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思维训练 篇一: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数学思维是培养孩子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小学阶段,通过针对性的数学思维训练,能够帮助孩子建立起正确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篇将介绍一些小学数学思维训练的方法,以帮助孩子在数学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首先,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需要从基础开始。孩子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运算规则。在学习数学的同时,可以通过一些游戏和趣味活动来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比如,给孩子一些数字或形状的拼图,让他们根据规定的要求进行拼图,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其次,数学思维训练还需要注重培养孩子的问题解决能力。数学问题解决的过程需要运用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而不仅仅是机械地运用公式和算法。因此,家长和老师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些数学问题,引导他们运用逻辑思维来解决。比如,可以给孩子一道有趣的数学谜题,让他们通过分析和推理找到解题的方法。通过这样的训练,可以培养孩子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此外,数学思维训练还需要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方式。数学思维方式是指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所采用的思考方法和策略。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方式,可以让他们在解决问题时更加灵活和高效。在数学课堂上,老师可以引导孩子运用不同的思维方式来解决同一个问题,让他们体会到数学思维的多样性。同时,家长也可以通过与孩子一起讨论数学问题,引导他们思考不同的解题方法和思维策略。
总之,小学数学思维训练是培养孩子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可以帮助他们在数学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并为将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家长和老师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基础知识、问题解决能力和数学思维方式,通过多样化的训练和引导,帮助孩子建立起正确的数学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思维训练 篇二: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创造性思维是培养孩子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小学阶段,通过针对性的数学思维训练,能够帮助孩子发展创造性思维,激发他们的数学兴趣和想象力。本篇将介绍一些小学数学思维训练的方法,以帮助孩子在数学学习中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首先,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需要注重培养他们的想象力。数学问题解决的过程需要运用创造性思维,而不仅仅是机械地运用公式和算法。因此,家长和老师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些富有想象力的数学问题,引导他们进行思考和探索。比如,可以给孩子一道关于几何图形的问题,让他们通过想象和观察找到解题的方法。通过这样的训练,可以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其次,数学思维训练还需要注重培养孩子的探究精神。探究精神是指在解决问题时主动探索和寻找新的思路和方法。培养孩子的探究精神,可以让他们在数学学习中更加主动和积极。在数学课堂上,老师可以引导孩子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寻找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同时,家长也可以通过与孩子一起探讨数学问题,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和思考能力。
此外,数学思维训练还需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指在解决问题时提出新的思路和方法。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可以让他们在数学学习中更加独立和自信。在数学课堂上,老师可以鼓励孩子提出自己的解题思路,不拘泥于传统的解题方法。同时,家长也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些开放性的数学问题,让他们尝试不同的解题方法和思维方式。
总之,小学数学思维训练是培养孩子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培养孩子的想象力、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可以激发他们的数学兴趣和创造力。家长和老师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想象力、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通过多样化的训练和引导,帮助孩子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为将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小学数学思维训练 篇三
数学思维的训练是需要一套完成的训练方法的,经过思维的训练,数学成绩一定可以大大提高:
1.转化型
这是解决问题遇到障碍受阻时把问题由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使问题变得更简单、更清楚,以利解决的思维形式。
在教学中,通过该项训练,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如:某一卖鱼者规定,凡买鱼的人必须买筐中鱼的一半再加半条。
照这样卖法,4 人买了后,筐中鱼尽,问筐中原有鱼多少条?该题对一些没有受过转化思维训练的学生来说,会感到一筹莫展。
即使基础较好的学生也只能复杂的方程。
但经过转化思维训练后,学生就变得聪明起来了,他们知道把买鱼人转换成1人,显然鱼1条;然后转换成2人,则鱼有3条;再3人,则7条;再4人,则15条。
2.系统型
这是把事物或问题作为一个系统从不同的层次或不同的角度去考虑的高级整体思维形式。
在高年级除结合综合应用题以外还可编制许多智力训练题来培养学生系统思维能力。
如:1 2 3 4 5 6 7 8 9在不改变顺序前提下(即可以将几个相邻的数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数,但不可以颠倒),在它们之间划加减号,使运算结果等于1OO。
象这道题就牵涉到系统思维的训练。
教师可引导学生把10 个数看成一个系统,从不同的层次去考虑、第一层次:找100 的最接近数,即89 比100 仅少11。
第二个层次:找11 的最接近数,很明显是前面的12。
第三个层次:解决多l 的问题。
整个程序如下:12+3+4+5-6-7+89=100
3.激化型
这是一种跳跃性、活泼性、转移性很强的思维形式。
教师可通过速问速答来训练练学生。
如问:3 个5 相加是多少?学生答:5+5+5=15 或5×3=15。
教师又问:3 个5 相乘是多少?学生答:5×5×5=125。
紧接着问:3 与5 相乘是多少?学上答:3×5=15,或5×3=15。
通过这样的速问速答的训练,发现学生思维越来越活跃,越来越灵活,越来越准确。
4类比型
这是一种
对并列事物相似性的个同实质进行识别的思维形式。
这项训练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准确性。
如:
金湖粮店运来大米6吨。
比运来的面粉少1/4吨、运来面粉多少吨?
