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实践的论文【经典3篇】

时间:2011-08-05 04:21:42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会计实践的论文 篇一

会计实践的重要性及其影响因素

摘要:会计实践是一个广泛应用于商业和财务领域的实践。本文旨在探讨会计实践的重要性以及影响会计实践的因素。首先,我们将介绍会计实践的定义和背景。然后,我们将讨论会计实践对商业决策和财务管理的重要性。最后,我们将探究影响会计实践的因素,包括法律法规、行业标准、技术发展和人力资源。

关键词:会计实践、商业决策、财务管理、法律法规、行业标准、技术发展、人力资源

1. 引言

会计实践是指在商业和财务领域中应用的会计原则和方法。会计实践不仅可以提供有关财务状况和业务运营的信息,还可以辅助商业决策和财务管理。因此,了解会计实践的重要性以及影响因素对于企业和会计专业人员至关重要。

2. 会计实践的重要性

2.1 商业决策

会计实践为商业决策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基础。通过准确记录和分析财务数据,企业可以评估业务绩效、制定预算和计划、确定投资策略等。会计实践的质量和准确性直接影响到商业决策的可靠性和效果。

2.2 财务管理

会计实践在财务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会计实践,企业可以监控资产和负债、评估利润和现金流量、进行成本控制和预测等。这些信息对于企业的财务健康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3. 影响会计实践的因素

3.1 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是影响会计实践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会计法规和标准可能存在差异,企业需要遵守相应的法律法规要求,以确保会计实践的合规性。

3.2 行业标准

行业标准也是影响会计实践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行业可能有不同的会计实践要求和标准,企业需要根据所处行业的特点和要求进行会计实践。

3.3 技术发展

技术的发展对会计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会计软件和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企业可以更高效地进行会计实践,提高准确性和效率。

3.4 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是影响会计实践的关键因素之一。企业需要拥有专业的会计团队,他们具备良好的会计实践知识和技能,能够正确地应用会计原则和方法。

4. 结论

会计实践对于商业决策和财务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法律法规、行业标准、技术发展和人力资源都是影响会计实践的重要因素。企业和会计专业人员应该重视会计实践的质量和准确性,以提高商业决策的可靠性和效果,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明. 会计实践的重要性及其影响因素[J]. 会计研究,2019(2): 12-18.

[2] 张晓明,王小红. 影响会计实践的因素研究[J]. 财务管理,2020(4): 45-52.

会计实践的论文 篇二

会计实践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摘要:会计实践在企业风险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探讨会计实践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作用,重点分析会计信息对风险识别、评估和控制的影响。首先,我们将介绍企业风险管理和会计实践的基本概念。然后,我们将探讨会计信息在风险识别和评估中的作用。最后,我们将讨论会计信息对风险控制和监测的重要性。

关键词:会计实践、企业风险管理、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会计信息

1. 引言

企业风险管理是指企业为了实现稳健经营和可持续发展,对内部和外部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控制的过程。会计实践作为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提供准确、完整、及时的会计信息,帮助企业识别、评估和控制风险。

2. 会计实践在风险识别和评估中的作用

2.1 风险识别

会计实践通过提供准确的财务信息,帮助企业识别潜在的风险。这些信息可以揭示企业的财务状况、业务风险和市场风险等。企业可以通过会计实践及时发现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

2.2 风险评估

会计实践为企业提供了评估风险的重要依据。通过分析财务数据和指标,企业可以评估风险的程度和影响。会计实践的质量和准确性对于风险评估的可靠性和准确性至关重要。

3. 会计实践在风险控制和监测中的重要性

3.1 风险控制

会计实践为企业提供了风险控制的手段和工具。通过制定会计制度和控制措施,企业可以规范财务活动,防范风险的发生。会计实践的完善和有效性对于风险控制至关重要。

3.2 风险监测

会计实践可以帮助企业监测风险的变化和演变。通过及时记录和分析财务数据,企业可以发现风险的变化趋势,及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会计实践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对于风险监测至关重要。

4. 结论

会计实践在企业风险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会计信息对于风险识别、评估和控制具有重要影响。企业应重视会计实践的质量和准确性,提高风险管理的效果和效率,实现企业的稳健经营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明,李红. 会计实践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作用研究[J]. 会计研究,2018(3): 23-28.

[2] 张伟,刘丽. 会计信息对企业风险管理的影响研究[J]. 财务管理,2019(5): 36-41.

会计实践的论文 篇三

会计实践的论文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形式呈现多元化和国际化发展趋势,企业经营中各种复杂多样的经济业务层出不穷。在这种环境下,会计核算中的个别交易、事项在形式上越发体现出经济实质和法律规定的不一致性,为取得符合企业经营情况的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会计人员就必须坚持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本文将具体阐述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涵义和存在的必要性,并结合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实践中作用于会计确认、计量、核算及会计审计等方面的突出案例,进而分析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应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关键词: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必要性;具体应用;注意事项。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企业形式向着多样化和复杂化发展,出现了很多新型业务,这些变化对会计信息披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上市公司的投资、融资业务,及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经历的兼并、重组等,这些新型交易和事项要求会计人员必须进行职业的判断和处理。此外,全球经济正逐渐向着一体化发展,尤其我国加入 WTO 后,更与国际市场保持着

千丝万缕的联系。企业要在激烈的国际贸易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在权责发生制的基础上遵循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国际会计准则,不断完善经营模式,向国际投资者提供真实可靠且国际化的会计信息,使得投资者对企业保持高度信任,从而增加合作机会。

  新准则中规定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会计核算、会计计量、会计报告等会计环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企业经济实质的真实反映具有重大影响。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要求企业财务人员在处理企业各种交易和事项时,不能只片面的考虑到相关事务法律上的规定,而要同时反映到企业的经济实质。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实践中影响广泛,下面我就来具体讨论该原则的具体应用。

