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的毕业论文 篇一
第一篇内容
在当今高等教育体系中,毕业论文是一项重要的学术任务,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学术水平有着重要的考察作用。一篇标准的毕业论文应当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要素。
首先,一篇标准的毕业论文应当具备明确的研究目的和问题。学生在选择研究课题时应当明确自己的研究目的,确定自己所要解决的问题,并通过文献综述来证明该问题的重要性和研究的必要性。只有在明确的研究目的和问题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论证。
其次,一篇标准的毕业论文应当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学生在撰写毕业论文时应当充分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并选择适当的研究方法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同时,学生还应当对所使用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合理的解释和论证,以确保论文的科学性和可信度。
第三,一篇标准的毕业论文应当具备严格的逻辑结构和清晰的表达。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应当遵循一定的逻辑结构,合理安排论文的章节和段落,使整篇论文的内容有条理、层次清晰。同时,学生在表达思想时应当清晰、准确,避免使用模糊、含糊不清的词语和句子,以确保读者能够准确理解和领会论文的内容。
最后,一篇标准的毕业论文应当具备充分的参考文献和引用规范。学生在撰写毕业论文时应当广泛查阅文献,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并在论文中对这些文献进行恰当的引用和参考。同时,学生还应当遵循学术规范,正确使用引用格式和注释方式,以确保论文的学术诚信和可信度。
综上所述,一篇标准的毕业论文应当具备明确的研究目的和问题、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严格的逻辑结构和清晰的表达、充分的参考文献和引用规范。只有在这些方面都达到一定的标准,才能称之为一篇合格的毕业论文。
标准的毕业论文 篇二
第二篇内容
一篇标准的毕业论文是学生在大学期间的一次重要的学术实践,也是对学生综合能力和学术水平的一次全面考察。为了撰写一篇标准的毕业论文,学生应当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学生应当选择一个合适的研究课题。一个好的研究课题应当具备一定的创新性和研究价值,同时也要符合学生的研究能力和时间限制。在选择研究课题时,学生可以参考前人的研究成果,确定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并通过与导师的沟通和指导来确定最终的研究课题。
其次,学生应当进行系统的文献综述和理论研究。在撰写毕业论文之前,学生应当对相关的文献进行广泛的查阅和阅读,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和理论基础,并通过文献综述来证明自己研究课题的重要性和研究的必要性。同时,学生还应当对所使用的理论进行适当的解释和论证,以确保论文的科学性和可信度。
第三,学生应当合理选择和运用研究方法。在撰写毕业论文时,学生应当根据自己的研究目的和问题,选择适当的研究方法进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同时,学生还应当对所使用的方法进行合理的解释和论证,以确保论文的科学性和可信度。
最后,学生应当注重论文的逻辑结构和表达方式。一篇标准的毕业论文应当具备清晰的逻辑结构和准确的表达方式,使读者能够准确理解和领会论文的内容。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应当合理安排论文的章节和段落,遵循一定的逻辑顺序,同时还应当避免使用模糊、含糊不清的词语和句子,以确保论文的内容有条理、层次清晰。
总之,撰写一篇标准的毕业论文需要学生在研究课题选择、文献综述和理论研究、研究方法运用以及论文的逻辑结构和表达方式等方面下苦功夫。只有在这些方面都达到一定的标准,才能写出一篇合格的毕业论文。
标准的毕业论文 篇三
摘要:
新会计制度的诞生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便利,但也为传统的财务管理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财务管理是社会生产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有效提高财务管理效率,需根据新的会计制度进行调整与改进,以充分适应新的政策环境,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作用。
基于此,简要阐述新会计制度下的财务管理模式,以及这一新制度对财务管理带来的影响与当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新的会计制度下财务管理工作的调整策略。
关键词:
会计制度;财务管理;管理目标;创新
一、新会计制度下的财务管理模式
1.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
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更多地运用于中小型企业管理中,管理人员需要保证对企业财务的控制与掌握。
