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读书报告 篇一
《活着》读后感
《活着》是余华的一部作品,通过讲述一个普通农民的一生,揭示了中国农村的苦难与人性的悲剧。这本书让我深刻地反思了生命的意义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故事的主角福贵是一个贫苦的农民,他经历了家族的破产、饥荒、家人的死亡等一系列的不幸。但是,福贵并没有放弃生活,他坚持活下去。他不仅为了自己而活着,更是为了活着的家人而活着。他用自己的双手努力种田,用自己的智慧找到生活的出路。他用生命的坚韧和对爱的执着,展现了一个普通人的伟大。
通过福贵的故事,余华向读者展示了人性的黑暗面。在这个残酷的社会中,人们往往为了生存而背叛亲情、友情和道德。福贵的亲人们都离他而去,他的女儿甚至被他的亲兄弟卖给了豪绅。这些人性的丑陋让我感到震惊和痛心。
然而,书中也有一些温暖的瞬间。当福贵被困在地窖里时,他遇到了一只老鼠,他把老鼠当作自己的朋友,和它交流着。这个场景让我感到人与动物之间的纯真和亲密。
通过《活着》,我深刻地认识到生命的可贵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重要性。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珍惜生活,勇敢面对困境,不放弃希望。同时,我们也应该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的尊严和权利。
个人读书报告 篇二
《1984》读后感
《1984》是乔治·奥威尔的一部作品,通过描写一个极权主义社会中的主人公温斯顿,展现了一个极度压抑的世界。这本书让我深刻地反思了权力的滥用和个人自由的重要性。
故事的背景是一个由大党统治的社会,人们没有任何私人空间和自由。他们被监视,思想和行为都受到严格的控制。在这个社会中,温斯顿作为一个反叛者,试图追求真理和自由。但是,他最终失败了,被系统彻底摧毁。
通过温斯顿的故事,乔治·奥威尔向读者揭示了权力的恐怖和对人性的摧残。在这个社会中,真相被扭曲,历史被篡改,人们的思想和记忆都被操纵。这种对人的控制让我感到恐惧和不安。
然而,书中也有一些令人鼓舞的瞬间。温斯顿和他的爱人朱莉娅在秘密的地方相遇,他们追求着爱情和自由。这个瞬间让我感到人性的坚韧和对自由的渴望。
通过《1984》,我深刻地认识到权力的滥用对社会和个人的危害。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保护自己的思想和自由,不被外界的控制所左右。同时,我们也应该警惕权力的滥用,争取一个自由和公正的社会。
个人读书报告 篇三
近来少读书,也发觉越来越难为文字而动容了,直到看到《我亲爱的甜橙树》。它给我上了一堂生动的课,从孩子的视角和心理来检讨自己。
初在书店遇见这本书,我对它一无所知,但我还是被它深深吸引了。淡黄的封页上,橙黄的字体描绘着书名和泽泽内心的话:“人的心是很大的,放得下我们喜欢的每一样东西”。
