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余华读后感 篇一
《活着》是余华的一部作品,它以一个普通农民的命运为线索,通过描写他在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中所经历的苦难和变迁,展现了人性的悲欢离合。这本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深思人生的意义和我们在世界中的位置。
故事的主人公是农民福贵,他曾经是一个幸福的家庭的一员,但是随着历史的变迁,他的家庭逐渐破裂,他的妻子和儿女相继离世,他被迫面对无尽的孤独和痛苦。福贵的命运是那么的凄惨,他经历了饥荒、战争、文化大革命等一系列的灾难,但是他却依然坚强地活下来,他的坚毅和顽强给了我很大的触动。
通过读这本书,我深刻地认识到人生是充满了痛苦和苦难的,但是我们不能放弃希望,我们要坚持下去。福贵在面对困境时没有选择自杀,而是选择了活下去,这是他对生命的一种尊重和对未来的一种希望。他的坚持告诉了我们,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应该坚信生活是值得活下去的,我们要向前看,不断去追求自己的目标和梦想。
此外,《活着》还给我带来了对人性的思考。在书中,福贵经历了无数的痛苦和苦难,但是他从来没有恨过任何人,他对待生活充满了乐观和宽容。这让我想到人性的善良和宽容是可以战胜一切的,无论我们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痛苦,只要我们保持一颗善良的心,我们就能够战胜一切。
总之,读完《活着》后,我对生活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我学会了坚持和乐观。这本书让我明白了生活中的困难和痛苦是难以避免的,但是只要我们保持一颗坚强的心,我们就能够战胜一切困难,活出自己的精彩人生。
活着余华读后感 篇二
《活着》是余华的一部作品,这本书以一个农民的命运为线索,通过描写他在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中所经历的苦难和变迁,反映了人性的善恶与生活的残酷。这本书给我很大的震撼,让我对人性和生活有了更加深刻的思考。
在这本书中,主人公福贵经历了一系列的苦难和痛苦。他在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中经历了饥荒、战争、文化大革命等一系列的灾难,他的家庭破裂,他的妻子和儿女相继离世,他被迫面对无尽的孤独和痛苦。福贵的命运是那么的凄惨,他所经历的苦难让我深感人生的脆弱和无常。
通过读这本书,我对人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在福贵的命运中,我看到了人性的善恶和复杂。在面对苦难和痛苦时,有的人选择了放弃,有的人选择了报复,而福贵选择了坚持和宽容。他没有被苦难和痛苦击垮,他依然保持着乐观和善良。福贵的坚持和善良告诉了我,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应该保持一颗乐观和善良的心,这样才能够战胜一切困难,活出真正的自己。
此外,《活着》还让我对生活有了更加深刻的思考。通过福贵的命运,我看到了生活的残酷和无常。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无法预测明天会发生什么,我们不能控制一切。但是,我们可以选择如何面对生活的苦难和痛苦,我们可以选择坚持和乐观。只有保持一颗乐观的心,我们才能够战胜一切困难,活出真正的自己。
总之,《活着》这本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有了对人性和生活的更加深刻的认识。通过福贵的命运,我看到了人性的善恶和复杂,我看到了生活的残酷和无常。这本书让我明白了生活中的困难和痛苦是难以避免的,但是只要我们保持一颗乐观和善良的心,我们就能够战胜一切困难,活出自己的精彩人生。
