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重教学法》读后感(精彩3篇)

时间:2019-04-08 08:41:37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五重教学法》读后感 篇一

《五重教学法》是一本关于教育教学方法的书籍,这本书详细介绍了五种有效的教学法,分别是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加强学生实践、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读完这本书,我深受启发,对于如何更好地进行教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首先,激发学生兴趣是教学的基础。这本书强调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创设情境、使用多媒体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读后感中最深刻的体会是,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兴趣点,将学习内容与学生的兴趣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中保持积极的态度。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使他们在学习中得到更大的满足感。

其次,启发学生思维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这本书中提到了一些启发学生思维的方法,如提问式教学、案例分析等。通过这些方法,学生可以主动思考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我在读后感中认识到,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引路人,引导学生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再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教育的目标之一。这本书中提到了一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如开展创新实践活动、鼓励学生提出新想法等。通过这些方法,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我在读后感中体会到,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包容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

最后,加强学生实践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是教学的重要环节。这本书中提到了一些加强学生实践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如实验教学、课外拓展等。通过这些方法,学生可以通过实践来巩固和运用所学的知识,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在读后感中认识到,教师应该从传授知识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学习,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综上所述,《五重教学法》这本书对于教育教学方法有着深入的研究和实践,对于教师来说是一本很好的参考书。通过学习这本书,我对于如何更好地进行教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对于培养学生的兴趣、思维、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我相信,只有运用这些教学法,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能力。

《五重教学法》读后感 篇三

《五重教学法》读后感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领悟呢?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五重教学法》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江苏省特级教师于永正的“三本五重教学法”在很早我就曾经拜读过,感觉受益匪浅。可以感觉于老师是一个潜心教学、务实求真的人,我曾听人这样说过:当教师做的是良心工。读了于老师的作品,我更愿意相信:教育是一门值得人辛勤耕耘的职业,有多少人乐此不疲。虽然总有那么一些顽皮的学生让你深刻领会“恨铁不成钢”的滋味,但这也正说明你这个教师还未入佳境,你看于老师,在他眼里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没有烦心的事,有的只是跟孩子打成一片的快乐。何时我也能进入这样的佳境,人生也该是有价值的吧。

  “三本五重教学法”即:以人为本,以读为本,以创为本;重情趣,重感悟,重迁移,重积累,重习惯。教育的对象是人,这区别于工业劳动的产品,育人是教育的核心,也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五重教学法”是1999年12月4日先生在教育部举办的“于永正教学方法研讨会”上的发言。于永正先生教了近四十年的书,积淀了五句话: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简称“五重教学”。

  一、重情趣

  先生把“重情趣”摆在“五重教学法”的首位,可见先生对其教学中“情趣”的重视程度,他认为“情”字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对学生有请,二是对语文教学有请,上课有请。先生关爱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关爱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因为他们最需要老师的同情、理解。他从不用一把尺子衡量全班学生,因为用一把尺子量全班学生,量出来的只能是失望灰心,甚至愤怒。所以,于永正先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差异,从不企图把全班学生培养成“一个人”。想一想,在平常的教学中,对于某些差生的表现,我们为什么生气、愤

怒,甚至出现了不理智的行为,就是因为忽略了学生个性之间的差异,是用一把尺子量全班的结果。

  作为语文教师,不爱语文教学就教不好语文,更要紧的是上课要有情,只有关注了教材和学生才能体现一个“情”字,课堂教学,是老师、学生和教材三者之间的对话。课前,先生总是找准文章的感情基调,一遍又一遍地练读,不把课文读得声情并茂决不罢休。

  二、重感悟

  什么是感悟?先生认为,就是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读书,自己领会。怎么悟呢?一个字:读,一边读一边想。朗读法是教语文的根本之法,也是学语文的根本之法,抓住了一个“读”字,什么语文能力、思想教育、情操的陶冶等等,便都在其中。

  先生在这一部分的讲述中着重讲解了他在教学中是怎样体现一个“读”字的。于永正先生备课先备读,拿到一篇课文他总是反复读,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读出语感,读出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妙处,一直读到“其言皆出吾口”“其意皆出吾心心”为止。

  三、重积累

  小学是学习语言的最佳期,是记忆的最佳期,在孩子记忆的高峰期不让他们读、背,我们是有愧的,而且对每个学生来说是无法挽回的。

  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积累呢?第一,教学中要十分重视读和背,要按照学习语文的规律教学,对那些“不必解”的东西,坚决做到“不饶舌”;对那些小学生目前还“不可解”的。常强调的是“粗知大意”,先“吞咽”后“反刍”;对那些学生一生都用得着的东西,不但要求熟记,而且还想办法让他们记得快、记得牢。说到这里,我在想,常听到老师们说上课上不动,推不下去,甚至一节课就上一段内容,是否把“不必解”“不可解”的东西强调、细化了呢?第二,重视课外阅读,只有当学生的阅读量达到课本的4.5倍时,才有可能形成语文的自学能力。在于永正先生所带的实验班里,学生人均背古诗100多首,还有能背300首的,不少人到中学、大学都是班级里的佼佼者。自从知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三字经》列为世界儿童道德教育丛书后,就赶紧和学生一起学习背诵〈三字经〉,还有《百家姓》、《千字文》等优秀古诗文。

  另外,于永正先生还注重生活和感受的积累,他认为现在学生生活单调,感受不多,情感不丰富,在加上读书少,这样一定会影响他们的理解能力的提高,影响他们良好情感的形成。他常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博物馆、军营、工厂,常开展一些有益的活动,让城里的孩子们了解农村,让农村的孩子们了解城市……

  四、重迁移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和“举一隅而以三隅反”的理论,强调的.就是一个“用”字,在教学中,要边学边用学过的语言,先生认为语文教学中的迁移主要指的是读的迁移和写的迁移。读的迁移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用在语文课上学到的读书方法和形成的感悟能力,去读课外书,去读报纸、杂志。先生特别重视课外阅读,他想方设法地对学生进行号召、示范、检查、鼓励,引导学生看课外书,要求读过的书要留有痕迹,鼓励学生做读书笔记。

  怎样由读到写的迁移呢?先生十分重视作文训练,他先从模仿开始,根据学习的课文,进行片段仿写,如写一段对话,写人物的外貌,写一段场景,写与课文结构相同的一段话,用几句话把课文的意思概括一下,笔答课后的某个问题等等。

  总之,语文教师要有积累意识,语文教学要重视积累,而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如古人所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五、重习惯

  先生所谈的习惯包括两点:一是学习习惯,二是运用语言的习惯。在教学中,他特别重视良好习惯的培养,认为激发学生的兴趣,养成良好的习惯,是教学最大的成功。

  学生的学习习惯只要是指:爱读书报的习惯,一边读一边想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做读书笔记的习惯,遇到生字查字典的习惯。而运用语言的习惯则要靠反复的练习和实践才能逐渐养成。

  先生还特别重视“身教”,他常把自己买的书带到学校里读,故意把自己的读书笔记落在讲台上让学生看。

  人们常说,小时候,人是习惯的主人,长大后,人是习惯的奴隶。从小培养好习惯,可以受用一生。

《五重教学法》读后感(精彩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