而在右上角醒目的书名下是一幅白色剪影,一个小小的男孩背靠一棵小树。我被书的封页吸引,它使我马上想到了最喜欢的《芒果街上的小屋》,也使我想到童年的纯真,还有那些成长中渐渐淡去的忧伤。
刚开始翻开书本,认识泽泽的时候。我独自一人,刚开始假期,虽然天气难得的阳光明媚,可我却没有要出门的打算,睡饱吃饱后,坐在家门口,晒着太阳,翻开了书。
刚认识泽泽,他像是干枯的土地上长出的青草,在贫穷压抑的家庭里,显得那么生气勃勃。他为了弟弟的礼物而四处奔波;他为了安慰因为自己说错话而伤心的爸爸而去擦鞋、赚钱、买礼物安慰爸爸;他还自己学会了认字;他的心里还住着一只会唱歌的小鸟,可等有一天他发现自己长大了,没有小鸟唱歌了,便展开胸怀放小鸟去自由生活。
泽泽是这样的一派天真烂漫,却是他自己心里的小魔鬼。他总是为自己担忧,担心自己闯祸,结果还是闯了不少。他偷走别人的花,因为他想送给自己的班主任,他的班主任不漂亮,花瓶总是空着,泽泽想送花给她,但是没钱买,所以他去偷了花。
他去帮自己的哥哥打架,哥哥自己不敢出马,于是喊泽泽去,被别人狠揍。他为了给心爱的姐姐送唱片,跟着流浪歌手到处去唱歌,其中有很露骨的情歌,唱给父亲听时,被扇得昏天暗地。
他在马路上设陷阱,然后躲在一旁看别人出丑。就是捡来一条丝袜,也能想出假装成蛇的样子吓人……泽泽调皮捣蛋的事情做得真不少,我只能感慨孩子的想法真的多。但相对恶作剧给泽泽带来的乐趣,恶作剧暴露之后带给泽泽的责骂和暴打更让人记忆深刻。
泽泽因为爸爸的两顿毒打而对世界感到失望,他说:当你停止喜欢一个人,他就会在你心里慢慢死去。在爸爸将他打至昏迷后,爸爸在他心底彻底死去,他抱着他,却再也没有爱的感觉了。
泽泽之所以活下来,是因为遇见了老葡。老葡是传说中凶狠的葡萄牙人,泽泽因为趴在他车后的备胎被抓,当场撂下狠话要杀了老葡。但是再见老葡时,老葡却抱起瘸脚的泽泽坐上了小车,送他到了学校。
渐渐才发现,老葡是如此善良。他倾听泽泽的话,请他吃东西,邀请他来自己家做客,带着郁闷的泽泽去兜风,去钓鱼。泽泽在心底里把他当成了自己的爸爸,泽泽是那样依恋着老葡,因为老葡让他感受到了被温柔相待的甜蜜。
泽泽的悲伤在于他用最直白和最纯真的方式问候世界,但却少有人对他以温柔相待。在他受尽毒打,享受着老葡的温柔的时候,老葡的小轿车却和火车相撞了。泽泽没再见到老葡,在生死边缘游离数月。一切好像都在变好了,爸爸终于找到工作了,泽泽的身体也渐渐恢复。但我们都知道有的东西不会变好了,泽泽心底的那个洞没有人有办法填补,它会是泽泽心底永远的窟窿。
当故事完结的时候,我们回过头来看,方才发现,原来泽泽是这样坚强又勇敢的孩子。他独自承受住了生活的磨难,即使心底破成了窟窿,他还是坚强的活了下来。
每个孩子想来都是如此,一半是天使,一半是小魔鬼。当我们遇见美丽的天使的时候,亲亲他的脸蛋或者摸摸他的脑袋都好;当我们遇见小魔鬼的时候,我想我们先冷静一下,想想自己以前心里那只会唱歌的小鸟,想想那会发出光芒时的天使。
分享完了的时候,忽然发现没有甜橙树。甜橙树在哪里呢?它是一棵会说话的甜橙树,一直陪伴着泽泽成长,分享他的喜悦和烦恼,它活在泽泽的心里。
个人读书报告 篇四
这是一部感人的小说,虽说在最后的章节有那么一个刹那触动了我,但不至于流泪,或许女生看了会热泪盈眶呢。
小说的主角叫泽泽,也可以说是作者若泽(英文念“约瑟”,来源于圣经中雅各与拉结的儿子,耶稣的养父)自己,五岁的他聪明、淘气、贫穷、善良、勇敢、早熟。
