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坛经》有感(精选5篇)

时间:2013-04-06 09:41:29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读《坛经》有感 篇一

《坛经》是我最近读过的一本让我深感震撼的佛教经典之一。这本经典以其深刻的智慧和启迪人心的故事而闻名,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阅读《坛经》,我对佛陀的教义和佛教的核心价值观有了更加清晰的理解。

《坛经》以一系列的对话和寓言故事为主要形式,通过这些故事,佛陀引导人们探索人生的真理和智慧。这些故事包括了各种各样的人物和情景,涵盖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每个故事都带给我不同的思考和启发。

其中一个故事是关于一个富商的故事。富商生活奢华,但却感到内心空虚和不安。他寻求佛陀的指导,佛陀告诉他,真正的财富不在于物质的积累,而是在于内心的平静和满足。这个故事让我思考到我们现代社会的追逐物质财富的问题,提醒我要关注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另一个故事是关于一个年轻人的故事。这个年轻人一直追求名利和功成名就。然而,他发现无论他取得多大的成就,他的内心仍然感到空虚和不满。佛陀告诉他,真正的成功来自于内心的成长和修炼,而不是外在的成就。这个故事让我思考到我们对于成功的定义,提醒我要注重内心的成长和修炼,而不是仅仅追求外在的成就。

通过读《坛经》,我也学到了一些关于佛教的核心价值观。佛教强调慈悲、善良和智慧的重要性。这些价值观在《坛经》中得到了生动的展现,让我深感敬畏。我相信,如果我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这些价值观,我们将能够过上更加有意义和幸福的生活。

总的来说,读《坛经》给我带来了很多的思考和启发。通过其中的故事,我对佛陀的教义和佛教的核心价值观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我相信,这本经典将继续对我产生影响,并引导我走向一个更加有意义和有价值的生活。

读《坛经》有感 篇二

《坛经》是一本让我深深感动和思考的佛教经典。它以其深邃的智慧和生动的寓言故事而闻名,给我带来了很多的启示和反思。

《坛经》中的故事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示了人生的真理和智慧。这些故事中的角色和情景都非常生动有趣,使得读者很容易就能够投入其中。每个故事都有着独特的主题和教训,让人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得到启发和反思。

其中一个故事是关于一个修行者的故事。这个修行者在修行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困难和挑战,但他始终坚持不懈。最终,他战胜了自己的困难,实现了内心的平静和自由。这个故事告诉我,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我们应该坚持不懈,相信自己的力量,并通过修行来实现内心的平静和自由。

另一个故事是关于一个智者的故事。这个智者拥有无尽的智慧和知识,但他深感自己的智慧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最终,他意识到真正的智慧来源于对内心的觉知和自省。这个故事让我意识到,虽然知识和智慧很重要,但只有通过对自己内心的觉察和反思,我们才能真正获得智慧和成长。

通过阅读《坛经》,我对佛陀的教义和佛教的核心理念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佛陀的教义强调慈悲、智慧和善良的重要性。这些价值观在《坛经》中得到了生动的展现,让我深感敬畏。我相信,如果我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这些价值观,我们将能够过上更加有意义和幸福的生活。

总的来说,读《坛经》给我带来了很多的思考和启发。通过其中的故事,我对佛陀的教义和佛教的核心价值观有了更加清晰的理解。我相信,这本经典将继续对我产生影响,并引导我走向一个更加有意义和有价值的生活。

读《坛经》有感 篇三

  从前看的书,基本与佛教无甚直接联系,仅有的了解就基本来自课本与老师。所以纵将《坛经》看完,也只是有些模糊的感想罢了,称不上是读后感,随笔更适合。

  作为一个大多数国民均为无神论者的国家,众多西方国家素来视我邦为没有信仰的可怖之人,实则不然。佛教于西汉时期传入我国,到魏晋时期才逐渐显露其影响。此时,中国的儒学正统地位、宗法制、祖先崇拜等观念早已深入人心。是以国人重伦理,重现实功利,风行多神崇拜。已故的功臣、虚无的灶神、风伯,甚至蛇、龙等均可为人们所供奉;是以统治者用皇权至上,君权神授等天人观念教化民众。佛教纵在外有千般好,要在中土传播也要先合军权,再融儒道。

  待到禅宗出现,与之同期的还有华严宗、法相宗、净土宗等,但历经时间的磨洗,只有禅宗和净土宗最终长久流传,香火不衰,这与他们顺势而变的修行方式等不无关系。

  《坛经》是一代宗师惠能的言行录,也是禅宗的理论基础。其在整体上倡导自怔自悟,自我解脱,并以让人自信、自立为倡导目标。

  国人相当看重寿命,而禅宗不否认人人皆可成佛的可能,甚至还不止一次在其教义中表示若一念顿悟,皆可成佛。另外,就如同孟子强调人性本善一样,《坛经》中不止一次表示人们先天具有成佛的本性并没有任何差别,尤其开篇明言道:“善知识,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简单来说就是成佛不过是自我本性的显现。同时,禅宗还摆脱了其他宗教所强调的参禅打坐的繁琐形式,修身是可于一切行动、言论、思维活动中完成。