活着余华读后感 篇三
《活着》是余华的作品,主要讲述了徐福贵的一生以及围绕他这一生发生的人和事。
少年徐福贵过着富裕、安逸和舒适的生活。他家庭富裕:“徐家有一百多亩地,从遵循合理一直到那边工厂的烟囱,都是我家的。我爹和我,是远近闻名的阔老爷和阔少爷,我们走路时鞋子的声响,都像是铜钱碰来撞去的。”但是福贵却“从小就不可救药”,私塾先生说他是朽木不可雕也。上私塾是从来不走路,都是他们家一个雇工背着他去;长大以后喜欢往城里跑,常常是十天半月不回家。“我穿着白色的丝绸衣衫,头发抹得光滑透亮,往镜子一站,我看到自己慢脑袋的黑油漆,一副有钱人的样子。”他经常出入妓院,吃喝嫖赌,什么浪荡的事都干过。可以说是十足的二流子,浪子。这样的富家少爷的生活并没有维持多久。因为赌博,福贵把家里一百多亩田产全部输给了龙二,一家人从几代居住的屋子里搬出去,搬到茅屋去住。福贵的赌友龙二完成了他从一个富家子弟到穷光蛋的身份的转变。联系我们对学生的教育,教导学生选对朋友很重要。“近朱则赤,近墨则黑”,跟着赌博的人在一起,只会学会赌博,虽然暂时会为你带来快乐和享受,却最终是把自己引入人生的死胡同。
福贵的爹爹面对输掉全部家产的儿子,虽然痛心疾首,气得昏死过去,但是却为儿子上了成功的一课,他说:福贵啊,赌债也是债,自古以来没有不还债的道理。我把一百多亩地,我把这房子都抵押出去了,明天他们就会送铜钱来。我老了,挑不动担子了,你就自己挑着前去还债吧。”福贵挑着铜钱走十多里路去城里还债。一天下来,他的绸衣磨破了,肩上的皮肉渗出了血。想想自己才挑了一天的钱就累得人都要散架了,祖辈挣下这些钱不知道要累死多少人,他才知道爹为什么不要银元偏要用铜钱来还债的道理。这次挑铜钱的经历完成了他从一个富家子弟到穷光蛋的思想转变。让他意识到挣钱的不容易和祖辈积累财富的不容易,也让他在爹爹死后面对一家人的生活,租龙二五亩地,开始从富家子弟到一个穷困农民的劳动实践有了担当和勇气。在福贵输掉家产这件事上,母亲虽然难过,却常对他说“人只要活得高兴,穷也不怕。”面对从未干过农活的福贵,母亲一直是提醒:别留神别砍了脚,别割了手。孩子都是在错误中成长的。面对犯错误的孩子,父母不能听之任之,一定要智慧的让他意识到错误,并积极改正错误。同时父母还要不离不弃,选择和犯了错误的孩子站在一起,帮助他去面对错误,克服困难。
给福贵这种不利不弃的支撑的还有他的妻子家珍。这个米行老板的女儿可以过好一点的日子,完全可以带着儿子生活在富裕的娘家,但是她却选择了带着刚出生后不久的儿子回到了丈夫的身边。家珍可以在福贵赌博时挺着七个月的孕肚,去赌博场求丈夫别赌了,被扇了两耳光,还是选择与这个赌徒丈夫不离不弃。在福贵输掉家产被爹爹接走后,仍然义无反顾回到丈夫身边,和丈夫过着贫困的生活,却患难与共。显示了中国农村妇女的善良,勤劳,朴实与宽容。有人说,好妻半辈福。余华给作品中福贵的妻子起名“家珍”,也许正是向我们传达一个意思:好女人是家中的珍宝吧?
福贵两个孩子的命运如何呢?凤霞是福贵的长女,她因为一场病成了哑巴,这个善良的孩子,始终是这个家庭里的重要支撑和顶梁柱,她力气大,能干活,在这个故事中,她是我最同情的一个人,这个哑巴女孩用自己的双手托起了父母和这个家庭的希望,但是命运给了她一个好的丈夫,却没有改变她悲惨的命运,最后却因为生孩子死在和弟弟有庆死的同一所医院里。有庆是福贵唯一的儿子,这个鲜活的生命却因为为县长的老婆输血而送了命,而县长正是春生,春生是福贵被拉壮丁时的战友或是伙伴,后来当了县长。但是,善良的福贵和家珍却最终选择了原谅。儿子死了,老婆死了,女儿死了,女婿死了,外孙也死了。如果现实生活中有人遇到这么多的磨难,也许早就找根绳子吊死了,自己也不活了。然而,这个命运多舛的老人福贵,最后就剩下了一头牛和他为伴。福贵虽然没有福,但他的精神却让我们感到高贵。
“老人和牛渐渐远去,我听到老人粗哑的令人感动的嗓音在远处传来,他的歌声在空旷的傍晚像风一样飘扬”作品最后定格的画面让我感受到了活着的力量。
是的!“活着”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平庸和无聊!
