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课间体育活动实施方案 篇一
随着学生学习压力的增加和身体健康意识的提高,大课间体育活动成为了学校教育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组织和实施大课间体育活动,我们制定了以下的实施方案。
一、活动目标
1. 提供学生锻炼身体的机会,促进身体健康发展。
2. 培养学生的集体协作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3. 丰富学生的课间生活,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效果。
二、活动内容
1. 轮流进行各种体育项目,如足球、篮球、排球、羽毛球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2. 定期组织健身操活动,通过音乐和动作的结合,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全身运动。
3. 组织游戏活动,如跳绳比赛、接力赛等,增加趣味性和竞争性。
三、活动时间
1. 每天的第一节课间,即上午10:00-10:20。
2. 活动时间根据季节和天气情况进行调整,避免高温或恶劣天气对学生身体的不利影响。
四、活动场地
1. 校内的运动场或操场。
2. 校内其他适合进行体育活动的场地,如篮球场、足球场等。
五、活动安排
1. 活动由学校体育教师负责组织和指导,班级任课教师协助。
2. 活动前,体育教师和班级任课教师共同制定活动计划,并向学生进行宣传和说明。
3. 活动期间,体育教师负责指导学生进行各项体育活动,班级任课教师负责维护秩序和安全。
4. 活动后,体育教师和班级任课教师共同总结活动效果,并向学校领导做出汇报。
六、活动评估
1. 学生参与度评估:通过观察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热情程度,评估活动的吸引力和趣味性。
2. 学生身体素质评估:定期进行体能测试,评估学生的身体素质改善情况。
3. 学生学习效果评估:通过观察学生在体育活动后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成绩,评估活动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实施方案旨在提供学生锻炼身体的机会,促进身体健康发展,培养学生的集体协作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丰富学生的课间生活,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效果。通过合理的活动内容、时间、场地安排,以及教师的组织和指导,我们相信这一方案将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希望学校能够重视大课间体育活动,并为其顺利实施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
大课间体育活动实施方案 篇二
随着现代社会学生学习压力的增加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身体健康问题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我们制定了以下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实施方案。
一、活动目标
1. 提供学生锻炼身体的机会,促进身体健康发展。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意识。
3. 丰富学生的课间生活,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效果。
二、活动内容
1. 轮流进行各种体育项目,如足球、篮球、排球、羽毛球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2. 定期组织健身操活动,通过音乐和动作的结合,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全身运动。
3. 组织游戏活动,如跳绳比赛、接力赛等,增加趣味性和竞争性。
三、活动时间和场地
1. 每天的第一节课间,即上午10:00-10:20。
2. 活动时间根据季节和天气情况进行调整,避免高温或恶劣天气对学生身体的不利影响。
3. 活动场地为校内的运动场或操场,也可以使用校内其他适合进行体育活动的场地。
四、活动安排
1. 活动由学校体育教师负责组织和指导,班级任课教师协助。
2. 活动前,体育教师和班级任课教师共同制定活动计划,并向学生进行宣传和说明。
3. 活动期间,体育教师负责指导学生进行各项体育活动,班级任课教师负责维护秩序和安全。
4. 活动后,体育教师和班级任课教师共同总结活动效果,并向学校领导做出汇报。
五、活动评估
1. 学生参与度评估:通过观察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热情程度,评估活动的吸引力和趣味性。
2. 学生身体素质评估:定期进行体能测试,评估学生的身体素质改善情况。
3. 学生学习效果评估:通过观察学生在体育活动后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成绩,评估活动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通过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实施,我们希望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意识,丰富学生的课间生活,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效果。同时,我们也希望学校能够重视大课间体育活动,并为其顺利实施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只有学校、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大课间体育活动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大课间体育活动实施方案 篇三
大课间体育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牢固树立”终身体育的新课程理念,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以大课间体育活动为辐射点,全面开展学校体育工作。促使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时间参加体育锻炼。
二、工作思路
深刻领会“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口号精神,积极开展体育运动,努力创建健康学校。努力加强体育设施建设,兴建体育乐园,开发和利用体育资源,将民间的造房子、跳绳、跳皮筋、踢毽子、走高跷、斗鸡、竹竿舞等引进校园。同时引进滑轮、独轮车、飞镖、哒哒球、健美操等现代体育活动。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变原有单一集体活动形式为年级、班级、项目、场地等多种活动形式,进一步丰富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内容,在大课间活动中体现合作、自主、探究的教学理念。
三、大课间模式
1、上午第一节下课后播放《运动员进行行曲》,学生自由活动3分钟后马上集合在教室的走廊上。(5分钟)
2、学生在《解放军进行曲》的乐曲声中迈着整齐的步伐进场。(2分钟)
3、军姿站立30秒。(1分钟)
4、学生做《初升的太阳》、《毽子操》。(7分钟)
5、领导晨间讲话。(5分钟)
6、学生在《运动员进行曲》的乐曲声中迈着整齐的步伐退场。(2分钟)
7、学生自主体育活动。(17分)
⑴按年段自由领取“诚信器材室”的`开放器材参加活动。
⑵学生自购的小器材活动。(毽子、跳绳、跳方格、跳皮筋等)
⑶自创游戏活动。
⑷班级体育活动。
⑸完成课堂作业活
四、实施办法
(一)推行全国小学生广播体操(2)《初升的太阳》,要求动作整齐划一、精神饱满、节奏感强。能体现出新时代中国少年儿童如初升的太阳一般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并将原有的《小学生健舞操》改编成《毽子操》。
(二)进一步开放器材,提高器材的利用率。
1、场地、器材:
一号场地:篮球 二号场地:体育乐园、篮球
三号场地:高跷、跳竹竿 四号场地:哒哒球、体育乐园
五号场地:健身圈、滚铁环
2、年段轮流表
星期年段项目
篮球
体育乐园、篮球
高跷、跳竹竿
哒哒球、兵兵球
健身圈、铁环
(三)体育社团活动
1、社团名称:乒乓球、四径、篮球、中国象棋、毽子、滑冰
2、社团活动时间及辅导老师:
名称 时间 辅导老师
乒乓球
田径
篮球
中国象棋
毽子
滑冰
3、各社团间每学期各举行一次比赛。
(四)、班级体育活动
第一阶段:第(2-9)周
1、4-6年级集体跳“S”形比赛。比赛时间:第9周。
2、1-3年级跳短绳比赛。
3、斗鸡比赛。
4、推行小学生广播体操《初升的太阳》。
第二阶段:第(10-16)周
1、校园体育吉尼斯活动(第16周比赛)。
2、推行《毽子操》。
3、开展踢毽子活动。
第三阶段:第(17-20)周
1、四、五、六年级中跑活动。
2、踢毽子、跳皮筋比赛。
五、加强体育课的改革,引导和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
1、精选教材内容、制订单元计划、扩大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的空间。
2、把重点放在体育教学的组织教法改革上来。
3、加强对学生体育价值观与责任感的教育。
4、布置课外练习,进一步丰富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