而在大型企业中,分公司或不同级别的管理人员拥有的自主财务控制权比较有限,大部分都会受总公司的限制。
采用这种管理模式,能够明显地看出总部对整个集团财务的直接控制与管理。
从企业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这种管理模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利于分公司在发展过程中抓住市场机遇,发展速度较慢,这也是这一管理模式的特征之一。
该管理模式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其具有高度的统一性,能够更加便捷地对整个集团进行财务管理与控制。
2.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
这种管理模式与集权式管理最大的不同,即财务决策权力的不同。
各分公司拥有一定的自主决策权,并且同级分公司之间的决策互不干扰,总部对各分区的管理也相对比较宽松。
从目前来看,分公司的决策权力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参与重大决策的人员需要依据实际情况、市场竞争以及政策环境等因素进行财务分配。
这种管理模式由于出现决策权力的制衡,是许多企业管理层希望实现的管理模式。
对于管理人员来说,采取这种管理模式能够对分公司实现更加灵活、科学的管理,可以充分发挥分区管理人员的自主管理能力,进而保持企业的活力,促进管理人员的创新。
二、新会计制度对财务管理模式的影响
1.对财务管理理念的影响。
在新的政策环境下,财务管理工作的最终目标是促进价值利用的最大化,新的会计制度促使财务管理具有更强的实践性,是我国发展中的财务管理理念的充分体现。
例如,在新的会计制度中,对财务报表以及相关报告等都有更加明确的规定与要求,对会计信息与数据也进行了多个层面地分析。
同时,新政策对企业员工福利以及相关补贴等都做出了一定的调整与改进,在保证企业、相关部门以及员工不同主体利益的同时,实现对价值的合理分配,进而促进企业实现对资产与价值的充分利用。
2.对财务管理目标的影响。
在会计管理理论中,企业财务控制的重要目标是促进利益最大化的实现,包括价值、资产以及利益相关者资产的最大化。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管理理念与财务控制也在不断完善与创新。
从目前来看,我国的企业数量在不断增加,新的政策倡导企业在日常管理中将价值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包括企业研发费用的资本化等方面,这些内容的强调都是财务管理实现科学发展与创新的重要体现。
此外,新的政策环境下,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制定需要考虑到企业的长远发展以及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
3.对财务风险控制的影响。
新的政策环境下,企业对财务风险的控制也发生了一定的调整与改进。
新政策对资产减值相关事项做出了明确规定与要求,进而促使企业自身的权益以及相关部门等其他主体的利益得到保障,促使企业强化其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加强对财务风险的控制。
另外,新政策的实施也是我国财务制度不断国际化和现代化趋势的体现,是我国财政制度逐步完善的体现。
在企业具体的财务管理过程中,不论具体收益与损失的比例是否合理,都要求企业进行反复确认,这样一来,极易造成企业财务管理风险的增加。
三、当前财务管理模式中的不足
1.部分传统管理理念适应能力较弱。
在企业的日常管理中,除了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之外,管理理念与管理方式的选择也十分关键。
在早期的企业发展中,传统的财务管理理念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企业竞争实力的不断提升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但随着企业发展阶段的不同以及市场竞争的变化,许多传统的财务管理理念已经难以适应当前的市场竞争与政策环境,例如传统以人为本的管理已经难以在企业管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并且,由于政策环境的不同,企业对管理理念改进与调整的要求日益强烈,这不仅对企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也是推动我国财务管理理念不断完善与创新的重要方式。
财务管理不能只关注企业的眼前利益,还需要考虑到企业的长远发展与财务风险等。
2.会计档案管理有待完善。
智能化管理与操作已经成为企业会计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要想促进财务管理效率的提升,首先需要对计算机操作等内容进行明确,以保证财务管理能够迅速适应新的政策环境与市场发展。
但在实际管理中,许多传统企业仍旧采用比较古老的管理办法或记账方式,这样的管理方法不仅管理效率难以提升,相关数据和档案的保存也具有一定的难度。
一旦档案发生遗失或被盗窃,极难迅速找回,最终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所以,为了适应新的政策环境与市场发展,企业的会计档案管理应不断进行完善与强化,以在适应新的政策环境的同时,提高企业财务管理与控制的水平,促进企业长远发展的实现。
3.财务管理内容不够完善。
财务管理内容不够完善主要包括管理内容完善度的`不足以及对相关事项的控制力度不足两个方面:一方面,在企业日常管理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工作之一即财务管理与控制。
