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心得体会 篇一
《传习录》是一本记录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著作,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受益匪浅。在书中,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分析了中国面临的各种问题,提出了一系列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措施。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谈谈我的体会。
首先,我被习近平总书记的深刻思考所震撼。在《传习录》中,习近平总书记对于中国面临的各种问题有着清晰而深入的认识。他指出,中国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国内发展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中国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他还强调,要坚持问题导向,深入调查研究,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习近平总书记的深刻思考和敏锐洞察力让我深受启发。
其次,我被习近平总书记的务实作风所感动。在《传习录》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注重实际、解决实际问题。他强调,领导干部要勇于担当、善于作为,不能只是空谈和表态,而是要真正做实事、办实事。他还强调,要注重实效,不能只看表面,要看到问题的本质,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习近平总书记的务实作风给我树立了一个榜样,让我明白只有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才能取得真正的成绩。
最后,我被习近平总书记对于人民的关怀所触动。在《传习录》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他指出,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由人民创造。他还强调,要关心群众的疾苦,关心他们的生活,关心他们的权益。习近平总书记的关怀之心让我感到温暖和感动,也激励我要为人民的利益而努力奋斗。
总之,《传习录》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著作,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中国的发展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对习近平总书记的治国理念有了更深刻的体会。我相信,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带领下,中国一定能够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传习录》心得体会 篇二
《传习录》是一本记录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著作,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受启发。在书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和理论,对于我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谈谈我的体会。
首先,我被习近平总书记对于理想信念的强调所感动。在《传习录》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定理想信念,要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他指出,理想信念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是一个人不断前进的源泉。他还强调,要坚定信仰,坚定理想,做到心中有信念、行动有力量。习近平总书记的言辞充满激情和力量,让我深刻体会到理想信念的重要性。
其次,我被习近平总书记对于青年的殷切期望所感动。在《传习录》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关心关爱青年,要培养青年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他指出,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要为青年创造更多的机会和平台。他还强调,青年要有远大理想和崇高志向,要勇于担当、敢于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对于青年的殷切期望让我倍感责任和使命,也激励我要不断学习和进步。
最后,我被习近平总书记对于中国梦的阐述所鼓舞。在《传习录》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他指出,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和不竭动力。他还强调,要发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激发中国潜能。习近平总书记对于中国梦的阐述让我深感自豪和自信,也让我明白只有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总之,《传习录》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著作,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于理想信念、青年和中国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我相信,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带领下,中国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传习录》心得体会 篇三
读了王阳明先生的《传习录》之后,深感先生的文字意味深长,仅仅是读过一遍的我是绝不敢说出完全领悟王阳明先生的思想这种话,但读完《传习录》后,我确实有了一丝自己的感悟。王阳明先生的智慧跨越时光长河,确实值得人细细品味。
第一点,修心。王阳明先生认为修心即致良知。一切都在心中,只要心在省便是致良知。要做到不欺良知,相信良知,自觉良知。良知在人,永远不会消失。不肯致良知的人,只是良知被物欲所蒙蔽,并不是他没有良知。格物是向外的功夫,格就是正,就是纠正那些不正确的,使归于正道。在私欲萌芽之际将其扼杀,防患未然以期修得真心。