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活着余华读后感 篇四
《活着》,讲述的是一个名叫徐福贵的老人的故事……
他是一个出身良好的富家子弟,但却因为赌博、上妓院,而输光了祖上留下的一百多亩地,把祖祖辈辈住的大房子也抵了出去。他的父亲因为儿子的不争气,气得病重,最后因为从村口的粪缸上掉下来而摔死。自此,他从一个富贵人家的少爷变成了一个要从别人手中租田的佃户;他开始有悔改之意,便想踏踏实实地用自己的双手养活一家人。
他的母亲也老了,最后病重。他的妻子拿了几块银圆让他去城里请郎中。可郎中没请成,却被一个国民党的小小的连长逼去拉了大炮,成了一个没天都不知自己能否见到明天太阳的炮兵。
炮兵的生活是艰苦的,他们的粮食都要争抢着吃。好在认识了两个朋友,生活也就不会太过乏味。(虽然其中一个叫老全的人还未摆脱那样黑暗的生活就先在战场上死了)
他们这一连的炮兵从不打仗,却也每天有成批成批的人死去。好不容易他和他的另一个朋友春生捱到了全国解放,他领了共产党团长给的盘缠,踏上了归家的旅途。
他回家了。在这两年玩命似的时间里,他无时无刻不想着这个小茅房。他看见了他的女儿、他的儿子,还有他日思夜想的妻子。当天晚上他夜不成眠,搂着妻子在门口看着星星想了一整夜:我回来了。
悲惨的生活从此开始。
他的母亲在他离开的两个多月以后就死了,现在他要和妻子一起养活两个孩子。可是他的儿子徐有庆毕竟要读书,家里的口粮就成了问题。他的女儿徐凤霞因为小时发高烧,留了后遗症,从此变成了聋哑,不然到了出嫁的年龄不会没人来提亲。因此,他和妻子商量把女儿送人。
他的妻子虽然不舍,却也被生活逼迫,把女儿送给一个老夫妇那里干活。他的女儿偷偷跑回来了,可他送女儿回城里,就快到时,他却忽然心疼他的女儿了:他的女儿很懂事,他不舍得送人。于是,便背着女儿回家。当晚,他告诉他妻子:"就是全家都饿死,也不送凤霞回去。"
他们一家靠者微薄的收入,艰难地生活着。虽然贫穷,但他始终不抛弃人性中最使人温暖的那一面。
可是,噩耗却紧接着传来。他的妻子得了当时无法医治的软骨病,渐渐地干不动活,又变得走不动路,最后连一根针都拿不牢了。他的妻子本以为她会先行离开家人。但没有想到的是,他们的儿子才10岁,小小年纪便魂归西天。
他们村的县长的妻子因为生孩子时大出血,急需输血。但却没人的血型对得上。碰巧,他的儿子的血型正好相同,于是,医生便开始抽血。本来现在未成年人是不允许献血的,且献血的血量有一定的限制。可是当时的医生是极度不负责任的,可以说是根本没有道德。这血一抽上就停不下来了。他可怜的儿子徐有庆就这么被活活地抽干血,死了。
埋了他儿子,他始终不敢告诉他妻子。但最后他的妻子还是知道了,哭得伤心欲绝。时间是治愈心病的最好良药,渐渐的,想起他们的儿子也只是悲伤一下了。他们便开始烦恼怎么才能找个好婆家,把他们的女儿嫁出去。终于,在同村村民的帮助下,他的女儿凤霞嫁了个好丈夫。女儿虽然是个聋哑,但他的女婿仍是十分疼爱他的女儿。不久,他的女儿就怀孕了。
这本事一件喜事,可似乎到了他们家就成了丧事。他的女儿分娩时,却也因为大出血,而永远离去。
女儿生了一个男孩。他的妻字看着她的外孙这么可怜,刚出生就没了妈,便给这个男婴起名为"苦根".
