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区文明创建工作调研报告 篇一:文明创建工作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一、调研目的和方法
为了了解全区文明创建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我们进行了一次调研。调研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了解全区文明创建的进展情况,找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对策和建议。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访谈和实地观察等方法。
二、调研结果
1. 文明创建工作的进展情况
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全区的文明创建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各级政府和社区组织积极开展了各类文明创建活动,如志愿者活动、文艺演出、环境整治等,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同时,也有不少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积极参与到文明创建中,推动了社会风尚的良好发展。
2. 存在的问题
然而,调研发现在文明创建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一些活动只停留在表面,缺乏长远规划和持续性。其次,一些参与者的积极性不高,参与程度低,缺乏对文明创建工作的深入理解和认同。此外,一些地区的基础设施和环境整治工作还有待改进,无法满足居民的基本需求。
三、问题分析
1. 缺乏长远规划和持续性
文明创建工作需要长期坚持,不能仅仅停留在短期的宣传和活动中。缺乏长远规划和持续性,容易导致文明创建工作的效果不佳,无法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2. 参与者积极性不高
一些参与者对文明创建工作的积极性不高,参与程度低。这可能与他们对文明创建工作的认同度不高有关。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文明创建工作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居民对文明创建工作的理解和认同程度。
3. 基础设施和环境整治工作不足
一些地区的基础设施和环境整治工作还有待改进。这不仅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影响了文明创建工作的开展。因此,我们需要加大对基础设施和环境整治工作的投入,提升居民的生活环境。
四、改进对策和建议
1. 加强长远规划和持续性
我们应该制定长远规划,确立文明创建工作的目标和任务,并制定相应的措施和时间表。同时,要加强对文明创建工作的监督和评估,确保工作的持续性和效果。
2. 提高参与者的积极性
加强对文明创建工作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居民对文明创建工作的理解和认同程度。同时,要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和奖励措施,激发居民的积极性,增加他们参与文明创建工作的热情。
3. 加大基础设施和环境整治工作的投入
增加对基础设施和环境整治工作的资金投入,提升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水平,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同时,要加强对环境保护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居民的环境意识。
五、总结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对全区文明创建工作的现状和问题有了更清晰的了解。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加强长远规划和持续性,提高参与者的积极性,加大基础设施和环境整治工作的投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推动全区文明创建工作向更高水平发展,为居民提供更美好的生活环境。
全区文明创建工作调研报告 篇三
全区文明创建工作调研报告范文
为切实抓好全区文明创建工作,促进我区三个文明建设和谐发展,为实现富民强区和“两个率先”提供良好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XX年12月中旬,区文明办在全区开展了文明创建初评调研工作。在85个区级文明单位、24个区级文明村、10个区级文明社区和4个区级文明镇创建申报单位中按15%的比例进行初评调研。通过听取创建工作汇报、查看台帐、实地考察等方法调研了春江村等18个各类型的创建单位,全面客观地检验了文明创建工作成绩,查找了存在的问题,加强了对各类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的分类指导,保证了文明单位的创建质量,进一步推动了我区文明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总体情况
1、领导重视。各文明单位能进一步完善文明创建工作,围绕工作中心,加强创建领导、健全工作网络、加大创建投入,并
针对薄弱环节,加大工作力度,落实工作措施,提升创建工作水平。2、机制健全。领导机制和各项工作机制健全,融入日常工作之中。呈现出“启动早、措施实、氛围浓、效果好”的特点。通过健全组织、优化服务,为文明创建提供有力保障。
3、创新工作载体。能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如孟河镇九龙村的“文明户评选”、薛家镇新晨村的大学生村官和社区志愿者服务队、三井藻江社区和河海天安社区的共建活动、新区实验中学、区检察院、高宏房地产开发公司等单位的活动。
4、不断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文明创建活动成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在推进文明创建工作过程中,针对一些影响群众生活的突出问题,做好宣传发动和说服解释工作,为群众办实事、谋利益,获得了基层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二、存在问题
1、少数单位缺乏有效的创建行动。“重口头、轻行动”,反映出少数单位的文明创建意识不强。一些单位的台帐管理不到位,工作不规范,台帐一般,甚至很少。
2、基础设施建设还存在一定差距。受经济发展影响,一些创建单位的有效投入还不足,未形成逐年增长的投入机制,基础设施建设相对不足,对文明创建产生了负面影响。
三、建议设想
1、社区各项创建内容繁多,建议将“文明社区”和“星级社区”评比整合。文明社区作为最高荣誉,在“星级社区”中通过评比的内容可以不再重复检查,相关台帐仅体现记录功能。
2、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变“领导要创建”为“群众要创建”。进一步发挥服务功能,提高群众对文明创建的知晓率、支持率和满意率。在考核标准中,要做到定量和定性相结合。日常管理、理论学习、宣传工作、文明创建等方面进行量化考核,基层群众对文明创建工作的知晓度、满意度、支持度进行定性分析,两项进行加权考核,基层群众的定性分析加权比重要达到60%以上。创建过程中,社区重在服务、安全和秩序;行政村重在硬件投入、生活保障;行政村向社区过渡过程中,要抓服务和就业需要,增加失地农民培训,强化就业指导;企业重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凝聚人心;机关事业单位重在提高工作效率,树立良好形象。
3、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存在差异,要拓展增收渠道。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实力不足,直接影响了对文明创建工作的有效投入,特别是硬件设施的.相对滞后严重影响了文明创建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号召力。一要改变传统的发展观念,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存在环境污染、安全隐患的企业不能投入建设。二要改变“等靠要”的精神状态。主要依靠上级主管部门拨款,只靠“输血”而不提高自身“造血”功能,这样的领导班子需要更新观念,发挥主观能动性。三要积极尝试改革创新。有条件的村可以进行股份制改革;也可以将资金盘活,将一定的资金用于投资风险低、回报较稳定的项目,如标准化厂房、商铺店面等,扩大村级经济来源。
4、进一步健全机制。一是调研机制。加强调研力度,通过调研促进创建的深入,通过督促提高创建的实效;二是建立激励机制。要根据考核情况,对文明创建工作落实好的单位予以表彰;对考核不合格者,要给予黄牌警告;情节严重的,还要追究主要领导的责任。三是建立工作联系机制。密切与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联系,组织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新闻记者进行专项调研,通过座谈会、通气会、协调会等形式,及时反馈基层文明创建工作动态,获得更多的合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