第二点,格物致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参透事物本质,掌握知识本源。需要断案,就从断案的事上学起,如此才是真的格物。例如判案时不能因对方无礼而恼怒,不能因言语婉转而高兴,不能因对方哀求而屈意宽容。唯恐心中有丝毫偏离而妄人是非,这就是格物致知。抛开事物去学就会不着边际。
第三点,知行合一。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以知为行,知决定行。读书的目的是知,而知的目的在于行,所以读书必须用来指导行,从而知行合一,是谓“经世致用”。只读书不思考,只会越来越糊涂,只思考不读书就会变得自我。每个人都可以从身边的事物中体会到良知,这个时代物欲横流,当人们漫无目的庸庸碌碌地四处奔走时,不妨读一下《传习录》,去探求一些生命真正的意义。
《传习录》心得体会 篇四
“爱因旧说汩没,始闻先生之教,实是骇愕不定,无入头处。其后闻之既久,渐知反身实践,然后始信先生之学为孔门嫡传,舍是皆傍蹊小径,断港绝河矣。如说“格物”是“诚意”的功夫,“明善”是“诚身”的工夫,“穷理”是“尽性”的工夫,“道问学”是“尊德性”的工夫,“博文”是“约礼”的工夫,“惟精”是“惟一”的工夫,诸如此类,始皆落落难合,其后思之既久,不觉手舞足蹈。”
这是《传习录》中徐爱记录的最后一段,有一部分情感我也深有体会。在同门聊天中我经常说“后悔加入师门晚了。”没像徐爱说的以前学的那些东西把自己耽误了,是因为以前自己也没学太多东西。加入师门之前,就觉得儒学只是高高在上的说教。加入师门,心中更多的是想跟师父学《周易》,学《周易》的思想也不纯,是想用它来预测未来。随着与师父相处的时间越来越长,才发现自己的想法是多么的幼稚。
师父发愿去传播儒家修身方式这套东西,可不是简简单单的说教,和社会上很多的儒学培训有着本质的区别。我结合着师父的教诲,和我的人生相对比印证,才发现我的人生之所以没有达到成功,都是我自己造成的。我以前总是喜欢怨天尤人,经常对别人说没赶上好时代,可实际上我赶上了中国最好的创业时代——互联网爆发的时代。
儒家思想传递了几千年,对我们现在的生活依旧有指导意义。在与人日常聊天的时候,更多的是说“反求诸己”、“格物”、“观情欲念”……这些都是儒家修身方式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的下手处。入师门三年多,对我影响比较大的,修心初级三部曲、格物三重境界、念头的分类、如何去除三大病根、行有不得皆反求诸己、敬慎不败、至诚如神……有很多是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的概念,现在已经变成了我日常生活当中不用思索就可以说出来的,甚至是成为了我的行为习惯。
有同门问我怎么可以更快更好的改变自己,我对大家的回答都是一样的,“要坚信师父”。如果你心存疑虑,或者是朝三暮四,你不会有太大改变的。这套东西不是背就能会的。还是那句话,“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徐爱说的影响他的那些学说,《传习录》的后边会逐条的说明,慢慢学习。
《传习录》心得体会 篇五
王明阳是历史上少见的大儒,《传习录》是他的一部哲学著作,是他的学生根据他的语录修订而成的,是宋明心学集大成之作,是我们研究宋明心学的重要文献资料。
《传习录》几乎包含了王阳明的所有哲学思想,我分别从上、中、下三卷来分析这本经典。
我们熟知的“知行合一”即出自《传习录》的上卷,另外,上卷中还包括“心即理”、意之所在即是物等哲学观点。他指出圣人之学的关键之处在于身心之学,强调身体之外的躬亲力行,不能把圣人之学当成纯粹的知识来传教;如果只将圣人之学谈论于口耳之间,不用于实践及思考,则无法领会这些知识的精要,也无法发挥这些知识应有的作用。
在中卷中,王阳明阐述了“知行合一”所涉及的问题,还讲述了心学的基本内容与其立言的目的。在这一部分,他全面畅谈了自己的学术宗旨,并用自己的哲学观点解释了一些有关人心本体的疑问,以及不同人所表现出的不同情形。
下卷主要是讲述“致良知”的思想,这也是宋明心学的主要内容。心学是由王阳明首度提出的概念。王阳明在这一部分结合自己的个人修养,提出了“人人皆可为圣人”的主张。这一主张的提出具有进步意义,它突破了固有的保守思想的束缚,对后世唯心主义哲学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下卷中尤其引人注目的是王阳明的“四句教”,它们不仅使王阳明的哲学体系更加完备,同时也是后世学争论的焦点。“四句教”的内容是:“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意思是说,人心的本体至纯至洁,不为善,也不为恶。人心有了意念,才导致了善与恶的滋生。能区分什么是善、什么是恶的,只有人心的良知。而“格物”,则是为善去恶的关键。“格物”是儒家思想的重要概念,即指深度探讨道理,纠正偏颇的认知与行为,是认识论的重要内容。
王阳明认为,“格物”之“格”其目的在于去除心之不正,以扶正人的思想和行为。在这一点上,他与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家的见解不同。朱熹等人认为,“格物”的目的在于“致知,只有通过对外物的认识才能明了人心,从而达到扶正思想和行为的目的。另外,王阳明认为“心即理”,“知”是人心生来所具有的。朱熹则将“心”与“理”一分为二,两者便产生了分歧。而王阳明也在《传习录》中对朱熹等人的理学思想提出批判。这些理论显示出王阳明心学思想的本体论特征。
《传习录》不仅全面阐述了王阳明的哲学思想,同时也传达了王阳明辩证的教育思想。通过阅读《传习录》,不难发现其生动活泼的内容,感受到其不俗的语言魅力。悉心研读此书,对学习中国哲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传习录》心得体会 篇六
问:“燕平云‘讲理无私’。‘讲道理’和‘无私心’有什么区别?”老师说:“心就是理。”“无私之心”就是“讲道理”,不讲道理就是自私。如果你分析自己的内心和理智,你就不会好。”
他还问:“史的激情不染人间,这似乎是无私的,但抛弃人情往来是不合理的。”他说,“这只是统一事物,只是让他成为一颗私人的心。”
—— 《传习录》
王阳明用朱的话来解释他的“心即理”,“理”就是正义的表现。正义要体现,就要改掉后天养成的习惯。自私是后天养成的体现,无私是去除的。无私当然是正义。另一方面,如果你的正义得不到彰显,那是因为你的心被后天蒙蔽了,自私就是自私。简单来说就是无私。他们是一回事。如果两者分离,就是因果关系,这是朱的理论,王阳明不同意。
有趣的是,陆成问及佛教的无私之心与理性的关系。他认为佛教无私的心是不合理的,因为他抛弃了人伦,这个人必须孝顺。在我们没有尽孝之前出家,首先是违反人伦的。作为一个人,父母养育了我们,我们必须孝顺。一个人可能没有伴侣,没有孩子,但一定要有父母。似乎世俗的欲望被抛在一边,一切都是空的。父母的爱呢?父母在世时,你追求的是佛教的无私之心,即没有正义的体现。你的心被你对佛教的无私追求蒙蔽了。说白了就是你为了欲望抛弃了人际关系,因为自私而不理智。这是从反面论证王阳明心学是理性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