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实验报告范文5篇(推荐3篇)

时间:2018-08-03 06:42:17
染雾
分享
WORD下载 PDF下载 投诉

科学实验报告范文5篇 篇一:火焰颜色实验

摘要:

本实验旨在通过观察不同金属盐溶液在火焰中的颜色变化,分析不同金属元素对火焰颜色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同金属元素的离子在火焰中产生不同的颜色,这是由于金属元素的电子在吸热后跃迁产生的光谱特性导致的。

引言:

火焰颜色实验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实验,通过观察不同金属盐溶液在火焰中的颜色变化,可以初步了解金属元素的特性和电子跃迁的光谱特性。实验中,我们将使用不同金属盐溶液,分别观察其在火焰中的颜色,并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不同金属元素对火焰颜色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材料:乙醇溶液、不同金属盐溶液(氯化钠、氯化钾、硫酸铜、硝酸钠等)、火焰试管架、烧杯、酒精灯等。

方法:

1. 准备不同金属盐溶液。

2. 在火焰试管架上悬挂一个清洁的试管。

3. 取少量乙醇溶液放入试管底部,点燃酒精灯。

4. 将不同金属盐溶液滴入试管中,观察火焰颜色变化,并记录实验结果。

结果与讨论:

观察实验结果可知,不同金属盐溶液在火焰中产生不同的颜色。氯化钠溶液在火焰中呈现黄色,氯化钾溶液呈现紫色,硫酸铜溶液呈现绿色,硝酸钠溶液呈现橙黄色。这是由于不同金属元素的离子在火焰中吸热后跃迁产生的光谱特性不同所致。

根据原子光谱理论,金属元素的电子在吸热后会跃迁至较高能级,再从高能级跃迁回到基态时会释放能量,产生特定的光谱线。不同金属元素的电子跃迁所释放的能量和光谱特性不同,因此在火焰中产生的颜色也不同。

实验结果与已知的金属离子光谱特性相符,进一步验证了这一理论。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初步了解金属元素的特性和电子跃迁的光谱特性。

结论:

本实验通过观察不同金属盐溶液在火焰中产生的颜色变化,分析了不同金属元素对火焰颜色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同金属元素的离子在火焰中产生不同的颜色,这是由于金属元素的电子在吸热后跃迁产生的光谱特性导致的。这个实验不仅有助于加深对金属元素特性的理解,还为进一步研究金属离子的光谱特性提供了基础。

科学实验报告范文5篇 篇二:酵母发酵实验

摘要:

本实验旨在研究酵母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发酵能力,并分析温度对酵母发酵速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酵母的发酵速度增加,但过高的温度会抑制酵母的发酵能力。

引言:

酵母发酵是一种常见的生物过程,通过酵母菌在适宜条件下对糖类进行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乙醇。本实验旨在研究酵母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发酵能力,并分析温度对酵母发酵速度的影响。了解温度对酵母发酵的影响,对于酿酒、面包等食品工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材料与方法:

材料:酵母、砂糖、温度计、试管、烧杯、水浴锅等。

方法:

1. 准备酵母发酵液,将适量酵母和砂糖溶解于适量温水中。

2. 将发酵液分装至不同试管中。

3. 用水浴锅分别控制不同温度条件(如20℃、30℃、40℃等),将试管放入水浴锅中进行发酵。

4. 观察试管中的气泡产生情况,并记录发酵时间。

结果与讨论:

观察实验结果可知,随着温度的升高,酵母的发酵速度增加。在较低温度条件下(如20℃),酵母的发酵速度较慢,气泡产生较少;而在较高温度条件下(如40℃),酵母的发酵速度较快,气泡产生较多。

这是由于温度对酵母酶活性的影响。适宜的温度可以促进酵母酶的活性,加快酵母对糖类的分解和发酵过程;而过高的温度会使酵母酶变性,抑制酵母的发酵能力。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初步了解温度对酵母发酵的影响。然而,实际的发酵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pH值、营养物质浓度等,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全面了解酵母发酵的机制。

结论:

本实验研究了酵母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发酵能力,并分析了温度对酵母发酵速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酵母的发酵速度增加,但过高的温度会抑制酵母的发酵能力。这个实验结果不仅对于食品工业中的酿酒、面包等生产有指导意义,也为进一步研究酵母发酵机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科学实验报告范文5篇 篇三

【#报告# 导语】在人们越来越注重自身素养的今天,报告十分的重要,报告根据用途的不同也有着不同的类型。以下是®整理的科学实验报告范文,欢迎阅读!

