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寒假新农村的社会实践报告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乡村地区的发展也备受关注。为了更好地了解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我参加了寒假期间的社会实践活动。在这次实践中,我深入了解了新农村建设的经验和问题,并与当地村民进行了交流和互动。
首先,我参观了一些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如某某村。这个村庄经过多年的改造和建设,已经实现了农村环境的整洁和基础设施的完善。在村庄的道路上,我看到了宽敞平整的柏油路,这使得村庄内外的交通更加便捷。同时,村里还建设了美丽的公园和休闲广场,供村民们休闲娱乐。这些改变让我深感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然而,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在一些村庄中,农民们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和参与度不够高。他们对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和意义缺乏了解,导致他们对建设活动的参与度不高。此外,一些村庄的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够完善,如供水、电力等方面存在问题。这些问题给村民们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的不便。
为了更好地了解当地村民的想法和需求,我与一些村民进行了交流。他们对新农村建设的期望主要集中在提高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产品销售渠道方面。他们希望政府能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力度,提供更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以改善农村的生活条件。同时,他们也希望政府能引导农民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深刻认识到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它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农民的积极参与,同时也需要整个社会的关注和支持。只有通过共同努力,才能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让农村地区的发展与城市地区同步。
篇二:寒假新农村的社会实践报告
寒假期间,我参加了一次社会实践活动,深入新农村地区,了解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和发展趋势。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发现了新农村建设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并思考了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农村经济、农民生活、农村文化等多个方面。在实践中,我看到了一些新农村建设的成果。一些村庄的基础设施得到了改善,村民们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提高。同时,一些村庄还注重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这些成果让我看到了新农村建设的希望和潜力。
然而,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在一些村庄中,农民们对新农村建设的意识和参与度不够高。他们对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和意义缺乏了解,导致他们对建设活动的参与度不高。此外,一些村庄的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够完善,如供水、电力等方面存在问题。这些问题给村民们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的不便。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认为政府应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力度,提供更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同时,政府还应加强对农民的宣传和教育,提高他们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和参与度。此外,政府还应引导农民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增加村民的收入来源。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深刻认识到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它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农民的积极参与,同时也需要整个社会的关注和支持。只有通过共同努力,才能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让农村地区的发展与城市地区同步。
寒假新农村的社会实践报告 篇三
寒假新农村的社会实践报告
提高管理水平 坚持科学发展把新胜村建设成为全省一流的新农村示范点 新农村建设是农村第二次飞跃式发展的基础和关键,寒假新农村社会实践报告。近年来,我镇新胜村作为市级新农村示范点,农村经济在日光温室产业的推动下,基本实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但制约全镇经济发展的瓶颈以及
影响农村稳定和持续繁荣的因素依然很多,新农村建设还有许多新的问题和情况亟待解决,新农村建设任重而道远。一、基本情况新胜村地处古浪县城北部36公里,土门镇区西北部2公里处,全村现有15个村民小组,814户,3744人,劳动力1492人,耕地面积9096亩,其中水浇地6700亩,旱地2396亩,属典型的川区井河混灌区。XX年,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3712元,比XX年增加1000元。XX年完成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XX年被列为市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点。
二、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效
(1)产业开发势头良好,农民收入显著提高。充分发挥本地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交通运输便利等条件,结合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把发展日光温室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和有效途径,广泛发动群众,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发展高效节水农业,累计建成日光温室520幢,全村60%以上的农户都有了日光温室。日光温室产业给全村经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XX年,全村仅日光温室蔬菜销售收入就达到300多万元,人均增收800多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1.6%。同时,大力发展陆地蔬菜、玉米制种、啤酒大麦、优质小麦,地膜覆盖率34%,各类蔬菜782亩,优势作物种植面积达8500多亩,占播种面积的93.4%。
(2)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公益事业发展迅速。近三年来,新胜村通过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改造中低产田8200亩,衬砌渠道45.4公里,修建渠系建筑物54座,埋设低压管道11公里,配套维修机井10眼,改造田间机耕道路16公里,埋设自来水入户管道14.8公里,自来水入户率达90%以上。新建砖木结构村级活动场所275平方米;建成中国移动村村通示范工程,电话入户率达到95%;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90%以上;新建新胜完全小学教室9间204.75平方米,硬化校园2500平方米,新建卫生保健所3间60平方米,配备医疗设备;建成拥有8组书架、3000册图书、40平方米的农家书屋,社会实践报告《寒假新农村社会实践报告》。全面落实农村“两免一补”、“粮食直补”、五保户供养、农村居民低保、特困户救助等各项惠农政策,农村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3)村庄改造稳步推进,村容村貌明显改观。乡村道路硬化和小康住宅建设工作进展顺利,完成了4.6公里的乡村道路硬化,将全村规划为朱庄片(胡上、胡下、朱庄、李庄、李家台)、沟南片(沟南、沟北、巷道、暖泉)、程西滩片(建东、建西、西湾、程西滩)、朱西滩片(朱西滩、宁东、农科)四个集中居住区,鼓励有条件的住户结合旧房改造迁入新区,并逐步改造原住宅区,进行以“改院、改水、改厨、改厕”和“净化、美化、绿化”为主要内容的人居环境工程建设,指导和帮助80户房屋自建新建农户完成住宅设施配套,集中规划新建小康住宅20幢,200户的改水改厕工程全部开工建设。设立党员村容村貌整治岗,通过检查整治和引导,群众逐渐有了自觉维护和改善村容村貌的良好习惯。组织群众整修乡村道路11公里,义务植树4万多株,维修渠道12公里。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试点活动,组织群众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动用农用车清理村组“三堆”,填埋“四坑”,清除残墙破壁230米,柴草乱放,农家肥乱堆,垃圾乱倒的现象基本消失,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和质量有了明显改善。
(四)扎实开展科技培训,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根据群众生产生活实际需要,镇、村两级积极与市县劳动、农牧、文化、就业等单位联系协调,以农业生产实用技术和劳务技能为主,组织相关培训和讲座36场次,截至目前,完成农民技术培训1600多人次,劳务技能培训300人次,全村劳动力科技培训率和劳务输转技能培训率达到85%以上,户均掌握1—2门农业生产技术,劳务输转人员掌握1—2门就业技能,涌现出了众多农业科技方面的“土专家”、“田秀才”,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人才和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