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学年论文【优秀4篇】

时间:2011-03-08 04:29:41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工商管理学年论文 篇一

标题:企业文化对员工创新能力的影响

摘要: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对员工创新能力的需求日益增长。而企业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组织文化形式,对员工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分析,探讨了企业文化对员工创新能力的影响机制,并提出了相关的管理建议。

关键词:企业文化、员工创新能力、影响机制、管理建议

引言:企业面临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创新能力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然而,员工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企业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组织文化形式,对员工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影响。因此,研究企业文化对员工创新能力的影响机制,对于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企业文化对员工创新能力的影响机制

1.1 员工创新意识的塑造

企业文化可以通过价值观念的传递和强调创新的理念,培养员工的创新意识。通过建立积极、开放、鼓励创新的企业文化,可以激发员工对创新的兴趣和热情,从而提升员工的创新能力。

1.2 创新资源的提供与支持

企业文化可以为员工提供创新所需的资源和支持,包括技术支持、培训机会、创新项目的支持等。通过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和资源,企业文化可以促进员工的创新能力的发展。

1.3 创新氛围的营造

企业文化对员工的创新能力的影响还表现在创新氛围的营造上。通过创建开放、包容、鼓励创新的氛围,企业可以激发员工的创新潜力,提升员工的创新能力。

二、管理建议

2.1 建立积极的企业文化

企业应该建立积极、开放、鼓励创新的企业文化,强调创新的重要性,传递创新的理念,激发员工的创新意识。

2.2 提供创新资源和支持

企业应该为员工提供创新所需的资源和支持,包括技术支持、培训机会、项目支持等,为员工的创新能力的发展提供条件。

2.3 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

企业应该营造开放、包容、鼓励创新的氛围,给予员工充分的创新空间和发展机会,激发员工的创新潜力。

结论:企业文化对员工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通过塑造创新意识、提供创新资源和支持、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企业可以有效提升员工的创新能力,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工商管理学年论文 篇二

标题:企业社会责任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

摘要:企业社会责任作为一种企业行为,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综述相关文献,探讨企业社会责任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机制,并提出相关的管理建议。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消费者购买行为、影响机制、管理建议

引言:企业社会责任作为一种企业行为,不仅关系到企业的声誉和形象,同时也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产生重要影响。消费者越来越关注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倾向于购买那些具有良好社会形象和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的产品。因此,研究企业社会责任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机制,对于企业制定有效的社会责任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一、企业社会责任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机制

1.1 增强消费者对企业的信任

通过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企业可以增强消费者对企业的信任感。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那些具有良好社会形象和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的产品。

1.2 塑造消费者的社会认同

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可以塑造消费者的社会认同感。消费者倾向于购买那些与自己价值观相符合、代表正面社会形象的企业的产品。

1.3 满足消费者的社会需求

通过履行社会责任,企业可以满足消费者对社会需求的追求。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那些具有社会价值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企业的产品。

二、管理建议

2.1 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企业应该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通过参与公益活动、促进社会公平等方式,增强消费者对企业的信任感。

2.2 建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企业应该注重塑造自身的社会形象,通过传递正能量、弘扬社会价值观等方式,塑造消费者的社会认同感。

2.3 强调可持续发展理念

企业应该强调可持续发展理念,通过推广环保产品、实施节能减排等方式,满足消费者对社会需求的追求。

结论:企业社会责任对消费者购买行为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通过增强消费者对企业的信任、塑造消费者的社会认同、满足消费者的社会需求,企业可以有效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地位。

工商管理学年论文 篇三

  摘要:实践教学在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对近年来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文献进行梳理回顾发现,国内学者多从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内涵与外延、实践教学现状和问题、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和改革、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探索与研究。

  国内学者的研究丰富了工商管理实践的理论基础,极大地促进了工商管理实践教学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工商管理;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模式;高等教育

  工商管理专业以培养具备综合能力和适应性强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理论与方法,更要提高学生理论运用于实践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实践教学是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指导精神,以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为根本目标的教学方式。

  在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

  在高等教育发展较早的西方国家已经形成了成熟的实践教学体系,如德国“双元制”实践教学模式、英国“产学研+工读交替”的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模式、澳大利亚“订单式”的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模式等,有效地促进工商管理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

  随着中国教育改革的推进,工商管理实践教学逐步成为国内学者研究的热点。

  目前,国内学者对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理论与方法进行了研究,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理论研究和实践教学得到快速发展。

