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种植调查报告 篇一
我市鱼类养殖现状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
近年来,我市鱼类养殖行业发展迅速,但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如环境污染、饲料成本上升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进行了一次鱼类养殖现状调查。
二、调查内容
1. 养殖面积:通过对我市各个养殖区域的调查,发现养殖面积呈逐年增长趋势。其中,水产养殖面积占总养殖面积的80%以上,陆地养殖面积约占20%。
2. 养殖品种:我市主要养殖的鱼类品种有鲤鱼、鳗鱼、草鱼等。其中,鲤鱼是最主要的养殖品种,占据了市场的大部分份额。
3. 养殖方式:调查结果显示,我市主要采用池塘养殖和网箱养殖两种方式。其中,池塘养殖占比较大,约占总养殖面积的60%以上。
4. 环境污染:调查发现,由于养殖过程中养殖池塘的废水处理不当,导致水体出现污染问题。这一问题亟待解决,以免影响到周边环境和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5. 饲料问题:调查显示,近年来饲料成本不断上升,给养殖户带来了一定的经济压力。因此,研发和推广适用于我市鱼类养殖的低成本饲料,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三、调查结论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1. 鱼类养殖面积呈逐年增长趋势,市场前景广阔。
2. 鲤鱼是我市养殖行业的主要品种,具有较高的市场份额。
3. 池塘养殖是我市主要的养殖方式,但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问题。
4. 饲料成本不断上升,给养殖户带来了一定的经济压力。
四、建议
为了促进我市鱼类养殖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 加强养殖池塘废水处理技术研发,减少环境污染。
2. 支持和推广低成本饲料技术,降低养殖成本。
3. 提供相关政策支持,鼓励农户发展鱼类养殖产业。
4. 建立健全鱼类养殖行业监管机制,加强市场管理。
通过对我市鱼类养殖现状的调查和分析,我们相信在相关部门和农户的共同努力下,我市鱼类养殖行业将迎来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
养殖种植调查报告 篇二
我市果树种植现状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
我市是果树种植的重要区域之一,近年来果树种植业发展迅速,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如病虫害防治、品质提升等。为了了解和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进行了一次果树种植现状调查。
二、调查内容
1. 种植面积:通过对我市各个果树种植区域的调查,发现果树种植面积呈逐年增长趋势。其中,苹果、梨子和桃子是我市主要的果树品种。
2. 品种选择:调查结果显示,我市果树种植品种多样,但以耐寒、产量高、品质好的品种为主。近年来,一些新品种如红富士苹果、早熟梨等受到了农户的青睐。
3. 病虫害防治:调查发现,病虫害是果树种植过程中的一大难题。常见的病虫害有蚜虫、螨虫、炭疽病等。果农普遍使用化学农药来进行防治,但也存在着使用不当的问题。
4. 品质提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果品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调查显示,果农普遍意识到品质的重要性,努力提高果品的口感和营养价值。
三、调查结论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1. 果树种植面积呈逐年增长趋势,市场潜力巨大。
2. 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受到了农户的欢迎,有助于提高果树产量和品质。
3. 病虫害防治是果树种植过程中的一大挑战,需要加强技术指导和培训。
4. 提高果品品质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需要加强品种改良和栽培技术研发。
