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德育调研报告 篇一:学校德育调研报告
随着社会发展,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越来越重视。学校德育调研报告旨在了解学校在德育方面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学校提供改进德育工作的建议和方向。本文将从调研目的、调研方法、调研结果和建议四个方面进行叙述。
一、调研目的
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校德育工作的现状和问题。通过对学校师生的访谈、问卷调查以及相关文件的分析,我们希望了解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施情况、师生对德育工作的认知和满意度、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等。
二、调研方法
1. 访谈:我们组织了一系列的访谈活动,包括学校领导、德育工作组成员、班主任和学生代表等的访谈。通过访谈了解学校在德育方面的政策制定、实施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2. 问卷调查:我们设计了一份针对师生的问卷调查,包括对学校德育工作的认知、对德育教育的满意度以及对存在问题的看法等。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大量数据,为分析提供依据。
3. 文件分析:我们对学校相关的德育文件进行了仔细的分析,包括德育方案、德育工作总结等,以了解学校德育工作的具体措施和成效。
三、调研结果
通过以上的调研方法,我们得出了以下几个主要结果:
1. 学校德育工作在政策制定和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缺乏明确的目标和指导。
2. 学生对于德育教育的认知存在一定的偏差,德育教育在他们的心目中并不是优先考虑的事项。
3. 学校德育工作存在一定的片面性,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品德培养。
4. 学校在德育教育方面的资源投入不足,师资力量不够强大,德育课程设置也不够科学合理。
四、建议
基于以上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 学校应加强德育工作的政策制定和管理,建立完善的德育体系,明确目标和指导,确保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2. 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增强学生对德育的认知和重视,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价值观。
3. 学校应注重平衡知识教育和德育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品德和素养。
4. 学校应加大对德育工作的资源投入,提高师资力量,制定科学合理的德育课程。
通过本次学校德育调研,我们对学校德育工作的现状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我们相信,在学校和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学校的德育工作将会取得更好的成果。
学校德育调研报告 篇三
学校德育调研报告
调研可以规范学校德育管理,提高德育工作质量。以下是小编搜索整理一篇学校德育调研报告,欢迎大家阅读!
根据区人大常委会年度工作安排,我工委组成调研组在区人大常委会王华杰副主任带领下,于3月初至4月中旬,深入部分中小学校,通过听取汇报、座谈交流、实地察看,以及召开不同层面的座谈会等形式,对全区中小学德育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期间,还赴平湖市、长兴县、常州市武进区考察取经。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区中小学基本情况
全区现有小学20所,初中5所,九年一贯制学校5所(含民工子女学校1所),完中2所,高中1所,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11所。在校生26592名,其中在校小学生17779名,初中生7324名,普高生1489名。
全区共有在职教职工2315名,专任教师2089名,拥有中学高级(包括小中高)职称471名、省特级教师1名、省级“双名”培养对象7名、市级工作室挂牌名师6名、区名校长名教师74名、区级名师工作室导师34名、区级骨干教师(优秀班主任)296名。我区教师教育教学成果获奖数居全市前列,每年都有省级以上奖项100多项。
二、我区德育工作取得的成绩
近年来,区政府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努力把握中小学生的成长规律和育人规律,始终坚持中央及省委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工作要求,积极贯彻落实全省中小学育人工作座谈会和德育工作大会精神,努力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取得了一些成绩。
(一)组织建设不断加强
区委区政府成立了由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和分管副区长为组长的全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德育工作的领导与协调,统筹宣传、教育、文化、文明、公安、民政、司法、团委、妇联等各部门力量,以联席会议等形式,及时研究分析中小学德育工作面临的形势,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共同推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全面开展。
各中小学校都建立了以书记、校长负主责,以政教处、团委、团支部、少先队大队部为主管,以班主任为骨干的德育工作队伍。区教育局和各中小学校切实履行好主体责任,把学校教学工作与育人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做到同部署、同落实,确保了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主题教育不断深化
近年来,全区中小学校始终围绕“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时代主流宣传的热点,以“每年一主线,每月一主题,一题一展示”等形式开展活动。通过“创文明校园做文明使者”、 “核心价值我践行”等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倡导孝敬父母、尊重师长、诚实守信、帮助同学,让学生心中有爱、心中有责,懂得友善、学会尊重,珍爱生命、乐观生活。各学校结合校情、学情,卓有成效地开展主题鲜明、丰富多彩的活动,切实增强了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时代性、实效性和针对性。
