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作用论文【优质3篇】

时间:2017-05-07 06:22:37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预见性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作用论文 篇一

在骨科护理中,预见性护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预见性护理是指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提前预见并采取相应措施,以预防潜在的问题和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病人的治疗效果和康复速度。本文将从预见性护理的定义、重要性和实施方法等方面探讨其在骨科护理中的作用。

首先,预见性护理的定义是指护理人员通过对病人的疾病、治疗过程和康复需求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预见可能发生的问题和并发症,并提前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以避免或减少不良后果的发生。在骨科护理中,预见性护理的目的是通过提前预见可能出现的骨科手术并发症、术后感染、静脉血栓栓塞等问题,从而减少病人的痛苦和康复时间。

其次,预见性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骨科手术是一种高风险的操作,可能会引发多种并发症。通过预见性护理,护理人员可以提前识别潜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例如,在骨科手术前,护理人员可以通过对病人的身体状况和手术风险的评估,提前准备所需的设备和药物,以及制定详细的术前准备计划。这样可以减少手术过程中的意外情况和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和病人的康复效果。

最后,预见性护理的实施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护理人员应该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能够全面评估病人的病情和康复需求,并准确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并发症。其次,护理人员应该与其他医疗团队成员密切合作,共同制定和实施预见性护理计划。例如,在术前会诊中,护理人员可以与麻醉师、手术医师和康复师等进行讨论,共同制定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方案。最后,护理人员应该及时记录和反馈预见性护理的效果,以便及时调整和改进护理措施。

总之,预见性护理在骨科护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提前预见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并发症,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可以减少病人的痛苦和康复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和康复速度。因此,护理人员应该重视预见性护理,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和护理水平,为病人提供更加安全和有效的护理服务。

预见性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作用论文 篇二

在骨科护理中,预见性护理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通过提前预见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预见性护理可以帮助护理人员在骨科疾病和手术中更好地保护患者的健康和安全。本文将从预见性护理的目标、实施步骤以及效果评估等方面探讨其在骨科护理中的作用。

首先,预见性护理的目标是通过提前预见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预防和减少潜在的问题和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康复速度。在骨科护理中,预见性护理的核心目标是降低患者术后感染、深静脉血栓栓塞等并发症的风险,提高骨科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康复效果。

其次,预见性护理的实施步骤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疾病状况、手术风险和康复需求等方面。其次,护理人员应根据评估结果提前准备所需的设备和药物,并制定详细的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计划。例如,在骨科手术前,护理人员可以提前准备好手术所需的器械和药物,并与手术医师共同制定术前准备计划。最后,在术后护理中,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及时采取措施,预防和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最后,预见性护理的效果评估是保证其有效性和可持续性的重要环节。护理人员应及时记录和反馈预见性护理的效果,以便及时调整和改进护理措施。例如,在骨科手术后,护理人员可以记录患者的术后康复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并与手术医师和康复师共同评估护理效果,并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护理计划。

总之,预见性护理在骨科护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提前预见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预见性护理可以帮助护理人员更好地保护患者的健康和安全,提高骨科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康复效果。因此,护理人员应重视预见性护理的实施,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和护理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和有效的护理服务。

预见性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作用论文 篇三

预见性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作用论文

  摘要: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150例骨科疾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患者均采取常规的骨科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对比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7.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00%,且差异显著(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预见性护理有效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值得在骨科护理中应用。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骨科;应用

  预见性护理是指根据以往的护理经验,预测不同病症类型的患者可能发生的护理风险,提前采取措施,消除将可能发生的偏差。预见性护理在骨科疾病中的应用,对于护理风险预防具有重要意义,有效提高了医护人员的护理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此次研究探讨了预见性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结果如下:

  一、资料及方法

  (一)基本资料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150例骨科疾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其中,肢体骨折48例,腰椎间盘突出33例,颈椎病32例,骨盆骨折14例,股骨骨折13例,其他10例。两组患者在基本资料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可比性。

  (二)护理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取常规骨科护理,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同时对患者各项体征进行严密检查,一旦有异常状况发生,及时告知医生,并协助医生采取有效处理措施,对于病情危急的患者,建立静脉通路,做好随时抢救的准备工作。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具体护理内容如下:

  1、安全隐患评价

  骨科疾病病症类型繁多,病情危急程度各不相同,医护人员应该根据患者的病症类型以及病情的危急程度,将患者划分为重症、急症、普通三类,备案在册,不同病症的患者在住院护理期间会有不同的临床症状,根据以往的患者案例对现阶段患者的安全隐患进行评价,制定不同的临床护理措施,针对患者可能发生的一些护理风险事故做好防范工作,在患者病症突发时能够及时采取有效护理措施。

  2、心理护理干预

  患者受疾病困扰,难免滋生出负面情绪,发生不配合医护人员治疗的情况,严重影响到治疗效果。医护人员应多与患者进行沟通,遇到情绪不稳定的患者时,需要多一点耐心,以微笑应对,仔细倾听患者的身体不适情况以及烦恼的心事,及时疏导其负面情绪,给予心理支撑。在每一次与患者交流时,都秉承着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将自己的护理行为或者用药的作用及可能产生的不适反应告知患者,逐渐取得患者的信任,让患者积极配合医疗人员的工作,以乐观积极的心态接受治疗。

  3、并发症护理

  多数骨科疾病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都需要长时间卧床休养,极易引发压疮、便秘、泌尿系统感染、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需要通过有效的'预防护理才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针对不同的并发症需要采取不同的预见性护理措施:淤压疮,医护人员应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正确的卧位,与家属一起每隔2h帮助患者翻身,保持患者床褥整洁干净;于便秘,患者应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适当按摩腹部,多食用纤维类食物或者水果,减少便秘的症状;盂泌尿系统感染,患者应密切注意患者排尿情况,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确保尿管畅通,预防逆行感染情况;榆下肢静脉血栓,医护人员应指导患者家属多帮患者按摩,疏通筋骨,进行

肢体的主动以及被动运动,鼓励患者在身体状况允许时适当下床运动,早日进行功能康复锻炼。

  (三)判定标准

  为了调查预见性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给所有的研究对象都发放了一份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程度的调查问卷。其中,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基本满意例数)/患者总人数伊100%。

  (四)统计学分析

  采取SPSS16.0统计学软件处理相关数据,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两组比较用字2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7.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00%,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

  三、讨论

  在骨科护理中实施预见性护理,其实就是根据以往的骨科病房护理经验,对患者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估,采取行之有效的防范措施,降低患者住院治疗期间可能出现的护理风险事故。此次实验中观察组实施了预见性护理,患者并发症有效减少,医护人员的护理服务获得了患者及其家属的一致认可,说明预见性护理值得在骨科护理实践中应用。

预见性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作用论文【优质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