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算体系国民经济论文 篇一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完善,核算体系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本文将从核算体系的概念、发展历程以及对国民经济的影响等方面展开探讨。
首先,核算体系指的是国民经济核算的总体框架和基本方法。它是描述和分析国民经济运行状况和经济发展趋势的重要工具,也是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和评价政策效果的重要依据。核算体系可以通过对国民收入、国民消费、国民储蓄、国民投资等方面的核算来全面了解国民经济的状况和发展动态。
其次,核算体系的发展经历了不断完善的过程。我国的核算体系始于20世纪50年代,经过多次修订和改进,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核算体系。其中,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行业核算体系、地区核算体系等是我国核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核算体系通过各种核算表格和指标体系,可以对不同层次和领域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分析,为国家宏观调控提供了有力支撑。
最后,核算体系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的影响。首先,核算体系提供了国民经济的准确数据,为决策者提供了客观、科学的依据,有助于制定合理的宏观经济政策。其次,核算体系可以揭示国民经济的结构和运行规律,为经济理论研究和实践提供了重要参考。再次,核算体系可以评估和监测国民经济的发展效果,为经济增长和改革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综上所述,核算体系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通过对核算体系的深入研究和不断完善,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国民经济的运行状况和发展趋势,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有力支持。
核算体系国民经济论文 篇二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应用,核算体系国民经济的研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本文将从核算体系的发展趋势、核算技术创新以及对国民经济管理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首先,核算体系的发展趋势日益突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推进,国民经济的运行和管理面临着更加复杂和多变的环境。因此,核算体系需要不断完善和创新,以适应新的经济形势和管理需求。其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是核算体系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运用,可以实现对海量数据的快速处理和分析,为国民经济的管理决策提供更加精准和实时的信息支持。
其次,核算技术的创新对核算体系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传统的核算技术主要以手工录入和人工计算为主,速度较慢且容易出错。而现代化的核算技术则采用了自动化、智能化的手段,大大提高了核算的效率和准确性。例如,使用电子表格软件、数据库管理系统以及专业的核算软件,可以实现对核算数据的自动采集、处理和分析,提高核算的质量和效益。
最后,核算体系对国民经济管理具有重要的影响。通过建立科学、规范的核算体系,可以提高国民经济管理的科学性和精细化水平。核算体系可以实现对各个领域、各个行业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准确的核算和分析,为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提供科学决策和管理参考。同时,核算体系还可以促进各个经济主体之间的合作和协调,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和经济发展的整体效益。
综上所述,核算体系国民经济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在新的经济环境和技术条件下,我们应该不断创新和完善核算体系,提高核算技术水平,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更加科学、精确的支持。
核算体系国民经济论文 篇三
核算体系国民经济论文
一、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我国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发展概况:80年代以前为适应计划经济管理需要,采用MPS。1985!1992年,为了体制转换的需要,依照1968年SNA,制定了《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试行方案)》既采纳了SNA的一些内容,又保留了MPS的部分内容,于1992年8月在全国范围内实施。1993年,联合国新修订的SNA正式出版,针对这套标准,我国也对《试行方案》进行了的修改,修订的结果形成了《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该方案取消了MPS内容,基本上与新的国际标准相衔接。
二、主要的国民经济核算统计指标
(一)国内生产总值(GDP)核算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是反映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主要指标之一,在宏观经济分析和管理工作中被广泛使用。
1、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概念
GDP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所生产的最终货物和服务的总价值。
2、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
国内生产总值实际上是最终产品的总流量在生产、分配和使用三个阶段分别以产品、收入和支出体现出来的总量指标。所以,对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相对应地就有三种方法:生产法、收入法(分配法)、支出法(最终产品法)。
(二)投入产出核算