1.科学实验报告范文


  实验名称:粉体真密度的测定

  粉体真密度是粉体质量与其真体积之比值,其真体积不包括存在于粉体颗粒内部的封闭空洞。所以,测定粉体的真密度必须采用无孔材料。根据测定介质的不同,粉体真密度的主要测定方法可分为气体容积法和浸液法。

  气体容积法是以气体取代液体测定试样所排出的体积。此法排除了浸液法对试样溶解的可能性,具有不损坏试样的优点。但测定时易受温度的影响,还需注意漏气问题。气体容积法又分为定容积法与不定容积法。

  浸液法是将粉末浸入在易润湿颗粒表面的浸液中,测定其所排除液体的体积。此法必须真空脱气以完全排除气泡。真空脱气操作可采用加热(煮沸)法和减压法,或两法同时并用。浸液法主要有比重瓶法和悬吊法。其中,比重瓶法具有仪器简单、操作方便、结果可靠等优点,已成为目前应用较多的测定真密度的方法之一。因此,本实验采用比重瓶法。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粉体真密度的概念及其在科研与生产中的作用。

  2、掌握浸液法—比重瓶法测定粉末真密度的原理及方法。

  3、通过实验方案设计,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

  比重瓶法测定粉体真密度基于“阿基米德原理”。将待测粉末浸入对其润湿而不溶解的浸液中,抽真空除气泡,求出粉末试样从已知容量的容器中排出已知密度的液体,就可计算所测粉末的真密度。

  三、实验器材

  实验仪器:真空干燥器,比重瓶(2—4个);分析天平;烧杯。

  实验原料:金刚砂。

  四、实验过程

  1、将比重瓶洗净编号,放入烘箱中于110℃下烘干冷却备用。

  2、用电子天平称量每个比重瓶的质量m0。

  3、每次测定所需试样的题记约占比重瓶容量的1/3,所以应预先用四分法缩分待测试样。

  4、取300ml的浸液(实际实验中为去离子水)倒入烧杯中,再将烧杯放进真空干燥器内预先脱气。浸液的密度可以查表得知。

  5、在已干燥的比重瓶(m0),装入约为比重瓶容量1/3的粉体试样,精确称量比重瓶和试样的的质量ms。

  6、将预先脱气的去离子水注入有试样的的比重瓶内,到容器容量的2/3处为止,放入真空干燥器内。启动真空泵,抽气约20—30min时暂停抽气。

  7、从真空干燥器中取出比重瓶,向瓶内加满浸液并在电子天平上称其质量msl。

  8、洗净该比重瓶,向瓶内加满浸液,称其质量为ml。

  9、重复操作5、6、7、8测下一组数据,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2.科学实验报告范文


  一、创意说明:

  实验是科学之母,才智是实验之子。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验得来,学会积极地动手动脑,在实验中学习、体会科学与真理,必定会为孩子的成长之路洒下一片更灿烂的阳光。我们大家都知道人、动物、鸟类都是用腿走路的,但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见到的玻璃杯虽然没有腿也可以走路,你相信吗?

  二、实验材料:

  玻璃杯1个、蜡烛1支、火柴1盒、玻璃板1块、厚书2本、自来水少许

  三、实验步骤:

  1、首先把玻璃板放在自来水中浸泡一下。

  2、接着把玻璃板的一头放在桌子上,另一头用两本书垫起。

  3、再次将玻璃杯的杯口沾一些水,然后倒扣在玻璃板的上端。

  4、最后将蜡烛点燃后去烤杯子的底部和四周。

  四、实验结果:

  我神奇地发现倒立在玻璃板上的玻璃杯居然自己慢慢地从上面“走”了下来。

  五、注意事项:

  经过自己多次反复的实验,我发现两本书加起来的高度大约只要在5厘米左右,如果太高或太低的话,玻璃杯在“向下走”的过程中不会很自由顺利、很自然。

  六、研究结果:

  用蜡烛去烤玻璃杯底部和四周的时候,杯子中的空气受热膨胀,体积变大,装不下的空气就会往外挤,但是由于杯口是倒立着的,并且又被一层水封闭着,热空气出不去,就只能把杯子向上顶起一点,在自身重量的作用下,杯子就自己慢慢地向下“走”了。

  七、实验心得:

  通过这个实验我认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强盛和社会发展的动力,是人才成长的基因,小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要从小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

3.科学实验报告范文


  思考:不许碰肥皂泡,你能让“脆弱”的肥皂泡不断地自己变得越来越大吗?