  那么又该如何保持自身这洁净无瑕,未被世俗间尘埃污染的心呢?首先,要抛却利欲之心,对现实世界的一切虚妄之物都不应僵化追求,过分执着。其次,要不断内观自己的本性,不断体悟或说是最终要明心见性。尽管明心见性是成佛的标志,却也不能止步于此,还是要运用其解决人们在现实世界中的实践问题。

  所以若将信佛看作是不与任何事物发生联系便是错的了,因为禅宗的理论也相当重视实践的作用。在口头上说不追求、不计较十分容易,若没有相应的行动与之契合,也无法成佛。于是,《坛经》告诉我们:要时时刻刻保持向善之心,遇事要通过自我调节来保持本性不变。那么,何为自我调节呢?其中一种方法便是忏悔,惠能祖师在宣讲佛法时专把忏悔列作一讲,重要性可见一斑。

  什么是忏?什么是悔?最准确的理解自然是原文:忏者,忏其前愆,从前所有恶业、愚迷、骄诳、嫉妒等罪,皆尽忏,永不复起,是名为忏。悔者,悔其后过,从今以后,所有恶业、愚迷、骄诳、嫉妒等罪,今已觉悟,悉皆永断,更不复作,是名为悔。故称忏悔。

  做到此上,便是将自身所有的“觉”、“正”、“净”与禅宗所传达的“戒”、“定”、“慧”相合,立地即可成佛。

  现在,会拜佛求平安的人不少,可信佛的人却不多,大多是有求于佛,为了将自己心中的渴望与不确定找一个寄托,才劳烦自己的双腿双手,给香炉里添加那么几柱香。并不是说只有信徒才能上香,而是觉得,佛经若用平常心读来,视作一本启迪智慧的书也无不可。每天面对灯红酒绿、纸醉金迷,会感到浮躁实属正常,这时看几页佛经,将自己暂时从俗世琐事中脱离出来,回想自己的所做,若过于急功切利,是不是也能及早醒悟,尽快以平常心对待生活呢?

读《坛经》有感 篇四

  《六祖坛经》全称《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六祖大师即惠能,他是中国禅宗第六代祖师,故云。坛,是指众人为迎请惠能到韶州大梵寺说法,而封土筑的坛。《六祖坛经》是惠能弟子法海记录惠能的说法编辑而成。

  惠能,是中国禅宗南宗创始人。幼年丧父,家境清寒,没有上学因而不识字。但其性情纯淑,惠性间出。一天,在打柴时听到佛门弟子诵念《金刚经》,突然有所感悟,遂发奋学佛。不久,他去参拜禅宗五祖弘忍,因为一句“佛性无南北”受到弘忍赏识。后弘忍选嗣法弟子 命寺僧各作一偈。神秀(禅宗北宗创始人)作一偈云“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弘忍对他说“汝作此偈,未见本性,只到门外,未入门内。”惠能亦请江州别驾代书一偈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深得弘忍赏识,得秘传法衣,成为禅宗第六代传人。后来,为躲避神秀的追杀而逃亡岭南隐遁十五年。后因在广州法性寺“幡动风动”的争论而名扬天下。惠能在南方传法的过程中,对达摩以来的禅学思想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总结,因此他被称为禅宗理论的确立者和集大成者。他提出了心性本净、佛性本有、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理论,主张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的修行方法,并创立了适合中国佛教的简易法门,弘扬“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顿悟法门。主张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以简易的宗教践行,改造注重繁琐经义的佛学旧传统。《六祖坛经》成为除释迦牟尼语录以外唯一被称为“经”的禅师著作,确立了禅宗立宗的理论基础。

  《六祖坛经》的主要内容是记载惠能一生得法传法的事迹以及启导门徒的言教,是禅宗思想的集大成之作。在经中,他提出了“见性成佛”、“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的思想,意即每人的本性都是清净的,只要明见自己的本性,即能成佛。这与《涅槃经》中“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的理论一脉相承。另外,在明心见性方面,《六祖坛经》阐发了顿悟说,认为“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故知万法尽在自心。”、“迷闻经累劫,悟在刹那间”。意即在学佛过程中,不必渐次修行,只要参悟到佛学的真谛,就可以瞬间达到觉悟的境界。在修行实践方面,经中提出了“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的修行法门。指出,要成就佛果,就要破除虚妄和执着,无心于外物,一心修行才能明见本性,得到解脱,由凡转圣。

读《坛经》有感 篇五

  人生最大幸福事,半夜挑灯读坛经。

  《六祖坛经》是六祖惠能大师的传法真谛,是所有经书中唯一一个由中国僧人所写的著作而被誉为“经”的,所谓的经是高僧围绕释迦摩尼佛而写的著作,其他的高僧自己写的.著作只能称之为“论”。六祖坛经主题思想:即心即佛、顿悟成佛,把佛性归结为心性、人佛合一、入世与出世统一起来,把坐禅改为行禅、求佛改为行佛。开创南宗,所谓南顿北渐,南能北秀。它将佛教文化与中国文化有机结合在一起,使佛教进一步发扬光大,将佛从寺庙中请到每个信佛之人的心间。

