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观察记录与分析【通用3篇】

时间:2015-06-07 04:36:47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幼儿园中班观察记录与分析 篇一

观察日期:2021年5月10日

观察时段:上午9点至11点

观察对象:中班的10名幼儿

观察记录:

1. 活动时间:观察开始时,幼儿园中班正在进行音乐活动。孩子们围坐在一起,老师用吉他伴奏着孩子们熟悉的歌曲。孩子们积极参与,有些孩子还跟着音乐摇摆身体。

2. 情感表达:在音乐活动结束后,老师让孩子们自由玩耍。我注意到一位女孩坐在角落里,看起来有些伤心。我走过去问她怎么了,她告诉我她想念妈妈。我安慰她,告诉她妈妈会很快回来接她。她听了我的话后,眼泪慢慢停了下来,重新加入了其他孩子的游戏。

3. 社交互动:在自由玩耍的时间里,我观察到孩子们之间的社交互动较为频繁。他们组成小组,一起搭积木、画画等。我还注意到,有两个男孩之间发生了争执,争夺同一个玩具。老师及时介入,帮助他们解决了问题,让他们学会分享。

4. 独立能力:在洗手时间,我观察到孩子们都能独立完成洗手流程。他们知道如何用肥皂搓手、冲洗和擦干净手。有一位男孩在洗手时不小心弄湿了衣服,他主动找到备用衣服更换,并将湿衣服放入相应的篮子里。

5. 语言表达:在与孩子们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有所提升。他们能够用简单的词语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例如,有一位男孩说他口渴了,想要喝水;还有一位女孩告诉我她画的是一只小猫。

观察分析:

通过观察记录,我发现幼儿园中班的孩子们在情感表达、社交互动、独立能力和语言表达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进步。

在情感表达方面,孩子们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需求,并且能够接受他人的安慰和鼓励。这表明他们在情感认知和情绪调节方面有了一定的发展。

在社交互动方面,孩子们能够主动与其他孩子进行合作和互动,通过分享和解决冲突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表明他们在社交技能和合作意识方面有了一定的提高。

在独立能力方面,孩子们能够独立完成一些日常生活的活动,如洗手、更换衣服等。这表明他们在自理能力和自主性方面有了一定的增长。

在语言表达方面,孩子们能够用简单的词语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这表明他们在语言发展和表达能力方面有了一定的进步。

综上所述,通过观察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幼儿园中班的孩子们在情感表达、社交互动、独立能力和语言表达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发展。这些观察结果对于教师们在教学中更好地满足幼儿的需求,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幼儿园中班观察记录与分析 篇二

观察日期:2021年6月15日

观察时段:下午2点至4点

观察对象:中班的15名幼儿

观察记录:

1. 游戏活动:观察开始时,幼儿园中班正在进行角色扮演游戏。孩子们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扮演不同的角色,有医生、护士、老师等。他们穿上相应的服装,模仿成人的言行举止,互相交流合作。

2. 创造性表达:在游戏活动结束后,老师给每个孩子发放了一张纸和一支彩色笔,鼓励他们自由绘画。我注意到有些孩子画了自己的家庭,有些孩子画了自己的宠物,还有些孩子画了自己的梦想。他们用丰富多彩的颜色和形象,表达了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

3. 空间意识:在绘画过程中,我观察到孩子们对空间的认知有了一定的提高。他们能够在纸上合理分配绘画元素的位置,如把太阳画在天空中,把花儿画在地上。

4. 积极探索:在自由活动的时间里,我注意到有一位男孩拿着一个拼图玩具,专注地尝试将拼图块放到正确的位置。虽然他反复失败,但他并没有放弃,一直尝试着直到成功。

5. 动手能力:在一次手工制作活动中,孩子们用彩纸和胶水制作了一个小花束。我观察到他们能够熟练地剪纸、折纸,粘贴花朵和叶子,并且完成了一个美丽的手工作品。

观察分析:

通过观察记录,我发现幼儿园中班的孩子们在游戏活动、创造性表达、空间意识、积极探索和动手能力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进步。

