显示出其固有的局限,愈来愈不能满足使用者的需求了,会计报告的发展方向应该是一种交互式,或者说互动式的、灵活的会计报告。
[关键词]
会计报告 交互式 数据库
一、交互式会计报告系统的必要性
1.企业作为信息的所有者和提供者,完全享有提供信息的主动权,在准则的基本框架下,提供什么信息,提供多少,详细程度如何,企业拥有较大的自主性。而报表的使用者却只能作为信息的接受者,被动地接受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没有选择权。
2.通用会计报告提供的是综合的、汇总的会计信息,它的本质是一种大规模的标准化生产,即MP(Massive Production)。提供这种标准化的财务报告,可以给报告者和审计人员带来规模效应,降低信息的成本。同时,简化了报告程序,并保持不同企业之间的可比性。但是,这种“标准化”却并不能同在信息使用者中达成共识。MP所包含的“大众需求同质、大量、稳定”的假设,在今天已随着技术变革和经济发展而日趋不确定,会计报告的使用者对信息的需求是非同质的,且日趋个性化,而且这种需求是企业管理者无法预先了解的。根据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财务报告特别委员会的研究,信息使用者具有不同的需求,其主要原因在于:
(1)使用者的目标和方法不同;
(2)被估价的资产不同;
(3)报告公司的环境不同;
(4)使用者的信息偏好不同;
(5)需求不断变化。
显然,通用会计报告不能满足信息需求者的不同偏好。
3.通用会计报告提供的信息单一,只提供货币计量的信息,不能提供非货币信息;只提供汇总信息,不能提供明细信息;只提供一种计量属性与计量模式的信息,不能提供多种计量模式下可供比较的信息,等等。这种单一性,使会计报告的灵活性和对使用者的有用性大打折扣。
4.基于上述原因,会计报告的发展方向应该是一种交互式,或者说互动式的、灵活的会计报告。所谓“交互式会计报告”,是企业将会计信息存储为事项的源数据,而将报表(更准确一点可统称为报告)的分类与合成交由信息使用者来选择。报表使用者可通过访问企业的WEB服务器,向系统提出信息需求,由后者根据访问者的权限和要求,在数据库中进行搜寻和挖掘,合成该用户所需要的会计报告。其间,用户与信息提供者之间可不断进行交流与反馈,即交互式的服务过程,这样,通过网络,企业能为用户提供更多、更快、更有助于决策的信息,同时也能通过这种交互系统随时了解用户的需求,改进信息的提供与服务。
二、交互式会计报告系统的组成
1.数据库。企业应建立并维护一个保存其愿意披露的原始信息数据库或中间信息数据库,以供用户挖掘所需数据。
2.对使用者的身份确认与权限划分。不同的信息用户,对会计信息有不同的需求,而企业也相应地为其提供不同范围和层次的信息。由于企业的会计信息全部存储于WEB服务器中,若不加辨别地任由使用调用信息,势必威胁到企业的商业秘密和经营安全,给企业造成损失。因此,对使用者加以鉴别,赋予不同的权限,是非常必要的措施。企业会计信息的用户大体可分为三个层次:
(1)普通级用户,指社会公众。包括股东、债权人、潜在投资者、客户、供应商,以及其他使用者。他们无需身份鉴别即可登录企业WEB服务器,获取企业向所有信息使用者公布的公开信息;
(2)重要级用户,包括大股东、重要债权人、重要客户等,经与企业协商,赋予相应的权限,可进一步获得不宜向公众公布的专有信息;
(3)监管级用户,如税务机关、财政机关等监管部门和从事企业审计的注册会计师等,他们可通过WEB服务器获得其监管范围内所有事项的详细信息,以便开展在线监管和实时审计。
3.方法与报告框架。这是企业向用户提供的可满足不同需求的基于不同会计方法、计量属性、单位、确认基础的报表的基本结构。用户可以在报告框架中,根据自己的需要灵活地选择报告项目、明细程度、会计方法等,“定制”个性化的会计报表。
4.帮助机制。交互报告系统还应向用户提供实时的在线帮助,帮助用户解决在使用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5.学习机制。系统应设置反馈渠道,用户可以就如何改进报告系统向企业提出建议,以便企业即使对报告系统进行改善。同时,还可以通过“记忆单元”的设置,记录最常被选用的信息项目、方法和其使用者的分布,这一信息可为法规及准则制定者作为制定、修改法规的参考。
参考文献:
[1]胡仁昱:网络时代中小企业会计系统解决方案—自助式会计系统.广西会计, 2001;5
[2]邹志文:知识经济会计信息披露的趋势与展望.金融会计, 2002;1
[3]于玉林:新世纪会计的发展趋势.南开管理评论,2000;2
会计系统的复杂性及研究思路的会计理论论文 篇六
提要:
作者针对会计信息系统审计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讨,包括会计信息系统审计产生的必然性和我国会计信息系统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对我国会计信息系统审计发展的几点建议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
