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论文(优质6篇)

时间:2015-01-04 08:32:15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艺术设计论文 篇一

标题:现代艺术中的抽象表现主义

摘要:本篇论文将探讨现代艺术中的抽象表现主义。抽象表现主义是20世纪中期兴起的一种艺术形式,通过抽象的方式表达情感和内在的感受。本文将介绍抽象表现主义的起源、特点以及对当代艺术的影响。

引言:抽象表现主义是二战后美国艺术的重要流派之一。它打破了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通过大胆的笔触和色彩运用,表达艺术家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情绪。抽象表现主义在艺术界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并对后来的艺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正文:首先,我们将介绍抽象表现主义的起源。抽象表现主义起源于1940年代的纽约,受到了欧洲抽象艺术的影响。艺术家们试图摆脱传统艺术的束缚,追求更直接、更纯粹的艺术形式。他们通过大胆的创作方式,将内心的情感和情绪直接地表达在画布上。

其次,我们将介绍抽象表现主义的特点。抽象表现主义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笔触和色彩上。艺术家们用大胆、激烈的笔触表现内心的激情和冲动,通过色彩的运用来表达情感和情绪。抽象表现主义的作品通常没有具体的对象或形状,而是通过形式和色彩来表达艺术家的内心世界。

最后,我们将探讨抽象表现主义对当代艺术的影响。抽象表现主义在20世纪中期引起了艺术界的巨大震动,它打破了传统的艺术观念,为后来的艺术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它对抽象艺术、表现主义以及后来的行动艺术和概念艺术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结论:抽象表现主义是现代艺术中的重要流派之一,它通过抽象的方式表达艺术家的内心世界。它的出现不仅对当时的艺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也对后来的艺术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抽象表现主义的艺术作品仍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对艺术家和观众都有着深远的启发作用。

艺术设计论文 篇二

标题:视觉艺术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摘要:本篇论文将探讨视觉艺术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视觉艺术作为一种表达方式,可以唤起人们对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本文将介绍视觉艺术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以及艺术家如何通过视觉艺术传达环境保护的信息。

引言:环境保护是当今社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视觉艺术作为一种表达方式,可以通过艺术家的创作来唤起人们对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艺术家通过视觉艺术作品传达环境保护的信息,引起观众的共鸣并激发行动。

正文:首先,我们将介绍视觉艺术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视觉艺术作为一种直观的表达方式,可以通过艺术家的创作来表达对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艺术作品可以唤起人们的情感和共鸣,激发人们对环境的关注和行动。

其次,我们将探讨艺术家如何通过视觉艺术传达环境保护的信息。艺术家可以通过创作环境主题的作品来传达环境保护的信息,例如通过描绘自然景观的美丽和脆弱性来引起人们的关注。艺术家还可以通过使用环保材料和技术,以及参与环境保护活动来传达他们对环境的关注。

最后,我们将探讨视觉艺术对环境保护的影响。视觉艺术作为一种表达方式,可以通过艺术家的创作来唤起人们对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艺术作品可以激发人们对环境的关注和行动,推动社会的环境保护事业。

结论:视觉艺术与环境保护有着密切的关系。艺术家通过视觉艺术作品传达环境保护的信息,可以唤起人们对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视觉艺术对环境保护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激发人们对环境的关注和行动,促进社会的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

艺术设计论文 篇三

  一、环境艺术设计发展历程及现状

  环境艺术的诞生与人类文明的发展息息相关。具有创造力的人通过勤劳的双手创造出了各式各样的建筑物。不管是中国古代规整严谨的皇宫、埃及的神庙,还是古罗马的宫殿,它们都是环境艺术的具体体现。尽管有着悠久而丰富的发展历史,但环境艺术的概念形成是在20世纪初,我国更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才明确提出了环境艺术设计的概念,中国环境艺术设计在20世纪80年代迎来了发展的高峰。随着环境艺术设计理论基础的增强,其内容也走向了融合,具体体现为其融入了空间设计、景观设计、城市规划等内容。“环境艺术作为一种艺术,它比建筑艺术更巨大,比规划更广泛,比工程更富有感情。”环境艺术设计是巨大的、广泛的、富有感情的,要求在自身发展过程中结合实际,在艺术海洋中挖掘出自身的特色,并展现出其他设计所不具备的感情与灵魂。环境艺术设计的理论体系不断完善,但在实践中,环境艺术设计作为艺术教育的分支,学科之间的融合体系并不够健全,全面系统的理论支撑更是其所缺乏的。同时,真正意义上的环境艺术设计是经过艺术的专业化与细化后形成的。在经过多年的发展后,环境艺术设计所涉及的知识领域也在不断扩大,其与相关的建筑学、美学、地理学等学科的联系更加密切。

