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范文三篇【精简3篇】

时间:2014-03-08 09:45:32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幼儿园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范文三篇 篇一

标题:小石头的旅行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和描述,培养幼儿对自然界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能够简单了解石头的特点和用途。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准备:

1. 多种不同形状、颜色和质地的石头。

2. 小盒子、放大镜、放大镜。

教学过程:

Step 1 导入(5分钟)

教师准备一块漂亮的石头,并询问幼儿是否知道石头是什么,有什么特点。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石头的形状、颜色和质地。

Step 2 观察石头(10分钟)

教师将多种不同形状、颜色和质地的石头放在桌上,让幼儿自由观察。教师引导幼儿用手触摸石头的表面,感受石头的冷、硬等特点。

Step 3 石头的用途(10分钟)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石头的用途。教师提供一些示例,比如石头可以用来建房子、修路等。引导幼儿思考石头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Step 4 石头的特点(15分钟)

教师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石头,并用放大镜观察石头的细节。教师提问幼儿石头的表面是光滑还是粗糙,有没有纹理等。通过观察和描述,让幼儿了解石头的特点。

Step 5 制作石头画(20分钟)

教师给每个幼儿准备一块纸和一支蜡笔。教师鼓励幼儿用蜡笔在纸上画出自己喜欢的石头。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参考,比如让幼儿观察真实的石头并尝试画出来。

Step 6 总结(5分钟)

教师与幼儿一起总结今天学到的知识,回顾石头的特点和用途。鼓励幼儿分享自己在制作石头画时的想法和体会。

篇二

标题:水的神奇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和实践,让幼儿了解水的特点和变化。

2. 培养幼儿对水的兴趣和好奇心。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准备:

1. 水杯、盘子、碗等容器。

2. 水、冰块、热水等。

教学过程:

Step 1 导入(5分钟)

教师向幼儿介绍今天的主题“水的神奇”,引发幼儿的好奇心。教师询问幼儿对水有什么了解,引导幼儿描述水的特点。

Step 2 观察水(10分钟)

教师给每个幼儿一杯水,让幼儿观察水的颜色、形状和流动等特点。教师引导幼儿用手触摸水的表面,感受水的温度和湿度。

Step 3 水的变化(15分钟)

教师给幼儿展示一个冰块,并询问幼儿是否知道冰块是由什么变成的。教师将冰块放在盘子里,让幼儿观察冰块的变化。教师还可以给幼儿展示热水的变化,引导幼儿思考水的不同状态。

Step 4 水的玩法(20分钟)

教师给幼儿准备一些水杯、碗等容器,还有一些小玩具和漂浮物。教师鼓励幼儿自由玩水,比如用杯子倒水、用手搅拌水、放入小玩具观察漂浮等。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水的变化。

Step 5 总结(5分钟)