会计 信息系统 审计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包括会计处理系统在内的企业或事业单位的各项经济事项都构建于信息系统之上,人们不仅需要对磁介质的会计信息进行审计,也需要对会计信息系统的各项流程所涉经济事项进行审计,审计工作因而扩大了其审计范围,从“观其会计”进步为“察其会计”,不再只从结果为出发点,而是提前到了过程伊始及过程进行之中,整个的会计信息系统的开发、设计、运行的全过程都成为了审计的对象。它突破了传统的审计理论架构,对审计理论和实践都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挑战。由此可见,会计信息系统审计的重要性决定,完善其理论体系,制定执业标准和规范,增强实践操作性,应当成为我们努力的方向[1]。
1、会计信息系统审计产生的必然性
1.1会计信息系统的可靠性需要审计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系统正向大型化、复杂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其处理过程就极为复杂。任何一个环节处理的信息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其他环节处理的信息的可靠性,而这些信息对企业的经营可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企业的管理者需要审计人员对会计信息系统的可靠性作出评价,以确保会计信息系统的可靠性。
另外,信息系统在技术上客观存在着一些不稳定因素。一方面,信息技术不断推陈出新,导致一些技术的应用尚未到成熟阶段便遭淘汰,新技术往往被广泛使用。这无疑有利于提高信息系统的性能,但同时未到成熟阶段的新技术会给信息系统带来不稳定的因素。另一方面,信息系统要进入运行阶段,要经过规划、设计、编程和测试阶段,任一阶段出现错误,都会导致下一阶段错误的出现,甚至会出现“积累放大”效应。尤其是信息系统中的软件系统,其开发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由于人的认识与客观实际始终存在着差距,无论采用何种开发方法和技术,都难免会出现错误。企业对对信息系统的依赖性和信息系统在技术上客观存在的不稳定因素,推动了信息系统的'使用者和开发者对信息系统实施审计,以提高信息系统的可靠性和减少信息系统的不稳定因素。
1.2会计信息系统的有效性需要审计
企业建立会计信息系统的目的是为了改进经营管理,提高核心竞争力。信息化实施后,能否带来预期效果,是企业管理者极为关心的问题。另外,会计信息系统建设是一项需要大量投资的工程。因此,企业的投资者肯定会关心会计信息系统的有效性,也就需要独立审计师对会计信息系统的有效性作出客观的评价。
2、我国会计信息系统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缺乏胜任的会计信息系统审计人才
会计信息系统审计是会计、审计、信息系统、网络技术与计算机应用的交叉学科。开展会计信息系统审计要求审计人员具有复合型的知识结构,既要掌握财会、审计知识,又要掌握信息系统、计算机与网络技术。但我国现在还很缺乏具有复合型知识结构的胜任的计算机审计人员。大部分审计人员并不熟悉计算机是如何进行经济与会计业务处理的,不知道计算机处理与网络技术的运用有什么风险、怎么样的控制才能有效降低这些风险,也不掌握如何对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审计或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进行审计。计算机技术人员虽然对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比较熟悉,但他们又不熟悉会计、审计知识,不知道要审什么、该怎样审。而开发实用性和通用性较强的审计软件所需要的高层次、高水平的人员也很缺乏。人才的缺乏严重制约着我国计算机审计的发展。
2.2信息系统缺乏应有的审计接口
开展会计信息系统审计要求计算机信息系统留有审计接口,以便通过接口取得被审系统的电子信息,进行有关的审计处理。虽然我国软件协会财务及管理软件分会曾对财务软件的数据接口提出了标准要求,但许多财务与管理软件都没有执行。我国现有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大部分没有设置审计接口,有些系统的数据库还加了密,使审计软件无法访问系统的资料,电子资料的获取成了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的瓶颈。除已有的信息系统缺乏审计接口外,更令人忧虑的是,现在正在开发的电子政务系统和企业管理系统大部分也都没有考虑到审计接口这一要求。
