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访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调研报告(精彩3篇)

时间:2019-06-07 08:46:19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走访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调研报告 篇一

标题:探访空巢老人:关注他们的需求和精神寄托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家庭结构的变化,空巢老人的数量不断增加。他们是指子女长期不在身边,无人照料的老年人群体。本次调研旨在了解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需求和精神寄托,以期提供更好的关爱和支持。

一、调研方法

我们选择了一家老年社区作为调研对象,共访问了30位空巢老人,通过面对面的访谈形式进行了详细的调查。

二、调研结果

1. 生活状况

大部分空巢老人生活自理能力较强,但存在一些日常生活上的困扰,如购物、洗衣等。此外,他们普遍感到孤单寂寞,缺少社交活动和人际关系。

2. 需求

(1)生活上的需求:空巢老人希望能获得一些社区服务的支持,如购物、洗衣等,以减轻日常生活的负担。

(2)精神上的需求:他们渴望有人陪伴,关注他们的生活,交流分享心情。他们也希望能有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参与,以充实自己的生活。

3. 精神寄托

(1)子女的关心:空巢老人最渴望的是子女的关心和陪伴,但由于子女忙于工作或生活在外地,很难经常回家探望,这让他们感到非常失落。

(2)邻里关系:一些空巢老人通过与邻居建立友好关系,互相帮助和关心,获得了一定的精神寄托。

(3)社区活动:一些老年社区开展了一些文娱活动,如舞蹈、书法等,为空巢老人提供了精神寄托的机会。

三、建议与措施

1. 完善社区服务:加强社区服务体系建设,为空巢老人提供购物、洗衣等生活服务,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2. 增加社交活动:组织一些老年社区活动,如亲子活动、义工活动等,增加空巢老人的社交机会,减轻他们的孤独感。

3. 加强子女关心:子女应多关心父母的生活,并经常回家探望,为他们提供精神上的支持和寄托。

4. 建立互助网络:鼓励空巢老人之间互相帮助和关心,建立一个互助网络,共同度过晚年。

结论: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了解到空巢老人生活上的需求和精神寄托。社会应加强关爱空巢老人的力度,提供更多的社区服务和精神支持,让他们晚年生活更加幸福和有意义。

谢谢。

(字数:605字)

走访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调研报告 篇二

标题:关注留守儿童:建立更好的家庭和社会支持体系

引言: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留守儿童的数量逐渐增加。留守儿童是指父母或监护人长期不在身边,无法给予充分关心和照料的儿童群体。本次调研旨在了解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心理健康和需求,以期提供更好的关爱和支持。

一、调研方法

我们选择了一所农村学校作为调研对象,共访问了50名留守儿童,通过问卷调查和面对面的访谈形式进行了详细的调查。

二、调研结果

1. 生活状况

大部分留守儿童的生活条件相对艰苦,缺乏父母的关爱和照顾。他们的日常生活主要由祖父母、亲戚或邻居负责照料,存在一些生活上的困扰,如饮食不规律、缺乏安全保障等。

2. 心理健康

留守儿童普遍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如孤独感、焦虑和自卑等。他们渴望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关心,希望父母能经常回家看望他们。

3. 需求

(1)家庭关怀:留守儿童最渴望的是父母的关心和陪伴,希望他们能多回家看望自己,给予更多的家庭关怀。

(2)学习支持:他们需要更多的学习支持,如补习班、教育培训等,以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和未来发展的机会。

(3)心理辅导:留守儿童需要心理辅导的支持,帮助他们解决心理健康问题,增强自信心和适应能力。

三、建议与措施

1. 家庭关怀:父母应尽量多回家看望孩子,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陪伴,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2. 学校支持:学校应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和帮助,提供更多的学习支持和心理辅导,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3. 社会支持:社会应建立更完善的留守儿童关爱体系,提供更多的社区服务和心理健康支持,为他们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

结论: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了解到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和需求。家庭和社会应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和支持,建立更好的家庭和社会支持体系,为他们创造一个更好的成长环境。

谢谢。

(字数:607字)

走访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调研报告 篇三

走访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调研报告

  (一)活动过程

  我们三个返乡志愿者在观音阁乡妇联陆主席和团委王书记的带领下,于2015年7月29日来到观音阁乡桃花村进行调研工作,此次调研主要是慰问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

  我们先是来到留守儿童严宇熏的家里。她和爷爷早早的就在门口等着迎接我们,我们给她带来了小小的文具用品。这个小女孩很小就由爷爷奶奶带大的,但是她很乖很听话。由于爸妈长期不在家里,小小年纪便学会了自立。

