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类的开题报告 篇一
第一篇内容
标题:基于用户体验的手机界面设计优化研究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发展,手机界面设计成为用户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目前许多手机界面设计存在用户体验不佳的问题,如操作复杂、功能冗余等。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优化手机界面设计,提高用户体验,提供更好的手机使用体验。
二、研究目标
本研究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分析用户需求和行为,优化手机界面设计,提高用户满意度和使用便捷性。具体目标包括:
1. 调查用户对当前手机界面设计的满意度和不满意的原因;
2. 分析用户行为和使用习惯,了解用户对手机界面的需求;
3. 设计并实施一套优化的手机界面设计方案;
4. 评估优化后的手机界面设计对用户体验的影响。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将采用多种研究方法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包括:
1. 文献综述:对手机界面设计和用户体验相关的文献进行综述,了解当前研究状况和存在的问题;
2. 用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和用户访谈等方式,调查用户对当前手机界面设计的满意度和需求,并分析用户行为和使用习惯;
3. 界面设计方案:基于用户需求和行为分析结果,设计一套优化的手机界面设计方案;
4. 用户实验:通过实验室实验和实际使用情况的观察,评估优化后的手机界面设计对用户体验的影响。
四、预期成果及创新点
本研究的预期成果包括:
1. 优化的手机界面设计方案,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2. 用户需求和行为分析报告,为手机界面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3. 相关研究论文和学术交流成果。
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
1. 通过对用户需求和行为的深入研究,提供个性化的手机界面设计方案;
2. 结合实验室实验和实际使用情况的观察,全面评估手机界面设计的效果。
设计类的开题报告 篇二
第二篇内容
标题: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建筑设计与仿真系统研究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建筑设计与仿真是建筑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传统的建筑设计和仿真方法存在一些问题,如效率低、成本高等。而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为建筑设计和仿真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因此,本研究旨在基于虚拟现实技术,开发一套高效、低成本的建筑设计与仿真系统。
二、研究目标
本研究的主要目标是开发一套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建筑设计与仿真系统,具体目标包括:
1. 分析传统建筑设计与仿真的问题和需求;
2. 研究虚拟现实技术在建筑设计与仿真中的应用;
3. 设计并开发一套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建筑设计与仿真系统;
4. 评估系统的性能和效果。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将采用以下方法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
1. 文献综述:对建筑设计与仿真和虚拟现实技术相关的文献进行综述,了解当前研究状况和存在的问题;
2. 需求分析:通过调查和访谈建筑设计师和仿真专家,分析他们对建筑设计与仿真系统的需求和期望;
3. 系统设计与开发:基于需求分析结果,设计并开发一套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建筑设计与仿真系统;
4. 系统评估:通过实验和用户调查等方法,评估系统的性能和效果。
四、预期成果及创新点
本研究的预期成果包括:
1.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建筑设计与仿真系统原型;
2. 建筑设计与仿真系统需求分析报告,为相关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3. 相关研究论文和学术交流成果。
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
1. 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提供更直观、真实的建筑设计和仿真体验;
2. 设计并开发一套高效、低成本的建筑设计与仿真系统,提高建筑设计和仿真的效率和质量。
设计类的开题报告 篇三
关于设计类的开题报告范文
设计是把一种计划、规划、设想通过某种形式传达出来的活动过程。下面是YJBYS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的关于设计类的开题报告范文,供参考阅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一:园林设计开题报告
一、选题的理论、实际意义
(1)选题的理论意义 一般边坡绿化按其实质可分为土质边坡绿化和石质边坡绿化,其实质意义是非常明显,作用是非常巨大的。就土质边坡绿化来说,边坡绿化对道路路基的保护作用和美化效果尤其突出。坡面防护方法大致可分为植物防护和工程防护;植物防护方法就是栽植草木等植被进行坡面防护,又被称为生物防护方法;工程防护方法包括构造物、挡土墙栅栏、锚固、