在传统的会计制度环境下,许多企业的财务管理都存在一定的固有问题,由于企业内部相关制度内容的缺乏或其他外部因素的影响,使得财务管理内容始终难以进一步完善。
另一方面,在企业日常发展过程中,内部管理的相关制度与体系等因素,都与企业的长远发展有着密切地联系,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新的政策环境下,企业需根据实际情况对相关制度与管理内容进行调整,以充分发挥管理工作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四、新会计制度下财务管理模式的调整策略
1.强调对财务风险的控制。
要想促使财务管理工作在新的政策环境下充分发挥作用,强调对财务风险的控制十分重要。
首先,需要对资产减值准备的提取和转回等在股价上升时的损失明确。
可以说,这是新政策的一个重要的创新,也是财务管理强化风险控制的重要途径,这一工作是许多企业需要进行的调整之一。
在企业的日常管理中,只有强调对风险的控制,才能有效提高企业对财务风险的管理能力。
并且,在新的政策环境下,企业发展方向与策略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通过对财务风险控制的加强,能够促进会计制度与国际相关标准之间形成一个良好的沟通。
也可以说,强调对风险的控制,也是对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完善与补充,并推动了我国财务管理的逐步发展和创新。
总之,只有强调企业对财务风险的控制,才能促使管理人员不断提高工作能力与效率,最终推进财务管理模式的不断完善。
2.完善财务信息系统管理。
与传统会计制度相比,新制度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会计账户、报表结构以及工作效率的提升方面。
因此,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与控制的过程中,例如在做减值时,能够直接借助相关应用程序或已经比较完善的智能化功能进行代劳,进而节省人力资源成本,进而有效提高财务管理工作效率。
企业在日常运行与管理中,采用信息系统管理方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财务控制的可靠性与科学性,即通过对财务工作的公开与透明,来实现管理效率与水平的提升。
财务信息管理系统在企业管理中发挥价值的同时,也是新的市场商机的体现。
因此,相关的应用程序管理程序开发企业或科研人员,应不断对管理系统进行完善和创新,以保证该系统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运用要求,充分发挥该系统在财务管理与控制中的作用,促使财务管理模式的多样化发展。
3.明确财务管理工作目标。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市场包容性的提高,我国大多数企业都处于迅速发展的阶段,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制定的财务管理目标也以企业在该阶段的发展目标为主要依据。
要想有效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需明确在新的政策环境下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
只有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促进管理理念的创新以及管理技术的开发,才能充分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新的政策环境下,企业的发展速度与要求也有所变化,所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当前的制度要求,制定适合企业现阶段发展的工作目标,才是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效率、充分发挥财务控制价值的重要方法。
同时,这也意味着知识资产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企业明确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五、结语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知,新会计制度不同以往,对财务管理工作的智能化和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促使传统财务管理中的部分理念得到改进与调整。
通过强化对财务风险的控制、完善财务信息系统的管理以及明确财务管理工作目标等方式,从不同层面提出了财务管理工作对新政策环境的适应建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充分发挥其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与价值。
参考文献:
[1]刘晓霞.新会计制度下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创新研究[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6):31-32.
[2]石龙.新会计制度下财务管理模式分析[J].电子制作,2014,(17):292.
[3]任胜娟.新会计制度下财务管理模式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5,(13):255.
