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之现状调查报告 篇一
近年来,随着中国城乡发展不平衡的持续存在,农村留守儿童问题逐渐凸显出来。留守儿童指的是因为父母外出务工而长期留在农村老家的儿童。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许多困境和挑战。本报告旨在通过一系列调查研究,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进行全面分析和探讨。
首先,我们通过问卷调查了不同年龄段的农村留守儿童。结果表明,农村留守儿童的年龄主要集中在6岁至14岁之间。这个年龄段正是儿童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然而,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和监护,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根据调查结果,超过60%的留守儿童表示感到孤独和无助,近50%的儿童表示经常感到焦虑和抑郁。
其次,我们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由于缺乏家长的引导和监督,大部分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较差。其中,超过70%的留守儿童表示他们无法得到有效的学习帮助和指导,仅有不到30%的儿童能够获得一定程度的家庭教育。此外,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许多留守儿童无法获得良好的教育资源,导致其教育机会受限,进一步加大了他们与城市儿童之间的差距。
最后,本调查还关注了农村留守儿童的身体健康问题。调查结果显示,由于缺乏科学的饮食和生活习惯,留守儿童普遍存在健康问题。其中,超过50%的留守儿童表示他们饮食不均衡,缺乏营养,近40%的儿童表示他们缺乏适当的锻炼和休息时间。这些不良生活习惯导致留守儿童易患疾病,身体抵抗力较弱,在身体发育和免疫力方面存在明显的差距。
综上所述,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着诸多困境和挑战。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状况和身体健康都存在着明显的问题。因此,我们呼吁政府、社会组织和家庭共同努力,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注和支持力度,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和机会,确保他们享有平等的发展权利。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这份报告的发布,引起广大公众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重视,积极参与到解决这一问题的行动中去。
农村留守儿童之现状调查报告 篇二
近年来,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成为了中国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留守儿童指的是父母外出务工而长期留在农村老家的儿童。他们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境,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本报告将通过详细的调查数据和案例分析,探讨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的问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首先,我们调查了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结果显示,留守儿童的父母大多外出务工,很少有时间和精力照顾孩子。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和监护,留守儿童在情感上常常感到孤独和无助。此外,由于缺少家庭教育的引导,留守儿童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容易受到负面影响,容易走上不良道路。
其次,我们关注了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调查结果显示,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普遍较差。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缺乏家长的引导和监督,留守儿童在学习上缺乏合理的时间安排和学习方法。此外,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留守儿童无法享受到良好的教育资源,导致他们与城市儿童之间的教育差距进一步扩大。
最后,我们关注了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调查结果显示,留守儿童普遍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陪伴和关爱,留守儿童容易感到孤独和无助,情绪低落和焦虑症状增加。长期处于这种心理状态下,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容易受到严重影响,甚至导致一些不可逆转的后果。
综上所述,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复杂而严峻的社会问题。留守儿童面临着心理健康、教育和家庭教育等多方面的困境和挑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呼吁政府、社会组织和家庭共同努力,加大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和支持力度。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保护和教育支持;社会组织应开展相关活动,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健康和教育帮助;家庭应加强对孩子的关爱和教育引导,尽量减少对孩子的伤害。只有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努力,才能为农村留守儿童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确保他们享有平等的发展权利。
农村留守儿童之现状调查报告 篇三
农村留守儿童之现状调查报告范文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外地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他们一般与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中的一人,或与隔辈亲人,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留守儿童父母监护教育角色的缺失,对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
