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学论文 篇一:儿童哮喘的护理管理
摘要:
儿童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对患儿的生活质量和家庭带来了很大的负担。本文旨在探讨儿童哮喘的护理管理,包括疾病教育、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的调整等方面。通过综合分析相关文献和临床经验,总结出一套科学而有效的儿童哮喘护理管理策略,以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儿童哮喘、护理管理、疾病教育、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
引言:
哮喘是一种以气道慢性炎症为基础的气道高反应性疾病,世界范围内儿童哮喘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儿童哮喘的护理管理是提高治疗效果、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的关键。因此,制定科学而有效的护理管理策略对于儿童哮喘的治疗至关重要。
疾病教育:
疾病教育是儿童哮喘护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护士应该向患儿及其家人提供关于哮喘病因、发病机制、常见诱因、早期症状和紧急处理等方面的知识。通过疾病教育,患儿及其家人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疾病的特点,提高对哮喘的认识和管理能力。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控制儿童哮喘症状的关键措施。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护士应指导患儿及其家人正确使用控制性药物和急性发作时的急救药物。同时,护士还应监测患儿的用药依从性和药物疗效,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生活方式调整:
生活方式调整是儿童哮喘护理管理的重要环节。护士应指导患儿及其家人采取适当的生活方式,包括避免吸烟、尘螨和宠物等过敏原,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合理安排饮食和运动等。通过生活方式的调整,可以减少哮喘的发作频率和严重程度。
结论:
儿童哮喘的护理管理涉及疾病教育、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等方面。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应注重与患儿及其家人的沟通和合作,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并根据患儿的病情和治疗效果进行及时调整。通过科学而有效的护理管理,可以提高儿童哮喘的治疗效果,减轻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云,刘雪梅. 儿童哮喘的护理管理[J]. 中国综合护理,2017(6):65-67.
2. 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 (GINA). Global Strategy for Asthma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EB/OL]. [2021-01-01]. http://www.ginasthma.org.
儿科护理学论文 篇二:新生儿早产风险评估与护理
摘要:
早产是指婴儿在孕周37周之前出生,是儿科护理中常见的高风险疾病。早产儿的发育和生命体征不完善,需要护理人员进行早产风险评估和个性化的护理干预。本文旨在探讨新生儿早产风险评估的方法和护理措施,以提高早产儿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早产、风险评估、护理、干预措施
引言:
早产是新生儿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对婴儿的健康和生命带来了巨大的威胁。早产儿的护理工作是早产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早产风险评估和个性化护理干预是提高早产儿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的关键。
早产风险评估:
早产风险评估是确定早产儿健康状况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手段。通过评估孕周、出生体重、胎龄、婴儿病史、家族病史等因素,可以判断早产儿的生存风险和发展潜力。常用的早产风险评估工具包括Apgar评分、Gestational Age Assessment、Neonatal Risk Index等。
护理干预措施:
根据早产风险评估结果,护理人员应制定个性化的护理干预措施。护理干预措施包括保持婴儿温暖、监测生命体征、提供适宜的营养支持、预防感染、提供早期皮肤接触和家属参与护理等。护理人员还应密切观察婴儿的生理和行为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
结论:
新生儿早产风险评估和个性化护理干预是提高早产儿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的关键。护理人员应熟悉早产风险评估的方法和护理干预措施,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并与医护团队和家属密切合作,共同努力为早产儿提供安全、有效的护理。
参考文献:
1. 郑爱娟,张静. 新生儿早产风险评估与护理[J].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20,35(6):416-418.
2.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Guidelines for Perinatal Care, 9th ed. Elk Grove Village, IL: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2012.
儿科护理学论文 篇三
儿科护理学论文
导语:护理学是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理论为基础的研究维护、促进、恢复人类健康的护理理论、知识、技能及其发展规律的综合性应用科学。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儿科护理学论文,欢迎阅读。
【摘要】 目的:探讨护理安全在儿科病房的应用。方法:通过总结儿科病房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加强管理,执行有效的护理对策。结果:护理人员提高了护理安全意识,把握了每一个护理环节,消除了不安全隐患,确保护理安全。结论:重视儿科病房的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为患儿提供安全、满意的优质服务。
【关键词】 儿 科; 护理安全; 对 策
儿科病房收治的对象为心理、语言、行为发育不够成熟的小儿,患儿年龄小,病情变化快,症状不典型,意外事件多,护理技术操作难度大,护士工作量大,容易发生差错事故。针对儿科服务对象的特殊性,我们应善于识别潜在的和客观存在的各种不安全因素采取相对应对策,使护理安全风险防范于未然[1]。
1 影响儿科病房护理安全的因素分析
