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与儿童对话》读后感 篇一
《与儿童对话》是一本由莫里斯·梅特林克所著的心灵成长类图书。这本书以儿童与成年人之间的对话为主线,通过描绘儿童的天真和纯真,以及成年人的成长和思考,深入探讨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读完这本书,我深受触动,对于儿童的内心世界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对自己的成长有了更多的思考。
首先,本书通过儿童的形象揭示了人性的本质。儿童是纯真而天真的,他们没有被社会的偏见和成人的束缚所影响,他们可以直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这种纯真和天真是成年人所缺乏的,因为成年人在社会中的角色和责任使他们不得不隐藏自己的真实感受。通过与儿童的对话,成年人可以重新找回自己内心深处的纯真和天真,也可以更加真实地面对自己的内心世界。
其次,本书通过儿童的眼睛看待成人的世界,反思了成人的成长和思考。儿童的眼睛是无邪的,他们可以看到成人常常忽略或忘记的事物。在与儿童的对话中,成年人可以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和人生,思考自己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儿童的眼睛是一面镜子,让成年人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从而有机会改变和成长。
最后,本书也通过儿童的故事让人们重新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儿童的故事往往简单而纯粹,但其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人生的智慧。通过儿童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到人生的本质和真谛,也可以找到自己内心的方向和目标。儿童的故事是一面镜子,让我们看到自己的人生轨迹,并对未来有更清晰的规划和期望。
总的来说,读《与儿童对话》让我对儿童的内心世界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让我对自己的成长有了更多的思考。通过与儿童的对话,我们可以重新找回自己的纯真和天真,也可以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和人生。儿童的眼睛和故事是我们内心世界的镜子,让我们看到自己的不足和方向。读完这本书后,我深信与儿童对话是一种重要的心灵成长方式,它可以让我们更真实地面对自己,更深刻地理解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读《与儿童对话》读后感 篇三
读《与儿童对话》读后感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读《与儿童对话》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马尔克斯曾说:“文字有一个极大的好处,它是水平和无限的,它永远不会到达某个地方,但是有时候,会经过朋友们的心灵。”每当认真读完一本书,我的内心都有太多的感触。而记录这些感触最合适的载体,那便是文字。
1、读书
《与儿童对话》,近日我怀着对美国哲学家马修斯万分崇敬的心情,读了《与儿童对话》这本书。书中记录了教师与孩子之间真实的对话,通过简单的问答帮助孩子建立逻辑性,通过平等的讨论保护孩子自由的思考,让孩子尽情地表达与感受,让他们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老师常常以一个故事引出问题,几个孩子进行讨论,老师做出适当引导。
有时虽然马修斯很想提出新的.方向,但如果当时孩子们讨论得正起劲,他也会尽量克制自己减少发言。最后,孩子们的发言会被记录然后写进故事,这一点充分尊重了孩子,也让他们感到自己被重视。马修斯就这样将哲学与儿童联系起来,从这些幽默生动的故事中,我细细品读蕴藏在其中的道理,同时也能感受到马修斯对儿童的耐心与爱护,令人敬佩。
2、印象·
翻阅完整本书籍,很多章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快乐”这一章节中,马修斯由一个故事引发问题,与孩子们讨论“花到底会不会快乐”。虽然短短半个小时的讨论并没有解决问题本身,但是在讨论过程中却有了许多令人印象深刻且多样化的观点。的确是这样,在孩子们的学习与成长中,往往过程重于结果,我们更需要肯定的是孩子们在过程中的付出与努力。最后,马修斯根据孩子们的讨论编写了故事的结局。大部分孩子都很满意,但是却有一个十岁半的孩子唐纳德明显不满意,并且提出了质疑。然而唐纳德并没有要求马修斯帮他解决问题,想要自己处理。这让马修斯很感动。我们在教学中也应该这样,要鼓励孩子的质疑精神,让孩子敢于提出不同意见,大胆发问。无论故事如何完美,总会有不同的声音,或者基于不同角度的思考而引发的质疑,这很自然。我们应该尊重这种不同的声音。
在“欲望”这一章中,马修斯又提出了“植物是否有想法或欲望”的问题。这一次是拿两组课堂讨论做了对比。一组是在波士顿由二十位成人做的,一组是在苏格兰的爱丁堡由七位小学生完成的。事实证明,小孩子能比成人更自由地运用想象力。这一观点我十分认同,儿童拥有浩瀚的想象世界,也拥有创造性的思考能力。而作为教师应该启发孩子的思考,并保护他们自由地想象。
“帆船”这一章特别有趣。文章中唐纳德和达波的辩论最是精彩。不仅趣言妙语不断,而且还能够出色地利用各种类比来反驳对方。没错,有时候孩子们的言谈总能不断带给我们惊喜。只要我们停下匆忙的脚步
,用心与他们交流,就会发现很多时候孩子们拥有自己的立场,他们的思想或许更加深入和开放。3、感悟·
读完这本书让我对儿童有了更深的认识,正如马修斯所言:“我们与孩子应该彼此帮助。”我可以感受到马修斯对孩子的爱与尊重。与这些孩子的对话没有说教,没有灌输,更多的是平等的讨论与引导性的提问。他完全尊重孩子的意见,也鼓励他们接受提问,并且愿意自己去思考。给他们足够的信任,培养了孩子们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这些课堂对话,让我明白应该以怎样的方式去尊重孩子,如何与孩子交流。不仅如此,还让我懂得与儿童对话应该耐心倾听,倾听孩子们内心的声音,倾听他们天真的表达,倾听他们奇特的想法。
作为教师,只有不断自我教育与自我成长,改变与孩子对谈的方式,才能真正走进孩子们的世界,去发掘他们无穷的潜能,与之共同开创不可限量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