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年养老问题调查报告(通用3篇)

时间:2014-01-05 06:16:21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农村老年养老问题调查报告 篇一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农村老年养老问题日益凸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进行了一次农村老年养老问题的调查。本报告旨在分析农村老年养老问题的现状和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调查结果显示,农村老年养老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农村老年人口众多,养老资源匮乏。由于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养老设施建设相对薄弱。调查数据显示,农村老年人口数量庞大,但养老院、养老护理中心等养老机构数量有限,无法满足老年人的需求。许多农村老年人只能依赖家庭成员照料,给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精神负担。

其次,农村养老服务质量不高。调查发现,农村养老机构普遍存在设施陈旧、服务水平低下的问题。由于资金和人力资源的不足,养老机构难以提供高质量的养老服务,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无法得到保障。而一些家庭也因经济困难无法提供足够的照料,导致老年人生活无法得到合理的安排。

再次,农村老年人社交孤立现象严重。调查数据显示,许多农村老年人因为交通不便、社交圈狭窄等原因,面临与社会的脱节。他们很少参加社区活动或与其他老年人交流,导致精神上的孤独和寂寞感。这也影响了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增加了他们的养老需求。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以下解决方案:

首先,加大对农村养老设施建设的投入。政府应加大资金和人力资源的投入,加强农村养老设施的建设,提供更多的养老机构供老年人选择。同时,加强对养老设施的管理和监督,确保老年人能够享受到高质量的养老服务。

其次,加强农村养老服务队伍建设。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养老服务人员的培训和支持力度,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同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引导社会资源向农村养老服务领域倾斜。

再次,加强农村老年人社交活动的组织。政府和社会组织应加强对农村老年人社交活动的组织和支持,提供更多的社交机会和交流平台。同时,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社区活动,增加他们的社交圈子,减少孤独感和精神压力。

综上所述,农村老年养老问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政府、社会组织和个人应共同努力,加大对农村养老问题的关注和支持力度,为农村老年人提供更好的养老服务和生活保障。

农村老年养老问题调查报告 篇二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农村老年养老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进行了一次农村老年养老问题的调查。本报告旨在分析农村老年养老问题的原因和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调查结果显示,农村老年养老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养老资源匮乏。由于农村地区的经济条件相对较差,养老设施建设相对落后,养老院、养老护理中心等养老机构数量有限。这导致了老年人养老需求无法得到充分满足,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很大的负担。

其次,农村养老服务质量不高。调查发现,农村养老机构普遍存在设施陈旧、服务水平低下的问题。由于资金和人力资源的不足,养老机构难以提供高质量的养老服务,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无法得到保障。而一些家庭也因经济困难无法提供足够的照料,导致老年人生活无法得到合理的安排。

再次,农村老年人社交孤立现象严重。调查数据显示,许多农村老年人因为交通不便、社交圈狭窄等原因,面临与社会的脱节。他们很少参加社区活动或与其他老年人交流,导致精神上的孤独和寂寞感。这也影响了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增加了他们的养老需求。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以下解决方案:

首先,加大对农村养老设施建设的投入。政府应加大资金和人力资源的投入,加强农村养老设施的建设,提供更多的养老机构供老年人选择。同时,加强对养老设施的管理和监督,确保老年人能够享受到高质量的养老服务。

其次,加强农村养老服务队伍建设。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养老服务人员的培训和支持力度,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同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引导社会资源向农村养老服务领域倾斜。

再次,加强农村老年人社交活动的组织。政府和社会组织应加强对农村老年人社交活动的组织和支持,提供更多的社交机会和交流平台。同时,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社区活动,增加他们的社交圈子,减少孤独感和精神压力。

综上所述,农村老年养老问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政府、社会组织和个人应共同努力,加大对农村养老问题的关注和支持力度,为农村老年人提供更好的养老服务和生活保障。

农村老年养老问题调查报告 篇三

农村老年养老问题调查报告

  随着新中国的同龄人步入老年,我国出现了第一次老年人口增长高峰。据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昭通市60岁及以上人口为500218人,占全市总人口的9.6%。养老是民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职责之一。如何规划和统筹好全市农村老年人养老工作,让他们“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十分重要。

  一、昭通农村老年人养老现状

  通过对昭阳区、镇雄县、绥江县、巧家县、水富县、彝良县、永善县等县区部分村组农村老年人的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共调查60-70岁的93人、70-80岁的72人、80岁以上的42人。调查结果显示:

  (一)农村老年人文化水平普遍较低。文盲147人,小学文化50人,初中9人。

  (二)农村老年人身体状况差。农村老年人经年累月的辛勤劳作,很容易积劳成疾,加之人老了身体机能的退化就更加体弱多病。调查对象中,经常生病的就有133人,占64%,特别是7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身体不好的占到70%。

  (三)收入来源少。农村老年人从收入来源看:靠自身劳动收入67人,子女全额供给59人,享受养老保险67人,享受农村低保47人。月平均收入在100元以下的117人、月平均收入在100元以上的90人。

  (四)赡养方式单一。农村老年人主要靠劳动收入来养活自己,只要自己能动,都要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失去劳动能力后才靠子女赡养或亲戚支助。调查中靠子女赡养的有101人。

