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学论文【通用3篇】

时间:2019-05-03 05:17:20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大学生心理学论文 篇一:大学生的社交焦虑与应对策略

摘要:社交焦虑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大隐患,本文通过对大学生社交焦虑的研究,探讨了其原因与应对策略。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社交焦虑主要受到自我意识、自尊心和社会评价的影响,而积极的应对策略可以帮助他们缓解焦虑情绪,提高社交能力。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社交焦虑、应对策略

引言

社交焦虑是指个体在社交场合中体验到的对他人评价的过度担忧和恐惧心理。随着社交网络的普及和人际交往的频繁,大学生面临着更多的社交压力,社交焦虑现象也日益突出。因此,研究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原因和应对策略对于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原因

1. 自我意识

大学生正处于身份转变的阶段,他们往往对自己的外貌、言行举止等方面过分关注,害怕被他人评价。这种过度的自我意识会增加他们的社交焦虑。

2. 自尊心

大学生的自尊心相对较低,他们常常担心自己的言行会被他人嘲笑或质疑,因此在社交场合中存在一定的不安全感。

3. 社会评价

大学生往往对他人的评价过于在意,害怕被别人看作失败或不合格。这种对社会评价的过度关注会增加他们的社交焦虑。

二、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应对策略

1. 接受自己

大学生要学会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不要过分追求别人的认可,要相信自己的价值。

2. 积极参与社交活动

大学生可以通过参加社团、参与志愿者活动等方式来增加社交经验,提高自信心和社交能力。

3. 寻求帮助

如果大学生的社交焦虑严重影响到生活和学习,他们可以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通过心理疏导来缓解焦虑情绪。

结论

大学生社交焦虑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问题,研究其原因和应对策略对于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接受自己、积极参与社交活动和寻求帮助等策略,大学生可以有效缓解社交焦虑,提高社交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

大学生心理学论文 篇二:大学生的学习焦虑与应对策略

摘要:学习焦虑是大学生面临的一大心理问题,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学习焦虑的研究,探讨了其原因与应对策略。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学习焦虑主要受到学业压力、自我要求过高和学习方法不当等因素的影响,而良好的心理调适和科学的学习方法是缓解焦虑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问题、学习焦虑、应对策略

引言

大学生面临着日益增加的学业压力,学习焦虑成为他们心理健康的一大隐患。了解大学生学习焦虑的原因和应对策略,对于提高大学生学习效果和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学习焦虑的原因

1. 学业压力

大学生面临着来自于学业的压力,包括考试、论文、作业等任务的完成。这些任务的压力会导致大学生产生学习焦虑。

2. 自我要求过高

大学生往往对自己的要求过高,追求完美主义。他们害怕自己的表现不符合期望,因而产生学习焦虑。

3. 学习方法不当

大学生可能没有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导致学习效果不佳,进而产生学习焦虑。

二、大学生学习焦虑的应对策略

1. 良好的心理调适

大学生应该学会放松自己,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他们可以通过运动、听音乐等方式来缓解焦虑情绪。

2. 科学的学习方法

大学生可以通过提高学习效率来减轻学习压力,例如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掌握学习技巧等。

3. 寻求帮助

如果大学生的学习焦虑严重影响到学习和生活,他们可以向老师或辅导员寻求帮助,寻求专业的指导和支持。

结论

大学生学习焦虑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问题,研究其原因和应对策略对于提高大学生学习效果和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良好的心理调适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大学生可以有效缓解学习焦虑,提高学习效果,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

大学生心理学论文 篇三

大学生心理学论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论文吧,论文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你所见过的论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学生心理学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当前大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的现状

  1.1、功利性驱动使大学生习惯养成难以持久

  受升学指挥棒的影响,应试教育过多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考试成绩主要反映学生智力因素的发展变化情况,对非智力因素却较少涉及,这使得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成了能力素质“一枝独秀”的状况。诚实、善良、助人、守约、践诺等对学生成人影响很大的良好素质,因不能被数量化、标准化而没能纳入考试评价系统,处于社会、家庭、学校关注焦点的边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体验和感受得不到应有的关注和关心,学生好的表现,被视为应该的正常行为,教师较少给予及时的褒奖。没有正面积极的强化,学生既缺少快乐的成就体验,也没有总结和巩固正确行为范式的积极性。