教师与幼儿一起总结今天学到的知识,回顾水的特点和变化。鼓励幼儿分享自己在玩水时的观察和体验。

幼儿园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范文三篇 篇三

【#教案#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篇一《糖怎么不见了》
  活动目标:
  1.了解溶解的现象,学会观察比较易溶解和不易溶解的物体。
  2.学会使用符号做观察记录,对溶解现象有好奇心,产生浓厚的观察兴趣。
  活动准备:
  饮料、杯子、勺子、温水、米、沙子、盐、糖、果汁粉、笔、装水的盆、抹布记录单。
  活动过程:
  (一)游戏引入,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饮料,请小朋友们和喝一喝,再告诉你的好朋友,你喝到的饮料是什么味道的。(幼儿讨论)
  2.师:现在请小朋友说说你喝到的饮料是什么味道的?(甜的)为什么?(个别幼儿回答)
  3.师:小朋友说饮料是甜,因为里面放了糖。那你们有没有看到糖呢?糖到哪里去了呢?(个别幼儿回答)
  4.师:哦,小朋友们没看见糖,糖消失不见了。
  (二)示范操作,展示溶解现象。
  1.探索糖的溶解。
  (1)师:饮料中的糖到底去哪里了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老师舀一勺糖放入水中,看,糖到哪里去了?(幼儿回答)
  (2)师:哦,糖在水里,接下来老师用勺子来搅拌一下,小朋友看到糖到哪里去了呢?(幼儿回答)
  (3)师:哦,糖它躲到水里了,这种现象叫"溶解"。
  2.探索盐的溶解。
  (1)师:老师这还有盐,你们谁愿意上来试一试,看看盐会不会躲到水里?(个别幼儿上来操作,指导幼儿通过搅拌让盐溶解。)
  (2)师:小朋友们发现盐也不见了,原来呀,糖和盐通过搅拌溶解到水里了。
  (三)组织幼儿进行探究实验,比较易溶解和不易溶解的物体。
  1.介绍材料,提出操作要求。
  (1)师:等一下小朋友要进行分组实验,老师给每一组的小朋友准备了杯子、勺子、温水、米、珠子、盐、糖、记录单、笔、装水的盆、抹布,记录单上的图片是老师准备的物品。等一下请小朋友们分别将珠子、米、盐、糖放到杯子里,并搅一搅,看看哪些东西会像糖一样溶解,哪些东西不会溶解,并在能溶解的物品后面"√"不会溶解的"X"。小朋友们要轻轻的把材料放入水中,如果桌子、衣服湿了要及时用抹布擦干。
  2.幼儿实验,教师提醒幼儿注意在实验中观察将米、珠子、盐、糖放到水中的变化。
  3.分享交流实验结果。
  (1)师:刚才小朋友们都进行了实验,现在请小朋友说说你发现哪些东西会溶解,哪些东西不会溶解。(个别幼儿回答)
  (2)师:哦,小朋友们都发现了,米、珠子放到水中是不溶解,盐、糖放水中可以溶解。
  (四)活动结束。
  师: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东西可以溶解,也有很多东西不能溶解,小朋友回家后可以和家人一起观察、发现,然后再来告诉我们的好朋友。
篇二《影子的秘密》
  设计意图:
  《影子的秘密》是通过教师讲故事《树荫》,激发孩子探索影子活动的兴趣,在请孩子们动手操作进一步去了解影子的奥秘,有助于拓宽孩子的探索思路,在反复操作和比较中,使孩子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动手能力都得到很好的发展。
  活动目标:
  1.知道产生影子的前提是要有光。
  2.通过探索活动,进一步了解影子是随着光源的移动而移动的。
  3.激发幼儿对于"影子"这一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
  活动重点:知道影子产生必须有光的照射;影子会随着光源的移动而移动。
  活动难点:通过做影子小实验,发现影子变化的原因是光线来自不同方向。
  活动准备:小电筒每人一个、镜子一面、操作材料若干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主题,激发孩子探索影子的兴趣。
  1.教师讲述故事《树荫》
  2.师:为什么太阳火辣辣的,小熊躺在树荫下却很凉爽?
  小熊后来被什么东西烫醒了,你们能告诉小熊它遇到的问题吗?
  二、教师实验,孩子观察,知道影子产生的条件以及初步了解影子是随着光源的移动而移动的。
  1.教师用电筒从玩具的左边照射过去,让孩子知道影子产生必须要有光的照射。
  2.将电筒的光线从左边移动到玩具的右边,顶部,请孩子们一边观察,一边讨论影子的变化过程。让孩子初步领会影子是随着光线的移动而移动的。
  3.教师小结:影子产生的前提是有光;影子会随着光线的移动而移动。
  三、运用各种操作资料,动手操作进一步理解影子产生的条件及变化的特点。
  1.分组请幼儿操作
  2.教师巡回指导3.操作要求:
  (1)用手电筒从不同方位照射桌子上的材料。
  (2)注意观察影子的变化。
  (3)交换操作材料。
  四、帮小熊解决问题。
  孩子通过小实验,帮助小熊想出了许多好办法(如叫小熊在树荫下睡觉时,要定时换位置,或搭个小帐篷等)
  五、游戏:捉影子带领孩子们到户外用镜子反射阳光,照在墙上、地上,幼儿用手捕捉,用脚踩影子。
  六、延伸活动:
  布置孩子们回家和父母一同玩影子的游戏,使孩子们能发现更多有关影子的知识。
  教学内容附录:
  树荫火辣辣的太阳,凉爽爽的树荫,小熊躺在树荫里,睡得又香又甜。突然他被火辣辣的东西烫醒了。小熊跳起来,揉揉眼睛一看:哟,树荫跑开了,谁在开玩笑?小熊很生气,他问小树,小树说:"我不知道!"他问小鸟,小鸟说:"我没看见!"一只小狗走过来,小熊问小狗,小狗说:"自己想想!"小熊抬头望望太阳,太阳嘻嘻笑;小熊低头望望树荫,树荫跑到另一边去了。小熊拍拍脑袋:"喔,我知道了,是太阳在开玩笑。"小熊找来木桩,找来绳子……他把树荫牢牢钉住,牢牢捆住。
  小熊又睡在树荫里,睡得又香又甜。不一会儿,小熊又被火辣辣的东西烫醒了。
  小熊跳起来,对着太阳挥挥拳头:"你真坏,你真坏!"
篇三《图形王国中的梯形》
  设计思路:
  图形的变化奇妙无穷,图形的组合千变万化,图形世界对幼儿充满着吸引力,摆弄各种图形进行组合是幼儿比较喜欢的一项活动。
  进入中班后,幼儿在认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的基础上,又认识了梯形,但他们对于梯形的特征还比较模糊,不能把握梯形的各种变化。本次活动通过寻找游戏激发幼儿探索梯形特征的兴趣,引导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进一步感知梯形的特征,加强对梯形的认识,在找一找、比一比、玩一玩中,体验图形游戏的乐趣,在游戏和生活中积累经验,尝试运用。
  活动目标:
  1.在故事情境中,感知梯形的特征。
  2.通过找一找、比一比、玩一玩,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课件《图形王国的故事》。
  2.*拼图操作材料若干。
  3.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的彩色手工纸若干


  4.纸板裁割成的图形若干。
幼儿园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范文三篇【精简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