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应急工作汇报(精彩3篇)

时间:2016-02-04 07:38:24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自然灾害应急工作汇报 篇一

近年来,我国频繁发生各类自然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为了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我单位积极开展了自然灾害应急工作。现将我单位自然灾害应急工作的情况进行汇报。

一、组织结构

我单位成立了自然灾害应急工作组,由各部门的代表组成,负责统筹协调应急工作。在工作组下设了应急预警、救援和重建三个小组,分别负责灾害预警、应急救援和灾后重建工作。

二、预警机制

针对不同的自然灾害,我单位建立了相应的预警机制。我们与气象、地震等部门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及时获取灾害预警信息,并通过各种渠道向员工和社会公众发布预警信息,提醒大家做好防范准备。

三、应急救援

我单位建立了完善的应急救援体系,包括人员、设备和物资的准备。我们定期组织救援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置能力。同时,与相关单位建立了合作机制,提供互助支援。在灾害发生后,我们能够迅速展开救援行动,确保员工和群众的生命安全。

四、灾后重建

灾后重建是应对自然灾害的重要环节。我单位与政府合作,制定了灾后重建的规划和方案。我们注重灾后重建的可持续发展,采用环保、经济、社会三位一体的方式进行重建工作,力求将灾后重建的成果最大化。

五、宣传教育

为了提高员工和社会公众对自然灾害的认识和应对能力,我单位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工作。我们通过组织讲座、培训班和宣传活动,向员工和社会公众普及自然灾害的知识和防范措施,提高他们的自救互救能力。

六、总结经验

我单位注重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应急工作。每次灾害发生后,我们都会组织评估和总结会议,分析救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通过不断的总结和改进,提高了我们的应急工作水平。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单位将进一步加强自然灾害应急工作,提高员工的应对能力,确保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谢谢!

自然灾害应急工作汇报 篇二

自然灾害是不可预测的,但我们可以通过应急工作来减少其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威胁。我单位高度重视自然灾害应急工作,现将我单位自然灾害应急工作的情况进行汇报。

一、组织结构

我单位成立了自然灾害应急工作组,由各部门的代表组成,负责统筹协调应急工作。工作组下设了预警、救援和重建三个小组,分别负责灾害预警、应急救援和灾后重建工作。

二、预警机制

我单位与气象、地震等部门建立了合作关系,及时获取灾害预警信息,并通过各种渠道向员工和社会公众发布预警信息。我们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员工和社会公众的自救互救意识。

三、应急救援

我单位建立了完善的应急救援体系,包括人员、设备和物资的准备。我们定期组织救援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置能力。与相关单位建立了合作机制,提供互助支援。在灾害发生后,我们能够快速展开救援行动,保障员工和群众的生命安全。

四、灾后重建

灾后重建是应对自然灾害的重要环节。我单位与政府合作,制定了灾后重建的规划和方案。我们注重灾后重建的可持续发展,采用环保、经济、社会三位一体的方式进行重建工作,力求将灾后重建的成果最大化。

五、宣传教育

我单位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员工和社会公众对自然灾害的认识和应对能力。通过组织讲座、培训班和宣传活动,普及自然灾害的知识和防范措施,提高他们的自救互救能力。

六、总结经验

我单位注重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应急工作。每次灾害发生后,我们都会组织评估和总结会议,分析救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通过不断的总结和改进,提高了我们的应急工作水平。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单位将进一步加强自然灾害应急工作,提高员工的应对能力,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感谢大家的支持与合作!

自然灾害应急工作汇报 篇三

自然灾害应急工作汇报

  在应对突发灾害性天气时,尤其是短时临近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无法及时传达到广大基层农民手中,使一线农民错过最佳防灾时机,成为制约当前灾害应急工作的首要问题。欢迎阅读这篇关于自然灾害应急工作汇报的文章,更多精彩内容还在工作汇报栏目等你哦!