  接下来我们去到空巢老人家里。两个老人家刚好做事回来,看到我们来了热情地叫我们坐下并倒茶给我们。我们与老人亲切地交谈着,了解他们的生活与近况,并提醒他们要注意身体。

  最后我们来到了小朋友严礼林家里。他只有2岁,是由爷爷奶奶照顾,对于我们突然的造访,小朋友显得很认生。我们给他带来了一个小玩具,他甚是喜欢。慰问完他的爷爷奶奶和了解了他们家的基本情况之后,我们也离开了。

  (二)活动结果

  通过这次走访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我们了解到多数家庭的年轻夫妇外出打工,只能留下老年人和小孩共同生活,所以留守老人和儿童较多,导致农村劳动力缺乏,整个村庄缺乏人气,感觉空寂。那些空巢老人的生活很拮据,没有太多的收入,大部分都是靠种庄稼过日子。他们还要照顾他们的孙辈,且由于他们的年龄都比较大了,文化水平也不是很高,不能为那些留守儿童辅导作业,而许多留守儿童缺少父母的教育,他们的学习成绩也不是很好,大多都是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后就直接出去工作了。

  留守儿童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成绩不佳,在校表现不优。进入学龄阶段的儿童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其主要任务是学习: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创造。但是缺少父母的督促和教育让他们的成长出现心理上的误区。

  2.亲情缺失严重,心理发展异常。青少年期是个性发展和形成的关键时期,父母的关爱、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教育对青少年个性的健康发展起着无法替代的作用。但是,农村留守儿童们由于其父母长时间不在身边,家庭的“缺陷”使留守子女无法享受到正常的亲情关爱,生活中的烦恼无法向亲人倾诉,成长中的困惑无法得到父母的正确引导和鼓励......久而久之,无助感、失落感和被遗弃感逐渐形成,严重影响着留守子女心理的健康成长。

  3.父爱母爱失常,孩子志向模糊。外出务工的父母由于长期不在孩子身边,内心往往会出现一种愧疚感,加上在外打工,经济较为宽裕,对这些孩子生活的经济支付能力较强。因此,他们往往对孩子采取物质补偿的方式来表现自己对孩子的全部的爱,孩子要什么就可以非常轻易地得到什么,从不迟疑也从不打半点折扣。这种爱的方式,在儿童的心里逐渐形成了“金钱万能”的价值观和“逍遥享乐”的人生观。

  4.家庭教育缺失,越轨现象严重。家庭教育是人生所需全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方面,家庭教育最早最直接地影响着青少年的成长健康与否。我们调查中发现,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有效监管,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都不好。在未成年人的生理和心理没有发育完全之前,对社会上的各种复杂、不良现象缺乏足够的判断力和抵抗力,需要正确的引导和教育,而留守家庭一般都无法给予,从而导致留守子女极易产生犯罪和越轨行为。

  (三)建议意见

  1、作为政府,敬老院、养老院不仅要办多,还要办好,让老人们老有所养、老有所归、老有所终。

  2、对于家庭的责任不能放弃,物质需求解决之后,精神需求也要跟上。政府要鼓励,社会要提倡,同时还要有具体的措施。

  3、对无生活来源、长期患病、久治不愈、丧失生活自理能力,且符合定期救助或低保条件的“空巢老人”,政府部门要及时把他们纳为救助对象,给予定期救助或享受低保待遇。对低保边缘的困难老人,要根据当地社会经济水平给予及时的救助,及保障他们晚年的基本生活。

  4、加强养老保障体系的建立等等。

  5、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工作机制。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是全社会的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努力。

  6、完善和落实相关法律政策,保证农民工子弟在工作地享有同等受教育权益。

  7、培养和扶持以民间组织为依托的农村留守儿童服务机构。

  8、下大力气优化儿童成长的社会环境。

  然而,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问题需要全社会,尤其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干部,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的可持续的发展观和政绩观,努力构建真正意义上的.和谐社会。

  我们必须全面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本途径。目前,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新农村建设可以说是热火朝天,农村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很多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都是在基础较好的地方锦上添花的新型政绩工程,真正基础差经济落后的地方却无人问津,可以说是从未盼到过高级领导的“现场办公”,致使新型落后地区在产生,新的不和谐在形成,致使这种地方的农民不得不继续通过进城打工的途径来维系家庭的生存,从而导致空巢老人与留守儿童群体和留守儿童问题有增无减。因此,落实党中央的加快新农村建设任务,我们应该坚持全面发展观,不仅“锦上添花”,而且“雪中送炭”;不仅注重修道路建楼房,而且重视办好教育提高人口素质;不仅发展经济提高收入,而且关注民本民生优化社会环境。总之,就是要建设全面和谐的新农村,最终实现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留守儿童这一重大社会问题的目的。

走访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调研报告(精彩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