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做一流的教学能手》有感【优秀3篇】

时间:2013-05-06 01:39:18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读《做一流的教学能手》有感 篇一

在读完《做一流的教学能手》这本书后,我深感教师的教学能力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本书不仅分享了一些优秀教师的经验和教学方法,也给了我很多启示和思考。在这篇文章中,我想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建立良好的教师-学生关系”两个方面谈谈我的感悟。

首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做一流的教学能手的关键之一。这本书中提到了很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例如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和实践教学等。我深有体会地认识到,当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时,他们会更加主动地去学习和探究。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创新教学方式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只有让学生真正地喜欢学习,他们才能在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和发展。

其次,建立良好的教师-学生关系也是做一流的教学能手的重要一环。这本书中提到了亲和力、尊重和信任等因素对教师-学生关系的重要性。我在实践中也深刻地体会到,只有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才能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和特点,从而更好地指导和教育他们。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注重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关心和尊重他们的个性和思想,建立起一种亲近而又专业的关系。只有通过与学生的良好互动,我们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提升能力,实现他们的个人发展和成就。

总之,教师的教学能力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读《做一流的教学能手》,我深刻地认识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建立良好的教师-学生关系是实现优质教育的关键。作为一名教师,我将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不断探索和实践新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和帮助,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成长。

读《做一流的教学能手》有感 篇二

在读完《做一流的教学能手》这本书后,我深感教师的教学能力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本书不仅分享了一些优秀教师的经验和教学方法,也给了我很多启示和思考。在这篇文章中,我想从“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注重教学评价和反馈”两个方面谈谈我的感悟。

首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做一流的教学能手的关键之一。这本书中提到了教师要了解学生的不同背景、兴趣和学习方式,以及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差异化教学的重要性。我深有体会地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的学习能力、兴趣和学习方式都有所不同。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注重发现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灵活的教学策略和个性化的学习资源来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只有真正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我们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们充分发展自己的潜能。

其次,注重教学评价和反馈也是做一流的教学能手的重要一环。这本书中提到了及时、准确和具体的教学评价和反馈对学生的学习和进步的重要性。我在实践中也深刻地体会到,只有通过教学评价和反馈,我们才能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所在,指导他们进行有效的学习和提升。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注重教学评价的科学性和客观性,提供准确和具体的反馈,帮助学生发现并改进他们的学习方式和策略。只有通过有效的教学评价和反馈,我们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总之,教师的教学能力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读《做一流的教学能手》,我深刻地认识到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注重教学评价和反馈是实现优质教育的关键。作为一名教师,我将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和指导。同时,我也将注重教学评价和反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并提供准确和具体的指导,促进他们的学习和成长。

读《做一流的教学能手》有感 篇三

读《做一流的教学能手》有感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做一流的教学能手》有感,欢迎大家分享。

  高超的教育教学水平是教师非常迫切需要的,同时也是教师们穷尽一生所向往和追求的。工作十余年,教学对于我来说,一直觉得是薄弱的部分,随着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有时甚至会觉得已经步入了原地踏步的境地,教学策略逐渐单一、教案设计理念不够新等,不过幸好我对教学和课堂还依然保持着那份热情,也许就是凭着仅存的教学热情。

  当我看到这本《做一流的教学能手》的书籍时,我似乎看到了教学水平能够获得提高的曙光和希望,迫不及待地翻看目录,浏览其中的内容。初一看这本书的题目,就非常地有噱头,“一流的教学能手”,这不是每个老师都向往的吗?谁会不被吸引?我也不例外,拿到书的我,就像唐三藏取到了真经一般,如饥似渴地开始翻阅其中的内容。

  《做一流的教学能手》这本书是由著名教育专家林华民老师所撰写的——一本充满教育智慧与课堂实战方法的教育专着。它以生动的语言与真实的案例,阐述了作者对教学的独到见解。整本书从五个篇章向我们讲述了如何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其中林老师提出的“课堂到底是什么地方?”对我很有启发。如果一位教师还没有弄清楚这个问题,就贸然走上讲台,那他不仅不可能成为好教师,还有可能成为误人子弟的教师。这句话就像警钟一般,敲醒了我,使我重新审视自己对课堂的认识。

  课堂——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地方

  西德有位经济学家提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自学的人,我们不难想象在未来社会中,一位不会自学的新文盲的处境。”这句话突然点醒了我,让我明白课堂最应该是什么地方,作为老师,非常有必要将课堂变成学生获得良好学习习惯、掌握科学学习方法、拥有自学能力的地方,而不是纯粹老师教,孩子听,老师教,孩子练的地方。

  这就需要我们老师改变课堂教学方式,压缩课堂集体授课时间,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把课堂思考空间还给学生,并努力创设条件,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养成自主探索、思考和学习的习惯,学会举一反三,思维灵活,而这也是学生学习品质的体现,我想未来的课堂绝不是老师的“一言堂”,而应该是学生同伴交流、思考、合作的平台。

  课堂——师生交流情感及信息的地方

  教师要改变传统的知识传授的观念,要把知识的单向传授变为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尤其是幼儿园的孩子,对学习的兴趣比较依赖于对教师的情感依恋,如果一位教师能够自然地吸引孩子的学习目光,带领孩子们轻松、快乐的学习,那么情感的交流是非常关键的,因为幼小的孩子需要教师提供温馨的课堂氛围。

