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机构改革调研报告 篇一
标题:乡镇机构改革调研报告:挑战与机遇
摘要:本篇报告对乡镇机构改革进行了调研,并分析了改革面临的挑战和带来的机遇。通过对调研数据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指导乡镇机构改革的顺利进行。
1. 引言
乡镇机构改革是我国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之一。通过调研,我们希望了解乡镇机构改革的进展情况,分析改革中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相关建议,以促进改革的顺利进行。
2. 调研方法
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共有100份问卷被发放,其中80份得到有效回收。同时,我们还对10个不同地区的乡镇进行了深度访谈,以了解实际情况。
3. 调研结果
3.1 改革进展情况
根据调研结果,大部分乡镇机构改革已经展开,但进展缓慢。其中,人员调整和机构合并是改革的主要内容。一些乡镇已经完成机构合并,但人员调整仍面临困难。
3.2 改革面临的挑战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乡镇机构改革面临以下挑战:
3.2.1 人员流动性大
由于乡镇机构改革导致人员调整,很多人员面临职位变动或失业。这给改革带来了一定的阻力,也加大了社会稳定的压力。
3.2.2 资金短缺
乡镇机构改革需要资金支持,但很多乡镇财政困难,无法为改革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导致改革进展缓慢。
3.2.3 机构职能不明确
一些乡镇机构合并后,新机构的职能不明确,导致工作效率低下,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4. 改革的机遇
尽管乡镇机构改革面临挑战,但也带来了机遇。改革可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乡镇治理能力,促进乡村振兴。同时,改革还可以激发乡镇干部的创新活力,推动乡镇发展。
5. 建议
为了推进乡镇机构改革,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5.1 加强资金支持
政府应加大对乡镇机构改革的资金支持力度,确保改革顺利进行。
5.2 完善人员安置机制
政府应建立完善的人员安置机制,为受影响的人员提供相应的帮助和支持。
5.3 明确机构职能
在机构合并后,政府应明确新机构的职能,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6. 结论
乡镇机构改革是一项重要的改革举措,虽然面临一些挑战,但也带来了机遇。通过加强资金支持、完善人员安置机制和明确机构职能,可以促进乡镇机构改革的顺利进行,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乡镇机构改革调研报告 篇二
标题:乡镇机构改革调研报告:问题与对策
摘要:本篇报告通过对乡镇机构改革的调研,分析了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通过深入研究和实地调查,我们希望为乡镇机构改革的顺利进行提供有益的建议。
1. 引言
乡镇机构改革是我国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调研旨在了解乡镇机构改革的现状,分析改革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以促进改革的顺利进行。
2. 调研方法
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法。共发放了100份问卷,其中80份得到有效回收。同时,我们还对10个不同地区的乡镇进行了实地走访,以了解实际情况。
3. 调研结果
3.1 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调研结果,我们总结出以下乡镇机构改革存在的问题:
3.1.1 人员安置不合理
在改革中,人员安置是一个重大问题。一些乡镇存在人员安置不合理、不公平的情况,导致一些人员的权益受损。
3.1.2 资金使用不透明
改革中的资金使用不透明,缺乏监督和公开,容易引发腐败问题,影响改革的顺利进行。
3.1.3 机构合并后职能冲突
一些乡镇机构合并后,新机构的职能冲突,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影响乡镇治理能力的提升。
4. 对策
为了解决乡镇机构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对策:
4.1 合理安置人员
政府应制定合理的人员安置方案,确保受影响人员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同时,要加强对安置过程的监督,确保公平公正。
4.2 加强资金监管
政府应加强对改革资金的监管,确保资金使用透明,防止腐败问题的发生,提高改革的效率和质量。
4.3 明确机构职能
在机构合并后,政府应明确新机构的职能,避免职能冲突,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5. 结论