在游戏活动方面,孩子们能够自由发挥,模仿成人的言行举止,并与其他孩子合作进行角色扮演。这表明他们在想象力和合作能力方面有了一定的发展。

在创造性表达方面,孩子们能够用丰富多彩的颜色和形象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创造力。这表明他们在艺术表达和创造性思维方面有了一定的提高。

在空间意识方面,孩子们能够合理分配绘画元素的位置,并在拼图游戏中尝试将拼图块放到正确的位置。这表明他们在空间认知和操作能力方面有了一定的增长。

在积极探索方面,孩子们能够持续尝试并坚持到成功。这表明他们在解决问题和克服困难的能力方面有了一定的提升。

在动手能力方面,孩子们能够熟练地使用工具和材料进行手工制作。这表明他们在动手能力和手眼协调方面有了一定的进步。

综上所述,通过观察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幼儿园中班的孩子们在游戏活动、创造性表达、空间意识、积极探索和动手能力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发展。这些观察结果对于教师们在教学中更好地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幼儿园中班观察记录与分析 篇三

【#亲子教育# 导语】观察记录可以作为教师与家长沟通的依据,利用观察记录的结果与家长沟通,教师的叙述不再空洞;家长也因了解孩子的发展状况,而知道怎样去帮助孩子,并与教师合作共同建构课程。今天®为您带来了幼儿园中班观察记录与分析【汇编版】,希望对您有所启发。

幼儿园中班观察记录与分析【篇一】


  班上总有一些胆小的孩子,他们性格内向、孤僻、懦弱,往往缺乏自信心。他们不爱说、不爱玩、不爱交往,只是静静地坐在角落里,默默地看着别人游戏、玩耍。尽管他们的智力并不比别人差,有时也踌躇满志、跃跃一试地想做一些事,但常常因自我感觉较差,害怕失败,怕被人取笑而情绪低落。有时,自己明明会的问题,看着别人抢着回答而不敢举手。他们常常是被人遗忘的一个角落。

  我班的佳佳就是这样的孩子。她性格内向,很少说话,做什么事总爱钻"牛角尖"。由于家庭过分宠爱,养成了她软弱、胆小的性格。别的孩子都能高高兴兴上幼儿园了,而已是大班的她还时时哭着鼻子来幼儿园。为了能让她适应集体生活,改变懦弱、胆小的性格,在活动中我时常鼓励她,肯定她,多给她创造成功的机会,增强她的自信心。

  有一次,她来园迟到了,小朋友们已经在做操了,坤坤责怪她说:"佳佳,你那么晚来,我们马上要上课了。"佳佳马上伤心地抽泣起来,她连一句责怪的话都承受不了。我轻轻地走到她的面前,安慰她说:"佳佳,我知道你一定有事耽搁了是吗?相信你下次一定不会迟到的。"佳佳听了我的话止住了哭声,但她的情绪仍然很低落。因为她自我感觉太差了,太在乎别人对她的态度了。针对他感情不易转移的特点,我就请她做我的小帮手,为小朋友发发蜡笔,把体育用品送还体育室等等,以此来分散她的注意力,树立成功感,增强她的自信心。而当她做完一件事后,我就笑着鼓励她说:"谢谢你,佳佳,你真能干。"终于,佳佳的脸上泛起了笑容,她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其实,佳佳很聪明,她知道许多事,有时很想告诉大家,但又怕讲错,别人笑话她。一次,我问小朋友:"正月十五是什么节日?"几个孩子高高地举起了手,我刚想请,突然发现佳佳的手在桌边微微动了一下,但又看了看那些高举的小手,又迟疑地放了下去。我立刻请她回答,她涨红了脸,用很轻的声音说:"是元宵节。""什么,我们没听见。"小朋友嚷嚷起来。佳佳有些不安了。我连忙笑着肯定她说:"佳佳,你说得很对,小朋友没听清楚,你再响亮地说一遍,好吗?"我请小朋友们静静地听。佳佳望了望我,终于鼓起勇气响亮地重复了一遍,小朋友们为佳佳的进步鼓起掌来。

