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保险利益的法律问题论文【优秀3篇】

时间:2012-02-07 03:35:15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篇一:浅谈保险利益的法律问题

保险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工具,为人们提供了重要的风险保障和财产保护。然而,保险涉及的利益问题也引发了一系列的法律问题。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保险利益的法律问题进行浅谈。

首先,保险合同的成立和履行是保险利益的法律问题的重要方面。根据我国《合同法》,保险合同是一种特殊的合同,其成立需要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和合法的目的。同时,保险合同的履行也需要遵循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包括保险人对被保险人提供充分和准确的信息,以及在保险事故发生时按照合同约定及时支付保险金等。如果保险合同的成立和履行出现问题,可能会涉及到欺诈、违约等法律纠纷。

其次,保险利益的法律问题还涉及到保险合同的解释和争议解决。在保险合同中,各种条款和条款的解释对于双方的权益和义务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当保险合同的条款存在争议时,需要根据合同法的相关规定进行解释。同时,如果发生保险合同争议,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仲裁或诉讼等方式进行解决。在争议解决的过程中,需要依据保险法、合同法等相关法律规定,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

第三,保险利益的法律问题还包括保险欺诈等问题。保险欺诈是指保险人或被保险人在保险合同成立或履行过程中,故意提供虚假信息、隐瞒真相或采取其他欺骗手段,以获取不当利益的行为。保险欺诈不仅损害了保险公司的利益,也扰乱了保险市场的正常秩序。因此,我国法律对于保险欺诈行为进行了严厉打击,并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在保险欺诈的问题上,保险法和刑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保险利益的法律问题涵盖了保险合同的成立和履行、保险合同的解释和争议解决、保险欺诈等多个方面。在处理这些问题时,需要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维护各方的合法权益,并保持保险市场的健康发展。

篇二:保险利益的法律问题探讨

保险利益的法律问题是保险领域中的重要议题之一。保险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合同,涉及到双方的权益和义务,因此在保险合同的成立、履行和解释中,常常会出现一些法律问题。

首先,保险合同的成立涉及到真实意思表示和合法目的。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保险合同是一种需要双方真实意思表示的合同。保险人和被保险人在订立合同时,应当如实提供相关信息,并且在合同中明确保险的目的和范围。如果在保险合同成立过程中出现虚假陈述、故意隐瞒等行为,可能会导致合同无效或者引发法律纠纷。

其次,保险合同的履行也是保险利益的法律问题的重要方面。根据合同法的规定,保险人有义务在保险事故发生时按照合同约定及时支付保险金。同时,被保险人也有义务按照合同的约定支付保险费。如果保险人未按时支付保险金或者被保险人未按时支付保险费,可能会引发违约问题。在保险合同履行过程中,保险人和被保险人应当遵守合同的约定,履行各自的义务。

第三,保险合同的解释问题也是保险利益的法律问题中的重要方面。保险合同中的各种条款和条款的解释对于双方的权益和义务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解释保险合同条款时,应当依据合同法的规定进行解释,并考虑相关的保险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如果在保险合同的解释过程中出现争议,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仲裁或诉讼等方式解决。

综上所述,保险利益的法律问题涵盖了保险合同的成立、履行和解释等多个方面。在处理这些问题时,保险人和被保险人应当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维护各自的合法权益,并促进保险市场的健康发展。同时,相关的法律机构和监管部门也应当加强对保险利益的法律问题的研究和监管,以保障保险业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浅谈保险利益的法律问题论文 篇三

浅谈保险利益的法律问题论文

  目前,学界关于保险利益的定义主要分为三种观点:1经济利益说。该学说认为保险利益是指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所具有的经济利益,具体包括实际利益和期待利益。2利害关系说。由于人的寿命和身体属于人格权的一部分,无法以经济价值衡量,经济利益说很难适用于人身保险合同。因此,英国学者约翰T斯蒂尔提出了利害关系学说,他认为“:人身保险中的保险利益对于投保人本人为其主观价值,对于第三人则为投保人和该第三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利害关系说中的“利害关系”不仅指投保人或保险人对保险标的物或被保险人所具有的经济上的利益,还包括精神上的利益。3适法利益说。该学说认为保险利益是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物或被保险人所具有的合法利益。我国《保险法》即采用此种学说进行立法,其12条规定:“保险利益是指投保人或者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具有的法律上承认的利益。”此处“法律上承认的利益”即凸显了保险利益必须具有合法性。