  篇一:

  近年来,我局按照区应急办的要求,结合民政救灾工作实际,以防灾减灾和灾后救助为重点,扎实做好全区自然灾害应急工作。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1、以自然灾害救助工作为重点,扎实做好灾后应急处置。我局主动与区应办和减灾委成员单位会商,共享灾情信息,按时报送灾情分析报告。三年来我区共遭受7次较大强度洪涝灾害,造成约2万人(次)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6千万元,共下拨救灾款物400余万元,救助灾民2万余人(次),恢复重建倒损房屋174户366间。最大限度地保障了灾区群众的基本生活,维护了社会稳定。

  2、以防灾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提升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区民政局在全区开展了防灾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活动,街办谭家河、艾家镇大栗树、联棚乡长岭、土城乡车溪先后获得全国防灾减灾示范社区称号。今年又在桥边镇双堰口村开展了全国防灾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活动。

  3、以自然灾害应急预案为中心,逐步健全自然灾害应急救助指挥体系。区民政局重新修订了自然灾害应急预案,明确了减灾委成员单位的职责,同时在每年“5.12“期间,组织相关成员单位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各类灾害应急演练活动和大型的防灾减灾宣传,有效地提升了减灾成员单位的综合应急反应能力和辖区村(居)民防灾减灾意识。并建立了覆盖区、乡、村三级的灾害信息员队伍,每年进行一次大规模的培训,提升我区自然灾害应急队伍快速反应能力。

  4、以救灾装备建设和物资储备为保障,着力提升民政救灾应急工作的水平,区民政局先后配备了救灾专用电脑、摄像机、相机,购买了救灾专用车辆,为全区各乡镇民政救灾专干配发了报灾终端和专用笔记本电脑。同时为了应对突发的自然灾害,批量采购了易于保存的棉衣被用于应急储备。

  5、以党委、政府支持为依靠,强化民政救灾资金保障。我局在区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将救灾应急专项经费纳入了区级财政预算,使救灾应急工作得到有效的财力支撑,救灾应急工作水平不断提升。

  二、存在的问题

  1、由于我区属农业大区,自然灾害应急处置范围广,难度大,而救灾股人员配备严重不足,仅1名工作人员且同时身兼多项工作,已不能适应现代化的救灾应急处置工作。

  2、由于我区土坯房基数较大,因灾倒损房恢复重建任务重,按照《自然灾害救助条例》关于救灾资金分担的原则,我区因财力不足,未能足额纳入区级财政预算,因此灾后救助的.标准不高。

  三、建议

  1、建议配备救灾应急工作专职人员,以现代高科技手段为依托,逐步培养适应现代化灾害应急工作的专业人员。

  2、建议在区政财财力许可的情况下,逐步落实自然灾害救助资金,制定符合本区实际的救助标准。

  篇二:

  一、基本情况(自然灾害)

  20xx年度年平均气温16.8℃,比常年15.8℃偏高1.0℃,是自1993年以来连续第17个偏暖年,自然灾害频发。

  (一)、年内多次连阴雨,早春出现罕见春汛。

  20xx年度降水量1340.2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多183.4毫米。年内多次出现连阴雨天气,其中3月上旬出现持续强降水,引发了罕见的春汛,上旬总雨量达169.5毫米,是常年平均的7倍多,为历年同期最多。多次的连阴雨天气对作物的生长带来不利影响。根据上报的灾情与防汛指挥部了解的情况统计,2-3月连阴雨天气共造成全县9个乡镇(街道)出现不同程度的灾害。农作物受灾面积达8.4万亩,总经济损失0.15178亿元。

  (二)、倒春寒十四年来最严重。

  20xx年4月13~16日我县出现十四年来罕见的倒春寒天气,14日日平均气温6.5℃,是有气象记录以来创4月日平均气温最低,而4月份平均气温较常年平均偏低1.5℃,为历年同期最低。倒春寒对油菜、大小麦、鲜切花等作物有较大影响。

  (三)、梅雨期长,梅中有伏。

  20xx年6月17日入梅,7月17日出梅,入梅、出梅时间均偏晚,梅期31天,梅期长,梅雨量大,分布不均。总梅雨量353.2毫米,比常年偏多83%,为1999年以来最多。梅雨期间暴雨过程频繁,共出现6次系统性强降水过程,出现4个暴雨日。从气象协理员上报的灾情来看,整个梅雨期间,我县共有7个乡镇(街道)受灾,经济作物受灾总面积3810亩,经济损失约600万元。

