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读后感 篇一
《传习录》是一本关于传统文化的读本,作者以生动的笔触描述了中国古代的经典文化和传统价值观。读完这本书,我深受启发,对于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同。
这本书以故事的形式展现了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其中涉及到的人物和事件都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作者通过这些故事,向读者传递了一种传统文化的精神和智慧。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讲述的孔子的故事。
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之一,他提出了许多关于人生和社会的思考。在《传习录》中,作者通过讲述孔子的一次面试经历,展示了孔子对于教育的热情和对于学生的关注。这个故事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教育是一种神圣的事业,教师应该像孔子一样,用心去教育每一个学生,关注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除了教育的问题,书中还涉及到了许多其他的传统文化的主题,比如孝道、礼仪和忠诚。这些价值观对于中国古代社会的稳定和和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现代社会,很多人已经忽视了这些传统价值观,导致了社会的不稳定和人与人之间的矛盾。通过阅读《传习录》,我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价值,也意识到我们应该继续传承和弘扬这些价值观。
总的来说,阅读《传习录》是一次很有意义的体验。通过这本书,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也认识到传统文化对于现代社会的影响和启示。我希望更多的人能够读到这本书,从中汲取智慧,传承和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
传习录读后感 篇二
《传习录》是一本引人深思的读本,通过讲述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让我对于人生和社会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这本书以故事的形式展现了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其中的人物和情节都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通过这些故事,作者向读者传递了一种传统文化的精神和智慧。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受启发。
书中讲述的故事涉及到了许多传统文化的主题,比如孝道、礼仪、忠诚等。这些价值观对于中国古代社会的稳定和和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现代社会,很多人已经忽视了这些传统价值观,导致了社会的不稳定和人与人之间的矛盾。通过阅读《传习录》,我深刻地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价值,也意识到我们应该继续传承和弘扬这些价值观。
此外,书中还讲述了许多关于人生和社会的思考。比如,孔子的故事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教育是一种神圣的事业,教师应该像孔子一样,用心去教育每一个学生,关注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另外,书中还讲述了一些关于忠诚和诚信的故事,这些故事让我深思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社会的发展。
通过阅读《传习录》,我对于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同。我认识到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根基和灵魂,也是我们自身的价值观和信仰。我希望更多的人能够读到这本书,从中汲取智慧,传承和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同时,我也希望自己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秉持着传统文化的精神和智慧,做一个有责任感和担当的人。
传习录读后感 篇三
唐诩问:“立志是常存个善念,要为善去恶否?”
曰:“善念存时,即是天理。此念即善,更思何善?此念非恶,更去何恶?此念如树之根芽,立志者长立此善念而已。‘从心所欲不逾矩’,只是志到熟处。”
以前没想过立志是要存善念,这个还用立志吗?如果不立善念的志,就不会时时想着善念这个事。想起来去行个善,想不起就不去管它,这就是平常人。修行就像种树,善念就是种子,有了根基才能长得更高。没有善念的人生就像荒草,杂乱无章。
只要种子有了,就是长的快慢的问题了。肥料就是我们日常生活当中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我们的修行就是,时刻提醒自己有这个善念,并且让这个善念指导自己的言行举止。因为没有善念,恶念才会出现。有了善念,恶念就进不来了。善念就是天理,天理直指人心。恶念是在没有善念的时候才出现的。只要你心中这个善念一直都在,就像种子早晚会长大一样。
这里的善念是种子里的部分,并不是说在人生当中只要有善念就没有恶念了。立志的时候,只要想着善念,恶念就进不来,又何谈去掉一说。也可以换个角度理解,自己立的志向,不能是违背社会普世价值观的。长到成熟阶段才是孔子的“从心所欲不逾矩”,后面应该还有,是什么就不知道了,希望自己可以看得到。
传习录读后感 篇四
王明阳是历史上少见的大儒,《传习录》是他的一部哲学著作,是他的学生根据他的语录修订而成的,是宋明心学集大成之作,是我们研究宋明心学的重要文献资料。
《传习录》几乎包含了王阳明的所有哲学思想,我分别从上、中、下三卷来分析这本经典。
我们熟知的“知行合一”即出自《传习录》的上卷,另外,上卷中还包括“心即理”、意之所在即是物等哲学观点。他指出圣人之学的关键之处在于身心之学,强调身体之外的躬亲力行,不能把圣人之学当成纯粹的知识来传教;如果只将圣人之学谈论于口耳之间,不用于实践及思考,则无法领会这些知识的精要,也无法发挥这些知识应有的作用。