他有3个姐姐、1个哥哥、1个弟弟,父母双全,可是由于家庭贫穷,本身又非常顽皮捣蛋,所以经常被家人毒打。与他关系最好的,可谓有4个“人”,姐姐格格、弟弟路易斯、老葡,还有一个拟人化的甜橙树——明基诺。
这故事之所以感人,离不开这4个“人”:
1、姐姐格格,每每在家人毒打他的时候保护他,为他疗伤。
2、弟弟路易斯,一直被他呵护,他十分疼爱这个弟弟。
3、“干爹”老葡,富有的葡萄牙老头,书中的灵魂人物,告诉作者与读者,何为温柔。
4、甜橙树明基诺,作者倾诉心事的好朋友,好玩伴。
可是,这4人都没有好下场,弟弟20岁的时候放弃了生命,姐姐24岁的时候也认为活着没有意义,老葡却在车祸中丧生,甜橙树被政府修路时砍了。
尤其是老葡,当泽泽知道他死了的时候,由于心理上老葡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导致泽泽大病一场,吃什么吐什么,也一度处于濒死边缘,医生说这是心病。
幻想中的爱(甜橙树),现实中的爱(老葡),都离他而去,连生命意义都没有了,人还能活下去吗!就在这时家人与邻居的关爱,尤其是姐姐与弟弟的关爱,令泽泽慢慢地,重燃了生趣,日后更成为了巴西著名的作家。
在全书的最后,作者给我们昭示生活的真谛——“没有温柔的生活毫无意义。”
同样地,没有爱,生命就毫无意义。
个人读书报告 篇五
《威尼斯商人》是英国伟大的戏剧家莎士比亚写的四大喜剧之一。
故事大概是这样的:在威尼斯生活着很多不同经历不同品格的商人。故事的主人公就是一个成功的商人他的名字叫:安东尼奥。他聪明、勤奋、慷慨大方博得了大家的信任,所以事业发展很快。
最近又一批买卖即将成功这使他万分高兴。这时安东尼奥的朋友巴萨尼奥正匆匆走来原来他深深的爱上了鲍西娅公主想去求婚。但他觉得只有自己穿上最好的衣服才能和公主相配但他现在很贫困因此只好向安东尼奥借钱。安东尼奥答应了朋友的请求。但他全部的财产都在货船上但货船还没有到岸。
那么只有向夏洛克借钱了。夏
洛克是一个心胸狭窄、贪图小便宜的人他一直很嫉妒安东尼奥的才华。当他得知安东尼奥要向自己借钱心中暗暗高兴。于是在条约里写到:“如不按时还钱就要从你的身上割下一磅肉。”安东尼奥冒着生命危险答应了。
巴萨尼奥和鲍西娅结婚了。但是一个坏消息传入了他们的耳中。安东尼奥的船队沉没了夏洛克逼他马上还钱。但安东尼奥现在一贫如洗。夏洛克把他告上了法庭准备按条约上说的去做。在法庭上法官说:“你只能从他身上割下一磅肉不允许有一滴血要不然你就是违约。”可夏洛克根本做不到。最后法官判夏洛克败诉并把他财产的一半分给安东尼奥另一半归国家。
事后安东尼奥才得知那个聪明的法官就是鲍西娅装扮的.为了救朋友她想出了这个妙计。不久大家得知了一个好消息:安东尼奥的船队并没有沉没现在已经抵达港口了。
我被莎士比亚小说里的每一个情节所感动也从中感悟到了很多人世间的道理。从安东尼奥、巴萨尼奥、鲍西娅的身上我看到了他们都有对朋友真诚、友好的一颗心.为了朋友的幸福安东尼奥冒着生命危险满足了朋友的需要为了让朋友得到幸福宁可牺牲自己。
鲍西娅既聪明又善良她用自己的智慧换回了朋友的生命。但是一提到夏洛克我的心头就充满了厌恶:他心胸狭窄、贪婪、凶狠世界上难道还有这么狠毒的人吗?