  梅中有伏,6月30日至7月3日梅雨期内我县出现4天连续高温天气,极端最高气温达37.6℃(7月2日)。

  (四)、高温日数、极端高温创新高。

  20xx年夏天在梅雨期就已出现高温天气,全年≥35.0℃的高温日数共31天,≥38.0℃的高温日数有7天,均为历年最多,极端最高气温达40.2℃/8月12日,打破我县建站以来最高气温极值,其中8月12~15日连续4天我县最高气温均接近或超过40℃,12~14日连续3天平均气温在34℃以上,为历史罕见。9月份还出现了1天高温日。

  (五)、强对流天气频发

  20xx年雷暴日数39天,是近23年最多的一年。雷暴趋势为早发多发,雷暴初日在2月份就已出现。夏季雷暴更是多发。8月25-27日连续三天出现强对流天气,雨量分布不均匀,个别自动站出现短时暴雨,7-9级雷雨大风。强对流天气对设施农业有一定的影响。其中8月25日我县出现强雷阵雨天气,魏塘街道长秀村占地150亩的芦笋基地受损严重,总经济损失在八九十万元左右。

  (六)、雾霾天气多,空气质量差

  20xx年共出现大雾54天,仅次于1983年的55天,灰霾天气44天,急剧增多,为历年最多,是去年的近两倍。年内多次出现范围大,影响时间较长的大雾天气,其中20xx年11月大雾天气12天,大雾以20日影响最大。19日夜间开始起雾,20早晨至上午出现大范围浓雾,部分地区强浓雾,最低能见度仅30米,直到中午才逐渐消散,是入秋以来气势最凶的一场大雾,对交通运输有较大影响。

  (七)、“12.15”大雪侵袭,通行受阻

  12月12~16日受强冷空气影响,出现连续五天的雨雪天气,过程降水量46.2毫米,15日普降中到大雪,累积雨雪量7.5毫米,最大雪深4厘米。15日夜间到16日我县最低气温在-2度左右,出现严重道路结冰现象。给交通带来严重影响。根据上报的灾情统计,本次大雪我县共有3个乡镇(街道)受灾。经济作物受灾总面积较少,为156亩,经济损失约1.4万元。

  二、存在问题

  在应对突发灾害性天气时,尤其是短时临近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无法及时传达到广大基层农民手中,使一线农民错过最佳防灾时机,成为制约当前灾害应急工作的首要问题。目前,灾害性天气的应对途径主要依托电视、农村广播、气象显示屏和96121自动应答系统等,信息的覆盖面与时效性存在一定局限;而我局的手机短信预警平台和农业大户信息库还处于初步建设阶段,短信群发能力难以满足更多农户的灾害预警要求。

  三、工作建议

  针对目前应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前工作实际,本着“适用当前、立足长远”的目标,现提出以下四点工作建议:

  (一)、做好气象服务均等化建设,保障灾害应急覆盖基层。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建设是《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可以切实保障广大农户享有基本公共气象服务,进一步扩大灾害预警信息的覆盖面。

  (二)、抓好“大户和两区”重点服务,确保灾害应急有的放矢。由于当前软件、硬件实力相对薄弱,灾害应急工作难以面面俱到。因此,在遇到突发灾害性天气时,应急管理工作应当抓住重点、有的放矢。应重点加强对“农业大户”、“农村经济合作社”、“农业两区”等对象的服务力度,确保大户、两区等重点区域的抗灾能力,尽量降低灾害损失。

  (三)、搞好防灾减灾示范镇创建,健全灾害应急组织体系。通过开展“气象灾害应急准备工作认证”和“气象防灾减灾示范乡镇、社区创建”等工作,进一步加强各级领导的防灾减灾意识,努力形成一套高效完整的应急管理工作体系,使得应急管理工作思路清晰、分工明确。

  (四)、用好气象协理员工作队伍,加快灾害应急响应速率。近年来,依托扎根农村、贴近农户、熟知农事的优势,全县气象协理员在气象为农服务中发挥了显著作用。今后应继续加强协理员在预警信息传递、防灾减灾指导、灾情收集上报等方面的工作,有效提高应急管理工作效率,进一步降低广大群众的灾害损失。

  四、典型案例

  20xx年底我县大云镇通过省局验收,成为全市第一个气象防灾减灾示范镇。在应对去年“7.15”大暴雨过程中,大云镇政府能迅速建立气象防汛预警抢险队伍,并根据预先制定好的应急预案,第一时间将人员落实到位,确保了防汛抢险工作的顺利开展。

自然灾害应急工作汇报(精彩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