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中学留守儿童情况调查报告 篇一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流动,大量留守儿童问题逐渐凸显出来。为了深入了解县中学留守儿童的情况,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以下是我们的调查报告。
首先,我们调查了县中学的留守儿童数量。通过与学校的工作人员进行沟通和调查问卷的发放,我们得到了一些初步的数据。在我们调查的20所县中学中,有15所学校存在留守儿童问题,占总数的75%。这一数据令人震惊,说明留守儿童问题在县中学中普遍存在。
其次,我们调查了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通过与留守儿童家长的面对面访谈,我们了解到留守儿童的大部分父母都外出务工,为了生计而离开家乡。这些父母往往忙于工作,无法回家照顾孩子,导致孩子长期处于无人看管的状态。此外,我们还发现一些留守儿童的父母离异,导致孩子只能和一方父母生活,另一方父母无法照顾到他们的成长。这些家庭情况的调查结果说明了留守儿童问题的复杂性和严重性。
接着,我们调查了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通过与留守儿童的同学和老师的交流,我们了解到留守儿童在学校的表现普遍较差。由于长期缺乏家庭关爱和指导,留守儿童在学习上容易产生问题,成绩较差,学习动力不足。此外,由于没有人监督,留守儿童在学校的纪律和行为表现也相对较差。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他们的学业发展,还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
最后,我们调查了学校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关注程度和应对措施。通过与学校的工作人员进行深入交流,我们得知大部分学校对留守儿童问题高度关注,并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开设关爱班、留守儿童心理辅导等。然而,由于资源和经费的限制,这些措施在一些学校中并未得到充分实施,留守儿童问题仍然存在。
综上所述,我们的调查显示,县中学留守儿童问题普遍存在,涉及家庭、学校和社会多个方面。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建议政府加大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和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资源和经费,以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和学业发展。同时,学校应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和教育,提供更多的心理辅导和学习支持。只有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为留守儿童创造一个更好的成长环境。
县中学留守儿童情况调查报告 篇二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流动,大量留守儿童问题逐渐凸显出来。为了深入了解县中学留守儿童的情况,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以下是我们的调查报告。
首先,我们调查了留守儿童的生活环境。通过与留守儿童的同学和老师的交流,我们了解到留守儿童普遍生活在农村地区,家庭条件相对较差。由于父母外出务工,留守儿童通常由祖辈或其他亲戚照顾,生活环境缺乏温馨和关爱。此外,我们还发现一些留守儿童的住房条件较差,居住环境不卫生,给孩子的身心健康带来了负面影响。
其次,我们调查了留守儿童的情感需求。通过与留守儿童的面对面访谈,我们了解到他们普遍面临着亲情的缺失和孤独感。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留守儿童往往无法得到父母的关心和陪伴,导致他们在情感上有较大的空虚感。此外,由于长期处于无人看管的状态,留守儿童也容易产生焦虑和恐惧等负面情绪。这些情感需求的满足对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接着,我们调查了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通过与留守儿童的老师的交流,我们了解到留守儿童在学校的学习表现普遍不理想。由于缺乏家庭的关注和指导,留守儿童在学习上容易产生问题,成绩较差,学习动力不足。此外,由于没有人监督,留守儿童在学校的纪律和行为表现也相对较差。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他们的学业发展,还对他们的未来产生了负面影响。
最后,我们调查了留守儿童的社交问题。通过与留守儿童的同学的交流,我们了解到他们在与同学的相处中存在一定的困难。由于长期缺乏交流和社交机会,留守儿童的社交能力相对较弱,容易感到孤独和排斥。这些社交问题不仅影响了他们与同学的关系,还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我们的调查显示,县中学留守儿童面临着诸多问题,涉及生活环境、情感需求、教育和社交等多个方面。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建议政府加大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和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教育和心理辅导资源。同时,学校和社会应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和帮助,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只有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解决县中学留守儿童问题,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县中学留守儿童情况调查报告 篇三
县中学留守儿童情况调查报告
随着农民工纷纷进城务工,产生了一大批父母常年不在身边、留守家中的学生。我们称之为“留守学生”。随着国家对农民工限制的进一步解除,特别是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解决“留守学生”的问题会更显迫切。结合此次调查,现将"留守儿童"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 基本情况:
**县中学在03年遭水灾后,与**二中并校迁址到占地68034平方米的新校区;现有专职教师40人,12个教学班,826名学生。留守学生数274人。
二、存在的问题:
1、教育力量分散。由于青壮年劳动力的外出,造成农村劳动力的相对不足。留在家里的人员,不得不承担更加繁重的农业劳动,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照顾留守孩子的行为、生活,特别是学习。少了约束和教育,许多不良行为得不到矫正,时间一长形成恶习。
2、隔代教育徘徊于溺爱的误区。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把子女交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看管,或者托付给亲戚朋友,更有甚者无人监护,让他们得到了太多的“自由”。这些老人们只是被动地承担起家庭保姆的义务,因而重“养”轻“教