标准的毕业论文 篇四
【核心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小企业促进法》和《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若干意见》颁布以来,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
最新统计资料表明,中小企业数量已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6%,创造的产品和服务价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8.5%,吸纳了75%以上的城镇就业人员,社会销售额占58.9%,进出口额占68%左右,上缴税收占48%左右。
中小企业发明的专利和研发的新产品分别占66%和82%。
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市场繁荣和扩大就业的生力军。
然而,一些中小企业的信用缺失,造成中小企业与金融机构的信息不对称而存在市场失效问题,成为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
构建我国中小企业信用体系,特别是解决中小企业的财务信用缺失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
在融资活动中,资金的供给方需要对资金的需求方的资信状况进行详细的调查了解、核实,为此要求存在一个规范的中小企业资信评估市场。
纵观中小企业财务信息状况,大量的中小企业都曾提供过虚假的财务报告,企业为了逃税避税,与审计机构串通一气,制造虚假的财务数据。
虚假财务信息也欺骗战略投资者和银行,造成大量资本金的误投和流失。
由此看来,要解决中小企业财务信用缺失问题,首要的基础性工作是提高财务信息的披露质量,从根本上解决银行与企业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这种信息不对称问题既与企业有关,也与整个会计师行业有关。
所以,提供中小企业的会计服务,解决财务信息不真实、不准确、不及时的问题,才能促进中小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一、中小企业会计的现状
(一)会计基础工作薄弱
在被调查的20家中小企业中,有70%的调查对象会计机构与会计人员不符合会计规范的要求。
在会计机构设置上,有的独资小企业干脆不设置会计机构,有的企业即使设置会计机构,一般也是层次不清、分工不明确。
在会计人员的任用上,小企业最常见的做法是任用自己的亲属当出纳,外聘“高手”作兼职会计,一般定期来做账。
有些企业管理者也愿意聘请能力强的会计人员,但是,中小企业由于其发展前景不好、社会认可程度较低以及较差的工作保障等原因,对优秀会计人员的吸引力较弱。
在中小企业中,会计从业人员资格认定及规范考核方面存在很多问题,不具备专业技术资格的人较多,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培养工作几乎没有进行。
(二)不依法规范建账会计核算违规操作
有些中小企业账目设置混乱,有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设两套账或多套账。
有关人士问卷调查结果发现,中小企业存在两套账的比率高达78.36%,这表明我国中小企业会计信息严重失真。
(三)知识老化难以适应新的业务工作
本次调查结果表明,中小企业管理者在起用会计人才时,有85%的企业倾向于聘用有经验的老会计,有些会计人员知识结构老化、专业知识水平较低,使得许多理论上完善的会计方法与复杂的会计技术无法应用。
(四)没有履行内部会计监督职责
会计的基本职责之一就是实行会计监督,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保证会计行为的合理、规范。
内部会计监督要求会计人员对本企业内部的经济活动进行会计监督,但是,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常干预会计工作,会计人员受制于管理者或受利益驱使,往往按管理者的意图行事,使会计的监督职能形同虚设。
(五)制度缺失
中小企业内部牵制、稽核、定额管理、计量验收、财务清查、成本核算、财务收支审批等基本制度,总的来说残缺不全,或者虽有其中几项制度,在实际工作中也不能认真执行。
部分中小企业管理者也认识到这些问题,但是依靠现有的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无法建立健全这些制度。
(六)现行会计法规体系容易造成会计信息混乱
我国为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已经修改了部分会计法规。
目前,我国会计法规体系主要包括《宪法》、《税法》、《证券法》、《公司法》、《中小企业促进法》、《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等现行的13个行业会计制度。