(三)师德建设不断推进
全区建立和完善了教师职业道德监管、奖惩机制,构建了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广泛参与的师德监督体系,加大对有偿家教、以教谋私等有损于教师形象等行为的处罚力度。对师德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制”。结合教育工作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党员义教”、“我们的价值观”大讨论等师德师风建设活动,举办“身边的感动”、“定海好教师”等推荐活动,进一步激励全区教师成为恪守公民道德,弘扬社会正气的模范,全区师德建设氛围更加浓厚。
三、当前我区中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调研认为,目前我区中小学的常态化德育工作虽有成效,但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和改进的问题。
(一)重智轻德的片面认识依然存在
一是全社会对中小学德育作为终身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认识不足,“重学校、轻自教,重知识、轻德行”的现象仍然存在。二是部分家长对学校的德育工作认识上有误区,在应试教育普遍盛行的时下,许多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观念较为严重,只追求升入重点学校,普遍存在“重智轻德”倾向。三是个别学校领导对德育工作重视不够。认为学校工作硬件建设、教学质量、学生的成绩、名校的高升学率上去了,安全不出问题,学校的德育也就无可指责了。认为德育是虚的、软的,升学率是实的、硬的。不愿把精力和时间更多的花在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上。
(二)德育师资队伍和经费设施建设不尽人意
一是德育课教师队伍基本素质需进一步提高,部分学校德育课教师专业不对口,存在兼职其他学科现象。二是专职心理教师的编制落实不到位。目前,全区专职心理教师只有6名(其中3名为心理教育专业教师,另外3名为转岗教师),专职心理教师数量远未达到上级的比例要求。三是班主任队伍的培养和建设遭遇瓶颈。学校和家长对班主任要求较高,班主任的工作压力较大,现有的班主任政治和经济待遇不足以调动和激励教师当好班主任的热情,老师不愿当、不想当班主任的'现象十分突出。四是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信念在教师队伍中有所滑坡,少数教师在利益面前忘记了自己的身份,沉迷于有偿家教,道德失范,品行欠佳,造成了较坏的社会影响。五是心理健康教育经费投入和设施设备不足。承载素质教育的硬件设施不够完善,心理咨询室还不达标,我区缺少正规完善的未成年人专门活动场所和校外实践基地。
(三)家庭和社会环境对学校德育带来的冲击
一是部分家长自身不良行为对子女的影响。一些家长教育子女的方式简单粗暴,有些家长榜样作用不佳,缺乏健康的生活方式,自身不良嗜好影响子女,一些特殊家庭往往造成问题学生。二是社会上一些不良现象对学生的影响。中小学生处于思想的成长期,社会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思想对中小学生世界观的形成影响较大,学生对美与丑、善与恶、是与非的分辨力容易发生扭曲。三是学校周边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学校周边开设的网吧、游戏室、零食店、手机店、玩具店等经营单位不依法规范经营;有些不法小商小贩隐蔽地向学生出售出租手机,使学生沉迷于游戏甚至黄色影像之中;一些网吧对未成年人来者不拒,几乎成为未成年人经常光顾的场所;有些商店违规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一些家辅或培训机构,鱼目混珠,赚取不义之财,这些行为,严重荼毒和侵害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四)德育工作的合力仍未完全形成
一是部门间合力不够、工作的针对
性不强。教育行政部门每年根据中小学德育大纲要求,制定详细的德育工作计划,宣传、文化、民政、公安、司法、卫计、团区委、妇联、关工委、文明办等部门都是各自为战,未很好的形成大德育的格局,影响了德育工作的成效。二是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联动不够,没有很好地形成教育合力,教育的方式方法创新不多,特别是社会道德教育失范,对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冲击巨大。三是监管部门协作不够,尤其对一些执法边界模糊的违法现象,综合整治的合力不强,有关部门对学校周边的经营单位、摊点和社会上各类家辅、培训机构监管形不成合力,执法不严,违法不究情况依然存在。四、下步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调研认为,德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校各项工作起着动力、导向和保障作用。区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认真总结2016年发生在我区校园恶性事件的经验教训,剖析原因,举一反三,切实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为此调研组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加强宣传教育,立足正面引导。
一是要加大宣传力度。宣传部门和新闻舆论要深刻认识做好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重大意义,切实净化媒体和网络空间,鞭挞各类丑恶现象,多从正面角度帮助广大中小学生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通过舆论引导形成全社会关注、支持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良好局面。二是要拓宽德育宣传渠道。各学校应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设施,以及板报、橱窗、宣传画、校园广播等进行宣传,通过播放德育光盘、开展读书活动、举行演讲比赛、请专家讲座、召开家长会、开展美丽校园创建等形式营造出浓厚的校园德育氛围。三是要加强全区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道德建设教育。共产党员、领导干部在道德建设上作表率,以良好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素养,营造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以此来推动和促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开展,产生5十2 〉7的实实在在效果。