  二、环境艺术设计中多学科交叉特性成因及具体表现

  环境艺术设计将环境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环境的复杂性要求环境艺术设计要向多学科的交叉方向发展。环境艺术设计是以艺术设计为载体展现环境,艺术本身是丰富的,研究环境艺术设计中多学科交叉特性的成因也应从艺术出发。

  1.环境艺术设计中多学科交叉特性成因

  (1)结构复杂的环境及多层次的空间

  结构复杂的地球环境为人们提供了物质生活的基本需求。地球的广阔决定了环境是一个广泛的概念。然而从功能性的角度来讲,环境空间对于人类来说是实用的。多层次的空间就可以根据生活中的大小环境而划分,大环境之下有小环境,层层递进并细化后,环境给予人们的感受却是不同的。环境艺术设计是在环境上进行的艺术设计,而结构复杂的环境决定了环境艺术设计离不开地理知识、审美艺术等。空间之内的环境艺术设计也需要具有层次感,与空间的融合让环境艺术设计的各类信息适度,并合理布局安排,这使得环境艺术设计具有多学科交叉特性。

  (2)多元化的艺术元素

  环境艺术设计以艺术设计为载体,要求设计具有艺术内涵。艺术是无处不在的,发现艺术,感受艺术,并应用艺术于设计,是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离开艺术元素的环境艺术设计是没有灵魂的肉体,更是孤独的存在。多元化的艺术元素让环境艺术设计适合大众的不同口味,并具有更加丰富的表现形式以及深厚的内涵。

  2.环境艺术设计中多学科交叉特性的具体表现

  融合了美术学、地理学、艺术学、色彩学等学科的环境艺术设计,其表现形式丰富多样、内涵深厚,更是与相关艺术设计学科如建筑学、空间设计、城市规划等之间相互交叉。

  (1)学科之间的融合渗透

  环境艺术设计是艺术教育的重要分支,环境艺术设计的理论基础知识与艺术设计之间存在一定的统一性,艺术设计与美学、色彩学之间是相互支撑的,美术功底是设计的技术支撑,设计思维则是在艺术理论学习中锻炼形成的,设计中的色彩运用能力是需要在色彩搭配训练中提升的。环境艺术设计与艺术、设计的基本知识是融会贯通的。环境艺术设计在人们的艺术审美发展过程中变化,其发展领域在不断扩大,环境艺术设计与建筑学之间的相互促进更加显著。如,环境艺术设计与建筑设计都追求与环境的结合以及设计结构的整体性,而空间设计和城市规划共同追求有限空间的最大化利用。环境艺术设计在学科之间的融合渗透中不断发展。

  (2)创新化的环境艺术设计

  环境艺术设计的多学科交叉特性体现为其既不是单纯的艺术,又不是单一的美术,更不是建筑或者风景园林。环境艺术设计依托于其他学科发展,在自身完善中无法避免的便是学科特点的模糊化。为了更加明晰环境艺术的特点,并让其得到更好发展,最好的方式就是在环境艺术设计多学科交叉特性基础上将其创新化。所谓创新化,就是以独特的艺术视角,在环境艺术设计理论基础上进行加工创作,使其相互交叉、互为补充,共同将环境艺术设计创新化。创新化的环境艺术设计是独特的,并剔除了多学科交叉特性带来的弊端,留下了更具有意义的内容,更是环境艺术设计的多学科交叉特性的具体体现。