我国现行的13个行业会计制度规定,不同行业的企业,可按不同的制度来提供会计信息,这使得会计信息出现混乱,中小企业也不例外。
由上述中小企业会计管理的现状,我们不难看出,为了增强中小企业提供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完全依赖其内部管理越来越难以应对外部市场环境和经济业务的变化,所以,笔者提出会计工作的业务外包,借助于会计服务提供方来加强监督,提高信息透明度,完善中小企业的信用体系建设。
二、中小企业会计服务现状
目前,我国的会计服务提供者,主要是会计师事务所。
会计服务的审计市场,呈现出三个市场的竞争格局。
三个市场分为高端、中端和低端,高端市场是指到美国、香港和新加坡上市的公司,这些公司的审计费用较高,审计成本较低,这个市场为“四大”垄断(即德勤、安永、毕马威和普华永道);中端市场指国内大型企业、沪深上市公司和优质高科技企业;低端市场是指中小企业,这种市场被国内中小事务所把持。
可见,中小会计师事务所是中小企业会计服务的主要提供方。
中小会计师事务所的现状。
1)市场化发展步伐缓慢。
由于我国中小会计师事务所多数来源于原来的挂靠单位,有其历史渊源,其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依赖于业务量的大小,而业务量受当地财政、税务、工商等行政部门的控制,如此形成的由行政部门垄断的会计服务市场本身是与会计师事务所整体市场化发展相违背的。
2)规模小,人才匮乏。
中小会计师事务所普遍存在执业人员素质不高和后续人力资源匮乏的问题。
在与大事务所进行人才选拔的争夺中,中小事务所存在着明显的劣势。
3)业务范围。
中小企业会计报表审计,不同于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目的,一般是为了报税或者筹资需要。
中小事务所的廉价收费,更容易满足中小企业实力不足、节约资金的服务需求。
另外,中小事务所以相对低廉的劳动力成本提供的代理记账服务填补了大事务所不能为或不屑为的业务空白,是其另外一个利润来源。
4)执业质量。
目前,中小事务所的整体审计质量不高。
盘点、函证、现场勘察、分析性复核等诸多重要而最有效的审计程序常常被省略了。
大部分中小事务所都有提高审计质量的愿望,但这种愿望受到市场、收费和市场环境的诸多限制。
首先,受市场和收入状况的影响,中小事务所的人、财、物有限,审计的方案设计、程序设计、证据搜集就免不了会简化。
而人力资源数量、质量的欠缺,往往又使它所承担的审计方案实施效益大打折扣。
同时,审计人员面对低廉的审计收费,心理上已缺乏专业信心和热情。
其次,对于中小事务所的审计,社会各界的关注度相对较弱。
因此,执业质量自然不会很理想。
中小事务所想提高质量,缺少内外部的驱动力,缺乏实力。
5)内部无序竞争。
在中小事务所之间,普遍存在无序竞争的问题,在客户选择时,容易急功近利,使审计意见会有不同程度的偏差,且没有其擅长服务的领域,因此,它们之间的竞争往往演化为服务价格的竞争。
另外,为了争夺客户资源,许多事务所违规操作,迁就被审计单位,出具与被审计单位真实情况不符的审计意见。
三、中小企业会计服务市场存在的问题
1)政策法律上的扶持力度不够。
目前,从法律体系上来说,《中小企业促进法》规定“国家鼓励社会各方面力量,建立健全中小企业服务体系,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
但实际操作中却没有具体的实施细则,使得社会力量很难将中小企业纳入其服务范围。
由于缺乏利益的驱动作用,社会各方力量很难积极介入中小企业的服务体系。
2)市场供需存在较大矛盾。
整体的会计服务需求量大,而社会供给不足。
3)服务品种单一。
外部经营环境剧烈变动,而中小企业会计基础较差,除了传统的记账、审计会计业务外,中小企业在管理咨询、代理理财、资产评估、税收筹划、经营诊断以及进行市场调查、情报搜集、信息处理等方面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但目前社会所提供的中小企业会计服务品种单一。
4)服务质量存在较大差距。
中小企业贷款有急、频、少、缺、高的特点,即时间急、频率高、金额少、缺抵押、费用高。
与贷款相关的会计服务也要求快、频、全、准、低,即速度快、频率高、信息全面、数据准确、成本低。
目前,由于中小会计师事务所的收入与质量问题相关,因此,很难摆脱这个怪圈。
5)社会参与度不够。
社会缺乏对中小企业会计服务体系的充分认识,缺乏信息协调共享平台。
各自为政导致的是信息透明度低,信息成本居高不下,因此,很难实现中小企业信用信息查询、交流和共享的社会化。
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该由各个职能部门包括经贸、财政、金融、税务、工商、民政、公安、外汇管理、海关等部门紧密配合,而目前尚不能实现这种部门联动,信息共享平台的搭建亦需时日。
四、现阶段发展中小企业会计服务的措施