乡镇机构改革是一项重要的改革举措,但在改革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合理安置人员、加强资金监管和明确机构职能,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推动乡镇机构改革的顺利进行,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乡镇机构改革调研报告 篇三
随着农村税费改革逐步完成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乡镇的职能应由行政命令型,向经济服务型转变,实现小政府、大服务的格局。乡镇是最基层的一级政府,主要面对着广大农村,直接服务于农民,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完成,乡镇的主要工作应放在搞好农村经济、文明建设,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上来。
一是要围绕农民增收,搞好服务。帮助农民搞好农业结构调整,向农民推广农技、农机等技术服务,传授科学的田间管理知识。
二是要加强农村教育。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农村要发展离不开教育,只有教育发展了,农民的素质就会逐步提高,才能很好地掌握市场信息,科学种田,农业就会增产,农民就能增收,这样才能使农民真正脱贫致富奔小康。
三是要加强社会治安管理。每个乡镇地域都比较广阔,人员居住分散,管理不便,为了农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必须加强社会治安管理。要经常深入到乡镇进行普法宣传,提高农民的法制观念。
四是要加强计划生育管理。提高人口素质,少生优生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因而计划生育是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近年来随着农民外出工的增多给计划生育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不便,再上传统的人口观念“儿孙满堂”、“养儿留根”的落后思想,扭转这一传统观念,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们加大计划生育政策宣传力度。
五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宣传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做到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保护好农村这块政治阵地和文化阵地,提升百姓的政治文化素养,杜绝邪恶,自觉去维护社会治安稳定,促使社会各项事业长足发展。乡镇要经常深入基层发展党员,增强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良好形象,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六是加强防灾救灾体系建设。由于多方面的因素,农民还不能完全摆脱“靠天吃饭”的制约,遇到天灾人祸,必须有一个强大的防灾救灾应急体系。如我县的“110”地震。六是加强卫生防预体系建设。全县85%的人口分布在乡镇,居住分散,医疗基础设施差,专业技术人员缺,遇到大的疫情就很难应服。如“非典”、“禽流感”等疾病就是一个例子。因此加强农村卫生防预体建设就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取消农业税后,乡镇政府的职能主要体现在上述六个方面,工作方式以主动为农民服务为主,减少了行政命令和行政干预。农业税取消后,乡镇干部从催粮要款等与农民有直接冲突的关系中摆脱出来,变为积极为农民提供各项服务,逐渐改善乡镇与农民的关系。农民对乡镇所做的工作会认可的满意的。
取消农业税后,乡镇的工作是减少了,但收取农业税只是阶段性工作,其它工作需常抓不懈。而且乡镇还承担这年度性或阶段性工作如禁牧、乡乡通油路工程、农田建设等工作需要乡镇抽调大量人员来完成。根据乡镇的主要职能和实
际工作量,现有行政、事业机构设置和上次市县级机构改革的要求基本一致,而且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取消农业税后,乡镇应保留农业技术、计划生育、文化广播、卫生等公益性事业单位。
乡镇机构改革调研报告 篇四
乡镇农机管理机构是农机化工作的最基层单位,是联系广大农机手的桥梁和纽带,是农机技术宣传推广、修配服务、安全生产管理和发展农机合作服务组织等工作的主力军。乡镇农机管理机构建设得如何,直接影响到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和新农村的建设。根据湖南省《关于改革完善乡镇农技推广服务机构的实施方案》精神和娄底市农机局的要求,我局在今年4、5月份,利用一个月的时间,采取查阅档案、实地走访和召开座谈会的形式,对我市12个乡镇农机管理机构进行了细致如实调研,了解历史,查明现状,找出问题,提出建议,并在2011年5月12日召集全市的农机管理员集中座谈,征求意见,力促我市乡镇农机管理机构改革有序进行。
一、基本情况
(一)机构设置情况。2002年,全市乡镇机构改革后,乡镇农机站进行了调整,实行农、林、牧、渔、水、机等多站合一,全部归入乡镇农业综合开发中心。目前,全市共有12个乡镇,共设12位农机员。
(二)经费来源情况。全市乡镇农机站经费拨款形式主要是财政全额拨款和差额拨款两种,除毛易镇农机站实行全额拨款外,其余11个乡镇站均实行财政差额拨款,农机管理人员的工资收入基本有保障,但养老保险等福利保障难以落实到位。