金湖粮店运来大米6吨,比运来的面粉少1/4,运来面粉多少吨?
以上两题,虽然相似,实质不同,一字之差,解法全异,可以点拨学生自己辨析。
通过训练,学生今后碰到类似的问题便会仔细推敲,这样就大大地提高了解题的准确性。
小学数学思维训练 篇四
1.求异型
这是在同一来源中产生各种各样的为数众多的输出的分析性的思维形式,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面探索问题的多种答案。
如16—10,可以启发学生用不同的叙述方式表述这道算式。
如①16 减去10 等于几?②16减去10 还剩多少?③16 与10 的差是多少?④10 与什么数的和是16?⑤16比10 多多少?⑥10 比16 少多少?⑦16 减去什么数等于10?⑧10 加上什么数等于16?这样,既使学生透彻理解了数量关系,又训练了口头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其它如“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等就不赘述了。
2.求同型
这是一种进行综合、概括的思维形式。
如上例,教师亦可以用几种不同的叙述方法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归纳出16—10 的算式来。
此外,还可以通过一些异中有同的习题来训练学生的抽象概括思维能力。
如:
①甲乙两人接到加工54 只零件任务,甲每天加工10 只,乙每天加工8只,几天后完成任务?
②一件工程,甲独做10 天完成,乙独做15 天完成,两人合作几天完成?
像这些形异质同的问题,要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工作总量&pide;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以不变应万变,解一题会多题,可以起到减轻学生负担的作用。
3.递进型
这是一种属于逻辑判断、推理的思维形式。
例如,教师在讲授“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一类题时,叮以引导学生用已掌握的“已知一个数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的解题规律去进行逻辑推理,让学生自己发现新出现的百分数应用题的解题规律。
教师不要越俎代疱,否则吃力不讨好,反而妨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4.逆反型
这是一种敢于和善于突破习惯性思维束缚的反向思维形式。
在数学教学中,可供训练的材料比比皆是,如加减、乘除、通分约分、正反比例等,问题是教师如何善于运用它。
如教验算时,16-10=6,学生习惯地用16-6=10
来验算,这时教师可启发学生用6+10=16 来验算。
经过训练,学生便可知道用加法验算减法、用减法验算加法、用乘法验算除法、用除法验算乘法了。
5.激化型
这是一种跳跃性、活泼性、转移性很强的思维形式。
教师可通过速问速答来训练练学生。
如问:3 个5 相加是多少?学生答:5+5+5=15 或5×3=15。
教师又问:3 个5 相乘是多少?学生答:5×5×5=125。
紧接着问:3 与5 相乘是多少?学上答:3×5=15,或5×3=15。
通过这样的速问速答的训练,发现学生思维越来越活跃,越来越灵活,越来越准确。
6.类比型
这是一种对并列事物相似性的个同实质进行识别的思维形式。
这项训练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准确性。
如:
①金湖粮店运来大米6吨。
比运来的面粉少1/4吨、运来面粉多少吨?
②金湖粮店运来大米6吨,比运来的面粉少1/4,运来面粉多少吨?
以上两题,虽然相似,实质不同,一字之差,解法全异,可以点拨学生自己辨析。
通过训练,学生今后碰到类似的问题便会仔细推敲,这样就大大地提高了解题的准确性。
7.转化型
这是解决问题遇到障碍受阻时把问题由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使问题变得更简单、更清楚,以利解决的思维形式。
在教学中,通过该项训练,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如:某一卖鱼者规定,凡买鱼的人必须买筐中鱼的一半再加半条。
照这样卖法,4 人买了后,筐中鱼尽,问筐中原有鱼多少条?该题对一些没有受过转化思维训练的学生来说,会感到一筹莫展。
即使基础较好的学生也只能复杂的方程。
但经过转化思维训练后,学生就变得聪明起来了,他们知道把买鱼人转换成1人,显然鱼1条;然后转换成2人,则鱼有3条;再3人,则7条;再4人,则15条。
8.系统型
这是把事物或问题作为一个系统从不同的层次或不同的角度去考虑的高级整体思维形式。
在高年级除结合综合应用题以外还可编制许多智力训练题来培养学生系统思维能力。
如:1 2 3 4 5 6 7 8 9在不改变顺序前提下(即可以将几个相邻的数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数,但不可以颠倒),在它们之间划加减号,使运算结果等于1OO。
象这道题就牵涉到系统思维的训练。
教师可引导学生把10 个数看成一个系统,从不同的层次去考虑、第一层次:找100 的最接近数,即89 比100 仅少11。
第二个层次:找11 的最接近数,很明显是前面的12。
第三个层次:解决多l 的问题。
整个程序如下:
12+3+4+5-6-7+89=100
经过像这样的训练,学生就会触类旁通,碰到难题就能产生新的思路和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