真的是"白发人送黑发人"啊,他的妻子原以为自己快要死了,却亲眼看着自己的儿女双双在自己前面死去。不久以后,她也撒手人间。
他的女婿自从他女儿死后,就把苦根当命看。他的女婿是个搬运工,天天上工都背着苦根。好了,等到苦根会说话、会自己走路、自己玩的时候,苦根的父亲也丢下他命归西天了:他的女婿是被两跨水泥板活活压死的,整个人被压得扁平,成了一摊肉酱!
他就承担起了养育小外孙的责任。
苦根一天天长大,也渐渐懂事,会帮他外公做一些田里的活了。这自然让他十分高兴。可天不尽人意,苦根有一次发高烧了,他却浑然不知,等到烧得厉害了,才知道,他的外孙生病了。当时家里多穷,跟本没钱买药。听说姜汤可以治感冒、发高烧,他便去弄了碗姜汤来。可有觉得这样太苦太辣,就又向村里人借了一点糖。本来要还,别人知道他家的处境,可怜他,也就叫他算了。
外孙喝了姜汤自然好了许多。他就为自己原来外孙生病了都不知道而感到内疚。于是煮了一大晚豆子放在桌上,还放了点盐(当时的糖和盐对老百姓可都稀有着)。他可怜的小外孙,就因为这么一碗豆子,而活活被撑死!
自此,这么一个贫困的家庭就破裂成如此,全家就只有他一个人还活着。
于是他买了一只原本要宰杀了的老牛做伴。"两个老不死"就这么过着平凡的生活……
如果有人遇到了如此的人生待遇,想必他一定是不愿在回首。可这位老人却依旧如此详细得同作者娓娓道来,仿佛在活了这么一段人生。
且不说这个,许多人,遇到一点生活的挫折就喊"活不下去了",更何况是老人遇到的这种艰难:亲手埋葬了自己所有的亲人。可老人依旧活下去了,而且活得充实、快乐。所以我们遇到的所有困难都是可以解决的,我们不可能要做一只胆怯的蜗牛。
想必,这就是作者余华所要告诉我们的人生道理。如同书名——《活着》。
要知道,活着,就是在创造生活。
活着余华读后感 篇五
余华是一位年青的作家,是一位真正用内心在写作的学者,好比其他诸如余杰、刘晓波、秦晖等等中国良知一样,对我们的国家倾注了无限的热爱,他们拒绝谎言、拒绝道德中立、拒绝涂脂抹粉,真实、客观地反映或极富中肯地评价着各种事和人物,读他们的文字,你才能感觉到中国文字的乐趣和精华,才能知道我们的生存状态如何,才能清楚自己的未来该如何去走。在一片歌舞升平、国泰民安的景象中,是他们让我们知道这只是表象罢了,深层次、长期的问题反倒让每位读者揪心,而这正是他们的可贵之处,不畏权贵,一切凭内心真实的感受说话,他们是《皇帝的新装》中那位孩子,是中国的索尔仁尼琴,因而,唯有他们的文字,我才会去认真阅读。
《活着》实际讲述的是一个人一生的故事,这是一个历尽世间沧桑和磨难的老人的人生感言,是一幕演绎人生苦难经历的戏剧,它富于的内涵和哲理太过复杂,非三言二语能够诠释清晰的,现仅将自己的几点感悟表述出来吧:
这位名叫"福贵"的老人成长于解放前期,经历了抗日战争、国内革命战争、新中国成立、大跃进时代、文革时代、改革开放初期,他的一生实则是现代中国的演变史,虽然故事情节以他及他的一家为主,但反映出来的场景却是多方位的,它让我们见识了战争的残酷,见证了神化的中国,更让我们这些文革后出生的年青人了解什么是文革,这是一个多么混乱和阴暗的时代,在这个时代,大多数中国人已经疯狂,在一阵阵风暴中艰难度日,文革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大灾难,是一场抹灭人性的大洗礼,而这场灾难并非自然引起,是人为的,是一个集权国家的必然结果。作为年青人,是应该记住这段历史的,它让我们知道自己人性的弱点,让我们知道真正的幸福是什么,但遗憾的是,这段历史因为种种原因而是那么的不明不白,更令人担心的是,现今的年青人又有多少能想起呢,"一个善于忘却历史的民族必定是一个没有前途的民族",因而,我们更应该了解并牢记这段历史,而这也许是《活着》带给读者的重要启发和引思吧。