艺术设计论文 篇四

  【摘要】

在当今时代,人们的生活逐步的迈入了工业化的时代,工业化时代除了给人们提供一个便捷、舒服的环境的同时,还会带来大量的环境污染问题,例如水资源污染、空气污染、资源用尽等环境问题,严重影响了生态。生态环境的严重危机逐渐引发了人们对现有的生活方式和环保观念的反思,于是就会促进环境艺术设计的快速发展。可惜的是,人们更多的关注点在于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生态理念以及生态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运用。所以为了解决相关的问题,本文就重点介绍了环境艺术设计的概念以及相关内容,以及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相关特征和原则。

  【关键词】

环境;设计;生态理念

  一、引言

  生态对于各个行业来说,都有着不同的说法。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生态理念问题主要指的就是在设计的过程中,要遵循环境自身的发展规律以及原则,对人类的居住环境和风格进行相关的设计。如今随着工业时代的发展,世界各地都在进行绿色环保设计。绿色设计在国外相当的受重视,生态理念也逐渐的被重视。随着现代社会的逐渐发展,生态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中运用的越来越广泛。人们只有对传统的生态问题进行改善,使得其往新的模式发展,使环境艺术设计朝着生态理念的方向不断的发展,才能符合当今世界的发展潮流。

  二、环境艺术设计的理念

  环境艺术设计并不是一个整体的概念,而应该是分散的概念,即由环境、艺术和设计三者理念结合起来的。因此在对环境艺术设计的理念进行分析的时候应该讲这三者联系在一起。第一个,环境。环境不仅包括自然的环境,比如风、雨、光等,还有动植物等,还包括很多非自然的因素,比如制度等。我们生活在地球中的每一个人都处在一个环境当中,但环境本身会不一样。第二个,环境艺术。目前对于环境艺术还没有一个固定的认知,但是它确实是属于一门艺术,它可以理解为从自然艺术的角度出发,对环境进行改善,使得人们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第三个,环境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就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全面性的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比如光学、力学等,来对环境进行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主要包括房屋设计、城市设计等,环境艺术设计的理念包括社会学、文学等。

  三、生态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基本特征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生态理念着重强调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空间设计运行的前提是人的生活质量能够在各个功能下保证正常的运行,最终达到资源合理的分配和良好的循环目的。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生态理念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键,因此生态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占重要地位。环境技术设计中的生态理念主要有以下特征:

  1、高效性生态理念的高效性就是说环境艺术设计在发展的过程中不能出现浪费的现象,要做到最大程度上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甚至可以进行二次使用,由其是一些非再生资源,用完了就没了,所以需要用最低的成本去取得更高的资源经济效益。

  2、多样性生态理念的多样性主要是在环境艺术设计的产品上,提倡产品在设计的过程中多样化,即进行不断的创新,使得消费者在选择上能有更多的选择的机会,这样不仅有利于消费者的选择,避免消费者过多的消费从而带给环境巨大的压力,还有利于促进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

  3、持续性生态理念讲究的是一种可持续的发展,具体体现在相关的设计布局和结构上,着重强调的是环境艺术设计不仅要满足当代人们居住的需求,而且还要考虑到未来人们居住的需求,这样,就能强烈的体现出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生态理念的可持续性。

  4、循环性生态理念的循环性主要是对人们生活环境中所消耗的材料以及生产出来的废料等进行再一次的循环使用,并让它自行分解,达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在环境艺术设计中,使系统从对材料的使用到在使用到分解的这样一个循环过程,让资源可以循环的使用。

  四、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生态理念的基本原则

  1、科学的指导原则我们都知道,科学技术是一个国家的第一生产力,科学的不断进步与发展能有效的推动着我国技术的不断发展。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合理的对材料进行有效的循环利用有利于降低不可再生资源的资源使用浪费。同时,使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能够提高资源的使用率,从而打造高质量的生态环境。总的来说,生态理念就是要最大限度度的利用科学技术来对环境资源达到最大限度地利用,使得整个环境艺术设计都能符合生态理念。