(三)管理体制情况。自2002年乡镇机构改革后,乡镇农机站合并入乡镇农业综合开发中心,原农机员继续从事农机管理工作,管理体制为市和乡镇共管,以乡镇政府为主,市农机局主要负责农机化工作业务指导。
(四)人员结构情况。目前,全市乡镇共有农机员12人,农机员结构为:干部1人,职工11人;大部分为高中及高中以下学历;30岁以下的1人, 30-50岁10人, 50岁以上的1人。
二、存在问题
(一)编制不够合理。目前,全市12个乡镇仅有12名乡镇农机管理人员,且兼职人员多,占乡镇总数的80%,有6位农机员在岗不在编,占乡镇总数的50%。兼职人员不仅要负责该乡镇的农机化工作,还要承担常年驻村包片、森林防火、乡村规划、计划生育、社会稳定、安全生产等非农机行政事业管理的其他工作。即使是农机专职人员,也经常被乡级政府临时抽调承担其他任务,难以集中精力从事农机管理业务工作,使上级业务部门安排部署的农机化工作在贯彻落实中出现“梗塞”,难以传达落实到农村、农民和机手,给全市的农机管理工作带来极大的影响。通过调查,只设立1名兼职农机管理人员的乡镇,其农机化工作的各项指标都严重滞后。
(二)保障不能到位。全市12个乡镇站共12人,只有毛易农机站站长实行财政全额拨款,发全额工资,其余11名乡镇农机人员,实行财政差额拨款,工资收入连续几年为年工资总额的70%左右。又加之乡镇对农机工作不够重视,工资补助不足,在养老保险等福利方面落实难以到位,特别是那些在岗不在编的农机管理员,更是难以安心工作,影响了农机工作的积极性。
(三)经费投入不足。乡镇农机管理机构办公条件简陋,因为乡镇农业综合开发中心的`设置,一般没有独立的办公场所,都是几个人挤在一起办公,乡镇农机管理的办公经费几乎为零,办公经费没有得到有效保障。由于正常的办分经费和必要的管理、公益性培训,技术服务经费无法得到保障,经费严重不足,应用于农机管理、推广等的设施设备基本没有,不同程度制约了农机技术人员作用的发挥。致使农机业务工作无法开展。
(四)管理难以协调。农机站管理体制为市和乡镇共管,以乡镇政府为主,市农机局主要负责农机化工作业务指导。通过调查,乡镇政府只管用人,乡镇农机管理人员随意更换、调动频繁、错岗错编的问题比较突出,没有充分考虑农机化的可持续性发展。农机局进行农机工作调配时,农机员每次都有新面孔,并且难以到位和适应农机业务与政策,影响了农机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主要建议
我市自从2008年进入国家农机购置补贴项目笼子后,全市农机保有量快速增长,农机化工作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而我市拖拉机挂牌率、持证率和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与省内先进地市相比差距较大。乡镇农机站的改革势在必行,因此要进一步理顺乡镇农机管理机构体制编制,充分发挥乡镇农机管理机构的作用,促进我市农机化的科学发展。
一、 合理设置编制。根据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深化乡镇机构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办发[2009]4号)和湖南省《关于改革完善乡镇农技推广服务机构的实施方案》文件精神,结合冷水江乡镇农机管理机构和农机化发展实际,合理设置乡镇农机站编制。冷水江工业比重大,多为丘陵山岗地形,走现代农业是唯一选择,作为现代农业支撑的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尤其重要,现在每个乡镇仅一名农机员,并且多是在岗不在编,严重影响农机员的积极性,制约农机工作的深入开展。综合座谈会各方意见,我市每个乡镇以设置2个编安排 2名农机员(其中含1名农机技术人员)为宜。
二、明确工作职责。在科学设置农机编制后,应赋予相应的工作职责。在立足三农的基础上,全市乡镇农机职责还应结合冷水江市城乡统筹,明确其工作职责,让乡镇农机机构切实担负起乡镇农机推广、技术培训、信息服务、协调组建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农机数据统计、农机购置补贴宣传监管等工作,协助农机监理机构抓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三、理顺管理体制。农机站现有管理体制为市和乡镇共管,以乡镇政府为主,市农机局主要负责农机化工作业务指导。这种管理体制经过实践表明,便于乡镇管理,但却使农机局与乡镇工作难以协调一致,导致乡镇农机工作边缘化、无序化局面。难以进行业务指导。因此,在“市乡共管”大原则不变的前提下,实行市农机局管理为主的管理机制,即人员的考核、调配、晋升和业务经费由市农机局管理,乡镇政府负责综合协调、监督等行政管理,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和生活保障。
四、落实经费保障。一是将乡镇农机员工资纳入市财政统发中心,使乡镇农机人员基本生活有保障。二是落实乡镇农机工作经费,经费来源由市和乡镇两级按一定比例拨付,并列入财政年度预算,确保乡镇农机工作的开展。
五、加强自身建设。乡镇农机员在机构改革后加强农机工作责任感和积极性,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促进法》为准,按照以农业机械化为技术支撑的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强化工作职责,结合本地实际,以办点示范和组建专业合作社等服务方式,促进全市农机事业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