  佳佳的成功机会多了,自信心也大了。现在她能高高兴兴地上幼儿园了,有时爷爷、奶奶来接她,他还不愿意回家,上课时也能大胆地举手发言。看着她的点滴进步,我无比欣慰。是的,老师应该更多地关注那些胆小的孩子,将爱洒向"被人忽视的角落",使他们在成功中获得自信,在自信中获得自尊,在自尊中获得自爱。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让每个孩子都抬起头来走路。这将对他们的一生非常有益。

幼儿园中班观察记录与分析【篇二】


  观察地点:户外游戏环境之"动感地带西"

  客观描述1:

  "无意的发现"(14:50-15:00)

  下午小点心以后,我带着孩子们来到操场上,孩子们开始玩自己喜欢的皮球玩具。突然,张XX大叫了起来:"这是什么东西啊,好可怕!""它是不是蛇?怎么这么小?"张XX说完又自言自语。"它不是蛇,它是蚯蚓!"旁边的孙XX对张XX说。我循声望去,原来是一条蚯蚓不知怎么爬到了跑道上。张XX这么一叫,把小朋友们都吸引了过去,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孙老师,你快来看呀,小蚯蚓怎么在这里呀?"成成一边说还用他的小指头去碰碰小蚯蚓那软软的身子。更多的孩子们围拢过来,大家都要去拨弄小蚯蚓。由于拥挤,张XX还差点踩在小蚯蚓身上。"哎呀,你们别挤呀!"里面的几个小朋友开始嚷嚷,围在外面的小朋友就渐渐散开了,不一会儿又有人喊我:"快来看,这里也有蚯蚓!"然后孩子们就在跑道上四处寻找蚯蚓,发现了不少小的蚯蚓。

  客观描述2:

  "蚯蚓哪里来的?"(15:00-15:15)

  孩子们兴趣渐浓,对蚯蚓产生了强烈的兴趣。但是我看着他们似乎只是对拨弄蚯蚓感兴趣,我也顺着他们的兴趣四处走动,一部分孩子跟着我,问我在寻找什么。我便说:"不知道蚯蚓是哪里拿出来的?我找找!"

  顺着我的思路,孩子们有的去草地找蚯蚓,有的去泥地里找蚯蚓,我不时还听到小朋友的议论:"小蚯蚓受伤了,好可怜哦,我们把它送回家吧。""可是,小蚯蚓的家在哪里呢?你知道吗?"孩子们你一句,我一言的在讨论着;张XX瞪着大眼睛问我:"孙老师,你知道蚯蚓的家在哪里吗?""蚯蚓是从哪里爬出来的?""小蚯蚓会不会咬人?"蚯吲没有脚为什么还能爬得这么快?"……

  面对孩子们一连串的问题,我并没有一一回答,而是让孩子们自己去寻找答案。

  客观描述3:

  "挖蚯蚓活动"(15:15-15:30)

  我

们来到了小山坡,蚯蚓都是生活在地下的,我们要想把蚯蚓挖出来,就必须借助一些工具。于是大家决定把班级里平时玩沙的小铲子和小钉耙拿下来使用。

  张XX拿着小钉耙迫不及待地在地上刨了起来,小钉耙的耙齿更利于对付较硬的草地,不一会儿,地上的杂草很快就被耙开一大片。其他小朋友见状也都纷纷换工具忙开了。可是忙了好大一阵子,地面的泥土似乎并没有什么大变化。张XX放下手里的工具,将握在把柄末端的手挪到了柄的最前端,另一只手也紧紧地握了上去。他身体前倾,把整个身体的力量都压上去,慢慢地将小钉耙向自己这边拉,一下子刨出很多的土,他兴奋地把自己的发现告诉了身边的同伴,而且还边说边给大家示范。

  大伙又来了精神,照张XX的方法干了起来。可不一会儿,张XX再次停了下来,休息片刻后,他干脆把一只手的整个手掌按在了耙齿上端,抬起*将整个上身的力量压了下去,这次刨出的土更多。重复五六次之后他又吃力地停了下来,休息片刻后,他双手握起钉耙将钉耙向一侧倾斜,用其中的一个钉尖在地上慢悠悠地耙着。