3、对我国会计信息系统审计发展的几点建议
3.1加大会计信息系统审计人才的培养和培训力度
制约我国会计信息系统审计发展的痼疾是高素质专业人才的缺乏。信息系统与传统审计相比,在审计线索、审计内容、审计风险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学习新的理论知识,掌握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审计方法技巧。因此,会计信息系统审计要求审计人员必须具有复合型知识结构,既通晓经营管理核心要义,又具备全面的信息技术知识,并能为会计信息系统可靠性提供合理保证。会计人最好的策略是不断学习,提高创新能力和对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力,从而提高自身的价值。在人员培训上,要对短期培训和长期培养、面上的培训与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在职人员培训和未来人才培养进行统筹规划。对较高层次的人才培养,重点可放在会计信息系统的开发审计、系统的功能或应用程序审计、网络安全审计和审计软件的开发等方面。
3.2强制要求信息系统提供审计接口
我国许多会计信息系统没有审计接口,审计软件无法获取系统的电子资料。缺乏数据接口已成为我国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的桎梏,解决审计接口问题刻不容缓。日前,我国的信息化建设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各行各业都在开发自己的信息系统,如果不及时提出并解决审计接口这一问题,势必影响今后我国会计信息审计的开展。尽管国务院办公厅的88号文已对会计信息系统的数据接口提出了明确要求,但对此文件的宣传不够,许多单位并不清楚有相应的要求。信息化管理部门与审计部门要加强宣传,让各单位明确凡涉及经济和会计业务处理的计算机系统,必须要为经济监督部门提供数据接口,以便于今后计算机辅助审计方法的应用和审计信息化建设能顺利实施[2]。
3.3注重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开发与功能审计的研究,积极尝试网络审计
正如前面所述,我国审计机构目前有意无意地忽略了计算机信息系统开发与功能的审计。其实,会计信息系统提供的信息是否正确首先确定于系统的功能,而系统的功能正确与否,又确定于系统的开发。在电子商务与网络经济条件下,审计人员无法再绕过计算机审计,必须对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功能进行审计。我国审计机构应积极关注和组织计算机信息系统开发与功能审计的研究,包括其规范与指南、技术和方法、风险及防范等方面的研究,以准备积极开展这项审计,适应我国信息化的发展。
同时,随着网络审计的开展,审计证据与工作底稿将以电磁形式存储,审计信息也可以采用网上发布,无纸化审计将会出现。我国规划中的金审工程就是准备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建成能对财政、银行、税务、海关等部门和重点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财务信息系统及相关电子数据进行密切跟踪,对财政收支或者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实施有效监督的信息化系统,逐步实现从单一的事后审计转变为事中审计和事后审计相结合,从单一的静态审计转变为动态审计和静态审计相结合,从单一现场审计转变为现场审计与远程审计相结合。
4、结论
总之,会计信息系统审计的本质是会计学、审计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系统工程学相融合的一个发展过程。其目标是通过审计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评价控制会计信息系统,实施审计监督服务,以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参考文献:
[1]庄明来.论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详细审计[J].审计研究,2003.6
[2]孙俊英.电子数据处理环境下的内部控制[J].四川会计,2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