  在林老师的教学生涯中,也非常注重师生情感的交流,如摸摸学生的脑袋,拍拍学生的肩膀,告诉他们作业的优秀之处等等。看到这里,让我不禁回忆起一次语言活动,使我明白师生的情感交流对于课堂是多么重要:

  在语言活动《露水蘑菇》的活动中,一开始我边讲述边演示故事的情境,孩子们听得很认真,接着我又提问帮助孩子们理解故事,当最后环节请小朋友来表演故事的`大致内容时,孩子们都不太愿意上台表现,也许是怕难为情,也许是对自己没信心,也许是不喜欢表演……

  这时我灵机一动,告诉小朋友我来当小兔妈妈,请三位小朋友来当小兔,在表演过程中,我这只妈妈一会儿抱抱小兔,一会儿拉拉小兔的手,还亲自给小兔喂“露水蘑菇”,这一幕幕让孩子们感受到了温暖的师爱,课堂不再是课堂,而是情感交流、爱的互动的场所。当第二次表演请小朋友时,大家都争先恐后地举手表示要参加表演。我想这前后的变化,应该是师生的情感交流使得孩子们对课堂有了更多的兴趣和乐趣吧!日常教学和管理中,教师有了情感的投入,孩子们自然愿意追随老师的脚步!

  课堂——师生共同质疑、释疑、生疑的地方

  书中提到了一件真实而又引人深思的事,说法国教育专家给中国的学生出了一道题目:“一艘船上有75头牛,32只羊,请问船长有几岁?”,中国作出答案的竟高达百分之九十,只有百分之十的学生认为此题非常荒谬,无法解答。而在法国小学作实验时,百分之九十的人提出了异议,甚至嘲笑教师是“糊涂蛋”。从中反映了中国孩子问题意识弱,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差,而这却是中国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结果。

  看到这里,我曾经作为学生,也是如此,从不曾质疑老师,认为老师说的做的都是对的。初走上教师岗位的我,心底里依然有着这样陈旧的观念。直到在一次散步时,孩子们指着紫藤树问我“老师,这是什么花?好漂亮!”我一看,印象当中好像是铃兰,于是便告诉孩子们“应该是铃兰树吧?”这时,课外知识丰富的家乐,歪着小脑袋想了想说“这好像是紫藤树!”于是我们回到教室查找了图片,确实是紫藤树。

  被小朋友纠正错误的那一刻,让我感受到“老师的话一定是对的”这样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能够质疑老师的必定是非常会思考的人,我们的课堂需要这样的人!我想在以后的课堂上,我会鼓励孩子质疑,和孩子一起释疑,因为一个老师的智慧可能远远不及一个班

孩子的智慧,所以不要把他们仅仅当作孩子,而应把他们当作一个智慧团体,老师需要这样的智慧团体,这能使双方在课堂中相互学习相互提高!

  课堂——学生个体表现、体验成功的地方

  有位哲人说过,人生有两大欲望:一是生存的欲望,二是表现的欲望。表现欲几乎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天才能力之一。当一个人的表现欲望无法得到满足的时候,就会想出其他满足欲望的方法,而不管这种方法是否符合道德规范。

  这让我联想到在平时的课堂中,当我带领孩子们了解某个知识点或玩某个有趣的游戏,部分幼儿没有被请到,他们没有表现的机会时,他们会想出各种方法来满足自己的表现欲,有些是寻找旁边的好朋友表现,有些是插嘴,有些则在下面自己玩等,我当时总觉得这部分孩子怎么这么不遵守课堂纪律,但却没有想过他们为什么会这样,或者他们为了什么会这样。

  现在我明白了:不失时机地给学生创造成功的学习体验是教师教育艺术的集中表现,一个学生只有获得成功的体验,才能产生自信心,才能对学习有兴趣、专注、执着。学校应当变成“塑造成功者”而不是“制造失败者”的教育场所。

  课堂——师生共同感悟做人道理的地方

  三流教师让学生获得知识,二流教师让学生拥有能力,一流教师让学生感悟做人的道理,这句话非常经典!“传道、授业、解惑”依然是当下对我们教师最准确的定位。学校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能够在未来社会生存与发展的人,我们就得先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在社会上生存、发展、做人,因此教师应努力把课堂变成学生感悟做人道理的地方。

  而在课堂中,在向学生“传道”的过程中,“自己感悟”远远胜于“直接告诉”。其实在我们幼儿园的课程中,很多内容都是综合性的,领域涉及多元,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应多提供情感体验、换位思考等机会,多注重情感教育,孩子的社会性情感和良好的行为习惯都是从小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从小养成的良好习惯对孩子来说也会受益一生。

  在林老师提出的五个要点中,我也感受到了这五点都从不同方面提醒我们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学习品质,而这也是《指南》中提倡的:“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积极主动、认真专着、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这些学习品质对幼儿现实的与长远的学习与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学习品质不同于学业知识和内容,它似乎看不见、抓不着、难以评量,然而却决定了幼儿现在和今后的学习和发展质量。在以后的课堂中,我会尝试着从以上方法中,逐步地调整目前课堂的状态,使孩子们能够轻松快乐地自主学习!

读《做一流的教学能手》有感【优秀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