我觉得读书可以让我懂得好多人世间的道理分清善恶指引我的未来——做一个善良聪明有爱心的人。
个人读书报告 篇六
说是书评,其实写的不知所云,只是读书过程中的一点随想罢了。
这本书是一个成年人回顾20年前自己是个17岁少年时所经历的一段毕生难忘的恋情,用大量的心理活动描写了陷入热恋中的少年忽悲忽喜,心情不定的揣摩、反反复复的喜悦与怨恨,一次次的下定决心回避和放下,却在见到爱人时让所有的决心烟消云散,那个热情洋溢的夏季,也写了在那个夏天结束后两个人屈指可数的几次接触:半年后、十年后、十五年后、二十年后。
在Elio的视角来看,Oliver并不是什么都记得,他把对自己最为重要的一件事——亲密的两个人以自己的名字呼唤对方——给忘记了。但也许在Oliver的角度来讲,对他最有意义的事Elio也不记得了吧。记忆真是非常主观的东西,且不说在它会在人们一遍遍地回忆中被不断地润色、修改,单说在记忆的最初,就被主人进行了选摘,只会记得自己想要记得的那部分,而其他的就变成“忘记了”,除了天才没有人能够做到“什么都记得”。
Elio在小广场上向Oliver正式告白时,遐想着三四十年后自己有妻有子时回到此地回顾这个夏天这个广场,然而最后十几二十年过去了,他的未来并不如遐想中那般顺利,与Oliver分开之后的生命里来来去去了很多人,但他们却有一个统一的称呼“Oliver之后的人”……
从Elio作为一个仰望者的视角描述里,只言片语中能够捕捉到Oliver其实也是仰望着Elio的,他说Elio是“世间少有的幸运儿”,他在与Elio对话时常常表达对他学识渊博富有智慧的赞叹,他羡慕Elio的家庭和父母,羡慕他的学识、羡慕他的勇敢和不顾一切、,而这都是Oliver所不具备的,书中Oliver不断强调“我了解我自己”,在被劝告吃第三个溏心蛋时,在和Elio在莫奈的崖径接吻时,他了解自己是个容易耽溺于欲望的人,因此更要十二万分的警惕这样的苗头,随时提醒自己,尽管,这样的了解有时候显得十分可悲。Elio知道Oliver的“我了解我自己”的意思,并在自己的想象中反复回味这句话。
相爱的两个人彼此仰望,都觉得相对自己来说对方太过美好而疑神疑鬼小心翼翼。一个细微的动作、不经意的话语就足够自己默默在心里咀嚼揣摩好久。
作者真的很厉害,整本书大部分是Elio的心理活动描写,生动自然,读起来让人觉得就该是这样的,青春期的小子大概就是这么想的,每个人都能从书中看到自己当年的一些影子。就像书中总是尝试和Elio交心的爸爸常说的“你随时可以找我商量,我也经历过你的年纪”“相信我,你以为只有你感受到的事情,我全经历过”,是啊,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那个年纪,可随着年纪渐增,那个年纪的自己是什么模样,每天所思所想是什么都已经淡忘了,但作者的这本书唤起了我们的记忆。真是很好奇,作者是如何做到的,是记忆力太好,还是作家的大脑大概和普通人真的不一样,可以只凭想象构建出一个真实的世界呢?
书中Elio和玛琪雅的关系其实和Oliver和Elio是相似的,在那晚上的书店见面后,玛琪雅对Elio说“你明明知道”“我知道你可能会伤害我,而我不想受到伤害”“你老是改变主意,老是悄悄溜走,没人知道上哪儿去找你。你让我害怕”这种种心情和Elio的多么相似啊,每个人各自不同,但陷入爱情里的人总是相似的。
在他们“成熟点,咱们午夜见”那晚,Elio见到了笨拙慌乱的Oliver,这让一直在他心里都是活在偶像滤镜后面的真实的Oliver浮现了出来,原来他也不是一直都游刃有余自信满满的,也会慌乱紧张,因为焦虑一直抽烟。在Elio主动触碰和拥抱时犹疑着不敢回应,一而再得向Elio确认这是不是就是他想要的,这个显得胆怯懦弱的家伙不是那个Elio印象里的Oliver,而在第二天清晨他又见到了Oliver的退缩和自我怀疑,就像一个逐渐扩大的裂缝,一切都和想象中的不一样。走下神坛是关系更为亲密的自然表现,没有人会希望自己的恋人是高高在上的神像。
这本译本读了2遍,书评和书摘笔记是第二遍阅读时写的。也许把英文原版读了会有其他的体会吧,但那是另一本书评里要做的事情了。
总的来说,这本书虽然洋溢着淡淡的遗憾和悲伤,却是一部可讲述成长的故事的书,悲伤却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