  1、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内涵与外延研究

  国内学者关于实践教学的内涵与外延说法不一,郭水兰(2004)[1]认为教学实践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实践教学目标包括培养目标和学习目标,实践教学手段必须考虑教与学的双因素,实践教学的结果是教师和学生都满意。

  梁心见(2011)[2]进一步概括了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内涵,认为其不仅是一种教学形式或手段,更是一种教学过程,贯穿了整个专业教育的始终。

  杨勇(2013)[3]从实践教学的本体论内涵、实践教学的认识论内涵、实践教学的方法论内涵三个方面精细解读了实践教学的内涵。

  师生教和学的互动活动是实践教学研究的首要问题,实践教学具有普遍性与现实性两个特质,其既是实践教学的理论基础,又是实践教学的现实依据,并且实践教学又是一种思维方式。

  高等农林本科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组(1998)[4]研究得出实践教学的外延是实践教学的不同种类,实践教学的外延包含实践教学所有元素的集合,而不是指某一个特定的教学方式或教学方法。

  邬移生(2009)[5]认为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外延主要是指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特征,提出了实践教学居于主体地位,其内容体系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实践教学具有社会现场性特征;实践教学注重校企合作,具有产学结合性特征;实践教学环节以实训和综合训练为主,具有技术应用性特征。

  2、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问题研究

  我国各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积极响应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强调要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号召,积极有序地进行教育改革,大力发展工商

管理实践教学。

  虽然我国高校工商管理实践教学改革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工商管理实践教学依然存在问题与不足[6]。

  部分学者对现阶段工商管理实践教学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

  夏文莉(2008)[7]、喻红莲(2008)[8]提出我国工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教育观念落后的问题。

  工商管理专业教育观念落后于专业发展,忽略了工商管理专业的应用性和实践性的显著特点,导致校企供需结构性失衡,致使学校培养的学生与企业需求的人才不匹配,实践教学的主体性地位急需得到强化。

  雷发斌(2008)[9]研究发现,工商管理实践教学不但存在观念落后的问题,还存在实践教学重计划轻实施、教学计划与目标偏离的现象。

  其主要表现在,某些高校缺乏相关经费支持,缺少实践教学基地及设备;实践教学的课程总量少,教师对于实践教学的执行力不够;学校缺少紧密合作型企业,校外实习流于形式。

  张余华(2009)[10]认为我国工商管理实践教学缺乏“双师型”的师资力量。

  现阶段任教的工商管理专业教师专职于学校教职工岗位,理论知识和授课经验丰富但缺少工商管理的实际经验,这不利于实践教学的深入开展。

  孙忠才(2010)[11]、陈军(2010)[12]分析了实践教学经费投入不足,实验室规模偏小、设备落后、功能单一,实践基地流于形式等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硬件投入存在的问题。

  马同涛(2009)[13]认为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制度和管理存在很大缺陷,实践教学管理没有形成以能力为核心的保障体系,实践教学人事管理缺少严明的奖惩机制。

  3、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改革研究

  为培养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我国高校工商管理专业需要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在分析与探索工商管理实践教学现存问题的基础上,如何构建与改革以就业为导向的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成为国内学者研究的热点。

  陈虎(2006)[14]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互动式教学方法,包括探究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管理模拟教学法和行为示范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方法是工商管理实践教学的外延,有利于实践教学理论的丰富。

  沈爱华(2007)[15]构建了“2+0.5+1+0.5”的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把大学四年划分为时量不等的四个时间段,“2”为大学一、二年级学习理论课程,“0.5+1+0.5”为大学三、四年级安排实践教学,“0.5”为大三上学期进入校内实训教学,“1”为大三下学期与大四上学期在企业进行校外实践教学,“0.5”为大四下学期进行毕业实习。

  “2+0.5+1+0.5”的教学模式增加了实践教学课时总量,提高了实践教学在工商管理教学中的地位。

  李蓓蓓(2009)[16]、苗雨君等(2012)[17]对实践教学环节进行了探索,提出构建ERP沙盘模拟实训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

  朱柏清(2009)[18]对于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认识从部分延伸到整体,从实践教学指导思想到实践教学保障体系较为系统的构建了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王晓光(2010)[19]依据系统原理,在我国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教学在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基础上,从系统构建“平台+基地”的实践教学体系、完善实验教学体系、实行全面考核的实习方法、实行开放性实训体系和整合校内外实践教学资源方面,系统研究地方高校工商管理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问题。

