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球菌耐药性变迁情况分析论文 篇一
在当前全球范围内,细菌的耐药性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肠球菌是一种常见的细菌,其耐药性变迁情况对于临床治疗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分析肠球菌耐药性的变迁情况,并探讨可能的原因和应对措施。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肠球菌的耐药性是如何发展和变迁的。肠球菌可以通过基因突变、水平基因转移和选择压力等方式获得耐药性。当细菌暴露在抗生素的压力下时,耐药基因会被选择并传递给下一代细菌。这种耐药基因的传递机制是肠球菌耐药性变迁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次,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地区和不同医疗机构之间的肠球菌耐药性变迁情况存在差异。一些地区可能面临更高的抗生素使用率和更严重的抗生素滥用问题,从而导致更高的耐药性水平。此外,一些医疗机构可能存在不合理的抗生素使用和感染控制措施不力的问题,进一步促进了肠球菌耐药性的变迁。
另外,医疗机构内部的抗生素使用策略也是影响肠球菌耐药性变迁的重要因素之一。一些机构可能过度使用广谱抗生素,从而导致细菌对抗生素产生更强的耐药性。此外,抗生素的合理配方和使用时机也对耐药性的变迁起到重要作用。因此,改善抗生素使用策略可以有效减缓肠球菌耐药性的变迁速度。
最后,对于肠球菌耐药性变迁的应对措施,我们应该采取综合措施。首先,建立合理的抗生素使用政策,限制抗生素的滥用和过度使用,从根本上减少耐药性的发展。其次,加强医疗机构的感染控制措施,包括手卫生、环境清洁和有效的隔离措施等,以减少细菌的传播。此外,加强监测和监管机制,及时发现和应对耐药菌株的传播,也是重要的措施之一。
综上所述,肠球菌耐药性变迁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个因素的影响。通过合理的抗生素使用策略、有效的感染控制措施和加强监测和监管,我们可以有效减缓肠球菌耐药性的变迁速度,从而更好地控制和预防细菌感染。
肠球菌耐药性变迁情况分析论文 篇二
第二篇内容
肠球菌是一种常见的致病菌,其耐药性变迁情况对于临床治疗和公共卫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分析肠球菌耐药性的变迁情况,并探讨可能的影响因素和研究进展。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肠球菌耐药性的变迁情况。近年来,肠球菌对多种抗生素呈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性。根据研究结果,肠球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如头孢菌素和氨基苷酸类)的耐药性较高,而对其他类抗生素(如磺胺类和大环内酯类)的耐药性相对较低。此外,肠球菌对不同抗生素的耐药性也存在地区差异。
其次,肠球菌耐药性变迁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抗生素的滥用和不合理使用是主要的影响因素之一。过度使用抗生素会导致细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从而加速耐药性的变迁。此外,肠球菌的传播和感染控制措施的不力也会促进耐药性的发展。医疗机构内部的感染控制措施不到位,容易导致肠球菌的传播,从而加剧了耐药性的变迁。
另外,一些新兴的研究进展也为肠球菌耐药性变迁提供了新的认识和解决方案。例如,基因组学的发展使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肠球菌的耐药基因和耐药机制。此外,新型抗生素的研发也为治疗耐药性肠球菌感染提供了新的选择。这些研究进展为我们更好地预防和控制肠球菌耐药性的变迁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综上所述,肠球菌耐药性变迁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通过合理使用抗生素、加强感染控制措施和利用新的研究进展,我们可以更好地预防和控制肠球菌耐药性的变迁。这对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保护公共卫生和减少抗生素滥用具有重要意义。
肠球菌耐药性变迁情况分析论文 篇三
肠球菌耐药性变迁情况分析论文
【摘要】 目的 分析郴州地区肠球菌耐药性的变化情况,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收集郴州地区各医院1996~1997年检出的158株和2006~2007年检出的312株肠球菌,并做药敏试验,使用2检验肠球菌耐药性的变化情况。结果 2006~2007年的肠球菌比1996~1997的肠球菌对氯霉素(2=14.582)、红霉素g(2=38.724)的耐药率增升明显,p均<0.05。而对万古霉素、青霉素、氨苄西林、庆大霉素、呋喃妥因、左氧氟沙星的耐药性无明显改变。结论 10年后肠球菌的耐药性发生了变化,对一些抗生素的耐药率均有增升。因此,临床上使用抗生素类药物时应参考药敏试验结果合理用药。
【关键词】 肠球菌;抗生素;耐药性;变化(迁)
variations of resistance of enterococcus to antibiotics in chenzhou area.
ouyang dan-ming, hu yong-xuan, jiang jing-xing, et al.
