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联大》观后感【精彩6篇】

时间:2014-02-08 04:17:15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西南联大》观后感 篇一

电影《西南联大》是一部以抗战时期中国西南联合大学为背景的作品,通过展现一群热血青年的革命事迹,让观众深刻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艰难与伟大。影片中的每一个角色都饱含着激情与信仰,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对国家和民族的无私奉献,给予了我极大的触动和启发。

电影以主人公周恩来等一群西南联大的学生为中心展开,通过他们的眼睛,我们看到了那个时代的种种不平等与不公,也看到了他们如何为了民族的解放而奋斗。他们在面对困难和压力时,没有退缩,而是选择了勇敢面对,甚至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危。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一句话:“革命是为了人民,而不是为了自己。”

电影中的情节紧凑、跌宕起伏,给观众带来了一种紧张刺激的观影体验。尤其是在抗战胜利前夕,主人公们面临着巨大的考验和生死的抉择,他们的选择和坚持展现了他们的英雄本色。这些精彩的情节让我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当时的历史激情和革命斗争的艰辛。

电影中的角色塑造也非常成功,每个角色都有自己鲜明的个性和特点。主人公周恩来的坚定和智慧、华罗庚的聪明和谦逊、丁西林的勇敢和坚毅等等,这些人物形象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的表演让我对这些伟大的历史人物更加敬佩和钦佩。

通过观看电影《西南联大》,我深深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艰难与伟大。这部电影不仅让我了解了西南联大的历史,更让我认识到了革命先辈们的伟大精神和无私奉献。他们为了民族的解放,为了国家的独立,不顾生死,毅然投身革命,让我对革命先辈们产生了深深的敬意。

《西南联大》观后感 篇二

电影《西南联大》是一部关于中国抗战时期的历史片,通过讲述西南联大学生们的革命故事,展现了他们为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而奋斗的英勇精神。观看这部电影,我深深被主人公们的革命热情和无私奉献所感动,也对抗战时期的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电影中的主人公们都是一群热血青年,他们在学校里受到了启蒙式的教育,培养了他们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当国家面临危机时,他们毅然选择了投身革命,为了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而奋斗。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为抗战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电影中的情节紧凑,每一场戏都扣人心弦。尤其是主人公们在敌人占领区进行地下革命活动的时候,他们面临着巨大的危险和压力,但他们毫不退缩,勇敢地进行斗争。这些情节给人一种紧张刺激的观影体验,也让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那个时代的艰辛和危险。

电影中的角色塑造也非常成功,每个角色都有自己鲜明的个性和特点。主人公周恩来的智慧和坚定、华罗庚的聪明和谦逊、丁西林的勇敢和坚毅等等,这些人物形象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的表演让我对这些伟大的历史人物产生了深深的敬意。

通过观看电影《西南联大》,我对抗战时期的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更加敬佩和钦佩那些为国家和民族奋斗的革命先辈们。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革命的力量和伟大,他们的精神将一直激励着我们,让我们铭记历史,珍惜和平。这部电影让我对中国的抗战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对国家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西南联大》观后感 篇三

  看完《西南联大》纪录片后,感触颇深。是抗日战争的烽火催生了这样一所优秀且特殊的学校——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它的诞生无疑是经历了许许多多的磨难的,清华、北大、南开大学在日本的炮火逼迫下不得不迁校,于是他们联合起来来到了长沙成立了临时大学,最后来到了云南昆明,虽然现在已不在,但这所大学对中国产生的影响是无法抹去的,在云南师范大学里仍有西南联大的旧址与博物馆,供人们来回忆与纪念。

  这部纪录片共有五集——八音合奏、刚毅坚卓、大学之大、火的洗礼、嘉荫长留,无一不在向我们讲述着西南联大的历史。三校联合没有任何分歧,由“寡言君子”梅贻琦担任西南联大的校长,他以清华的教学体制来管理西南联大,成果也是显著的。当然不少优秀的教授在其中的作用不可小觑,被称为“好教授”的韩咏华改变院系进入了社会科学院关注教育;国文老师沈从文教学吸引不少学生愿跨过整个昆明城来听一堂课;闻一多在抗日步行中不忘写生,采集素材;虽有助教但仍亲自批改学生作业的朱自清;吴宓,陈寅恪,郑天挺,吴大猷,华罗庚,杨振宁,邓稼先等一批爱国志士为了中国的胜利在默默的付出。

