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观园观后感 篇一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而其中的“大观园”更是被誉为一座梦幻般的园林。近日,我有幸参观了仿制的大观园,深深地被它的美丽和精致所震撼。在这里,我感受到了古人对生活的追求和对美好的向往。
进入大观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气势恢宏的大亭子。这座亭子建筑精美,仿佛是一个巨大的宝盒,装满了无数珍宝。而亭子周围的花草树木更是五彩斑斓,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我不禁想起了《红楼梦》中的描写,大观园中的亭子也是如此的美丽,仿佛是人间仙境。
接着,我来到了大观园的主要景点——“蘅芜苑”。这个地方是贾府中的花园,被形容为“一派芙蓉出水,千株蘅芜吐蕊”。在这里,我看到了许多美丽的花朵,它们散发着迷人的芬芳。我迫不及待地拿起相机,记录下这一刻的美好。在大观园里漫步,仿佛置身于诗画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和人文的情怀。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大观园的细节处理。无论是小巧精致的石雕,还是精心设计的花坛,都展现出了古人对美的追求和对艺术的热爱。每一个细节都被精心雕琢,展现出了大观园的独特魅力。在这里,我仿佛能够感受到古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的向往。
大观园的参观给了我很多启发。我意识到,美是人类灵魂的寄托,是我们追求幸福的动力。大观园的美丽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建筑和景色,更重要的是它所代表的一种精神追求。在现代社会,我们也应该追求美,追求一种精神的升华。
大观园观后感 篇二
大观园,是我心中永远的梦幻之地。我有幸参观了仿制的大观园,仿佛回到了《红楼梦》中的世界,感受到了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进入大观园,我首先被它的宏伟和精致所震撼。仿佛穿越时空,来到了一个古代宫殿的宴会场所。大观园中的亭子和建筑都是精心设计和修复的,每一处细节都展现出了古人对美的追求和对艺术的热爱。我仿佛看到了贾府的繁华和富丽堂皇。
接着,我来到了大观园的主要景点——“蘅芜苑”。这个地方被形容为“一派芙蓉出水,千株蘅芜吐蕊”。在这里,我看到了许多美丽的花朵,它们散发着迷人的芬芳。我不禁想起了《红楼梦》中的描写,大观园中的花朵也是如此的美丽,仿佛是人间仙境。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大观园的细节处理。无论是小巧精致的石雕,还是精心设计的花坛,都展现出了古人对美的追求和对艺术的热爱。每一个细节都被精心雕琢,展现出了大观园的独特魅力。在这里,我仿佛能够感受到古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的向往。
通过参观大观园,我认识到美是一种精神追求,它不仅仅是外在的形式,更是内心的升华。大观园的美丽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建筑和景色,更重要的是它所代表的一种精神追求。在现代社会,我们也应该追求美,追求一种精神的升华。大观园给了我很多启发,我希望能够将这种追求美的精神带入我的生活中,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充实和美好。
大观园观后感 篇三
大观园观后感
当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观后感了。可是观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观园观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黛玉“问天”,为何人生如此不随人愿,人生好像一场幻影。不只是黛玉,《红楼梦》中其他人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也都浓缩在这大观园中。蕉下客从大观园的南门走进,最先看到的院落便是秋爽斋。在《红楼梦》中对于秋爽斋的外景并没有详细的描述,只提到院中种植有芭蕉和梧桐,正是由于探春对院中芭蕉树的喜爱,因此探春才得此“蕉下客”的雅号,院中还有月夜听雨的意境,这组建筑中有一较大的厅堂,名“晓翠堂”,晓翠堂四面出廊,流角飞檐,临沁芳溪。