  针对以上三种观点,笔者认为:①经济利益说重视保险标的物的价值因素,突出了保险合同的经济补偿功能,但依照其理论仍然有许多无法解释的现实问题。例如:人身合同中,人的寿命和身体无法用金钱来衡量,保费难以确定;像山川、河流等标的物虽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却不能投保。②利害关系说涵盖范围宽泛,既能解释财产保险合同,又能解释人身保险合同,但是这种过于模糊的定义容易导致对保险利益概念的扩张解释。而且,关于何种关系属于利害关系、利害关系者拥有保险利益又该如何履行等问题,无论在学理层面还是在立法层面,都无法形成清晰地共识。③笔者较为同意适法利益说,它强调保险利益必须经法律规定所确认,注重法律体系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更能防范道德风险,体现保险利益原则作为保险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则之作用。但是,法律天然具有滞后性的缺陷,仅仅以法律承认为依据将会使得新的保险险种因未得到承认而不具有法律上的保险利益,导致投保人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也会限制保险业的发展。因此,对于适法利益说的进一步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一保险利益的适用主体

  关于保险利益应归属何人,即保险利益的适用主体的探讨,不仅具有理论上的必要,更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在保险合同法律关系中,大致牵涉到投保人、保险人、被保险人和受益人四方主体,除去保险人与保险利益无关以外,以下笔者将会一一分析。

  1投保人

  根据我国《保险法》的规定,投保人在人身保险中必须具有保险利益,在财产保险中则不需要。关于投保人是否应具有保险利益的问题,学界大致有三种观点:第一,有些学者大多认为投保人必须具有保险利益,如台湾学者施文森认为“:无论在财产保险或人身保险,要保人对于保险标的须具有保险利益为保险契约之前提要件”。台湾地区的《保险法》也采纳了这一观点。第二,有些学者认为投保人不须具有保险利益,如学者孙积禄认为,在投保人与被保险人非同一人时,“投保人实为被保险人的代理人,适应代理的相关规定不仅能自圆其说且与事实完全相符,故投保人不须具有保险利益。”第三,有些学者认为应将人身保险与财产保险区别对待。

  2被保险人

  根据我国《保险法》的规定,被保险人在财产保险中必须具有保险利益,在人身保险中则未规定。关于被保险人是否应具有保险利益,学界大致有四种学说:第一,肯定说。其认为被保险人应具有保险利益,因为被保险人是在发生保险事故后遭受损失的人,只有具有保险利益才会有损失发生。台湾学者黄川口曾说:“被保险人是遭受损害,而享有赔偿请求权之人,倘无保险利益之存在,哪有损失可言?”第二,否定说。其认为被保险人不应具有保险利益,因为被保险人不是保险合同的直接当事人,仅有投保人具有保险利益即可。第三,移转说。其认为保险合同订立时,被保险人不须具有保险利益,但之后保险利益发生变动而使投保人不具有保险利益时,被保险人须具有保险利益。第四,折中说。其认为人身保险中,被保险人对自己的寿命或身体当然具有保险利益,财产保险中,保险事故发生时,被保险人必须具有保险利益。我国《保险法》的规定即采用了折中说的观点。

  3受益人

  受益人是人身保险合同中特有的概念,指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在保险合同中指定的,在保险事故发生后享有赔偿请求权的人。关于受益人是否应具有保险利益,各国的立法规定各不相同,在学界也有一定的争议,大致分为肯定和否定两派。一方面,有些学者认为受益人须具有保险利益。如学者尹田认为:对某项保险标的具备保险利益者以自己为被保险人而投保,并且在保险合同中不另行指定受益方,即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三而为一,要求受益方具备保险利益,实质上等于要求投保人具备保险利益;但当受益人与投保人发生分离时,仍机械要求投保人的保险利益,不仅无任何益处,且阻碍保险之发展与人类之互助。台湾学者王卫耻、刘宗荣等都认为为防止道德风险,受益人应具有保险利益。另一方面,有些学者认为受益人不须具有保险利益。如学者孙积禄认为:“受益人的受益权实际上是被保险人对保险金请求权的处分,被保险人的处分行为只要符合法律的规定即可,故受益人不必具有保险利益。”