  那时候的西南联大并没有太多资金,学习环境也是非常艰苦,一间茅草房就是一间教室,一把羊椅就是书桌与凳子,40多个人一间宿舍,再看看我们现在的学习环境,教学楼,阶梯教室,四人宿舍,多么舒适的环境,可竟很难再出现像以前那样的教授,我们是否该深思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而即使如此他们仍坚持着“刚毅坚卓,明德睿智”的校训,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努力,从不懈怠。在他们那个时代时刻都担心着日本人的突袭,只要警报器一响就拿着装满手稿的公文包到处躲避,而金岳霖在一次空袭中忘记跟着人群躲避,仍在教室里手握笔。不得不赞叹这些教授们对于文学的态度,没有丝毫怠慢。曾有人说,那些伟大的教授死去不需要一秒钟,而生产一名这样的人,则需要几十年。不禁惋惜下一次这样的伟人出现还需要多长时间。曾有人这样比喻过,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西南联大有着这样优秀的大师,也创造出了许许多多的大师。

  而新时代的我们不应该是迷失的一代,国家为我们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我们不应该沉迷于虚拟的游戏世界,应该多思考我们可以为我们的民族做些什么,而不只是在被窝里幻想着今天的计划却从未实行过。以前的`西南联大教学制度也是非常严厉的,大一时期是不分个院系的,所有的学生一起上课,但如果有的科目没有及格就不能升级,而不像我们现在的大学一样,即使有的科目没有过还是可以补考重修。

  “千秋万世,长乐未央”。

《西南联大》观后感 篇四

  “西南联大”,是中国历史上群星闪耀的一处所在,也是中国人的血性与风骨展现得最淋漓尽致的时期。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西南联大虽然只存在了短短的八年时间,在那段山河破碎、烽火硝烟的艰难岁月中,众多世界顶尖的学术泰斗为战乱中的孩子提供了一个自由学术的大环境,这群读书人不畏枪林弹雨,不惧条件艰苦,凭着一身风骨,守护国家文脉。是他们,书写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担当着民族脊梁,西南联大是中国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玛峰。

  一所优秀的学校应该有自己的学校文化和精神。,西南联大恰恰就是这优秀学校之中的一所。刚毅坚卓是它的校训,更是抗日战乱中的突出表现,敢为天下先是各位联大学者共有的高贵。西南联大,国难中诞生,苦难中坚守,是中国教育文化史上永远的辉煌,它是中国历史上最好的大学之一。在战火纷飞的时代,西南联大培养出很多学术上的巨人,两弹一星获得者,国家最高科技奖科学家,更有杨振宁,李政道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现如今,由于上一辈人所提供的优越条件,下一辈人反而只会坐享其成,丧失了他们应有的斗志。生活在这个和平年代的我们,不是更应该继承先辈们的志向,努力拼搏,积极进取,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吗?

  黑格尔曾说:一个民族,有一群仰望星空的人,才会有希望。作为一名光荣的小学语文教师,我们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任。首先我们应当做一个仰望星空的人,积极、努力、向上的生活。在孩子的心中,我们从小就要种下希望的种子,传扬刚毅坚卓的精神,且多用鼓励的词语,为孩子营造一个和谐的生长环境。

《西南联大》观后感 篇五

  昨天用了较长时间把中央电视台记录片频道播放的《西南联大》五集看了一遍,有许多感慨。“回首抗战岁月,中国的大地上,由东向西,真是一场史诗般波澜壮阔的大迁徙,这其中有无数读书人高昂着头颅、挺直着腰板在行走。世界上有哪个国家有过如此大规模的文化大转移?世界上有哪个民族遭受过这等苦难?世界上又哪有过这么一群读书人,把大学当作捍卫国家荣誉与民族精神的第二战场”?这就是西南联大带给我们的震撼。