  孙亚范(2011)[20]、李群峰(2011)[21]、莫鸣(2012)[22]等认为实践教学平台对于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有着重要的作用,加强实验室建设和建立校外实习基地是构建“认知—实践—毕业实习”多环节的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内容。

  吕亚丽(2015)[23]为提高高校工商管理专业MIS课程的教学质量,提出了“问题+案例”教学法,基于实践教学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基于案例教学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强调教学内容因学生专业不同而有所侧重,强化校内外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的环节与方法得到完善。

  刘永等(2012)[24]构建了“一体四翼”模式,所谓“一体四翼”是指以校园理论导向教学、企业现场实践、大型案例模拟规划与分析、学生独立自主学习为四翼,

  以适应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综合应用能力、理论力、实践力为主体的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工商管理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并设计了与“一体四翼”相配套的保障和评价措施。

  4、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研究

  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是促进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对于提高实践教学水平、改进实践教学方法具有积极的作用。

  对于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观点。

  孙爱东和沈爱华(2003)[25]认为,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指标体系由5项一级指标和语言表达能力等13项二级指标构成,借助模糊数学的评判方法,对实践能力这一复杂的、涉及多因素的事物进行综合评估。

  张旭辉和王宇(2006)[26]把实践教学评价指标划分为实验条件、实验水平、实验态度、实验效果四个指标,并把工商管理专业实习分为认识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三部分,在评价时需根据各类活动的`具体特点从组织准备、实施过程、总结评比、取得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

  李春晖等(2009)[27]引入全过程质量管理的思想和方法,构建一套学生评价、管理机构评价和同行专家评价的“三位一体”综合评价体系。

  “三位一体”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是对实践教学基础设施、管理模式、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完成情况、各教学环节的组织情况、实践教学全过程的实施情况、教师的教学改革创新、学生综合素质以及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等全面的、系统的综合评价。

  张庆华等(2013)[28]结合工商管理背景,提炼出了含有学校、教师、企业3个维度,相应分为10个指标的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监督体制考核表,通过模糊矩阵分析得出相应权重,最终实现工商管理实践教学监督机制院系的对接。

  费畅(2013)[29]提出工商管理学科实习可分为专业实习与毕业实习,根据专业实习与毕业实习的主体特征,通过层次分析法、专家调查法评价各个指标的权重系数与等级标准,对实际工作条件、实习工作过程和实习效果进行控制和评价。

  5、结语

  国内学者对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内涵与外延、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改革、实践教学评价体系进行了系列研究,丰富了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理论基础,促进了工商管理实践教学的快速发展。

  部分学者的理论研究成功应用于工商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并形成了一些典型的实践教学模式,如西安交通大学的“三段式”实践教学模式、天津财经大学的校企结合“三赢式”实践教学模式、西南财经大学的“四个支撑点”多元实践教学模式等。

  但从整体现状来看,我国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仍然存在高校实践教学的观念薄弱、培养内容与培养目标有所偏离、“双师型”师资力量不足、保障和评价体系不够完善等问题。

  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科学的、综合的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过程,为保障高校本科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进一步顺利实施,我国高校需要正确理解应用型人才的内涵,正视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之处,学习与吸收国外相关成功经验,应从指导思想、培养目标、课程结构、教学手段、保障系统、评价监督体系这几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构建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社会经济需求的变化。

  参考文献:

  [1]郭水兰.实践教学的内涵与外延[J].广西社会科学,2004(10):186-187.

  [2]梁心见.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内涵研究[J].大家,2012(16):85-87.

  [3]杨勇.高校实践教学:内涵、特性与变革趋势[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1):113-118.

  [4]高等农林本科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组.实践教学体系的内涵与外延[J].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8(4):48-51.

  [5]邬移生.高职财经类专业实践教学的内涵与特征研究[J].高等教育,2009(5):91-94.

  [6]郭新华,杨牡丹.基于协同理念的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设计[J].经营与管理,2015(5):155-157.

  [7]夏文莉.工商管理本科实践教学现状调查与教学改革探讨[J].陕西教育,2008(12):44-45.

  [8]喻红莲.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思考[J].经济师,2008(2):129.

  [9]雷发斌.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问题探析[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8(12):33-35.

  [10]张余华.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9,20(6):89-92.

