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读后感(最新5篇)

时间:2013-07-03 08:39:41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传习录》读后感 篇一

《传习录》是一本由方志敏编著的书籍,通过记录了解放区的干部群众和红军战士的一些言论和行动,展现了他们在革命斗争中的坚定信仰和无私奉献精神。读完这本书,我深受震撼和启发。

作为一名普通的读者,我通过《传习录》了解到了许多关于中国革命历史的细节和真相。书中记录了方志敏亲自采访和记录了许多在战斗中的战士和干部的言论,这些言论真实地反映了他们在革命斗争中的执着和坚定信念。通过这些记录,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中国革命的艰辛和牺牲,也更加欣赏那些无私奉献的英雄人物。

书中的一则记录让我印象深刻。在一次战斗中,方志敏亲眼目睹了一位红军战士因受伤无法行动,但仍然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了敌人的子弹,为同志争取了宝贵的时间。这位战士的话:“敌人要打死我,我不怕,我只怕他打死同志。”让我深感震撼。这位战士的无私奉献精神和对革命事业的忠诚令我敬佩不已。

通过阅读《传习录》,我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方志敏这位伟大的革命家和思想家。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领袖,更是一位具有深厚思想修养和卓越智慧的人。他通过采访战士和群众,记录他们的言论和行动,不仅是为了让后人能够了解他们的英勇事迹,更是为了传承和发扬他们的革命精神。

《传习录》这本书给予了我很多启示和思考。革命斗争是一场长期的艰苦奋斗,需要坚定的信念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作为当代青年,我们应该学习和传承方志敏等英雄人物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通过读《传习录》,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国革命的艰辛和伟大。在革命斗争中,有无数英雄人物用他们的生命和热血书写了辉煌的篇章。他们的事迹和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让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传习录》读后感 篇二

《传习录》是一本记录了解放区干部群众和红军战士的一些言论和行动的书籍。这本书通过方志敏亲自采访和记录的方式,展现了那个时期人们的信仰和奉献精神。读完这本书,我深受震撼和启发。

书中的一些记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如,有一次方志敏采访了一位红军战士,他在战斗中表现出色,但却谦虚地说:“我只是尽了一点力量罢了。”这位战士的言谈举止让我感受到了他对革命事业的无私奉献和坚定信念。他不把自己的付出看作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而是认为这是每个革命者应该做的。

通过阅读《传习录》,我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方志敏这位伟大的革命家和思想家。他通过采访战士和群众,记录他们的言论和行动,不仅是为了让后人能够了解他们的英勇事迹,更是为了传承和发扬他们的革命精神。方志敏的这种严谨和认真的态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通过阅读《传习录》,我也对中国革命的艰辛和伟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那个时期,每个人都为了革命事业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坚定的信仰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在当代社会,我们应该怀着感恩的心情回顾历史,学习和传承那些为革命事业奋斗的英雄人物的精神。我们要铭记他们的付出,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并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传习录》这本书给予了我很多启示和思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和责任,我们应该以榜样为镜,发扬革命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通过读《传习录》,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国革命的艰辛和伟大。在革命斗争中,英雄们用他们的生命和热血书写了辉煌的篇章。他们的事迹和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让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传习录》读后感 篇三

  问:“看书不能明,如何?”

  先生曰:“此只是在文义上穿求,故不明。如此,又不如为旧时学问。他到看得多,解得去。只是他为学虽极解得明晓,亦终身无得。须于心体上用功,凡明不得、行不去,须反在自心上体当,即可通。盖四书五经不过说这心体。这心体即所谓道,心体明即是道明,更无二。此是为学头脑处。”——《传习录》

  我也有这样的问题,看书看不懂,看不明白怎么办?我还是单单的从字面的意思去理解,这就说到了儒家的另外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我们为什么要看书?我个人把知识分成两类,第一类是对的知识。像我们从小到大在课本上学到的知识、公式都属于对的。但这些对的知识对我们现实的人生并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它没有帮助我们去解决任何的问题。第二类是有用的知识,也就是我们在现实生活当中能用得上的,可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和处理人际关系的知识。看不懂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把它当成对的.知识去看了,还是按照以前的方法,按照以前的套路,没有和自己的生活去结合,就没有印到自己的骨子里,还停留在储备上。