  幼儿原因分析:

  刚开始,他们虽然说是在找蚯蚓,但目的性并不强,只是随意地用一些树枝、石块在拨弄着山坡的表面。当听到老师明确地说蚯蚓是在地下时,张XX小朋友用树枝使劲地挖,但他马上发现树枝并不能很有效地挖土,于是找了小铲子、小钉耙,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变化,说明孩子对任务与工具之间的关系,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我觉得孩子的好多学习和体验就是在这种关系中完成的。孩子对力的作用点与刨土量以及动作的有效性之间的关系不断进行尝试性建构和模糊思考。也许孩子的许多经验就是在这种尝试性的建构和模糊的思考过程中积累和提升的。

  对策与建议:

  《指南》科学领域部分指出:"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不应为追求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对幼儿进行灌输和强化训练",孩子们对蚯蚓的构造只是了解表面的,对一些深入的问题他们并不能做一个很好的回答。所以,教师作为他们的引导者,鼓励孩子去发现问题,自己去寻找答案,同时也让我感到十分欣慰,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也进行了情感交流和行为上的学习。

  在案例中,孩子们起始的活动目标受到对蚯蚓原有认识的局限,而老师适时提示使目标更为清晰。在目标清晰后,孩子们调整了动作的策略,即时改变了所使用的工具,这就使动作的目的性和计划性更加具体,这也表明他们对工具的使用与效率有了初步的认识。老师应该在孩子活动目的性不明确或活动无意义时,适时地介入帮助。因为孩子的有些自发游戏是偶然性的、变化性的,目标是很模糊的,教师适时的策略性帮助可能会让孩子自己明晰其活动目标。孩子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解决问题,不断尝试,会建构、体会和思考许多关系,有时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正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积累经验的一个过程。

  孩子某些日常的自发的活动可以为我们展现出他们的许多兴趣点和关注点,而这些兴趣点往往是我们生发课程的立足点,也是我们在寻常时刻把握教育契机的关键。

幼儿园中班观察记录与分析【篇三】


  中班孩子喜欢玩水,又喜欢涂涂画画。因此,我设计了今天的美工区活动是首次创作水彩画。

  水彩画是用水调和透明颜料作画的一种绘画方法,简称水彩。区域活动时间,孩子们一看见美工区桌子上摆满了各色颜料,水,画笔、画纸,一下子吸引力孩子们的眼球,都兴奋地涌向美工区。可没办法,只有八张卡,只得按先来后到顺序去了八个。

  明哲一拿到画笔就沾了点水在红色颜料上摸了几下然后在画纸上像转圈似的涂了几下,"哇,看我的画像水花"。这一喊吸引了区角内其他几个小朋友。一旁的浩铭争辩说:"不,像旋涡。"随即一场沾水作画比赛开始了。美工区一改往日的嘀咕声,安静的出奇。只听见细细碎碎的绘画声。有几个孩子很快一张纸就画满了。金城画的可认真了,她先沾黄色的颜料画了一个三角形,然后沾了绿色的颜料在三角形的下边画了几条线。我走过去问她:"你画的是什么呀?"她说:"我画的是房子,给妈妈住的。""画的真漂亮,假如房前有小花,小草什么的就更漂亮了。"她眼珠一转,又接着作画了。"老师,看我画的花。""看我的,这是我画的大树,还有小虫子……"

  音乐响起,区域活动结束了,只有美工区的小朋友还在品头论足,争论不休,喜形于色溢于言表。他们的画虽然不是很精美,很规范,但孩子的笔追随着他们的眼睛,都是孩子喜闻乐见的。造型简单,生动有趣。孩子的创造就在他们的手指间。虽然这是他们的第一次,但远远超乎了我的想想。

  这次作画,启发了儿童学习绘画的兴趣,初步掌握了简单的绘画知识和技能。达到了预期。

幼儿园中班观察记录与分析【通用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