  西南联大全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抗战开始后1937年11月1日,由清华、北大、南开三所大学在长沙组建成立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在长沙开学。由于长沙连遭日机轰炸,1938年2月中旬,经中华民国教育部批准,长沙临时大学分三路西迁昆明。1938年4月,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西南联大在中国教育史上只存在了8年,但因其英才辈出,又产生了无数故事与传奇,成为了中国大学史上独一无二的奇迹。

  它存在于中国教育史上的特殊时期,所以那里的师生、那里的精神都很特殊。

  感慨一

  身处逆境而正义必胜的信念。在谈论西南联大,大家一定会想起从那儿走出来的一批优秀中华儿子,如:闻一多、吴大猷、李政道、邓稼先、钱钟书、费孝通……很多很多,那都是有形的,而最最可贵的是在国家危亡时刻、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所凸显现的中国知识分子高贵精神气质,是硝烟弥漫的战火中,众多师生弦歌不辍,坚持到底,稳定人心的力量。

  感慨二

  精忠报国、为国献身的精神。一大批联大师生在抗战的艰苦环境下,克服了许多无法想象的困难,坚持教学育人。1100名学生直接参战,他们有的在前线作战,有的服务保障。记得有一幕,为了战场需要,一批翻译人员参加了中国远征军,好多就死在了胡康河谷。更多的人则在后方支援抗战,用科技支援前线,开展学术研究和应用研究,取得了很大成果。因为如此联大毕业率不到50%。

  感慨三

  坚韧不拔,奋发努力的精神。在吃不饱穿不暖,天天挨敌机轰炸的环境下,坚持学习,坚持科研、坚持著作,从不放弃。让我印象很深的这样一幕:金岳霖先生花费数年心血撰写的70万字的手稿因躲避轰炸中丢失,所有的心血付之东流,他不气馁,从头开始,没有参考资料仅凭记忆,白天教学、晚上一盏油灯,实践着西南联大校训——“刚毅坚卓”。

  感慨四

  甘愿吃苦、乐于清贫的精神。抗战时期,全国人民都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生灵涂炭、饿殍遍野,联大学生,吃穿住都成问题,敌机轰炸,所有人天天都面临着生死的威胁,即使在这样的条件也没能影响到联大师生做学问、学知识。他们抱定知识救国的决心,孜孜不倦,舍身忘我,确实值得现代学生好好学习。有一个镜头:闻一多带领几百名学生从长沙行走1600公里来到了云南,他们边走边学、边走边体查民情、边走边讨论,把队伍当成了移动的课堂。在那么恶劣的条件,那样的环境他们都能如饥似渴地坚持学习,我们今天的学子们还有理由整天游戏、抖音,荒废学业吗。

  余秋雨说过:只有经典,才能将辽阔的空间和漫长的时间浇灌给你,把历史上早已消逝的高贵灵魂的讯号传递给你。观看这部纪录片,让我们在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西南联大的艰苦卓绝、感受那不灭的精神和一个个崇高的灵魂时,从他们身上给予我们的是前行的力量和顽强生长的动力。

《西南联大》观后感 篇六

  刚毅坚卓是西南联大的精神。“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西南联大人才辈出,例如朱自清先生,杨振宁教授等等,他们都生活简朴,住着简陋的楼房,吃着简单的食物,虽然物质生活清贫困苦,但是他们学识渊博,饱含对国家的热忱之情,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努力。

  国家动荡不安,北大,清华,南开三所大学纷纷与日寇做着各种斗争,因而遭到报复,学校被炸,学生被抓,教授入狱。尽管日本人残酷无情,但作为中国人,上至校长,下至学生,每个学校没有一个人屈服。在战乱纷飞的年代,怀揣着甘为天下先的远大抱负,努力学习,奋发图强,丝毫不惧侵略者的杀戮,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刚毅坚卓的西南联大人!

《西南联大》观后感【精彩6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