(二)增加投入,完善设施,为中小学德育工作提供良好条件。
一是要将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和中小学生校外教育实践基地等建设列入政府“十三五”建设规划,并尽早组织实施。在当前我区还没有属于自已的青少年活动中心和中小学生校外教育实践基地的情况下,区政府应积极争取市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在我行政区域内的市属相关设施与我区共享,为我区青少年提供必备的活动场所。二是要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加强城区中小学教学用房和设施的建设,满足学校素质教育的需要。三是要增加社区教育经费的投入。社区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要充分发挥社区在德育和全民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区、镇(街道)二级政府应将社区教育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做到逐年有所增长。四是要按照省市有关部门的要求在全区中小学建设标准化心理辅导站,以此带动全区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全面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五是要进一步加快美丽校园建设步伐,提高标准和档次,为改善学生成长环境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健全工作机制,保障德育工作有序开展。
一是要大力整治学校周边环境。综治、公安、文化、卫计、市场监管等部门要与教育部门建立校内外联动机制和会商制度,重点整治电子游戏厅、网吧、歌舞娱乐等场所接纳未成年人的违规经营行为。二是要严肃整治在职教师有偿家教。要加大政策宣传和查处力度,把治理在职教师有偿家教当作一项常态化工作抓紧抓好,坚决查处在职教师有偿补课、有偿家教和在社会辅导机构从事有偿兼课的行为。三是要严格家辅机构的审批。教育、市场监管等部门要严格执行相关规定,严格审批,共同把好家辅机构质量关。要严格规范城镇学生放学后的托管服务。要加强监管,严厉打击非法家辅、培训等机构,还家教市场的干净与秩序。四是要充分发挥社区教育学校的作用。要建立公益性的家庭德育学校(或社区家长学校),由教育工作者或专业志愿者对家长分层、分期、分批进行系统性的培训教育,让家长在家庭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方法上更加科学。建议政府逐步为社区配备一名专职的社区教育管理员,以利社区教育的开展。五是要重视德育工作考核。各级政府要真正树立“德育为先”的理念,加大对部门、镇、街道、社区村德育工作的考核力度;教育督导部门要加强对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督导检查,将其纳入教育综合督导的重要内容及责任区督学的工作范畴,使之制度化、规范化,督导评价结果要以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布。
(四)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努力拓宽德育新途径。
一是要充分发挥全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的作用,定期开展活动,研究工作,分析问题,
布置任务,形成中小学德育工作各部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二是要校内外教育紧密结合。青少年教育离不开社会的环境,要免费开放公益文化设施,借助社会力量开辟德育基地和社会实践基地。要建立和强化学生参加社区服务制度,培养青少年的道德感情和社会责任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三是要积极实施对未成年人的法律保护。公安、检察、法院、司法等部门,应依法履行职责,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要选派有法治教育经验、思想品德优秀的业务骨干充实中小学法制副校长队伍,帮助学校开展法治教育。四是要加强社会关爱服务体系建设。文明办、关工委、团区委等部门要深入实施未成年人“3150”工程,引导鼓励各类志愿者积极参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春泥计划”,民政部门要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新居民孩子的关爱制度。五是要充实发展家庭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妇联等部门要积极推进全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工作,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为城乡家庭提供普惠性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
(五)加强学校德育工作骨干力量的培育。
一是要为德育骨干力量的快速成长创造条件。要加大德育管理干部的培养力度,从业务进修、职称评聘、先进评选、外出学习等方面给予优先;要选拔和培养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富有责任心的教师担任班主任,加强班主任工作的指导培训,不断提高班主任工作水平;要采取必要的激励措施,激发班主任的工作热情。为此建议区政府设立专项津贴用于奖励优秀班主任。二是要逐步增加心理教师的编制,提高心理教育团队的专业性。心理教育作为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建议区政府在本届任期内为全区初、高中学校逐步配足配齐心理教师。三是要切实发挥学校党组织、团委、学生会、少先队等组织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形成合力,不断助推学校德育工作上台阶,出效果。四是要鼓励学校在突出德育工作特色化的同时,注重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研究和创新适合中小学生特点的德育工作的载体和内容,提升德育工作的档次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