描述苦难时代的背景下,"福贵"老人也经历了人生所有的痛苦,当他看着一个个亲人离自己而去的时候,心底实际是在滴血,是在哭泣,但他仍然挺过来了,依然乐观、豁达地面对着人生,在年近古稀之时,以一头耕牛为伴,却没有一丝的沮丧,在他的脸上,你看不见生活有多么的不好,看不到对世道的厌倦,有的只是岁月留下的沧桑,有的只是他带给你的人生取向。"福贵"老人其实只是广大中国农民的一个缩影罢了,在他们身上,遗存了太多的优良品德,勤劳、善良、任劳任怨、乐观、坚韧,正是无数像"福贵"这样的老百姓,我们的国家才能在那无尽的灾难中挺过来,他们为国家付出了太多太多,而得到的呢?唯剩下温饱与一丝的怜悯,在我们的国家,实则是二重国家,二元制的户籍制度让一个中国分成了城市和农村,而各种不平等制度让广大的农村仍然停留在原始状态。可以说,中国革命的胜利是与农村密不可分,毛泽东正是意识到这一点,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才使中国革命取得了成功,如今的改革开放也是源于农村,不过,这些都已不重要了,农民还是那么苦,农民依然受到某些城市人的歧视和欺凌,他们每年都要为了生计从自己的故土奔向陌生的城市,做着最辛苦的工作,得到是最低微的收入,他们骨子里的品质,让他们无怨无悔,当然也无可奈何,而联想到我们自己,在他们面前,显得是何其的微少,轻微的挫折就会让我们一些人意志消沉,让我们一些人痛苦流涕,而我们自己却还在感叹工作的辛劳与不易,在感叹命运的不幸,一部分则选择了"混",相比于"福贵"和那些农民兄弟们,我们有资格说我们苦吗,有资格对自己所遭遇的挫折诉苦吗,有资格感叹命运的不济吗,我们不配,当他们面对困难勇往直前时,我们滞步不前,我们在犹豫、在彷徨,他们才是真的勇士,才是中国走向成功的生力军,因而,《活着》是一面人性的镜子,它让我们知道什么样的品性才是中华民族优良的品质,才是民族希望所在,"公子哥"式的品性只会让我们从一个失败走向另一个失败,我想,余华写这本书的初衷,也许正基于此吧。
活着余华读后感 篇六
‘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他的力量不上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显示给与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作为一部作品,《活着》讲述了一个人和他的命运之间的友情,这是最为感人的友情,因为他们互相感激,同时也互相仇恨;他们谁也无法抛弃对方,同时谁也没有理由抱怨对方.他们活着时一起走在尘土飞扬的道路上,死去时又一起化作雨水和泥土。
福贵,这个曾经风光一时的富家少爷因为年轻时无所顾忌的胡闹和为所欲为毁掉了自己和家人一生的幸福。他终于在贫困中觉悟,也许那并不算迟。可厄运的阴影一直追随着他的脚步,残暴地夺走每一个与他有缘的人的生命,毫不同情。他的父母在家境败落后相继死去,伤痛还未平复,与自己同甘共苦的妻也离他而去。最后,连他唯一的孙也没有逃过死神的魔掌,只剩下他一个人孤独地活着。
福贵亲手埋葬了六个至亲至的人。不知是命运对他的特别眷顾或是另一种惩罚,他活了下来。在历经了那么多另人难以想象的苦难之后,他学会了忍受,忍受生活的重压。他只是很单纯地为了活着而活着。