  2、尊重自然的和谐发展大自然的发展有着它自己的自然规律,大自然给予了人类很多,人类从大自然身上获得了很多资源,虽然大自然有着超强的恢复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但是如果人类过渡的开采资源,也会造成大自然资源的衰竭。所以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的时候,需要把握好自然的特性,把握好一个开采的度,不要过渡的开采自然资源,从而使得生态能够进行良好的恢复以供人类下一次的开采。除此之外,还要对自然的发展进行一定的保护,增强设计对象的调节能力。只有对自然的和谐发展给予了足够的尊重才能做到可持续的发展。

  3、最小程度的干预最小程度的干预就是指将外界所带来的干扰降到最低,这样才能达到环境艺术设计的最好的效果。人们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的时候是需要场地的,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的时候势必会给自然带来一定程度上的干扰甚至是破坏。所以,在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要尽可能的降低对自然环境的干扰和破坏,同时还可以运用多种技术来促进生态系统的再循环能力和资源的利用,最终达到自然环境的原有样貌。

  五、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生态理念的内容

  1、使用各种天然的材料环境艺术设计的生态理念的实践内容之一就是要使用各种天然的材料,这就要求环境艺术设计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的了解各种使用材料的特性、造型、用途等。比如,一些树木自身带有清香的味道,如果在制定地区进行栽种,可以营造一个舒适的环境,当然,前提是这种香味不能危害人的身体健康。像鹅卵石这种形状奇特的石头可以用来铺成路,大多数是在公园里,行人走在上面,会有疼痛的感觉,但走在上面可以舒缓人的脚部穴位。总的来说,使用各种天然材料不仅能节约自然资源而且能使得生态理念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2、把握自然环境的基础的条件自然环境不仅是社会用来发展经济的有效基础,同时也是社会有效发展的保障。在整个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只有充分的分析和利用好自然环境的条件并利用它来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和设计,才能做到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同时还能节约设计的成本。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的时候,如果所处的环境情况有点复杂,也可以根据环境的特性来建造与之结合的建筑,只要设计理念和规划是合理正确的,那么也能成为一道优美的自然景观。

  六、总结

  在如今环境问题逐渐被关注的今天,人们更多的将目光放在了自身的生活环境上,这也促使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生态理念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相关设计人员应该关注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要遵循科学的指导原则,尊重自然自身的发展规律,广泛的将先进科学技术运用到环境艺术设计当中来。随着时代的推进,环境理念日渐成熟,成为环境艺术设计比亚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陈晓敏.关于生态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凸显探索[J].艺术科技,20xx,29(10):315.

  [2]张榕泉,吴海燕,夏建红,江星,张超.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以闽西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xx(10):394-395+397.

  [3]张伟.职业教育视角下传统文化的传承研究——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xx(04):74-78.

  [4]孔庆君.如何提高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兼评《环境艺术设计概论》[J].中国高教研究,20xx(07):111-112.

  [5]王堞凡.环境艺术设计的理论与实践探究——兼评《环境艺术设计概论(第二版)》[J].中国高教研究,20xx(01):113-114.

艺术设计论文 篇五

  摘要

:受到两汉文化的影响,徐州民间工艺美术具有悠久的历史传承,展现出丰富的艺术表现。徐州民间工艺美术具有很强的传统性、艺术性、民族性、自然性和程序性特征,展现出较强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该文结合对徐州民间工艺美术的分析,对其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

:民间工艺美术;现代艺术设计;徐州

  一、徐州民间工艺美术的特征

  徐州民间工艺美术具有突出的地域特色与两汉文化特色。徐州是民间工艺美术的兴盛地之一,在我国民间美术发展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徐州民间工艺美术具有完整的工艺流程,技艺精湛,表现出鲜明的民族风格。对徐州民间工艺美术进行的调查分析发现,其具有以下主要特征。一是传统性。与我国其他地区的民间工艺美术一样,徐州民间工艺美术经历了上千年的传承,并在传承中不断发展、创新,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如剪纸艺术。二是艺术性。徐州民间工艺美术具有较高的艺术品位,不同于一般民间工艺品所体现的美感。三是民族性,即表现出淳朴的民俗风情和多彩的民族生活气息。四是自然性。徐州民间工艺美术的取材多为天然原材料,使其工艺美术作品兼具天然性与手工性,如柳编、七巧灯等。五是程序性。徐州民间工艺美术具有完整的工艺流程,需要特定的手工操作程序,如泥模玩具、糖人等。