在中卷中,王阳明阐述了“知行合一”所涉及的问题,还讲述了心学的基本内容与其立言的目的。在这一部分,他全面畅谈了自己的学术宗旨,并用自己的哲学观点解释了一些有关人心本体的疑问,以及不同人所表现出的不同情形。
下卷主要是讲述“致良知”的思想,这也是宋明心学的主要内容。心学是由王阳明首度提出的概念。王阳明在这一部分结合自己的个人修养,提出了“人人皆可为圣人”的主张。这一主张的提出具有进步意义,它突破了固有的保守思想的束缚,对后世唯心主义哲学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下卷中尤其引人注目的是王阳明的“四句教”,它们不仅使王阳明的哲学体系更加完备,同时也是后世学争论的焦点。“四句教”的内容是:“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意思是说,人心的本体至纯至洁,不为善,也不为恶。人心有了意念,才导致了善与恶的滋生。能区分什么是善、什么是恶的,只有人心的良知。而“格物”,则是为善去恶的关键。“格物”是儒家思想的重要概念,即指深度探讨道理,纠正偏颇的认知与行为,是认识论的重要内容。
王阳明认为,“格物”之“格”其目的在于去除心之不正,以扶正人的思想和行为。在这一点上,他与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家的见解不同。朱熹等人认为,“格物”的目的在于“致知,只有通过对外物的认识才能明了人心,从而达到扶正思想和行为的目的。另外,王阳明认为“心即理”,“知”是人心生来所具有的。朱熹则将“心”与“理”一分为二,两者便产生了分歧。而王阳明也在《传习录》中对朱熹等人的理学思想提出批判。这些理论显示出王阳明心学思想的本体论特征。
《传习录》不仅全面阐述了王阳明的哲学思想,同时也传达了王阳明辩证的教育思想。通过阅读《传习录》,不难发现其生动活泼的内容,感受到其不俗的语言魅力。悉心研读此书,对学习中国哲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传习录读后感 篇五
问“子夏门人问交”章。
先生曰:“子夏是言小子之交,子张是言成人之交。若善用之,亦俱是。”
——《传习录》
我觉得王阳明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正是体现出了儒家的中庸之道。年轻时候的交友哲学和成熟之后的交友哲学是完全不一样的,因为我们想要的结果不一样。年轻的时候喜欢特立独行,喜欢与别人不一样,喜欢个性,所以交朋友也是完全靠自己的喜好来评断。王阳明这个回答是基于对人性的了解,因为年纪轻所以容易冲动,“对”不是我们去做事情的一个重要的原则。儒家提倡不问喜不喜欢,但问应不应该。可年纪轻轻的时候,他的行事准则完全是反的,先问喜不喜欢,再问应不应该。如果不喜欢,这件事情应该干他也不干。如果喜欢,这件事不应该干,他也会冒着风险去干。因为这就是年轻。王阳明年轻的时候经历过五溺时代,他更能清楚自己的喜好所带来的结果。所以他说子夏的话是对的。
可人总是要长大的,当人逐渐成熟的时候,我们看待事情的角度也不同了,我们想要的结果就不是光问喜不喜欢了。就像成家之后,你去超市买东西,只有100块钱,你看到了自己特别喜欢的东西,但是你还要买菜,那你选择买菜还是买你喜欢的东西?买菜一定是更重要的,这就是应该,因为年龄的关系,他排在了喜欢的前面。所以当人处在这个年龄阶段的时候,他交朋友的方式也就不一样了。子张的交友原则“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就更重要了。我们在社会上奋斗就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社会资源,社会资源是离不开人际关系的。
不能说自己喜欢跟谁交朋友,就跟谁交朋友。你需要去想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可以为对方带来什么。如果你光想着和对方交朋友去利用他,他肯定也不会和你交朋友的。如果你对不如你的人包容不了,比你行的也不会包容你。那就真的变成高不成低不就了,怎么还能有人脉资源,你的人生怎么能走向成功?所以王阳明说子张的观点也是对的。
用不同的阶段去看待人际关系,这才是儒家说的中庸。人是活的,关系是活的,如果我们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定义在一个标准范围内,那这个社会还有什么可发展的未来?社会的成长是伴随着人的成长不断进步的。儒家提倡渐修,从小到大需要我们一步一步、一点一点的去改变自己。正因为人生有这种不确定的因素,我们才可以在挑战中成长。
传习录读后感 篇六
问:“看书不能明,如何?”
先生曰:“此只是在文义上穿求,故不明。如此,又不如为旧时学问。他到看得多,解得去。只是他为学虽极解得明晓,亦终身无得。须于心体上用功,凡明不得、行不去,须反在自心上体当,即可通。盖四书五经不过说这心体。这心体即所谓道,心体明即是道明,更无二。此是为学头脑处。”——《传习录》
我也有这样的问题,看书看不懂,看不明白怎么办?我还是单单的从字面的意思去理解,这就说到了儒家的另外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我们为什么要看书?我个人把知识分成两类,第一类是对的知识。像我们从小到大在课本上学到的知识、公式都属于对的。但这些对的知识对我们现实的人生并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它没有帮助我们去解决任何的问题。第二类是有用的知识,也就是我们在现实生活当中能用得上的,可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和处理人际关系的知识。看不懂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把它当成对的知识去看了,还是按照以前的方法,按照以前的套路,没有和自己的生活去结合,就没有印到自己的骨子里,还停留在储备上。
师父说过,和他学习主要学习的是新的思维方式,应该抛弃旧有的模式,创造一个新的系统。如果我们跟师父一边学,一边沿用旧的套路,还不如不学,耽误师父时间,耽误自己时间。
我们平时所说的“书读百遍,其意自见”,指的也是用心读,如果你不用心读,就是读一千遍也没有用。所以不管是学习还是修行,都要先从修心开始。心在了,才有意识,有意识才能主动去解决这个问题。心不在焉,不仅仅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更是在浪费时间。没有融会贯通的知识,即使是对的知识,对你来讲也没任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