四、建议
为了促进我市果树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 加强病虫害防治技术的推广和培训,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2. 继续引进和推广适应本地气候条件的新品种,提高果树产量和品质。
3. 建立果树种植行业的技术服务中心,提供技术指导和培训。
4. 加强果树种植业与果品加工业的衔接,促进产业链的延伸和升级。
通过对我市果树种植现状的调查和分析,我们相信在相关部门和果农的共同努力下,我市果树种植业将迎来更加繁荣的未来。
养殖种植调查报告 篇三
201*年8月110日至201*年八月29日,按照学校对学生“种养大户生产现状调查”的安排,我分别对两个种植大户和一个养殖大户两个养殖大户进行了调查。 调查访谈情况如下:
一、 种植大户的背景与特点:
(一)冯智,为湖南希望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进行水稻的规模化制种,是全村目前最大的种植户,长期租地1*3亩,主要从事杂交水稻高产的种子制种,配备有几种较为大型的机械,包括旋耕机,久保田告诉插秧机,久保田收割机等农业机械设备,总价值近40万元。年产约70000公斤水稻,平均亩产456千克。
曹威伟,主要从事杂交玉米种子的商业化制种,是周村最大的种植大户,长期租用耕地1000亩,每亩的年租金460元,为以种植业为主的规模经营农户,具有一定的机械化水平,主要拥有玉米平原播种机,富农玉米脱粒机,大丰王YZ-4大型玉米收割机等大型机械设备,基本上实行了农业全程的机械化,效率较高,年产玉米68万千克,平均亩产680千克。
(二)常见的农业种植问题:
1、数量不多,面积较小。全县不同规模种粮大户2007户,占总农户的3.7%,百亩以上种粮大户共有119户,占全县总农户的0.22%,总承包面积1.898万亩,户均承包面积达1*9.5亩,近年来由于劳务输出人数不断增加,种粮大户正在起步阶段,耕地来源以租赁承包为主,自己承包地为辅。
2、规模效益不高。据对种粮大户2008年经济效益摸底调查,按承包耕地50亩的规模,扣除各项生产成本后,一般当年可获得纯收入1--1.2万元,高的近1.5万元,其单位面积效益仅是非种粮大户的60-70%。
3、分布不平衡。由于各乡镇情况不同,种粮大户分布不均衡。
(三)、扶持种粮大户的政策措施:
近年来,我县把粮食安全生产列为重要议事日程,采取粮食保护价收购、粮食直补、良种补贴等各种措施,保障了粮食安全生产,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1、加大扶持力度。种粮效益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粮食生产的发展,特别是影响了规模种植。近几年来,为发展粮食生产,促进规模种粮大户的发展,鼓励和引导农民扩大粮食种植面积和增加粮食产量,县委县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引导农民扩大粮食种植面积和增加粮食产量的优惠政策,包括奖励六大特色产业先进村,种粮大户、开通农产品绿色通道等政策。2009年,县政府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对马铃薯大西洋种子实行补贴,每公斤补贴0.8元,补贴金额480万元,克新种子每
公斤补贴0.4元。农业部门对南古、新天、三堡等乡镇开展马铃薯良种补贴,每公斤种薯补贴0.4元。农业局积极争取小麦良种补贴项目,在全县7个小麦主产区补贴面积1*万亩,补贴金额1*0万元。2009年,又争取了小麦、玉米良种补贴项目,全县粮食面积达到2000年以来的最高峰62.8万亩,其中小麦28.24万亩,马铃薯18.24万亩,玉米4.46万亩,啤酒大麦10.6万亩。
2、完善流转形式。以往土地流转普遍以分散流转、自发流转、互换为主,流转手续、程序不规范,带来许多后续遗留问题,严重影响种粮大户对土地投入的积极性。为
促进土地的有序流转,2008年,县上主管农业的领导带领各乡镇、农口部门负责人到安徽等地进行了土地流转考察,积极探索土地流转新模式,指导土地流转,本着村民自愿、相互协商原则,采取以代耕代种、转包、租赁等形式,解决当前农村中存在的“有田无人种和有人无田种”的现实矛盾,促进粮食生产向产业化和规模化方向发展。南古、丰乐、南丰、三堡、永固等乡镇农民承包本乡镇或外地农民或农场土地,大面积种植大麦、马铃薯。永固镇姚寨种植大户姚学儒在中牧山丹马场、张掖梁家墩镇租赁土地种植马铃薯3300亩,率先尝试了土地流转的新路子。