”、细“养”粗“教”或只“养”不“教”的现象十分严重。过分迁就孩子、保护孩子,而忽视了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外出务工的家长给孩子寄回来的主要是财物,缺乏对孩子的精神关爱。
3、教育方法简单。一部分留守家长有溺爱和偏爱的倾向,把孩子当“小皇帝”、“小公主”看待。出了问题又是简单粗暴,动辄拳脚,忽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正常人格教育,或者干脆放纵与不管。他们中一些人早出晚归与社会上闲杂人员来往,沾上小偷小摸恶习。痴迷于电子游戏,光顾不良网吧,整天神智恍惚。在调查中发现,留守儿童行为习惯欠佳。行为习惯好的占35%,中等占55%,其中,说谎、打架、好吃懒做、沉迷于游戏、网络,抽烟、喝酒、拉帮结派、参与盗窃、抢劫现象的占10%。
4、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脱节。家庭教育是未成年人教育的重要环节,农村学校因教学设施、师资配备等方面的原因,不可能弥补因家庭教育的缺位而留下的教育真空。“留守学生”的家长很少与老师、学校联系,对学校的教育思路、教育环节知之甚少,根本谈不上配合学校的教育,学校也无法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情况,致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很难衔接起来。学校教育明显感到力不从心.?在调查中发现,80%留守儿童基本能按要求完成学习任务。70%的留守儿童表示父母很辛苦,约70%的孩子能按时完成作业,生活自理能力较强,65%以上学习成绩中等或偏下,成绩优秀的较少占10%。
三、学校采取的措施:
1、学校在关爱“留守学生”方面做到“三个一”:一是建立“留守学生”档案和联系卡制度,二是给“留守学生”建立结对帮扶的校内家长,三是定期召开“留守学生”座谈会;要求各班在关爱“留守学生”方面做到“三保证”:一保证“留守学生”不辍学,二保证“留守学生”在学习上不滑坡,三保证“留守学生”在校期间没有严重违纪现象;
2、营造关爱“留守学生”氛围。学校教师以师德教育为出发点,将关爱“留守学生”问题作为师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在校内班主任、任课老师与学困生建立结对帮扶对象,实行一对一的帮扶。对他们的学习、生活给予关心,全校师生在看似简单的“问一问”、“拉一拉”中营造了爱的氛围,“留守学生”的人格,滋润了他们渴望爱的心灵。
3、 组织丰富多彩的关爱活动。对于每个人来说,家是温暖的,对于“留守学生”来说学校就是他们温暖的第二家,老师就是他们亲人,各班在日常活动中格外照顾“留守学生”,班队会上“留守学生”更多倾诉的.机会,课外辅导时让“留守学生”位于最前面,组织活动也让“留守学生”有更多的参与面,实践活动中细致地教他们自主生活、自护自救的知识,在元旦前组织开展了“留守学生”与家长互寄爱心贺卡活动。这一切就是让“留守学生”在远离父母的日子里也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4、形成关爱 “留守学生”的工作合力。学校在原来的家访制度基础上,依据现有情况,实行定期不定期的家访,与“留守学生”的临时监护人进行深入的交流与沟通,增进了解,寻求互助,并对农村的老年监护人给予一定的家教指导,帮助他们正确地管教“留守学生”。利用节假日、开学这些时间,争取与“留守学生”的父母进行直接对话,互通信息,及时通报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情况,达到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增强“留守学生”学生教育合力。
四、对策与建议
留守学儿教育问题是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带来的问题,这一问题正在凸显,也正在加剧。因此,我们必须从政策上、管理上总体把握这些问题,才能够标本兼治,彻底解决留守儿童教育的问题。
1、我们应该重点加强农村中小学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该校缺少学生宿舍和食堂,无法满足学生住校生活问题,给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带来了许多困难;“留守学生”寄宿在校外,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快农村地区寄宿制学校建设,要尽量为双亲在外地或亲友不能有效地提供完整成长环境的农村留守儿童提供住宿便利,积极创造条件发展农村寄宿制学校,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群体中成长,让留守儿童受到更多的监督、照顾与关爱,减少留守儿童受教育的断层与真空。
2、从家庭教育上,要努力改变家长的外出务工方式和教育沟通方式。如通过家长学校向家长积极宣传讲解有关家教知识,让家长们明白父母外出务工时,如果没有可靠监护人,最好留一个在家,保持家庭教育的存在与完整。如果父母都外出,则
要改变亲子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方式。在沟通内容上,不能只谈生活,应该全面了解其心理、身体、学习等方面的综合情况,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在沟通方式上,除了电话联系外,还可以用书信的方式,这对于孩子的情感发展非常有帮助。另外还要与孩子的班主任、监护人保持经常性的联系,共同商讨教育的策略与办法,做到挣钱与关心子女教育两不误,使孩子从小就能在良好的心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健康成长。3.农村学校要对这些儿童给予特殊的关爱,并使他们切实感受到班集体温暖,以弥补亲子关系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的消极影响;在课程教学中灵活多样地加强心理教育、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强化留守儿童自尊、自立、知法、守法的知识技能;开通家长热线,方便家长及时了解这些儿童的问题和与儿童的沟通。利用假期、或春节家长回家的时机,召开留守儿童家长会,与家长交流,使学校内外对儿童的影响产生合力效应;采取必要的保健制度,及时对生病的留守儿童进行治疗,保障其人身安全。
留守学生是当前的一个社会问题,全社会都要关心、关爱留守学生,关注留守学生问题。家庭教育领导机构要充分发挥作用,开展各类健康有益的活动,共同营造孩子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社会要热心关注齐抓共管;制度保障要进一步到位;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改善学校条件,为这些学生营造温馨、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 学校更应该站在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政治高度,扎实解决好留守学生问题,为社会培养出一代合格的接班人。学校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今后要继续努力探索促使留守学生健康发展的工作思路,对他们要严慈相济,使留守学生享受到同其他学生一样的教育和关爱,教育留守学生学会自理、自立、自强,自律,锻炼他们的意志,培养坚韧、独立的个性,形成健全的人格,促使他们健康的茁壮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