  一、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实务中的具体应用。

  1.资产确认方面的应用。

  资产的特征之一是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这说明企业确认一项资源作为企业资产的条件不仅仅局限于获得该项资产的所有权,当企业不具备法律上规定的所有权但是却拥有对资源的实际控制权,也可以将其确认为资产项目。例如,企业中常见的固定资产融资租赁业务,通常企业作为承租方对资产不具有所有权,而拥有对其进行支配和和获取收益的实际控制权。这说明该项资产的所有权虽然名义上归属于出租方,但由于资产的租赁时长已经接近于其使用寿命,租赁期间产生的`经济效益应由承租方控制,并且承租方在合约期满时能以低价优先从出租方手中购入该项资产,故资产的风险和报酬已经实现了由出租方向承租方的转移。根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企业可以把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确认为自有资产。

  2.资产项目核算方面的应用。

  为了研究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资产项目核算方面的应用,在此我们以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为例。长期股权投资存在成本法和权益法两种核算方式,从《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来看,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选择取决于企业对被投资单位的持股比例、控制权及是否具有重大影响。虽然制度方面对如何选择有明确的规定,但是这只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并不具有可操作性。以控制权为例,制度中对控制权的界定标准是子公司股份的 50%以上,但是在市场经济下,很多企业的公司股份是非常分散的,这种情况下,拥有该企业 25%至 30%的投票表决权股份就足以对其实行控股。由此看出,我们在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选择中,要发挥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做出最符合实际情况的经济决策。

  3.收入确认和计量方面的应用。

  在新会计准则规定中,企业销售产品并确认收入时,应该把重点放在产品的风险和报酬是否已经完全转移,而不是法律形式上产品的所有权问题。例如在销售过程中,产品的所有权已经向购货方转移,但企业还没有收到相应的款项,在形式上企业没有取得收入,但从本质上讲,企业已经具备了收取货款的权利,控制了与其相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在收入计量方面,我们以售后回购为例进行分析。假定企业已经取得了销售货款,在形式上取得了收入,但是根据双方签订的购销合同来看,销货方要在未来的某一时点购回产品,这说明与产品所有权相关的风险与报酬并没有实现在实质上转移给购货方,所以根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会计人员不应将售后回购取得的资金确认为当期收入,而应归为企业的一种融资方式。

  4.借款费用处理的应用。

  准则规定,借款费用必须同时满足资产支出已形成、借款费用已发生、为使相关资产能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销售状态所必需的构建或生产活动在确认时点已经开始这三个条件,才能将借款费用资本化。准则改变了利息的计算方法同时扩大了其范围,从规定中可以看出,虽然在法律形式上资产尚未完成或竣工,但其已经处于可使用状态,就必须将其支出费用化。在固定资产建造的过程中,如若发生了中断,并且时间超过 3 个月,这时就要停止对借款费用的资本化计量,将其归入当期损益。这种做法体现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尊重事实的本质,对防止财务人员操纵利润、避免业务漏洞起到积极作用。

  5.审计业务中的应用。

  在企业的内部审计中,管理者采用系统化和规范化的审计方法,对单位经济流程的方方面面进行审查,从而保证企业在遵循法律的基础上,加强管理、完善内部控制体系,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最终目标。内部审计人员要遵循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坚持实事求是,结合具体情况来考察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体现组织的高效管理职能,达到帮助组织提高运行效率的目的。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对注册会计师审计也具有很大影响,对提高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有一定的帮助。审计过程中,面对企业提出的财务资料,注册会计师不仅要对其完整性进行审计,同时要从企业的实际出发,深层挖掘书面证据中反映出的实质性内容,以此降低审计风险,选取出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来反映企业的经济实质。

  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1.合理选用会计核算原则。

  企业财务人员在在对日常的经济活动进行会计核算时,要注意合理选择适合的会计核算方法,坚持适度原则,不要因为过分强调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反而使其成为了操纵利润的工具。当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与其他会计核算原则发生矛盾时,会计人员从职业性的角度进行判断,选取最能反映经济实质的核算方法,使各种会计核算方法相辅相成,提供更加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如企业对各项资产计提减值准备是出于谨慎性的角度,当该项资产的账面价值在期末与实际价值有偏差时,会计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去进行调整,这也是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应用。

  2.任用优秀的会计专业人才。

  目前企业中出现的各种复杂的新型业务,要求会计人员的具有更高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例如对业务类型的判断、对交易事项的处理,都需要会计人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应用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时,会计人员有更大的空间来发挥主导作用,所以任用优秀的会计专业人是企业管理者必须重视的问题。首先,管理者要任用诚实守信、勤奋认真的会计人员,防止其利用自身的职权做不好的事情。其次,管理者要注重财务人员专业技能的培养和教育,定期组织培训,提升会计人员的财务知识水平,从而使其更好地为企业服务。综上所述,企业必须任用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的专业人才,才能更好的贯彻实质重于形式的重要内涵,发挥其关键作用。

  三、结束语。

  在实践中,应用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情况非常普遍,不仅局限于交易和事项的会计确认、核算和计量,企业会计人员在实际操作中应注意合理运用该原则,综合分析法律法规和经济实质,增强组织的管理职能,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经济大环境中健康有序地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连建枝。浅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运用[J].会计师,2011(01)。

  [2]闫华。浅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现实应用[J].现代商业,2013(05)。

  [3]郭爱武。实质重于形式会计原则的运用及其问题与对策[J].价格月刊,2014(8)。

  [4]刘海艳,耿慧敏。对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运用的几点认识[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01)。

会计实践的论文【经典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