  惠能大师一生所经历经磨有点像西游记,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方能成佛。惠能幼年丧父,以砍柴为生,24岁时候因偶然机会听到《金刚经》中的一句话: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而顿时开悟,不远千里到湖北黄梅五祖大师门下一心求佛。初到五祖门下,也许其本来就有慧根,其第一句话就展示其决心与信心:远水礼师,惟求作佛,不求余物。五祖试探惠能的根基,就问恵能:"汝是岭南人,又是獦獠,若为堪作佛?" 惠能答:"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獦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自此以后,五祖就收恵能为弟子,为了怕他因才能卓著而被其他弟子加害,就先让他去干烧饭、砍柴的活。当时五祖的首座弟子神秀,在众弟子中享有威望,大家都以为他会继承衣钵成为六祖,但他所做的偈语: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神秀大师此偈语的立意于“有”,在五祖大师看来神秀大师并没有领悟到佛法的真谛,而只是看见城墙而不得其内,但恵能大师从“无”的立意出发,其所作的偈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五祖大师弘忍非常肯定此偈语,认为真正能领悟的佛法就是惠能,故将其衣钵传给恵能。在这里有个小插曲,当惠能所做偈语深得五祖的欣赏之后,五祖莫不做声用鞋子悄然擦去。“五祖以杖击碓三下而去,惠能即会祖意。三鼓入室。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这个故事有点像西游记中孙悟空拜菩提祖师的故事一模一样,不知是不是纯属巧合。当五祖要送六祖过河过去的时候,本来五祖要帮六祖度河,但六祖却要自己渡河,惠能曰:“迷时师度,悟了自度。度名虽一,用处不同。”

  有人的地方就有利益冲突,就要争斗。我原本以为佛家讲究:“四大皆空”应该没有争斗才对,看了十二经以后,才知道佛家争斗比官场、商场争斗有过之而无不及,即使达摩祖师也一生遭受多次的暗杀,具体到惠能,从其拜师五祖之初,一直得到五祖的衣钵,乃至成为一代宗师,其间不知遭受多少次的暗杀和侮辱,在得到五祖衣钵之后,长达十五年的时间里一直躲在猎人中间进行逃亡。也许有句话:要得到多到的荣耀,就要承受多大的磨难;也许也是印证佛法所讲:佛法不是赐来的,菩提即烦恼,烦恼即菩提。

  六祖惠能大师,据坛经所讲自己不识字,也许是通过自谦来印证“诸佛妙理,非关文字”。在六祖之前,所谓的禅宗主要是坐禅,修佛主要是在寺庙,六祖之后,原来禅宗不只是坐禅,修佛不只是在寺庙,成佛也可以是凡夫。所谓“不修即凡。一念修行。自身等佛。善知识。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着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原来佛是众生,众生是佛,一切佛法无边无际,但都在人自心之中,要在自心之中才能顿见真如本性,如何见得本性,就是“无念”,就是三根六净。像我这样酒肉穿肠过、念念红尘之人,也许注定只能成为凡夫俗子。

  我越来越喜欢读佛经,是因为我越来越想念我的爸爸,自爸爸去世以后,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回想爸爸对我一言一语,回想爸爸对我的好,这次第怎一个“苦”字了得。我很希望通过拜读十二经、地藏经等佛经,寻求解脱,我越来越相信除了我们现在所处的世界,一定还有另一个世界,希望爸爸能够在那个世界里没有痛苦、没有悲伤。佛经浩瀚如海,我所读的十二经只是皮毛,而我所领悟了佛法要义也只是十二经的皮毛,诚如看见孔子的门墙而不得其内而已,也许我连门墙都没有看见。到目前为止,我读佛经最大的收益,在于害怕生死,但也不怕生死,我之所以害怕生死,是因为世间还有我的母亲需要赡养、儿子需要抚养,我不怕生死,是因为如果我死了,在那个世界里又能和爸爸相遇。同时,也解决了我的思想困惑,为什么东方是释迦摩尼佛统管神界?为什么西方是耶稣统管神界?为什么中东是穆罕统管神界?可都是神界,哪个最大?为什么我们要去西天才能取到真经?为什么死后最大的向往是前往西方极乐世界?原来“随其心净即佛土净。使君东方人。但心净即无罪。虽西方人。心不净亦有愆。东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国。凡愚不了自性。不识身中净土。愿东愿西。悟人在处一般。所以佛言。随所住处恒安乐。使君心地但无不善。西方去此不遥。若怀不善之心。念佛往生难到。”

  行文至此,就要搁笔。据说,六祖的肉身像现在还完全保存在广东,真希望有一天能前临拜佛,我虽是凡夫俗子,但求佛之心与日俱增。借用六祖的佛语:“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凡夫与和尚不同,但求佛之心有何差别?

读《坛经》有感(精选5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