记得有那样一句话: 生活就是人生的田地,每一个被播种的苦难都会长成为一个希望,他们就是我们的双手。不管身上承受着什么,不管脖子上套着什么,不管肩上负载着什么……
正如一条颠簸在大海中的航船,始终会在浪尖与谷地起伏一样,前行在写作之路上的作家们的创作状态无疑不可能稳定如一。余华也不例外。如果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在1995年前后,也就是在那篇《活着》的创作前期,余华的文学创作进入了一个很微妙的时期。
首先,我们跨越对经过和原因的猜测和臆断,把目光直接投向1997年,我们会发现余华在那一年做出的一个对中国先锋文坛不啻为一个噩耗的决定:放弃先锋试验。然后我们再回眸身后。这时候就会发现,那实际上在1995年就已经是注定的事情了。这一年,另外两个著名的年轻作家苏童,莫言也作出了类似的决定。余华的告别先锋小说的宣言是:"我现在是一个关注现实的作家"而这时恰恰是他继《活着》之后,另外一个长篇小说《许三观卖血记》杀青不久。那么就让我们稍微关注一下这后一部被作者声称为"关注现实"的作品。实际上,它与余华早期作品之间相当明显的变化。或者说,我们会惊异地发现这篇文章与余华早期的《在细雨中呼喊》完全是两种样子。
那么我们再把目光转回到1995年,就会发现余华的唯一兼有现实主义文学和先锋小说特征的作品,
就是那篇轰动一时的《活着》。这样说来,《活着》应该是余华创作的一个过渡。
从这个角度说,《活着》是作者在自己进行先锋性文本创新枯竭的时候,寻求出来的一条出路。不过作者自己恐怕不同意这样的观点。从作品本身看,尤其是在作品的前半部分流露出来的很大的随意性可以看出,《活着》不是一部在构思完全成熟后才开始创作的作品。余华有可能象孩子信手涂鸦一般写下一个开头。
作者在将这个作品雕琢之前,可能称不上是在创作。在余华的创作陷入低迷的时候,写作其实仅仅是一种习惯而已。《活着》是一篇在随意中完成的小说,对于读者和作者而言,与所有好作品一样,是一种偶拾,或者是一个运气。
《活着》是一篇读起来让人感到沉重的小说。那种只有阖上书本才会感到的隐隐不快,并不是由作品提供的故事的残酷造成的。毕竟,作品中的亡家,丧妻,失女以及白发人送黑发人这样的故事并不具备轰动性。同时,余华也不是一个具有很强煽动能力的作家,实际上,渲染这样的表达方式是余华一直所不屑的。余华所崇尚的只是叙述,用一种近乎冰冷的笔调娓娓叙说一些其实并不正常的故事。而所有的情绪就是在这种娓娓叙说的过程中中悄悄侵入读者的阅读。这样说来,《活着》以一种渗透的表现手法完成了一次对生命意义的哲学追问。
他就象一个熟练的外科医生慢条斯理地将生活的残酷本质从虚假仁道中剥离出来一样,《活着》用一种很平静,甚至很缓慢的方式,将人们在阅读可能存在的一个又一个向好的方向发展的幻想逐个打碎。这样就会有一个结局:人们就对此书留下深刻了印象。因为阅读是一次心理的恐惧经历。
实际上,这又暗示了中国文学的另外一个事实:以现实主义做口号的现实主义其实是最不敢面对现实的。比如:本质上,人活着本身除了活着以外,并无任何意义。那么如果一定要赋予意义的话,那么唯一可以算作意义的,恐怕只有活着本身了。《活着》的伟大感可能恰恰源于这里。
也正因如此,《活着》就明确了一个内容,活着在一般理解上是一个过程,但是,活着本质上其实是一种静止的状态。
余华想告诉读者:生命中其实是没有幸福或者不幸的,生命只是活着,静静地活着,有一丝孤零零的意味“活着”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与平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