工商管理学年论文 篇四

  一、工商管理专业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方面

  开放教育工商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有明确的要求,开设了宏微观经济学、组织行为学、小企业管理、货币银行学、成本管理、公司概论、人力资源管理、企业信息管理、

  流通概论等专业课,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专业课程中没有基于国际或国内的实际工商管理案例的课程,仅仅依靠教师在教学中将相关的实践知识以零散形式分布到相应的课程中,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课程体系。

  教学用书不能适应经济环境迅速变化,创意不够新颖,案例内容陈旧未能跟上时代的变迁,指导意义低、实用性能差。

  (二)知识结构方面

  工商管理是一门应用性非常强的学科,是管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它是基于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利用现代管理方法,进行有效的企业管理和业务决策。

  就业管理职位方面,以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和其他方面的实际操作岗位为主要方向。

  但在课程设置中,并没有设置岗位实践操作相匹配的相关课程,只是按文字教材解课本案例,完全侧重于理论研究,缺乏实践环节的学习,这使得教学模式只注重传授理论知识,忽略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职场中可能会出现所学到的知识与现实相脱离的现象。

  (三)课程定位方面

  一些学生选择工商管理专业是希望学业完成后得到一个管理职位,有着非常高的就业期望值,不想从底层开始做起。

  这归因于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侧重管理知识以及管理身份的培训,导致该专业学生眼高手低,创新能力不够。

  教学过程中缺乏就业指导、就业培训的教学内容,学生完成学习后不能合理进行自我定位。

  学生认为从底层做起,就会与专业相背离,就业观造成了偏差,形成了错误的就业观念。

  正常情况下管理岗位需要从业人员积累几年的工作经验,但是学生在校园学习中接受不到实际操作知识,自然不能直接从事管理工作。

  二、工商管理专业课程改革的措施

  (一)注重个性发展

  在注重人才培养的新时代,个性化学习与发展成为一个共同的主题。

  每个学生的知识宽度、人格特质、兴趣爱好和心理的成熟度都是不同的。

  在共同的文化学习环境中,要重视学生个人思维方式的发展。

  传统的教育模式很难满足今天多方面发展的需求,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与此同时,我们应重视培养学生对新事物的认知能力,勇于学习和探索新事物。

  此外,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一面,我们应该关注他们的兴趣所在,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他们的兴趣方向,力求使每个学生在其感兴趣的方向形成不同的个性发展潜能。

  (二)强化师资队伍

  在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同时,不仅仅是需要鼓励学生加强自身个性发展的想法,还需要完善师资队伍,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并不适合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

  因此,构建让学生完全参与教学的新形模式,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引导学生思维正确健康的发展在其成长阶段是相当必要的,只有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才能在学生的人格建立初期培养其创新能力,才能为学生未来的发展铺设坚实的基础。

  (三)构建评价体系

  以往传统的教育模式,使学生思维发展受到局限性,导致成僵化的思维定势。

  学生接受到的仅仅是模仿教师的行为和思想,但缺乏改进和创新。

  太多的学生缺少个性,却有着很多的相似之处。

  因此,要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的评价体系是非常重要的。

  使学生认识到创新能力是作为现代人应该具备的特质,发掘自己的潜力、才能够快速和社会与时俱进。

  我们应该注意到教学评价已从传统只看结果向过程发生转变,更注重学生通过自我心态和思维来解决问题的过程。

  我们应从单一评价系统进入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多角度、多层次对学生进行评价、全面的研究和提高学生素质和能力,特别是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突出实践教学

  在开放教育工商管理专业中实践教学通常以实践报告质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它几乎变成对开放教育学生的写作能力的考验,体现不出学生的专业研究、创新精神、团结合作等综合能力。

  应该是全面的、动态的对学生的实践过程和结果综合评价,它应该有明确的目标考核方案。

  对于实践环节进行口头答辩等多种考核方式,给学生一个能体现综合能力的合理成绩。

  完善理论课程和实践教学成果分析系统,要有统一的标准。

  实践教学都要用这个系统产生一个综合分析评价,并上报实践教学管理部门检查核实其有效性,实践教学管理部门根据平时的考核和教师的实践教学结果分析对其作出应有的评估。

  综上所述,开放教育教学的改革必须与社会的发展保持同步,根据时代发展提供一个为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的平台。

  开放教育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应该从全方面改革,需要制定教育改革和创新的体制和机制,以突破现有模式。

  为其他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实践提供借鉴,旨于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需要的高质量工商管理专业人才,服务于社会,为地方经济建设贡献力量。

工商管理学年论文【优秀4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