大户规模逐步扩大。种粮面积在百亩以上的屡见不鲜,千亩大户不断涌现,一些地方还出现了万亩大户。今年全省10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比2008年增加5655户,1000亩以上的增加102户,10000亩以上的增加2户;全省种粮大户前十名户平种粮4200多亩,几乎是2004年户平1143亩的4倍。桃江、桃源和株洲县1000亩以上的大户分别为13户、1户和2户,其中株洲县种粮最多的大户租赁稻田6000多亩;桃江县马迹塘镇今年新发展的种粮大户李正坤租赁稻田3185亩,全国种粮标兵文湘桃2008年就是万亩大户,今年在益阳县牛田镇株树山村又新租稻田1256亩,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
二、 养殖大户的背景与特点:
(一)金立山,畜禽养殖大户,主要从事生猪的养殖,是小有名气的生猪养殖户。2000年至2004年,他在荆门承包小猪场,每年出栏生猪100多头,年盈利5万多元,成为他的“第一桶金”;2005年,他回到家里,建了1*间猪舍,年出栏生猪200多头,年盈利约8万元。养猪使他尝到了致富的甜头,规模也逐步扩大。不料,2009年他的猪场发生了“高热病”疫情,10多头种猪和60多头育肥猪全被毁了,虽然保险公司按约定赔付给他1万多元,但他仍然损失6万元。一场疫病,差一点使他打消了继续养猪的念头。直到后来生猪市场回热,他才再次进行了生猪的养殖并且扩大了养殖的规模,并且购入了部分机械,修建了5000平方米的猪舍,现在年产值560万,是该地最大的生猪养殖户。
(二)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1、饲料价格大幅上涨,养殖成本增加;另一方面猪价、肉价波动频繁,如遇市场低迷和出现食品安全事故,则导致销滞价跌,盈利微薄甚至亏本。二是怕大。樊庙村人均耕地不足1亩,主要收入靠外出务工和经商,村民希望村里发展支柱产业和扶持种养大户来带动他们增收致富。但当工作组问及养殖大户是否有进一步做大做强,从而带领村民们共同发展的打算时,他们有“五缺”之忧:一缺信心,即没有做大做强的'意愿与信心,只想保持现状,认为“船小好调头”,怕组织不起来;二缺资金,即扩大规模、增加带动功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怕融资困难;三缺技术,即在防疫、繁殖等关键技术上,自己懂得不多,怕在获得技术支撑上出问题;四是缺信息,即认为农村信息闭塞,怕不能及时掌握市场、政策等各方面信息,而造成损失;五是缺场地,即扩大规模需要占用更多土地,怕用地问题难解决。三、
帮扶的措施及建议无论是实现养殖业跨越式发展,还是帮助农民加快增收步伐,都需要从培育养殖大户着手。而培育养殖大户,根据调查访谈情况和各地成功经验,必须强化以下工作措施。
2、加强舆论引导,树立畜牧产业观点。要宣传畜牧业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使农民明白畜牧业是农民增收的重要增长点,让农民知道畜牧业只有走规模化、
3、专业化之路,才能显示其巨大的经济效益,使畜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教育和促使农民转变传统的小农经济观念,兴起规模养殖,自觉步入养殖大户行列。 2、建立激励机制,制定落实优惠政策。这是促进养殖大户发展的重要一环。一是制定和完善良种资金补贴政策,落实良种专项补贴制度;二是制定和完善畜牧业发展奖励制度,重点对养殖大户、科学养殖示范户实施奖励。通过激励政策,调动农民发展规模养殖的积极性。 3、加大资金扶持,夯实大户发展基础。解决养殖大户资金投入问题是关键的一环。一是建立养殖大户发展专项资金制度,每年可从财政扶贫、以工代赈和农业开发等资金中,切出一定的数额用于养殖大户的发展,重点支持大户的基础硬件设施建设;三是引导养殖户和社会资金增加对养殖大户的投入与合作。 4、加强技术指导,推广现代饲养方式。一是引导养殖大户采用科学的饲养管理方法,实施“良种、良法、良料、良舍”工程;二是发挥部门科技人员作用,经常开展技术咨询、科技下乡和进村入户等技术指导活动,及时为养殖大户排忧解难。三是加强对养殖户的技术培训,解除发展养殖业在技术上的后顾之忧。四是推广立体养殖、生态养殖、标准化养殖等现代规范化饲养方式,提高规模养殖的综合效益。 5、严控动物疫病,提高养殖安全水平。把养殖大户的
4、动物防疫作为工作重点,进行全方位的监测监控与监管;提高兽医人员的服务质量与治疗水平,使养殖大户的动物疫病得到及时防治;要求大户坚持“自繁自养”原则,杜绝外来疫病的传入等,加大生猪的养殖和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