喷浆等传统工程防护方式。而道路边坡绿化一般大体分为施工和后期养护两阶段。即施工工程和养护工程。 边坡绿化可稳固路基、保护路面、美化路容、改善环境、减少噪声、舒适行旅、诱导汽车行驶;边坡绿化可美化环境,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和滑坡,净化空气;边坡绿化也是防风、防沙、防雪、防水害的重要措施之一。(2)选题的实际意义 通过对水东路的边坡绿化具体实例分析,展现贵州省贵阳市的林城城市的绿化特色。边坡绿化对于美化城市环境、改善人车行驶环境、防治地质灾害等都有重大意义。因此对边坡绿化工程的发展和建设,将提高和影响贵州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一个良好的人居生活环境是城市发展的高度和整体形象的重要标志,更是发展中的林城贵阳环城林带的的宣传标志。
二、研究动态、见解
1、 研究动态 国际上有关道路防护与加固技术的研究,多年来一直是广大道路工作者关注的焦点之一。中国自20实际90年代以来,高等级公路建设已成为中国基础设施的投资热点和重点,其中高速公路的建设是重要内容之一。公路的迅猛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极大方便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公路运营后,路体分割了生物的生存空间,产生了噪音﹑汽车尾气等。使生物的栖息环境逐渐恶化,在这样的背景下,高速公路的环境建设和绿化被重新认识和加以重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环境和公路的要求越来越高,因而道路的建设和绿化更是作为一项重中之重的任务来抓。搞好公路绿化工作对于国家绿色大通道建设战略决策的实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见解 关于贵阳水东路的边坡绿化情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具体分析;
1.调查、研究和分析水东路段的工程绿化情况。
2.结合先进的边坡绿化技术,阐述和分析边坡绿化的方式及其作用。
3.深入的分析水东路的边坡绿化情况及相关资料,总结贵阳在高速公路绿化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所取得的成就。
三、研究的思路、方法、技术路线
1.研究思路:主要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现场实习和观察水东路的土质状况、施工环境及绿化现状;然后通过借鉴国内外的相关公路绿化资料,详细的分析边坡绿化的方式、功能和作用,分析得到关于贵阳公路绿化存在的问题及所取得的成就。
2.研究方法:我采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
2.1实习观察法:通过参与水东路的绿化施工实习,系统的分析水东路绿化过程、绿化方式、绿化的作用、绿化现状,以及分析边坡绿化在贵阳城市绿化中的作用及影响。
2.2资料研究法:通过自己现场观察、调查记录和多方面的考证,以及通过网络资源和相关着作的查阅借鉴,来研究边坡绿化在城市绿化中的方式、作用、地位、以及现状,同时提出自己的见解。
3.技术路线
四、总体安排、进度计划
第一步:2010年12月确定选题。
第二步:2011年1月至3月,收集相关信息和资料,提交开题报告,论文初稿。
第三步:20011年4月初,提交论文第二稿。
第四步:20011年4月中旬,提交论文第三稿。 第五步:20011年4月下旬,论文定稿,准备答辩。
五、主要参考文献
[1] 高速公路绿化苗木树种选择[J].中华园林网,2010(3)
[2] 杨燕。王奎。高速公路边坡生态防护系统探讨[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6(1)
[3] 谢建明。白史且。戚少国。苟文龙。严东海肖飙。三维植被网在公路边坡生物防护中的应用研究[J].草原与草坪,2002(4)
[4] 孙捷。毛国卫。李德超。高等级公路环境保护技术的研究现状和趋势[J].安徽建筑,2003(4)
[5] 任洁清。创建干线公路养护管理示范路的体会[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2)
[6] 王明月。崔旭光。李瑜。高等级公路的边坡防护[J].交通科技与经济,2003(1)
[7] 朱海鹰。徐国钢。张军。张祎。高速公路边坡生态防护施工技术[J].中外公路,2003(3)
[8] 安保昭。坡面绿化施工法[M].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
篇二:包装设计开题报告
一、课题的来源、目的、意义(包括应用前景)、国内外现状及水平
(一)课题来源:虚拟
1、中国传统建筑中的设计元素和观念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劳动人民用自己的血汗和智慧创造了辉煌的中国建筑文明。中国的古建筑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体系最完整的建筑体系,从单体建筑到院落组合、城市规划、园林布置等在世界建筑史中都处于领先地位,中国建筑独一无二地体现了的“天人合一”的建筑思想。
中国传统建筑在图形、文字、色彩、造型结构的几个特点:
图形。在中国传统建筑中一般以以动物的面目形象出现,具有虫、鱼、鸟、兽等动物的特征,由目纹、鼻纹、眉纹、耳纹、口纹、角纹几个部分组成。面目结构较鲜明,也正是利用这些特征,将人们引到了一个神秘的艺术世界;
文字。我国的汉字历史悠久,字体造型富有变化。在中国传统建筑中运用到的文字一般以繁体字体为主;
色彩。中国传统建筑中运用最多的为红色和黄色,五行包括金、木、水、火、土,其中土占中央方位,因为华夏民族世代生息在黄土高原上,所以对黄色就产生了一种崇仰和依恋的感情,而红色则寓意着美满、吉祥和富贵;
造型结构。体现在大门、大窗、大进深、大屋檐,给人以舒展的感觉。大屋檐下形成的半封闭的空间,既遮阳避雨,起庇护作用,又视野开阔,直通大自然;
通过以上的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介绍,例如故宫--故宫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目前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古代皇宫建筑群。它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段非常丰富,通过图形、文字、色彩、造型结构等许多元素的完美结合,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造型美。把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表现的淋漓尽致,形成完美的“天人合一”的建筑思想,同时将这些传统建筑特点运用到“泥人张”世博会纪念品的平面海报中,充分突出其中国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