投入产出核算的核心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里昂惕夫所创立的投入产出表,此表现在已经成为联系经济理论与实际之间不可或缺的桥梁,应用极为广泛。其主要工作是编制投入产出表。
(三)资金流量核算
国民经济核算是对国民经济运行过程的核算,而国民经济的运行过程是实物循环和资金循环的统一。资金流量的核算就是以资金循环为对象,对资金循环过程予以系统的记录,并编制资金流量表。
(四)国际收支核算
在当代世界经济环境下,各国都在不同程度上参与国际经济往来,并希望能够最大限度地从国际经济往来中获益。为此需要进行系统的对外经济核算,以此显示一国在对外经济往来的得失,并为对外经济政策的调整提供依据。国际收支核算的对象时一国当期对外经济交易活动,其主要工作是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
三、2013年国民经济统计指标解读
2013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经济形势和国内改革发展稳定的繁重任务,党中央、国务院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按照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及时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国民经济运行缓中企稳,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2013年,我国经济增长7.7%,创2000年以来的新低;但明显快于世界经济的3.2%平均增速和近些年发展较快的俄罗斯(3.6%)、印度(4.5%)、巴西(1.0%)、南非(2.3%)等其他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我国CPI上涨2.6%,低于同年世界CPI的平均涨幅0.6个百分点,总的来说属于温和上涨。因此,我国经济增速和CPI涨幅都在回落中企稳回升。
(一)从生产和需求角度分析
2013年,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19322亿元,增长7.8%。一到四季度分别增长8.1%、7.6%、7.4%、7.9%。前三个季度,我国经济增速延续了2011年逐季回落的走势,第四季度略有回升。1、生产走势
(1)工业增加值于前三个季度逐季回落,第四季度有所回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工业增加值的增速。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比2011年回落3.9个百分点。其中一到四季度同比分别增长11.6%、9.5%、9.1%和10%,前三个季度增速延续了2012年逐季回落的`走势,第四季度有所回升。
(2)房地产业增加值增速逐季回升。房地产业增加值的增长趋势主要取决于商品房销售面积的增速。2013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1.8%,增速较上年回落2.6的百分点,导致房地产业增加值增速较2012年回落。综上所述,从整个国民经济看,2013年我国经济增速较2012年明显回落;2013年全年呈如下走势:前三季度经济增速逐季回落,四季度有所回升。
2、需求走势。
(1)居民消费支出增速逐季回落。2013年,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名义增长13.2%,比2011年回落6个百分点并呈现逐季回落的趋势。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名义增长10.0%比2012年回落2.5个百分点。因此,可以看出2013年居民消费支出增速逐季回落。
(2)政府消费支出增速先回落后走稳。2013年一季度、上半年、前三个季度和全年,全国财政支出同比名义增速分别为33.6%、21.3%、21.1%和15.1%。上半年增速比一季度明显回落,前三个季度增速与上半年大体持平,全年增速比前三季度回落。
(3)固定资本形成总额保持平稳增长。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64835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20.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9.3%),增速比上年回落3.4个百分点。但由于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涨幅较上年回落幅度较大,实际增速反而回升3.2个百分点。因此固定资本形成总额也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4)进出口增速回落。2013年,全年进出口总额38667.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2%,增速比上年回落16.3个百分点;出口20489.3亿美元,增长7.9%;进口18178.3亿美元,增长4.3%。进出口相抵,顺差2311亿美元。综上所述,2013年前三季度,从需求角度测算的我国经济增速逐季回落,四季度增速有所回升,与从生产角度测算的表现为相同的趋势。
(二)通货膨胀形势分析
2013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6%,涨幅较2011年回落2.8个百分点。其中,当年新涨价因素约1.5个百分点,占CPI涨幅的57.7%;上年价格上涨的翘尾因素约为1.1个百分点,占42.3%。居民消费价格月度变动分析:2012年1-12月份,CPI同比分别上涨4.5%、3.2%、3.6%、3.4%、3.0%、2.2%、1.8%、2.0%、1.9%、1.7%、2.0%、和2.5%。上半年CPI涨幅呈回落的走势,7-11月份比较平稳,12月份有所回升。
(三)经济运行中的一些基本特点
1、经济增长形势的基本特点
(1)年度经济增速为21世纪以来新低,季度经济增速在持续7个季度回落后首现回升。
(2)第三产业比重上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
(3)净出口需求呈负增长,经济增长主要靠内需拉动
(4)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实际增速高于经济增速
(5)年度企业利润增速明显回落,月度企业利润增速由负转正。
2、通货膨胀形势的基本特点
(1)年度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明显回落,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持续三季度回落后有所回升
(2)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主要取决于食品和居住价格涨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回落主要取决于食品价格涨幅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