1.xiangnan, chenzhou 423000, hunan, p. r.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variation of drug resistance of enterococcus isolated from clinical specimens. methods api was used for detection of enterococcus and k-b method was used in drug sensitivity tests. results totally 158 enterococcus strains isolated in 1996~1997 and 312 strains isolated in 2006~2007 were tested. the resistance the isolated strains to chloromycetin and erythromycin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nd that to vancomycin, penicillin, ampicillin, gentamicin, nitrofurantoin and
key words:enterococcus; antimicrobic agents; drug resistance; variation
肠球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 是健康人上呼吸道和肠道的常居菌。www.133229.Com肠球菌引起人类感染几乎都是由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肠球菌所致感染多发生于泌尿生殖道、伤口、心内膜、肺部及盆腔的混合感染[1,2],亦是引起严重基础疾病患者败血症和老年病人医院内感染的常见病原菌[3]。近年来,肠球菌已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4]。随着广谱抗菌药在临床的广泛使用,来源于感染标本中的肠球菌的耐药率在逐年增升,由肠球菌引起致死性的威胁也日趋严重,由它所致的感染已成为临床治疗一个很棘手的问题。因此,需要定期检测肠球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的敏感性指引合理用药,以减少或延缓耐药株的产生和传播。本工作采用k-b纸片扩散法检测其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肠球菌的耐药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现将其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菌株来源
实验所用肠球菌菌株均来自1996~1997年和2006~2007年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湘南学院附属医院、郴州市妇幼保健院以及郴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等多家医院的血、尿、伤口分泌物、生殖道分泌物、胸腹水等临床标本。其中1996~1997年分离出158 株,2006~2007年分离出312株。
1.2 试剂
所用培养基、微量生化鉴定管、抗生素药物纸片均购自杭州天和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鉴定系统为法国梅里埃(biomerieux)api细菌生化鉴定条。
1.3 方法
细菌鉴定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5]常规技术及采用api 细菌生化鉴定条进行鉴定。药敏采用k-b纸片扩散法, 以美国nccls(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标准进行药敏测定。
1.4 质量控制
用卫生部临检中心提供的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粪肠球菌atcc29212,参考菌株做菌株鉴定和药敏试验的质量控制。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2检验对1996~1997年和2006~2007年检出的肠球菌耐药率进行比较。
2 结果
2.1 检出菌株的标本分布
自郴州市各医院1996~1997年送检的各类临床标本中共检出肠球菌158株,其中呼吸道标本检出54株(34.2%),尿标本检出50株(31.6%),创口分泌物检出24株(15.2%),引流物11 株(7.0%),前列腺液10株(6.3%),其他标本9株( 5.7%) 。
2006~2007年送检的各类临床标本中共检出肠球菌312株,其中呼吸道标本检出114株(36.6%),尿标本检出98株(31.4%),创口分泌物检出50株(16.0%),引流物18 株(5.8%),前列腺液18株(5.8%),其他标本14株(4.4%) 。
2.2 检出肠球菌的菌种分布
检出的158株肠球菌中,粪肠球菌122株、屎肠球菌21株,分别占总数的77.2%和13.3%;其他肠球菌15株,占9.5%。检出的312株肠球菌中,粪肠球菌236株、屎肠球菌43株,分别占总数的75.6%和13.8%;其他肠球菌33株,占10.6%。
2.3 药敏结果
2.3.1 1996~1997年检出的肠球菌耐药情况
见表1。表1 1996~1997年检出的肠球菌的耐药率(%)抗生素粪肠球菌(略)
2.3.2 2006~2007年检出肠球菌的耐药情况
除对万古霉素和氯霉素外,粪肠球菌对其他几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均比屎肠球菌低,详见表2。表2 2006~2007年检出的肠球菌的耐药率(略)
2.3.3 1996~1997年和2006~2007年检出的肠球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比较
1996~1997年和2006~2007年分离的肠球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及两种肠球菌的比较,粪肠球菌比尿球菌对氯霉素(2=14.582)、红霉素g(2=38.724)的耐药率增升明显(p<0.05),而对万古霉素、青霉素、氨苄西林、庆大霉素、呋喃妥因、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无明显改变,详见表3。表3 1996~1997年和2006~2007年检出的肠球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比较(略)
3 讨论
肠球菌属在分类上原属于链球菌科,1984 年分出成为独立的一属。肠球菌属是人类肠道的`常居菌,也是条件致病菌。根据肠球菌利用糖类的不同,1998年将其分为4组19个种[6]。本组于两期间从郴州市各医院送检标本中分离到的肠球菌主要是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其中,呼吸道标本检出率高,尿液、创口分泌物、引流物、前列腺液等标本检出数居前2~5位。临床应重视这几方面肠球菌感染的防范。
肠球菌的耐药性复杂,既有天然性耐药,又有获得性耐药和药物耐受,肠球菌种类不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有明显的差异。本结果发现经过10年抗生素的应用,郴州市各医院检出肠球菌的耐药性发生了变迁,尤其对氯霉素和红霉素的耐药率显著增高,因此,建议在肠球菌感染的治疗中严格控制氯霉素和红霉素的使用。两期间均未检出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肠球菌菌株,但随着万古霉素在本地区使用的增多,对其耐药性的监测尤为重要,以有效预防和控制耐万古霉素菌株的产生与扩散。
目前,针对治疗肠球菌感染的抗菌药物选择范围非常有限,临床医生必需综合考虑各种抗菌药物对不同肠球菌种的抗菌活性,应严格遵循药敏试验的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以有效地治疗感染,减少或延缓肠球菌耐药株的产生与传播。
【参考文献】
[1]乐理.肠球菌医院内感染特点及耐药性[j].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2001,28(4):481~482.
[2]任南,文细毛,徐秀华,等.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网医院感染肠球菌耐药性分析[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2,12(24):41~43.
[3]王亚兰,庞立峰.老年感染患者的肠球菌分布及耐药分析[j].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3,9(4):220~222.
[4]周俊英,付有荣,李杰.137株肠球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 疾病监测,2004,19(4):127~129.
[5]叶应妩,王毓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7,500~561.
[6]quednau m, ahrne s, petersson al,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clinically important species of enterococci withim 1 day with randomly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 (rapd)[j]. current mic, 1998, 36:332~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