当真正走进秋爽斋时,便看到东南方土山上有八角亭一座,此八角亭是园内制高点之一。秋爽斋中有三间房子之间是没有隔断的,具有闲云野鹤般的风格。其屋内所布置的陈设十分典雅,虽华丽,但却不失大气,给人的总体感觉就是突出了一个“大”字。所有院中豪华雅致的景致也凸显出了主人的性格,探春是个有远见、有抱负、有作为的女子,她敢说敢为、办事练达。这一点从凤姐生病期间,整个大观园的所有事务都由探春一人掌管,并掌管得井井有条便可看出。稻香老农稻香村坐落在大观园的东南方,外面编就两溜青篱;下面分畦列亩,佳蔬菜花,漫然无际,俨然是一派“竹篱茅舍”的农家风光。从稻香村的整体设计,很容易就可以推测出这里的主人清心寡欲、自甘寂寞的性情。此处的主人正是李纨,《红楼梦》中描写到,李纨出身金陵名宦,性格平和娴淑,嫁与贾珠,很早即守寡,她“居家处膏梁锦绣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无见无闻,惟知侍亲养子,处处陪伴小姑子等读而已”。因此她的经历和性格都决定了她所居住的稻香村的格调是如此的简单、质朴。
蘅芜君说到宝玉和黛玉的爱情故事时,就不得不提一个关键的人物,那就是宝钗,宝钗的住所就坐落在大观园的东北角。《红楼梦》中在刘姥姥第二次进大观园的时候,通过众人的目光,描绘了一个“琼洞”。“贾母忙命拢岸,顺着云步石梯上去,一同进了蘅芜苑,只觉异香扑鼻。那些奇草仙藤愈冷愈苍翠,都结了实,似珊瑚豆子一般,累垂可爱。及进了房屋,雪洞一般,一色玩器全无,案上只有一个土定瓶中供着数枝菊花,并两部书,茶奁茶杯而已。床上只吊着青纱帐幔,衾褥也十分朴素。”从书中的描写和亲身在蘅芜苑走一遭后使人充分地感受到蘅芜苑的整体氛围就是一种淡、冷、凄。走进她的闺房,根本感觉不到这是一个女孩子的房间,房间内竟然看不到一件普通女孩子喜好的物品,给人一种不寒而栗的感觉,这可能跟宝钗的性格有着很大的关系。虽然在容宁二府中,每个人都认为宝钗是个慈善亲厚、富有同情心的'人,但是她在金钏儿屈死后,竟然连一滴眼泪都没掉,却开脱了王夫人一颗歉疚的心。通过书中的描写和宝钗屋内的陈设都体现出宝钗的冷漠。她不仅人冷,而且心也冷。富贵闲人《红楼梦》中的男主人公宝玉的住所怡红院坐落在大观园的西北方。
《红楼梦》中描写的怡红院是:“院外粉墙环护,绿柳周垂,三间垂花门楼,四面抄手游廊……花园锦簇,剔玲珑,后院满架蔷薇,一带水池。”透过文字的描述,就会使人联想到怡红院到处都是花,特别是文中提到的“满架蔷薇”,蔷薇是一种类似牡丹的花朵,但地位与牡丹比较相去甚远,因是扶架而生,在堪舆中是“风流是
非”的象征;而“绿柳周垂”,亦比喻美女林立,就这种风水布局造就了宝玉的多情。看过了怡红院院子里的景致,再走进屋内一看究竟。《红楼梦》中描写的房间里的摆设也非常讲究,有书、剑、琴、鼎、字画、笔砚、盆景等等,显得花团锦簇,剔透玲珑。在刘姥姥醉卧大观园那回曾经提到过的《仕女图》和刘姥姥照的西洋镜,这两件物品现在仍然摆放在怡红院的屋内。站在这像极了小姐闺房的怡红院中,可以感受到宝玉乐于与女子为知音的叛逆性格,也正是由于宝玉生活在女人堆里,他懂得了应该尊重女性、平等地对待女性,宝玉完全看透了官场的世俗和丑陋,他没有等级的观念,向往自由、无拘无束的生活。潇湘妃子出了怡红院没走几步便是林妹妹的潇湘馆了。潇湘馆的景致和其他各院的景致完全不同,一走进潇湘馆便可以看到满院的竹子。林妹妹在《葬花辞》中有一句:“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这些竹子体现了林妹妹孤高自诩、多愁善感的性格。林妹妹屋内的陈设大多也采用竹制品,整个房间的风格就显得比较清幽、清雅。站在潇湘馆院子里的石桌旁,仿佛感觉到林妹妹静静地坐在那儿,或轻轻地吟诗作对,或默默地哭泣;也仿佛听到了宝玉不知又是什么地方惹恼了柔弱的林妹妹,正在那儿喋喋地赔不是的声音;也仿佛感觉到林妹妹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当她听到宝玉和宝钗结婚的锣鼓奏响的时候,绝望地烧掉所有宝玉给她的书信后,死去时的伤心欲绝。这就是可怜的潇湘妃子短暂的一生,她带着遗憾离开了潇湘馆,离开了宝玉,离开了大观园。当游览过所有大观园内的院落后,最后停留在潇湘馆时,便会从心底既佩服这个充满才气的弱女子,又为她感到惋惜。北京大观园是京城一处极富特色的古典园林。在占地13公顷的范围内,40余处亭台楼阁、佛庵庭院配以山形水系、繁花名木、鹤鸣鹿啼,宛若人间仙境。红学界认为它实现了《红楼梦》的梦外梦,展示了红楼文化;建筑学认为它把红楼学术、古典建筑、传统造园艺术三术融为一体;文学家认为它创造了影视置景和园林建设相结合的新模式;园林界认为它给中国园林界增加了“名著园”的新内容;文物界认为它造就了潜在的文化遗产,是红楼文化(艺术)博物馆,也是百年后的真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