  学生的尝试错误因为教师的急于求成而被放大,犯错招来的尖锐批评等消极刺激象一块重石压得学生失去自信甚至自尊,这些消极情绪憋在学生心里不能及时有效的排解,使得大多数学生体验不到学习的乐趣。特别是在高中阶段,学生的习惯养成主要是在高考强大压力下形成的。进入大学后原有的外在压力消失了,在强大压力下“养成”的习惯发生蜕变,自由散漫的现象大量出现,诸如迟到、逃课、上网游戏、吸烟喝酒。大学中,利益驱动的诱导方式仍然明显,考证、考级、考研和考公务员等应试性培训,多有急功近利性质;大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往往不在教学规划之列。有关调查显示,“90后”大学生对自己的发展目标有初步计划的占83.2%,但认为自己不能够坚持的则占50.3%,课余时间选择上网的学生占60.8%。这说明大学生习惯养成教育效果仍然不够理想。

  1.2、教学过程“心育”不足使大学生习惯养成缺乏快乐

  教学目标是通过师生有效的交往达成的。师生的有效交往建立在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信任基础上,通过心灵相通、情感共鸣实现知识、技能的传承。受应试教育影响,教师习惯于纠正学生的错误、以学习成绩评价人。教师对学生的正确行为“视而不见”,以成绩评价人“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这样做使得学生心灵得到的“挫折”多,而自豪、骄傲少。有助于学生主动、自觉发展的积极体验被频繁的消极体验“淹没”,这种痛苦多快乐少的情感体验消解了学生发展自己的梦想和激情,教师灌输的正确理念成为无根之木,不能进入学生的心理世界内化为自律的指南。

  1.3、片面约束使大学生习惯养成动力不足

  教育的管理功能被认为是教师对学生行为的约束。

  一是“惩罚式”教育。为了使学生“吃一堑长一智”,教师习惯以惩罚代替教育。

  二是“看管式”教育。为了“不出事”,给学生规定了诸多“不许做的行为”,对学生的心理需要往往缺乏应有的关照。这样的限制并不能促进学生积极行为的产生。

  1.4、不良氛围使大学生习惯养成缺乏支持

  积极心理学重视社会组织系统对个人积极心理品质形成的作用,社会法律法规、道德风尚、家庭、学校、社区等局部环境都是社会组织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社会组织系统育人功能的弱化主要表现在:

  一是社会负面宣传和不良现象以及不良的家庭环境导致大学生出现人际关系的'淡漠、社会道德意识和责任心缺乏、大学生自我评价和自我定位出现偏差;

  二是高校没有形成习惯养成教育的环境氛围。相关部门一般没有针对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的系统规划,教师没有发挥应有的育人作用。调查显示,75.6%的高校只是要求教师教好书,传授专业知识和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并不规定或者不强调老师的育人任务。

  2、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的作用

  大学生习惯培养作为一种反复训练和长期坚持的活动,坚实的积极心理品质支撑尤为重要。英国教育家怀特海在其过程哲学中提出:教育是生活的艺术,教育的过程也是体验生活乐趣的过程,是充满活力和不断生成的过程,是唤醒学习者对生命价值意义认识的过程。可见积极心理学与大学生习惯养成教育都不应该离开人的希望、快乐和幸福,二者在实施主体、研究内容、教育理念、过程引导和目标追求等方面具有一致性和相容性。

  2.1、增加正面情绪体验,提高大学生习惯养成的兴趣和效果

  教是为了不教,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良好习惯。积极心理学能够激发大学生的自信、乐观、希望、韧性和情绪智力,强化自我意识中的正向力量和推进大学生的心理“自助”,这与

大学生习惯养成的目标是高度契合的。在积极的心理环境下,习惯养成之于学生不是一种痛苦或折磨,而是“苦中有乐”;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有趣的生活;不是被动应付,而是主动创新和谋求希望。同时,积极的心理状态有利于实现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自由状态”和最高境界,实现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的合一,不断推动大学生习惯养成的正向发展。

