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中小学音乐艺术教育的有效方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教育的要求不断提高,中小学音乐艺术教育也变得越来越重要。音乐艺术教育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还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为了提高中小学音乐艺术教育的效果,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方式。本篇论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中小学音乐艺术教育的有效方式。
首先,开展多元化的音乐艺术教育课程是提高教育效果的重要方式。传统的音乐教育往往只注重音乐理论的学习,忽视了对学生音乐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应该开展丰富多样的音乐艺术教育课程,包括声乐、器乐、舞蹈、戏剧等,让学生能够全面地接触和学习音乐艺术。此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音乐比赛和演出,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其次,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也是提高音乐艺术教育效果的关键。艺术欣赏是一种能力,通过艺术欣赏,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受音乐艺术的内涵和魅力。因此,我们应该在音乐课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了解音乐的历史和发展,提高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水平。同时,可以通过音乐会、音乐节等形式,让学生亲身体验艺术的魅力,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追求。
此外,借助现代科技手段也可以提高音乐艺术教育的效果。现代科技手段如互联网、智能设备等为音乐艺术教育提供了更多的资源和途径。通过互联网,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获取音乐相关的知识和资料,加深对音乐的了解。智能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可以帮助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和演奏,提高他们的音乐实践能力。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将其融入到音乐艺术教育中,提高教育效果。
综上所述,中小学音乐艺术教育的有效方式包括开展多元化的音乐艺术教育课程、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以及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提高教育效果等。通过采取这些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音乐艺术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篇二:中小学音乐艺术教育的有效方式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进行,中小学音乐艺术教育正逐渐得到重视。音乐艺术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具有重要作用。本篇论文将从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以及加强与社会的互动等方面,探讨中小学音乐艺术教育的有效方式。
首先,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是提高音乐艺术教育效果的关键。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只有充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才能更好地推动他们在音乐领域的发展。因此,我们应该通过多样化的音乐活动,如音乐游戏、音乐欣赏、音乐创作等,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活动,培养他们的音乐兴趣。同时,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音乐比赛和演出,为他们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增强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追求。
其次,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是提高音乐艺术教育效果的重要方式。教师是音乐艺术教育的主要实施者,他们的教育水平直接影响着教育效果。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音乐教师的培训和专业发展,提高他们的教育水平和教学能力。此外,还可以通过教师间的交流和合作,共同研究和探讨音乐艺术教育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
最后,加强与社会的互动也是提高音乐艺术教育效果的重要手段。音乐艺术教育不仅仅是在学校教室里进行的,还需要与社会进行广泛的互动。通过与音乐行业的专业人士合作,组织学生参观音乐会、音乐剧等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音乐艺术的魅力,了解音乐行业的发展和前景。同时,还可以与社会上的音乐团体和社区合作,开展音乐艺术教育活动,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给学生展示自己的才华和能力。
综上所述,中小学音乐艺术教育的有效方式包括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以及加强与社会的互动等。通过采取这些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音乐艺术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中小学音乐艺术教育的有效方式的论文 篇三
中小学音乐艺术教育的有效方式的论文
摘要:器乐教学以音乐审美教育为宗旨,在音乐教育体系中既是学生学习音乐和表现音乐的重要手段,又是开发其智力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器乐教学;审美教育;音乐素质。