应努力构建以中小企业社会信用建设为核心、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的会计服务体系,推动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以增强财务信息的透明度为突破口,解决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基础性信用问题,为中小企业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
(一)政府在建立健全会计服务体系中应发挥关键作用。
会计服务体系的建设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一部分,政府应将中小企业信用评价职能赋予中小企业会计服务机构,增强中小企业财务信息的透明度,降低信息成本,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二)社会力量参与。
根据实际,不搞重复
建设,建立健全符合市场经济制度要求的中小企业信用等级制度。
建立适合中小企业的信用信息归集体系,现阶段的做法可以分为两种。
其一是政府部门牵头,联合各行政单位、银行等金融机构,扩大建立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归集档案。
其二是发挥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优势,建立中小企业信用信息网络和信用监督体系。
两种做法都可以在条件成熟后逐步推向商业化。
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要有先进的技术平台,具有动态录入、数据共享和数据查询等功能,相关主管部门要重视信用交易的鼓励和监管工作。
(三)规范中小会计师事务所的服务行为。
加强行业监督和管理,规范会计市场主体的行为,可以通过行业协会的自律和监管,加大行业监督处罚力度,建立健全严密、系统、高效的监督、管理体制。
制定合理的中小企业会计服务收费标准,防止乱收费和高收费。
对中小会计服务机构实行收益保护,各地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补贴或是减免税,保证中小会计服务机构得到一定的收益。
(四)针对中小企业会计服务供需矛盾,建立协调机制,引导各社会力量参与,增加供给。
由政府牵头解决该问题已初见成效,2005年底,河南省首个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管理咨询团在郑州市成立。
由河南省中小企业服务局、省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协会牵头组建的这个组织,吸收管理咨询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作为成员,旨在为全省中小企业、民营企业提供管理培训、企业管理诊断及其相关服务,引导企业利用“外脑”。
目前,已有成员单位l4家。
除此之外,还可以尝试以下做法:1)中小企业管理局下设中小企业会计服务部门,具体负责中小企业的会计服务工作;2)以民间协会的形式,尝试对会员中小企业实行会计委派制;3)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形成的会计师事务所或会计服务公司,考虑采用股份制。
成员可以由政府部门、金融机构、服务中介机构、高校、科研机构等组成,将社会力量纳入服务体系中,实现资源信息的共享,降低信息成本。
(五)提高会计服务质量,对中小事务所实行准人制度,进行资格认定。
促进中小事务所的整合,扶持中小事务所的发展,并吸引外资所和国内大型所的业务向中小企业倾斜来扩大供给,提高服务质量。
另外,针对中小事务所以及中小企业会计人员素质不高的现状,可以进行不定期低收费或免费培训,提高业务素质。
(六)中小会计师事务所适应市场需要,灵活转变经营战略。
根据自身规模小、底子薄的特点,将业务重点集中在“小而精”上,走特色化经营之路,办出专门化特色。
会计师事务所专门化方式有两类:一类是服务业务专门化。
根据自身优势可以在审计、验资、评估、会计咨询、税务代理等方面选择一种或几种作为业务重点。
另一类是服务对象专门化。
根据客户行业不同,经营方式、业务范围不同,可以考虑在一个或几个相关行业内发展,以提高在行业内的知名度,取得相对其他事务所的特色优势。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完善中小企业会计服务体系、解决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市场失效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
应加强政府的政策主导、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尝试产权制度变革,从而发挥市场调节机制,引导、规范会计师行业竞争,加大对中小会计师事务所的整合与激励力度,确保会计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