  (五))生活照顾不太理想。在调查对象中,有单独住房的65人,无单独住房与子女同住的137人。生活照料方面,能自理的136人;仍承担家务的145人;衣着方面,每年添置的有36人,2-3年添置的97人,多年未添置的73人;有新被褥的36人,近两年换新被褥的有72人,多年未换的有97人。

  二、昭通农村老年人养老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经济状况不佳。昭通农村老年人的经济来源由劳动收入、子女供给、养老保险、低保等部分构成。土地收入是他们生活的主要来源,在农村60-70岁之间的低龄老年人中有不少人身体比较健壮,能靠自己的劳动获取或多或少的劳动收入。在调查的207位老人中,60-70岁的有93人,靠劳动收入的有43人,在经济上不完全依赖于子女供养。但是不得不靠子女供养的农村老人,却因他们的子女生活本身就相当困难,其生活就难以为继了。

  (二)养老模式单一。昭通农村长期以来都是以家庭养老为主。调查中发现,有的子女只给父母一些口粮,逢年过节送一些钱物。有些外出打工的子女只能维持自己的生活,不仅没有钱寄回家,而且留在农村的子女学习生活费用还要靠老人支付。在部分多子女家庭中,由子女按比例分摊老年人的生活必需的粮食和零用钱,但还有一部分儿女们为了赡养老人显示“公平”,将老父老母拆散供养,一个儿子养活爹,一个儿子养活妈,活生生将二老拆散,迫使老年夫妻分居各随一家,使老年人失去了夫妻间的温暖,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调查中还发现农村有部分家庭因家中的多种原因和矛盾,老年人不能与子女们在一起共同生活,儿女大了结婚后相

继与老人分开生活,分家时,老人们还能够从事各种体力劳动,随着年龄的增加,进入晚年的他们责任田难以耕种,家庭的生计难以支撑。调查中发现一种怪象,有的儿女多的老人养老来源成为问题,在给老人的赡养费上相互推诿,本应负担的老人生活费成了儿女们相互之间闹矛盾的由头,有的儿女们相互间还成了仇人,老年人不仅在生活上被儿女们当作累赘,而且在赡养费的承担上互相推卸赡养责任。

  (三)生活单调,精神上孤独寂寞。农村大部分老人,除了辛勤劳作时在忙碌中找到一些充实,闲暇时间生活是非常单调乏味的。农村老人,特别是单身老人、子女不在身边连一个嘘寒问暖的人都没有,如果两个老人都健在有个伴还好,至少有个交流和相互照应的人;如果是孤身一人,就是生病了连个端茶倒水的人都没有,那份晚景的凄凉、那份孤单寂寞无依无助可想而知。调查中发现,农村老人的精神生活就是看看电视、赶场、上庙,没有更多的文体娱乐活动,思想精神上缺乏交流与沟通,生活没有情趣,有些老人最终是抑郁而终。调查发现大部分农村家庭赡养老人仅限经济上的供养,认为给老人生活费就算尽了义务,忽视对老年人日常生活的照料和精神上的慰籍。

  (四)病有所医很难实现。农村老年人一生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年老生理疾病较多。调查发现70%的农村老人至少患有一种慢性疾病,主要有高血压、风湿性关节炎、白内障、哮喘、胃病等。从未做过健康体检的占80%,做过健康体检的仅20%。村卫生所和乡卫生院担负着大多数农村老年人平时看病就医的重任。农村老年人选择村卫生所,表面上看是因为就医具有方便、经济的优点,导致老年人普遍选择在村卫生所就医的深层次原因仍然是经济问题,为了节约医疗费用,只能大病小看,小病不看。有的是自己到地里找中草药,小病还可对付。小病拖大病扛,扛到最后就是等死。

  三、做好农村老年人养老工作的建议

  (一)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夯实家庭养老基础。农村经济的发展是解决农村养老问题极其重要的经济基础,家庭、社区和社会养老都不同程度地受制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昭通农民收入不稳定且增长缓慢导致养老资金短缺。农民家庭的收入除用于生活消费和农业生产外,还要承担子女教育和人情往来等诸多方面,农村家庭可支配收入不足,没有足够的'经济剩余作为养老储备。有些外出打工的子女只能维持自己的生活,不仅没有钱寄回家,而留在农村的子女的学习、生活费用有时还要靠老人,使许多农村老人生活来源得不到保障。因此,只有坚持把产业作为发展的重点、难点、突破口和根本出路,通过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才能真正解决昭通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

  (二)深化精神文明建设,丰富社区老年人的精神生活。一是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做好深入细致的宣传教育工作,尤其是树立青少年尊老、养老、敬老观念,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道德建设活动,在全社会提倡敬老养老爱老,建立传统和谐的农村家庭关系。大力表彰农村孝敬老人的先进事迹,弘扬中华民族敬老、养老的美德。二是丰富社区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精神文化生活是老年人生活中日益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老年人晚年生活的质量。在农村组织为老人服务的志愿者,发挥他们在老人精神慰藉方面的作用。加强农村社区文化体育设施及场所建设,大力提倡和扶持各种有益于老年人身心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使老年人的精神生活更加充实。

农村老年养老问题调查报告(通用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