全国妇联2013年5月发布《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报告中根据《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样本数据推算,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占农村儿童37.7%,占全国儿童21.88%。与2005年全国1%抽样调查估算数据相比,五年间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增加约242万。
2014年5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组织实施了“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调查”,调查在河南省、安徽省、湖南省、江西省、重庆市、贵州省等6个劳务输出大省(直辖市)的12个县(市、区)进行,共调查四至九年级农村留守儿童4533人(占61.7%)、非留守儿童2731人(占37.2%)、教师687人、校长42人。
1.总体情况
本次调查发现,留守儿童总体上形成了比较积极的价值观,对未来怀有希望,向往城市生活,家庭关系良好。有92.1%的留守儿童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91.9%对自己生活在中国感到满意;有82.4%的留守儿童对未来抱有希望,77.7%希望以后在城市生活;有90.2%的留守儿童与母亲关系很好,89.4%与父亲关系很好,大多数留守儿童将母亲视为最重要的支持来源。
2.成长中的九个突出问题
1.留守儿童的意外伤害凸显
在过去一年中,有49.2%的留守儿童遭遇过意外伤害,比非留守儿童高7.9个百分点,遭遇割伤、烧伤烫伤、被猫狗抓伤咬伤、坠落摔伤和蛇虫咬伤、车祸、溺水、触电、中毒、火灾、自然灾害等各种意外伤害的留守儿童比例都高于非留守儿童。
2.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较差,学习兴趣不足
有20.4%的留守儿童自评学习成绩偏下,82.1%的人有过成绩下降的情形。留守儿童学习不良行为较多:没完成作业、上学迟到、逃学的比例;而不想学习和对学习不感兴趣的比非留守儿童高5.6和3.2个百分点。留守儿童缺乏所需要的学习辅导:有68.7%的留守儿童曾听不懂老师的讲课内容,有58.1%的人在学习上遇到问题没人帮助。
3.留守儿童社会支持较弱,心理健康问题比较突出
留守儿童的家庭支持弱化,前三位的支持来源依次是母亲、同学朋友和父亲,而在非留守儿童的支持来源中,父亲第二,同学朋友位列第三。母亲仍是留守儿童最重要的社会支持,是主要的情感支持和实际帮助来源以及价值肯定者。同学朋友是留守儿童心里话的首位倾诉对象和遇到困难的第一求助人选,但需警惕不良群体的影响。老师对留守儿童的支持更多地体现在学习辅导上,情感支持相对欠缺。22.6%的留守儿童觉得在需要时没人能帮助自己。
4.留守女童负面情绪相对明显
留守女童的自我接纳程度低,对自己总体上感到满意(76.5%)和经常觉得自己是一个有用的人(64.4%)的女童比例比男童低5.9和8.6个百分点,而常常觉得自己不如别人的女童比例(40.7%)比男童高6.6个百分点。女童自评父母外出后,自己比原来抑郁、焦虑、爱发脾气、胆小的比例也高于男童。此外,有42.7%的留守女童经常觉得孤独,不仅高于留守男童6.2个百分点,也高于非留守女童6.7个百分点。
5.留守男童问题行为令人担忧
留守男童问题行为多,学习及校园生活中的障碍也多。留守男童迟到(41.8%)、逃学(7.4%)、受老师惩罚(73.5%)的比例比非留守男童高5.3、1.9和5.4个百分点;不想学习(40.4%)、对学习不感兴趣(44
.8%)、很难集中注意力学习(64.4%)、没完成作业(54.8%)、成绩下降(83.2%)的比例比非留守男童高3—10.7个百分点,也都高于留守女童。有51.6%受过同学、高年级学生、社会上的人或帮派团伙欺负,高于非留守男童和留守女童11和7.6个百分点。6.父母外出对小学中年级儿童影响更大
感觉父母外出后自己更容易被欺负(23.7%)、被歧视(19.8%)、性格比原来内向(41.7%)、胆小(18.9%)的四年级留守儿童比例在6个年级中最高。他们经常想念父母、担心见不到父母、担心父母不爱自己的比例最高,比初三学生高21.3、25和11.1个百分点。四、五年级的留守儿童表示目前自己最需要和父母在一起,而其他年级的学生最需要学习辅导。
7.青春期叠加留守使得初二现象更为显著
初二留守学生在学习及校园生活方面遇到的障碍更多,上学迟到(49.8%)、逃学(8.7%)、不想学习(62.8%)、对学习不感兴趣(67%)、听不懂老师讲课内容(86.3%)、遇到问题没人帮助(68.4)、没做完老师留的作业(62.7%)以及被老师惩罚(75.2%)比例均高于初二非留守学生,分别相差2.3-14.4个百分点。
初二留守学生与父母的关系更差,经常和妈妈交流(64.3%)、经常和爸爸交流(57.9%),而被父母训斥吓唬(22.8%)的初二留守学生比例最高。唯有初二留守学生把同学朋友视为最重要的社会支持来源,重要程度甚至超过了母亲,其中的某些负面影响值得关注。
8.寄宿留守儿童对生活满意度相对较低
寄宿留守儿童各种需求的未满足程度高:一是学习辅导不足,不能满足寄宿留守儿童的学业需求。二是生活单调,不能满足寄宿留守儿童的精神需求。三是情感支持不足,不能满足寄宿留守儿童的心理需求。七成多(76%)留守儿童表示在住校期间想家,仅两成多(23.9%)表示生活老师会经常找他们谈心。四是管理不到位,不能满足寄宿留守儿童的成长需求。寄宿学校的软硬件设施较差,生活卫生设施配备与维护状况不容乐观。安全状况堪忧,有87.5%的寄宿生表示宿舍中发生过丢失财物的现象,57%表示宿舍里有同学拉帮结派欺负别人。
低龄寄宿趋势明显。有35.2%的留守儿童是从小学就开始寄宿的,其中15%从小学四年级及以下就开始寄宿,寄宿留守儿童从小学高年级不断向下延伸,少数学校还出现了一年级甚至是幼儿园就开始寄宿的现象。
9.母亲外出的留守儿童整体状况欠佳
父母都在外地的留守儿童最多,占51.7%,其次是父亲外出的`,占40.2%,母亲外出的最少,占8.1%,但母亲外出的留守儿童在各个方面的问题最突出。他们生活习惯更差,网络不良行为更多,意外伤害更多,对留守生活的负面体验也更高;学校表现更糟糕,遭受欺负的比例更高;
母亲外出的留守儿童虽然面临学习生活中的重重困难,对现在生活的满意度最低,但他们没有放弃对自己和生活的信心,仍旧表现得积极向上,他们中有94.4%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社会性的综合问题,关乎到教育、心理、法律、经济等方面。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及成长需要全社会的关爱、帮助和支持。
“中国少年儿童平安行动”是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公安部、全国少工委于2003年发起的一项以少年儿童安全自护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少先队品牌活动。它对引导少年儿童平安自护和健康成长发挥了积极作用。
2015年,“中国少年儿童平安行动”将特别关注和帮助农村留守儿童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微信公众号将针对这两个群体持续的进行安全系列教育专题并开展相关的“平安自护营”活动。为留守儿童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平台,关注他们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