1.1 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岗位职责是工作的指南,是护理的法宝[2]。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直接影响儿科病房护理安全。实际工作中,少数护理人员责任意识欠缺,诸如查对不严,交接班不认真,违反操作规程,巡视患儿不及时,导致打错针,发错药,抽错血,为患儿抽血或静脉穿刺后忘松止血带等现象的产生。值班时未体现慎独精神,不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从而延误治疗和抢救时机。
1.2 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儿科护士不仅需要具备一般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还需要具备儿科护士特殊的素质要求,要求护士具有爱心、耐心、同情心。由于护士超负荷工作,加上社会地位相对较低,使护士身心疲惫,工作质量下降,易发生差错事故。个别护理人员对业务不熟练,观察病情不到位。服务态度不好,解答问题语言生硬,或不予解答,不能和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甚至与家长发生冲突。这些因素容易影响儿科病房护理安全。
1.3 带教因素:由于护生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熟悉程度欠缺,基础理论薄弱,操作能力较差,必须在带教老师指导下进行工作。带教老师的指导十分重要,直接关系护生业务能力的提高和责任心的加强,从而影响儿科病房护理安全。
1.4 病房管理因素:病房是患儿治疗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应当加强管理。特别是上呼吸道感染和肠道感染的流行季节,患儿多,房间拥挤,恢复期和急性期患儿共处一室,如果不能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易发生交叉感染,这些也会成为影响儿科病房护理安全的因素。
1.5 用药安全因素:小儿在用药上特殊性强,用药剂量小,个体差异大,加药程序复杂,新药品层出不穷,药物的商品名称繁多,剂量复杂,不易掌握,易发生配错药,剂量换算错误等。家长不遵医嘱
给患儿服药。由于儿童血管壁薄,通透性高,在输液过程中使用对血管有刺激性的药物,穿刺部位常出现皮肤苍白,渗出肿胀,甚至坏死等,给患儿带来痛苦。这是影响儿科病房护理安全的重大隐患。1.6 患儿及家长因素:患儿年龄小,不配合治疗,一些家长缺乏医学常识,不遵守医院规章制度,不配合治疗和护理,经常住院患儿家长的依从性差等。这些行为也给儿科病房护理安全带来影响。
2 针对影响儿科病房护理安全因素的护理对策探讨
2.1 加强护理人员责任心:由于护士的工作有章有循,通过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护理行为达到安全和满足患者的需求,提高和保障护理质量[3]。应严格履行岗位职责,遵守护理工作制度,执行各种护理操作常规,真正用制度约束自己,用制度来管理自己。护士的责任要具体化、明确化,要求每个人要到位尽职,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到位,对工作负责,对患儿负责。要熟练掌握儿科护理技术操作,减少患儿的痛苦和不必要的伤害,将护理隐患消失在萌芽状态。
2.2 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重视专业理论学习和技术操作训练,尤其是对急救技术的培训,通过培训,护士的专科理论水平得到提高,熟练掌握护理抢救知识和抢救技术,能做到反应速度快、稳、准。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才能得到家长的尊重和理解。提高自律性,尤其倡导值班护士的慎独精神,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准则,不要侥幸某次用污染的针头给病人注射没有引起感染,也不能轻视值班时减少巡视病房次数的`做法,要学会换位思考,加强与家长和患儿的沟通,增进理解,使他们有安全感和信任感。儿科病房陪护家长频繁更换,面对每一位家长的提问应心平气和,耐心地用通俗易懂,符合个性化的语言向家长说明,杜绝护理纠纷的发生。
2.3 加强护生的带教和管理:加强对护生的带教和管理是儿科护理安全的一个重要环节。分配到本科室的护生首先要接受护理安全方面的教育,了解护理对象的特殊性,熟悉本科的环境,疾病护理常规,儿科特殊的治疗和护理,使他们明确自己的职责范围。工作中应有带教老师正确引导,全程监督,严格执行各项护理操作规程,同时要求带教老师加强责任心,做到放手不放眼,耐心讲解、示范,因人施教,带教期间在保证护理安全的前提下,要让护生学有所获,完成实习进修计划。
2.4 加强病房管理:改善患儿的就医环境,分流患儿,分室收治不同时期,不同病种的儿童,减少探陪人员,做好消毒隔离工作,地面湿式打扫,病室内每日空气消毒2次,每日开窗通风2~3次,保持病室内空气清新,保持温湿度适宜。每月对空气、无菌物品、工作人员的手、物品、消毒液进行检测。做到一婴一用一消毒,控制示教人数,加强医护人员手的消毒,避免交叉感染[4]。
2.5 确保患儿用药安全:组织护士学习保障用药安全的重点内容,如通过收集药品说明书,组织业务学习,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无菌操作原则等。儿科用药根据公斤体重计算药量,具有用药量小,用药种类多,间隔时间短,护士在配药时要精确计算,忙而不乱。再者小儿输液量小,需严格控制输液速度,有条件的尽量使用输液泵、推注泵。经常进行技术操作培训,提高护士的技术水平,力争“一针见血”,尽量使用留置针,如病情需要可实施PICC,密切巡视注射部位,观察局部皮肤颜色、温度,有无渗漏、肿胀,如有渗漏、肿胀立即更换注射部位,并对渗漏部位给予25%硫酸镁湿热敷,减少对患儿的伤害,确保护理安全。向家长宣传安全用药知识,让家长了解药物使用的目的,服药注意事项,如钙剂不宜与牛奶同服,铁剂不易与含有鞣酸成份的食物同服,宜与含维生素C等酸性食物同服,促进吸收,维生素A、D等脂溢性维生素宜与脂类同服有利于吸收等。
2.6 做好健康宣教:对患儿应给予关心爱护、抚摸、微笑,经常给他们激励性的语言,让他们配合治疗和护理。针对一些家长缺乏安全意识,以及医学知识缺乏,对治疗护理不了解所存在的问题,采取不同的健康教育方法,指导他们:患儿应有专人看护,睡眠时应睡在有床栏的一侧,开水瓶放进生活柜内,不能带患儿到户外输液,不能擅自调整滴速,静脉留置针的保护方法,遵守医院规章制度,不得私自换床,不得带患儿擅自离院等。
3 结论
儿科护理人员要做好安全隐患的防范,消除不安全因素,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和护理技术操作水平,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认真执行各项护理常规和操作规程,加强对儿科病房的安全护理管理,确保护理安全。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以患儿为中心,把患儿的生命放在第一位,为患儿提供安全、满意的优质服务。
【参考文献】
[1] 李冠芳.新生儿病房护理安全管理[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7,10:133.
[2] 张风清,李珍,黄体纯.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6):67.
[3] 李淑荣,郑玲.规范护理行为以利于提高护理质量[J].当代护士,2004,2:69.
[4] 刘新.儿科急诊室护患纠纷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当代护士,2005,37(8):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