当前我国的音乐艺术教育比较薄弱,尤其是学生的审美教育普遍较低,这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在教育体制方面,教育改革滞后,影响了音乐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很多地方只在小学和初中一年级阶段开音乐课,在这以后直到上大学前的五年中,音乐教育就断了线,学生不可能系统地接受音乐教育特别是较高层次的音乐教育。有的地方如农村尤其是偏远地区,因缺少音乐师资等原因,不严格执行国家教委颁布的教学计划,不开或随意停开音乐课;有的地方音乐师资素质不高,糊弄音乐课,误人子弟;有的地方为追求升学率,挤掉音乐课,部分中小学校音乐教育有名无实。就是开设音乐课的一些学校,也因为缺少必要的考试、考核制度,存在着教师教好教坏一个样、学生学好学不好一个样的问题,教育质量优劣很少有人过问。致使学生在音乐艺术教育上"先天发育不足,后天营养不良",音乐素质不高也就在所难免了。在社会文化环境方面,存在许多不利于音乐艺术教育发展的因素。能够体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体现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艺术精品不多,在不少场所和领域里,高雅的音乐艺术形式被粗俗的、庸俗的、媚俗的或格调低下的艺术形式所取代,由此造成了不良的文化环境,严重地冲击着学校正常的、健康的艺术教育,对青少年产生了极为消极的影响,致使一部分人尤其是青少年学生审美素质低下,美丑不分。
一、音乐艺术教育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要使艺术教育真正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必须首先解决对艺术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一要充分认识到发展艺术教育事业是学校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陶冶人们的思想情操,提高人的审美情趣,使人树立崇高的审美理想,具有其它教育所不可替代的作用。二要充分认识到发展音乐艺术教育事业是推动我国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一个突破口和切入点。教
育尤其是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这是教育改革一个带方向性的大问题。改革的实质就是要把由一切教育活动以在升学考试竞争中取得好成绩为主要目标的教育,转向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素质全面得到提高为主要目标的教育,为学生学会作人、求知、健体、审美、劳动、生活打下扎实的基础。三要充分认识到发展音乐艺术教育事业是贯彻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战略方针的需要。要通过积极、健康的音乐艺术教育,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占领教育战线的思想文化阵地,把青少年一代铸造成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的人,这应当成为全社会的一项战略任务。二、加快发展音乐艺术教育事业的思路
世界各国非常重视中小学的器乐教学,将之视为培养少年儿童音乐素质的极好手段,如美国、朝鲜、日本、欧洲、港澳及东南亚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是如此。当前,倡导器乐教学将有助于推动音乐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美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心理学家詹姆士·莫塞尔曾说过:"器乐教学可以说是通往更好体验音乐的桥梁,事实上它本身就是一个广泛的音乐学习领域,在这一领域内,它为我们音乐教学提供了独特而令人高兴的音乐教育价值、效果的可能性。儿童们充满着喜悦的心情,在教师的指导下,一定能将这种可能性逐渐变成自己的东西。"这精辟的论述,道出了器乐教学的宝贵价值与意义。器乐教学在音乐教育体系中既是学生学习音乐和表现音乐的重要手段,又是开发其智力的重要途径。人的大脑是由左、右半球所组成的,其中有些地方是特殊的最富有创造性的区域。当学生学习弹琴与绘画时,双手必须做精细、灵巧的动作,这就使这些区域的活动力被激发出来,处于"兴奋"状态。许多科研成果表明,当学生学习与演奏乐器时,由于左右手指经常运动,使得反应更加灵敏,智力得到开发,而且对左半球与右半球的协调、平衡、和谐发展有着重大的作用与影响。这种智力的促进与开发,既表现在反应灵敏、思想开阔上,也表现在观察力敏锐、想象力和创造力丰富等方面。从生理上分析,学生在演奏乐器时,美妙音乐影响其情绪,情绪又影响着荷尔蒙的分泌,进而影响其大脑分析能力和记忆力的发展。由此可见,通过演奏美的音乐不但能激发与影响学生的情绪,促进智力的开发,而且能陶冶情操,净化心灵,这就是器乐进课堂的意义所在。音乐教育的性质决定了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器乐教学的性质。在我国,小学与初中阶段实行的是"九年义务教育",也就是面向全体适龄儿童的必须接受的教育,这个阶段的音乐教育是提高全民素质的普及教育。现行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器乐教学部份指的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的音乐文化教育、让每个学生都得到音乐的体验,在学习器乐的进程中学习音乐,提高素养,以至受益终生,这就决定了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器乐教学的性质。由于器乐教学属于音乐教育的范畴,又是中小学音乐教育中重要内容的一部份,同音乐教育一样具有"审美性"、"教育性""。器乐教学同唱歌、欣赏等教学内容一样,都是以音乐审美教育为宗旨的。
在器乐教学中应特别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教师必须注重趣味性,在各种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贯穿审美教育,进而达到思想品德的熏陶、心灵的净化、性情的陶冶。如果在器乐教学中忽视这些,一味追求技能技巧的操作、训练,甚至以学生演奏器乐的水平高低来评价音乐课堂教学的标准,必然不能达到教学目的。
2、让学生学习正确的演奏姿势和方法,培养从小规范地演奏和爱护乐器的.良好习惯,培养初步的齐奏、伴奏及合奏能力,注意增强其器乐演奏的表现力。可以从中小学音乐教材中进行选择、改编,也可选择适应不同年级、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简单易学的器乐教材。
3、依据学生心理特征,培养学习器乐的兴趣和习惯。兴趣是少年儿童学习音乐、认识事物的倾向和需求的原动力。少年儿童学习音乐的兴趣一般是从"有趣"至"乐趣"最后为"志趣"三个层次。
"有趣"是少年儿童对学习音乐直接产生兴趣的"幼芽",表现在一旦学生看到某种乐器独特外形和奇妙音响时就产生强烈的好奇心想过过瘾,这种好奇心理是有限度的,不稳定又容易自我转移或消失。"乐趣"是少年儿童学习音乐兴趣发展、形成的中层次,他们在"乐趣"的心理因素的影响下,开始对事物的本质内容产生求知欲望。根据中小学器乐教学的性质,"有趣"和"乐趣"是器乐教学中所必然出现的心理现象,"乐趣"的心理培养并非是借助一招一式就可以形成的,教师要掌握学生这一心理因素并采取相应的心理对策。在"器乐进课堂"的第一天起,就应该努力使学生对所学乐器有"乐趣",并引导学生将这项"有趣"的学习内容视作自己学习生活中的大乐事来做。在教学中多动脑筋创设一些符合少年儿童心理特征的"有趣"教学形式、内容,将其贯穿在"器乐教学"的全过程中、使学生学习的兴趣成为学习的动力。
总之,通过科学的器乐教学逐步提高中小学生的音乐艺术素质是必要的、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