  结合以上学者观点,笔者认为:①投保人在财产保险中不须具有保险利益,因为被保险人才是发生保险事故后有赔偿请求权之人,投保人不具有保险利益也不会诱发道德风险。而且,如果规定投保人必须具有保险利益,那么基于无因管理而订立的保险合同就会因缺乏保险利益而被认定为无效,这不仅阻碍了保险业的发展,而且不利于形成互帮互助的社会风气。在人身保险中,投保人必须具有保险利益。因为人的寿命和身体具有人格属性,如果不对投保人的资格加以限定的话,任何人都可以随意为他人的寿命和身体投保,如果被保险人还被迫指定投保人为受益人的话,后果不堪设想。②关于被保险人是否应具有保险利益,笔者较赞成折中说。财产保险以赔偿损失为原则,被保险人如果不对保险标的具有保险利益,也就不会因保险事故而遭受损失,如果未受损失的人领取了保险金,就会产生额外收益,可能会引发道德风险。人身保险中,投保人以被保险人的寿命和身体投保,被保险人对自己的人身具有保险利益是毋庸置疑的。③受益人不须具有保险利益。因为受益人是由被保险人指定的,如果投保人指定,则须经过被保险人的同意,被保险人指定一个可能会危害自己利益的人为受益人的情况微乎其微。为了防止被保险人在受到胁迫等情况下做出不真实的意思表示,可以借鉴“剥夺受益权”的规定规制投保人的行为。

  二保险利益与合同效力的关系

  保险利益应该何时存在,它是合同的生效要件还是失效要件,与合同的'效力有什么关系?这是与保险利益的定义、适用主体并列的有关保险利益的第三个基本问题。由于人身保险与财产保险在此问题上差别较大,笔者将分别分析。

  1人身保险

  传统理论认为,人身保险“与财产保险不同,其必须在缔约时存在,至于保险事故发生时可保利益是否存在,则无关紧要”。即保险利益是人身保险合同的生效要件,而非失效要件。其主要考虑人身保险涉及人的寿命和身体,如果订立合同时不要求保险利益的存在,可能会引发和道德风险。也有学者认为,人身保险的保险利益应在保险事故发生时存在,即既非生效要件也非失效要件;还有学者认为,应当区分损失补偿性保险合同和定值性保险合同,进行不同的规定。笔者较赞同生效要件说。因为在人身保险中,投保人一旦与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后,除缴纳保费外,保险合同与投保人关系不大,反而与被保险人和受益人关系密切。之后投保人是否丧失保险利益无须关注,再对保险事故发生时进行保险利益的规定,显得过于累赘。此外,将损失补偿和定额给付作为分类的标准并不恰当,即使分类对待,应以人身保险利益的稳定性作为标准。

  2财产保险

  在我国,保险利益既非财产保险合同的生效要件,也非失效要件,而是保险金请求权的行使要件,保险事故发生时若无保险利益,合同仍然有效,但被保险人丧失保险金请求权。也有学者主张“生效要件”说,即保险事故发生时具有保险利益,合同才生效。还有学者主张“失效要件”说,即依法成立的保险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保险事故发生时,被保险人若无保险利益,合同失效,保险人不承担保险责任。笔者较赞同保险金请求权欠缺说。因为财产保险的目的是补偿损失,如果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在订立合同时具有保险利益,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保险利益的主体发生了变化,保险事故发生时,被保险人未遭受损失,如果其还享有保险金请求权的话,是不公平的。但是,是否具有保险利益一般由保险人认定,双方地位不平等,丧失保险利益就使合同失效的话不利于合同的稳定性。此时,投保人应有权基于

自己的利益考虑,就保险合同的存续做出选择,不愿继续保险的,可以通知保险人解除保险合同。

  三结语

  保险利益原则是保险法律制度的核心内容。通过以上论述,笔者认为保险利益是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物或被保险人所具有的合法利益,但此处的“合法”还需进一步的明确。在人身保险中,投保人应具有保险利益,保险利益是人身保险合同的生效要件之一;在财产保险中,被保险人应具有保险利益,保险利益是被保险人行使保险金请求权的要件之一。尽管关于保险利益的定义、适用主体、与合同效力的关系等问题学界并未形成一致意见,但不同学说的争论才能促使立法者去寻找更加合理的制度。(本文作者:杨安琪 单位:北京林业大学)

浅谈保险利益的法律问题论文【优秀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