  材料:剪刀、吸管、圆纸筒、盆子、肥皂水

  操作:

  1、准备一些浓肥皂液,使吹出的肥皂泡不会轻易破裂。

  2、用小剪刀在吸管的一端剪出4个同样深的切口,再将剪出的切条向后折。

  3、用吸管有切条的一端吹出很大的泡泡来。

  4、将卫生纸中间的圆纸筒一端用水润湿,迅速而轻巧地将肥皂泡放到浸湿的纸筒上,让肥皂泡稳稳地站在纸筒的一端。

  5、在盆子中装入大半盆水,把圆纸筒没有肥皂泡的一端向下伸入水中。

  6、慢慢向下压纸筒,直到纸筒的大部分都没入水中。

  7、如果肥皂泡破裂就重复做一次上述步骤。

  8、肥皂泡会越变越大,最后,“砰”地一声轻响,肥皂泡破了。

  原因:

  把纸筒向水下压时,筒内的空气受到水的压力,自身压力就会变大,使越来越多的空气渗进上方的`肥皂泡中,将肥皂泡越吹越大。

4.科学实验报告范文


  材料:一个有窄口的塑料瓶、黏土、一段塑料软管、几个硬币、胶带。

  1、在塑料瓶的一侧挖二三个洞。在瓶子的同一侧,用胶带把三四个硬币固定上去。这些硬币有重量,可使潜水艇往下沉。

  2、把塑料软管放入塑料瓶的窄口里,再用黏土把软管和瓶口的缝隙封好。

  3

、把这个玩具潜水艇放到一盆水里,让潜水艇灌满水。

  4、从软管把空气吹入潜水艇。在你吹气的时候,潜水艇内的水会从洞口被逼出来。

  5、当潜水艇充气到一定程度时,它会慢慢升到水面上。

  操作:你只要控制潜水艇内空气的量,就可以使潜水艇在水中浮沉了。

  原因:怎么会这样?空气的重量比水轻,当你把潜水艇装满气时,潜水艇变得比水还轻,所以会上升到水面上。

5.科学实验报告范文


  一、实验内容:

  利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我国经济水平对消费的影响。

  1、实验目的:掌握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建立和基本的经济检验和统计检验。

  2、实验要求:

  (1)对原始指标变量数据作价格因子的剔除处理。

  (2)对回归模型做出经济上的解释。

  (3)独立完成实验建模和实验报告。

  二、实验报告:

  中国年人均消费与经济水平之间的关系

  1、问题的提出

  居民的消费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合理适度的消费可以有利的促进经济的平稳健康的增长。要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关键问题是如何保证居民的消费水平。根据宏观经济学理论,一国的GDP扣除掉折旧和税收就是居民的可支配的收入了,而居民的收入主要用于两个方面:一是储蓄,二是消费。如果人均GDP增加,那么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也会增加,这样居民用于消费的应该也会增加。本次实验通过运用中国年人均消费与经济水平(用人均GDP这个指标来表示)数据,建立模型研究人均消费和经济水平之间的关系。

  (一)西方消费经济学者们认为,收入是影响消费者消费的主要因素,消费是需求的函数。消费经济学有关收入与消费的关系即消费函数理论有:

  (1)凯恩斯的绝对收入理论。该理论认为消费主要取决于消费者的净收入,边际消费倾向小于平均消费倾向。并且进一步假定,人们的现期消费,取决于他们现期收入的绝对量。

  (2)杜森贝利的相对收入消费理论。该理论认为消费者会受自己过去的消费习惯以及周围消费水准来决定消费,从而消费是相对的决定的。这些理论都强调了收入对消费的影响。

  (二)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一些因素也会对消费行为产生影响。

  (1)利率。一般情况下,提高利率会刺激储蓄,从而减少消费。但在现实中利率对储蓄的影响要视其对储蓄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而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价格指数。价格的变动可以使得实际收入发生变化,从而改变消费。

  (3)生活环境,生活理念。有些人受传统消费观念的影响,对现在流行的超前消费很不赞同,习惯于把钱存入银行,这样势必会影响一个地区的消费水平。

  (4)人口结构。不同年龄段的人的消费率不同,青少年和老年人的消费率一般较高。一国青少年和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越高,消费需求也相应越大,而储蓄率也就越低

  另外,根据宏观经济学理论,一国的GDP扣除掉折旧和间接税就是一国的国民收入,所以,我们可以用人均GDP来代表人均收入。

  基于上述这些经济理论,本次实验通过运用中国年人均消费与经济水平(人均GDP)数据,建立模型研究人均消费和经济水平之间的关系。针对这一模型,一是假定利率是保持不变的,这样可支配收入可视为不受储蓄的影响,二是假定人口结构及生活环境不发生变化,另外对原始指标变量数据作价格因子的剔除处理,避免价格因素的影响。

  2、指标选择

  本实验中,经济水平的指标我们选择人均GDP。

  3、数据来源

  数据取于《中国统计年鉴》,指标数据为国年的人均消费、人均GDP和各年的CPI。

  4、数据处理

  为了保证我们各个时期数据的可性,我们必须剔除价格的因素对人均消费和人均GDP的影响。在这里我们用1990年的CPI作为基期来调整数据。关于调整方法我们可以用Excel也可以用EViews软件进行,在这里我们介绍一下用EViews软件调整数据的步骤。

科学实验报告范文5篇(推荐3篇)

手机扫码分享

Top