  二、现代艺术设计的特征

  现代艺术设计是艺术设计在不断发展中,融合了当前社会的实用性而产生的。现代艺术设计表现出较强的功能性与实用性,同时不失艺术性。现代艺术设计的基本特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现代艺术设计是科技理性的产物。艺术设计伴随着科技的发展而发展,常受到科技的影响。微观上,新材料、新工艺不断涌现,使设计者不断创造出新的产品;宏观上,科技的迅猛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与思维,艺术设计的思想也随之发生改变。二是现代艺术设计是工业时代乃至后工业时代文化审美心理的物化。随着科技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进步,艺术设计逐渐成为大众化的艺术,这使艺术设计作品不仅需要具备艺术性,还需具备较高的使用价值和审美价值。

  三、徐州民间工艺美术在现代艺术设计中应用建议

  1.设计者广泛涉猎,深入学习徐州民间工艺美术

  徐州民间工艺美术作为我国民族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较好地应用于现代艺术设计。要发挥民间艺术的功能,就要求设计者必须广泛涉猎,深入学习徐州民间工艺美术,掌握其精神内涵和艺术精髓,并对徐州民间艺术的发展历史、社会背景、人文风俗等具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才能使徐州民间工艺美术在现代艺术设计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将徐州民间工艺美术融入现代艺术设计,并利用创新的艺术设计手法设计出作品,才能既体现现代艺术风格,又彰显传统文化底蕴。如,中国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标志创意就来自我国传统民间工艺文化中的中国结,使设计出的作品兼具传统与时尚。

  2.设计者需具备兼容并包的设计理念

  现代艺术设计思想要兼容并包,艺术设计的灵感来源是广泛的,因此艺术设计者在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中,应积极吸收不同的元素,并将各种设计文化的优势进行整合,把握精髓并应用到现代艺术设计中。为将徐州民间工艺美术应用到设计中,使现代艺术设计突出我国的文化底蕴,设计者应努力学习、掌握民间美术,延续徐州民间工艺美术的生命。在创作中,当现代艺术设计理念与徐州民间工艺美术产生矛盾时,设计者应秉持兼容并包的设计思想,从观念上、情感上树立正确的认识,并抓住徐州民间工艺美术的艺术精髓和精神内涵,进而设计出更优秀的作品。

  3.学习徐州民间工艺美术手绘技能

  对徐州民间工艺美术进行调查分析可知,其具有完整的工艺流程和高超的工艺技法,其中就包括手绘技能。手绘技能在徐州民间工艺美术创作中非常重要,是作品最终实现的基础。如民间剪纸、泥模玩具、糖人等,都需要扎实的手绘技能作为支撑。要想将徐州民间工艺美术更好地应用于现代艺术设计中,设计者就需要具备一定的手绘技能,掌握规律,使手绘艺术在现代艺术设计中发挥重要作用。

  4.注重民间工艺美术的活学活用

  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知识是基础,创新是灵魂,也是推动艺术设计不断发展的动力。由此可见,徐州民间工艺美术应用于现代艺术设计并非简单地生搬硬套,而要不断创新,活学活用,注重提取徐州民间工艺美术的精神内涵和精髓,并将其灵活应用于现代艺术设计中。徐州民间工艺美术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活学活用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形的再造,二是神的传承。设计者要将民间工艺美术所表达的民族思想、民族哲学等灵活应用于现代艺术设计中。

  参考文献:

  [1]刘畅.民间美术的艺术造型和色彩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美术教育研究,2014(24).

  [2]李丽.论现代艺术设计对民间美术元素的吸收与应用.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5).

  [3]宗彦.民间工艺美术的传承与发展——以民间剪纸艺术为例.中国市场,2014(24).