  2.2、挖掘积极人格品质,强化大学生习惯养成的内在驱动和心理基础

  积极心理学注重开发人的心理资本,培养积极人格,涵养积极的自我认知、自我体验、积极的归因方式和良好的成就需要,使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情绪和动机处于健康水平,并有效提高自我调控的能力和习惯训练的效果。而传统的消极的教育方法,可导致大学生产生自卑、抵触的消极情感,做出放弃的决策,造成教育的中断或梗阻。目前,大学生“自育意识”和“自育行为”较为缺乏,而积极心理学注重人的自我生成、自我管理和自我导向能力,有利于形成大学生的习惯养成内在驱动,将“他律”转化为“自律”。

  2.3、优化学习生活环境,打牢大学生习惯养成的组织基础

  积极心理学不单关注个体层面的研究,也注重群体和社会文化对人心理的影响,重视社会组织系统与大学生心理和行为的交互作用。因此,积极心理学把大学生所处的学习生活环境视为一种教育资源,通过社会组织系统的优化和创建,实现大学生个体与环境之间正能量的传递,使之成为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生成、自我发展的沃土,这与环境育人的理念是高度契合的。

  3、运用积极心理学改进大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的策略

  运用积极心理学改进大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必须改变简单机械的教育管理模式,通过调动大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潜在的积极品质,形成以人为本、富有活力的习惯养成教育机制。

  3.1、引导积极的认知,建立自信的习惯养成

  积极的行为方式来自于积极的自我认知,一种被强制和缺乏自信的行为难以内化为受教者的理性认知和持久的行为习惯。因此,建立积极而自信的自我认知对健康的习惯养成有着重要作用。正确的认知包括对主体意志品质、思想动机和行为方式的评价以及目标选择。

  因此,要善于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学会积极的自我肯定、自我更新和自我发展;善于采用目标激励、榜样激励和成功激励等方法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和调整自身行为;要有效组织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阶段性目标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活动,在活动中使学生建立理性认知、产生积极愿望和激发前进动力,进而推动大学生积极的行为习惯养成。

  3.2、创设积极的情绪体验,用快乐筑牢习惯养成的根基

  体验是将道理、知识、理论内化为人格和习惯的重要方式。创设积极的情绪体验,

  一是强化参与。要开展参与式的教育教学活动,完善和创新选修课方式,开放教室、实验室,鼓励学生开展多种自选性的习惯训练活动;

  二是创造和谐。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建立民主平等和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通过表扬激励等方法唤起学生的良知和情感,激发和调动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习惯养成动机;

  三是善于积累。要引导大学生进行积极的自我建构,从“现实自我”到“理想自我”的过程中积累信心、勇气等正向心理资本;组织挫折性的归因训练,引导积极的归因方法和情绪体验,养成把努力、方法、注意等不稳定和可控的内部因素进行归因的习惯,保持习惯养成过程前后一致的行为向度和心理归因。

  四是自我提升。通过调动大学生主体认识、主体体验和主体调控,使之逐渐从“自发”变成“自为”的主体,实现自我完善和自我提升。这种提升反过来激发大学生的成就感,为新的情绪体验提供有利条件,进而促进人生价值观的提升和自觉而快乐的习惯养成。

  3.3、优化组织环境,创建自觉的习惯养成

  一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网络环境建设和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以熏陶的方式增进学生健康的心理感受;

  二是教学、管理、服务等各部门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服务学生,体现人文关照。要特别重视课堂的育人功能,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学习习惯、行为习惯以及对美的追求和享受。

  三是通过实施积极的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更好地实现教育对人的尊重、信任和鼓励,为大学生习惯养成提供更多支持;高校要把积极心理学纳入教学体系,开展积极的心理干预、心理测量和学生自主评价,营造积极健康的素质养成氛围。

  四是引导大学生的学习观念、生活观念和自立意识,树立有所追求的人生价值观;引导大学生朋辈群体健康发展,形成积极的“共生效应”。

  3.4、注重个体的心理关照,形成特色的习惯养成

  习惯养成教育应该考虑学生个性特征和心理倾向的差异。

  一是增强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在学生德育和习惯养成教育中采取因人而异的方法,使他们在一种“心理自由”和幸福快乐的状态下培养将来长期受用的做人做事的习惯。

  二是改变千篇一律的人才培养模式。深化“学分制”和“分层次教学”,根据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设置课程种类、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鼓励特长发展、特色发展。

  三是教给学生积极自信的评价方法。引导学生自己设定评价标准,自我评价努力效果,形成内在而优化的习惯养成自我生成和激励机制。

大学生心理学论文【通用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