  师父说过,和他学习主要学习的是新的思维方式,应该抛弃旧有的模式,创造一个新的系统。如果我们跟师父一边学,一边沿用旧的套路,还不如不学,耽误师父时间,耽误自己时间。

  我们平时所说的“书读百遍,其意自见”,指的也是用心读,如果你不用心读,就是读一千遍也没有用。所以不管是学习还是修行,都要先从修心开始。心在了,才有意识,有意识才能主动去解决这个问题。心不在焉,不仅仅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更是在浪费时间。没有融会贯通的知识,即使是对的知识,对你来讲也没任何用。

《传习录》读后感 篇四

  问:“延平云‘当理而无私心’。‘当理’与‘无私心’如何分别?”先生曰:“心即理也。‘无私心’即是‘当理’,未当理便是私心。若析心与理言之,恐亦未善。”

  又问:“释氏于世间一切情欲之私都不染着,似无私心,但外弃人伦,却是未当理。”曰:“亦只是一统事,都只是成就他一个私己的心。”

  ——《传习录》

  王阳明通过朱熹老师的一句话来阐释他的“心即理”学说,“当理”就是天理显现,要想天理显现,就要去掉后天的习染。私心就是后天习染的体现,去掉了就是无私心。无私心当然就是天理。反过来讲,如果你的天理没有显现,那是因为你的心受到了后天的蒙蔽,心有私欲就是有私心。简单的说当理等于无私心,它俩是一回事。要是把他俩分开说就是因果关系,这是朱熹的理论了,王阳明是不认同的。

  有意思的是陆澄又问了佛家的无私心和当理的关系,他认为佛家的无私心是不当理,因为他抛弃了人伦,这个人必须得尽孝。在我们没尽完孝的时候出家,这首先就是违反人伦的。作为一个人,父母把我们生下来养大,我们必须要尽孝。一个人可能没有伴侣,可能没有子女,但他一定有父母。看似把七情六欲抛去一边,四大皆空,那父母之情呢?在父母健在的时候,你去追求佛教的无私心,这就是天理没有显现。你的心被你追求佛教的无私心蒙蔽了,说白了,你为了你的欲望抛弃了人伦,因为私心所以不当理。这是从反面论证王阳明心即理的一个体现。

《传习录》读后感 篇五

  读了王阳明先生的《传习录》之后,深感先生的文字意味深长,仅仅是读过一遍的我是绝不敢说出完全领悟王阳明先生的思想这种话,但读完《传习录》后,我确实有了一丝自己的感悟。王阳明先生的智慧跨越时光长河,确实值得人细细品味。

  第一点,修心。王阳明先生认为修心即致良知。一切都在心中,只要心在省便是致良知。要做到不欺良知,相信良知,自觉良知。良知在人,永远不会消失。不肯致良知的人,只是良知被物欲所蒙蔽,并不是他没有良知。格物是向外的功夫,格就是正,就是纠正那些不正确的,使归于正道。在私欲萌芽之际

将其扼杀,防患未然以期修得真心。

  第二点,格物致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参透事物本质,掌握知识本源。需要断案,就从断案的事上学起,如此才是真的格物。例如判案时不能因对方无礼而恼怒,不能因言语婉转而高兴,不能因对方哀求而屈意宽容。唯恐心中有丝毫偏离而妄人是非,这就是格物致知。抛开事物去学就会不着边际。

  第三点,知行合一。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以知为行,知决定行。读书的目的是知,而知的目的在于行,所以读书必须用来指导行,从而知行合一,是谓“经世致用”。只读书不思考,只会越来越糊涂,只思考不读书就会变得自我。每个人都可以从身边的事物中体会到良知,这个时代物欲横流,当人们漫无目的庸庸碌碌地四处奔走时,不妨读一下《传习录》,去探求一些生命真正的意义。

《传习录》读后感(最新5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