艺术设计论文 篇六

  1人的心理、行为与室内环境设计的关系及其应用

  1.1领域性与人际距离

  人独自处于室内环境中的时候,其生活与生产活动都不希望收到外界的打扰或者是妨碍,并且其活动的不同对于生理或者是心理范围与领域的要求也不一样,但总归就是一句话,人们都不希望被外来的人或者是事务打破现有的环境。室内环境中,个人也需要与其他人进行必要的交流与接触,但是人际接触的实质是要在接触对象的不同与唱歌的不同上有不同的差异。有研究者曾经用动物的环境和行为的研究为基础,提出了人际距离的理念,然后根据人际交往的密切程度的不同将人际距离进行了不同的定位,分别为密切距离、人体距离、社会距离与公众距离四个程度。其中不论何种程度,都可以根据具体的行为性质将其细分为远方相与接近相两种。也就是说,在距离比较密切的环境中,对与对方可有嗅觉和辐射热感觉为接近相;可与对方接触、握手为远方相。当然,我国民族、宗教信仰、性别、职业与其文化程度的不同都会影响到人际交往,也随之会影响到人际距离。因此,我们在设计的过程中,要不断的了解居住者的生活及其精神设计,然后在满足其需要,最终使其满足整个设计方案。

  1.2私密性、“尽端趋向”与心理需要的和谐构建

  当前人们往往将自己的居住空间作为隐私对待,这一现象普遍存在在人类社会当中。比如在某一具体的空间范围内视线、声音都是处于单方向屏蔽与隔绝的,他们只希望能够在自己的私密空间内看到更多、听到更多的东西,而不希望其他人来窥探自身任何一点内容。不仅如此,现代室内环境艺术设计还具有尽端趋向性这一特性。例如人们在日常生活当中,率先进入集体宿舍的那一个人自己首先挑选床位必然会更加愿意挑选处于房间尽头的那一个床铺,其目的在于在生活时确保受到更少的干扰。相对于就餐情况来说,在挑选座位的时候,人们都不太愿意挑选靠近门或者是人流较为频繁的地方,在餐厅中靠墙而设的座位也使得了更多的尽端的存在,进而贴近客户在就餐时人们尽端趋向的这一潜在心理,从而这也是人们为何选择这一位置的原因,正因如此我们在进行室内设计的过程中应尽量考虑客户的这一主观意向。

  2环境心理学与室内环境设计的“以人为本”

  在人与环境这一系统中最为核心的部分即人,正因如此,我们在展开室内设计工作室也必须要严格遵循以人为本这一原则,确保设计工作中将人的心理需求及生理需求放在第一位。即空间设计工作必须要确保人们能够更加便捷、安全和高效的展开日常工作和学习,从而确保人们在各类环境中都能够较为顺利的获取所需信息,使得空间设计不仅能够在确保人的安全之外获得心理上的舒适感。需要注意的是,以人为本的室内设计工作必须要充分重视人类的精神层面需求。人的需求千差万别,室内设计必须要根据不同需求的人群来展开不同的审美设计,即创造出风格迥异的室内环境。由此可知,此种多元化的设计思维很难脱离人的需求存在,因此必须要在设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正是由于当前人们对于环保、简谱、自然、温馨等需求,在这一背景下多元化的审美设计走向了室内设计主流。从宏观方向来看,室内设计还应该从可持续发展的思维展开工作,并进一步将以人为本理念上升至以环境为本。同时在具体的环境设计工作时,要合理的对空间利用弹性与效率合理把握,从而在最大限度上减少空间资源的浪费、使有限的空间发挥出最大的效用。最后就是在室内环境设计中选择材料是,要尽可能的选择绿色环保的节能材料,并且使用新的工艺来完成整个设计过程,无论是处于设计中,还是设计结束之后,我们都要倡导环保节能的理念。

  3结语

  在室内环境设计中加入环境心理学的知识是要从更高层面的设计出符合现代人居住的居住环境,进而为人类创造更加舒适的居住及办公环境。对于现代室内设计而言,设计师不仅要满足人们对于室内装饰的美感、功能,满足不同人群在心理及精神方面的需求。总而言之,室内设计工作者必须要充分发挥自己专长,为人们创造出合理、舒适的空间。

艺术设计论文(优质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